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西德保最好吃的特产 广西百色德保特产图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西德保最好吃的特产 广西百色德保特产图片更新时间:2022-04-13 15:32:20

一. 广西 百色 德保县 德保花篮

德保花篮

“德保花篮”以麦秆为主要原料编织,经多道工艺装饰而成;其造型美观,作工精细、古朴典雅、玲珑新颖,富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是妇女儿童最为爱好的旅游工艺品。“德保花篮”是广西德保县特有的民族传统手工编织工艺品。早在明朝,德保人就以此珍品作为过节喜庆必备佳礼。洪武元年广西镇安土府岑天保爱花篮如珍宝,并常以此珍品赠送宾客。

“德保花篮”是广西德保县特有的民族传统手工编织工艺品。早在明朝,德保人就以此珍品作为过节喜庆必备佳礼。洪武元年广西镇安土府岑天保爱花篮如珍宝,并常以此珍品赠送宾客。《德保县志》记载:“花篮,采用麦秆编织并缀上华丽绸丝而成,造型小巧玲珑。明朝,德保县壮族人民过生日、办婚事等喜庆日子,就有互赠花篮作庆祝的习俗。”那时候,人们把花篮当饰物,置于窗台桌上,以烘托喜庆、吉祥气氛。

1972年国庆“德保花篮”晋京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品展览会,1总理特地将此珍品作为国礼赠送给西阿努克亲王等外国元首。1995年北京召开“九五世界妇女大会”期间,“德保花篮”被指定作大会展览精品,应邀参加95全国妇女儿童用品展销会,受到中外游客以及各国妇女的高度赞赏和普遍青睐,产品供不应求。

多年来德保县采取有效措施,下大力气对壮族麦杆花篮制作技艺加于传承和保护,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举办民间壮族麦杆花篮制作技艺培训班等多项活动,使该项技艺得到很好的传承。目前麦杆花篮制作工艺已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在进一步搜集整理资料申报市级非遗名录。

二. 广西 桂林 平乐 大水李

产于同安镇大里村,是该地特有的水果品种,其特点是:个体特大(8~10个有1公斤)、肉厚核小、细嫩脆口、汁多味甜,有机酸成份少,可加工成话李、罐头等。堪称果类之佳品。

大水李为大里村李连同、李秀知于20年代首先从外地引进种植。解放前,因人们消费水平低,市场上李子价格不高,故该项生产发展缓慢。至解放初期全村只有35户农民种植,面积20多亩共500多株。

60年代前期,大水李发展加快,1961~1964年全村大水李种植面积增加到80多亩。60年代后期,每户只许留少数几株,多余部份收归集体,许多村民砍树毁果。加上管理粗放,致使李树面积大减。70年代的“农业学大寨”中,毁树造田造地又砍去很大一部份果树。至80年代,农民毁果建房,又砍掉10多亩果树。至今,该村剩下的李树仅20多亩,650多株。

大水李以简单的分株直移栽培法栽植,种植1~3年开始挂果,10年后为盛果期,盛果期株产达150~200公斤。

三. 广西 桂林 平乐 夏橙

品质优良,色鲜味美,且成熟早,很畅销
( 桂林)

四. 广西 百色 平果 酢肉

酢肉

民间传统菜肴。将猪肉洗净晾干,切成半斤重左右的长条,用炒米粉和食盐拌裹,放入瓮中,先撒一层炒米粉和盐,再放一层肉,依次层层压紧,然后,酢肉腌透,肉香味甜,不用炒煮,切为薄片即可食。是过节和待客的佳肴。

五. 广西 百色 田林 田林茶油

茶油是我县传统食用油,全县各乡(镇)均产茶油,主要供食用和工业用。因其特有的低碘值不易变质,对人体有益的油酸含量居各种植物油之冠,且不含胆固醇,可抑制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其脂肪酸的构成与橄榄油十分相似,被誉为“东方橄榄油”。目前全县茶油面积23万亩,年产油茶5000吨。

信息来源:田林县人民政府网

六. 广西 梧州 岑溪 岑茶

岑溪种茶已有300多年历史。乾隆四年(1739)县志记载:“岑向无茶,止大峒山巅植之,其味甚佳,故有岗茶之名。迄今各乡近山处尽种,而谢孟堡山场所植尤夥,远近贩鬻,为利颇饶。”宣统二年(1910)梧州府出产商品调查统计岑溪茶叶2600石(约30万斤)。解放前茶叶盛产于清末民国时期;主产区是樟木山心,梨木乡的双元、里汉、泗祥,大乡的奕清,筋竹乡的横山,其他各乡也有种植。清末民初,茶商在县内樟木、筋竹、新圩、南渡、水汶等圩市,共有茶庄22间,经营茶叶收购、加工、外销,清末称茶叶为本县大宗农产品之一.民国22年(1933)出口茶叶4000担。民国26年统计,全