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阜阳市当地特产 皖北十大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阜阳市当地特产 皖北十大特产排名更新时间:2022-04-06 20:36:43

一. 安徽省 阜阳 颍州区 咸马糊

咸马糊,里面有豆皮,花生米,海带、芝麻,也有添加豆腐脑的,阜阳城人民最常见的吃法,就是把刚炸出来的油条揪成段,泡在咸马糊里,那味道和豆浆泡油条有的一拼。淡马糊:就是黄豆面熬成的粥,盛在碗里,洒上芝麻盐,和腌制好的黄豆和芹菜。黄豆和芝麻香味融合的相得益彰,配上芹菜的咸鲜脆嫩。这两种马糊也几乎是遍布街头巷尾。

二. 安徽省 阜阳 颍上 仁和粉丝

仁和粉丝是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的。颍上仁和粉丝因其细柔洁白、绵甜爽口、久煮不糊、营养丰富等特点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被誉之为“人造鱼翅”和最廉价的“纯天然食品”。

仁和系列纯红薯粉丝,无任何添加剂,原料选取纯天然红薯淀粉,采用原有的传统工艺、科学配料、现代化精细加工,粉丝丝条细匀,口感滑爽,美味可口。产品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审核,符合无公害农产品要求。该产品主要销往江、浙、沪、北京、新疆、深圳等全国二十余个大中城市,产品遍及个大商场、超市、连锁店和农贸市场。

三. 安徽省 阜阳 界首 李宏亮烧鸡

烧鸡是我国传统的家禽熟制品之一,色泽鲜艳、油光闪亮、香气四溢、风味独特,特别适合旅行和野外工作人员携带,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食品。

四. 安徽省 阜阳 界首 界首马铃薯

界首马铃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界首马铃薯”有着悠久而辉煌的种植历史,上世纪50年代马铃薯农场生产地方品种“界首红皮”就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直到90代后,形成以陶庙、颍南为中心的马铃薯生产区域,栽培面积发展到高达10万亩顶峰期,成为当时中原地区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产品销往广州、深圳、上海、杭州、南京、武汉、合肥等大中城市。近年来,界首市加大了马铃薯产业发展速度,根据结构调整要求和农民种植习惯,结合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实施,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大户参与等方式先期在陶庙镇赵庄村规划建立2000亩的马铃薯高产种植示范园,采取三茬种植模式并获得成功,继而带动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发达2.5万亩。

地域范围

界首马铃薯地域保护范围包括界首市区域的东城街道、西城街道、颍南街道、光武镇、泉阳镇、芦村镇、新马集镇、大黄镇、田营镇、陶庙镇、王集镇、砖集镇、顾集镇、代桥镇、舒庄镇、邴集乡、靳寨乡、任寨乡18个乡镇街道。地域坐标东经115°14′45.13″——115°31′25.57″,北纬33°0′48.5″——33°31′11.22″,东至代桥镇,南至舒庄镇,西至砖集镇,北至芦村镇,地域保护规模为55万亩。常年种植面积6000余公顷,总产量20万吨左右。

五. 安徽省 阜阳 颍泉 颍州樱桃

据《颍州志》记载:樱桃以“沿沙河两岸二里许最佳,往时有桃脯贡,阜阳、太和六年轮贡一次,称上品。”阜阳沙河两岸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盛产樱桃,由此被称为“樱桃 之乡”。封建时期的统治者都视阜阳樱桃为珍品。古人曾有诗曰:“著词但见樱桃破,飞盏遥闻豆蔻香”。

《唐摭言》新进士尤重樱桃宴,乾符四年,刘郡第二子覃及第,独设其宴,大会公卿。古人曾有诗曰:“著词但见樱桃破,飞盏遥闻豆蔻香。”北宋文豪欧阳修在《再至汝阴》一诗中写道:“黄粟留鸣桑椹美,紫樱桃熟麦飞凉,”可见当时阜阳樱桃的地位。明清时期,颍州樱桃驰名国内。

颍州樱桃品种繁多,其中优良品种有玫瑰红,胭脂红、迷尔红、金红、紫红、果红,还有大白桃,大鹰嘴等,质量好,个大皮薄,汁多肉厚、甘甜味美。颍州樱桃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肉不沾核,蜜饯时剔核不带肉,极易进行加工。每年春夏之交,樱花盛开,溢香遍野,人们争先恐后踏春寻芳,观景尝鲜,文人骚客,吟诗作画,流连忘返。颍州樱桃不仅为当地群众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也为阜阳旅游事业提供了一个新天地。

六. 安徽省 阜阳 颍上 杨湖扫帚

杨湖镇展洼村生产的小扫帚,具有葫芦密,扎的累,份量重,质地光滑,坚实耐用,式样美观等特色。

七. 安徽省 阜阳 界首 陶庙山羊

陶庙山羊是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陶庙镇的。

陶庙镇农民素有饲养和屠宰山羊的传统,经过多年努力,山羊交易市场和屠宰市场经过两次扩建已成为鲁豫皖三省交界最大的山羊交易、屠宰集散地。目前,山羊交易市场占地45亩,拥有4个1200平方米的山羊交易大棚,最大年交易量1.5万只,平均日交易量达1100只,年交易额达8000万元;山羊屠宰市场拥有屠宰车间160个,日屠宰山羊1600只,日销售额为64万元,产品销往江苏、浙江、湖北、河南、广州等全国大中城市。同时,他们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资金1000万元,兴办屠宰加工厂,对山羊产品进行加工,使产品“由大变小、由粗变细、由生变熟、变废为宝”,形成“养、加、销”一条龙链条式发展体系,加速了山羊产业化进程。

八. 安徽省 阜阳 颍上 王岗腐竹

王岗镇“王岗腐竹”,品质优良,以大豆为原料,畅销全国各地。

九.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鸡丝烩面

鸡丝烩面

鸡丝烩面汤做法:

1、和面,面稍微软一点,最关键的一点,面里要放盐;每半个小时活一次,一共活个3、4次就行了,醒面至少3个小时以上,所以晚上准备吃,上午一定要和面,不然面没劲儿;

2、带骨鸡肉炖汤,汤里只放姜,连盐都不要放;

3、肉炖差不多烂以后将肉捞出,将骨头剔掉,肥肉剔掉继续放回锅里炖

4、准备香菜,葱花,豆腐皮丝,海带丝,有人喜欢吃青菜可以准备点菠菜

5、在开始做之前半个小时,将面全部写成两厘米宽的长条,两面抹油,再醒半个小时;

6、将长条的面甩开,越拉越长

7、下锅中煮熟,面块熟时,将海带,菠菜放入一起煮熟;

8、准备大碗,放入切好的肉,香菜,豆腐皮丝,葱花,盐,味精,辣椒(一定要自己炸得有很多辣椒油的才好吃),将煮熟的面盛入,再浇上炖肉的汤;一碗香喷喷的鸡丝

烩面就出锅了,请大家来尝一尝吧一碗香喷喷的烩面就完成了。

十. 安徽省 阜阳 阜南 郜台板鸭

“郜台板鸭”系地方,是一种独具风格的佳味肉食。产于淮河岸边阜阳县蓄洪库内,该板鸭均选用当地的优质放养鸭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及现代新技术精制而成。日晒夜露,自然风干,任其冬霜滋润,表皮受阳光烘照,通体油珠闪亮,营养丰富。浸料齐全,食用时无需任何调料。 郜台板鸭系安徽,产于淮河岸边阜南县蓄洪区内,历史悠久。该板鸭均选用当地放养120日龄左右的笨鸭,采用传统工艺结合现代新技术精制而成。日晒夜露、自然风干,不加任何调料。制作考究、营养丰富,形板味美,浸料齐全。食用时无需添加任何作料,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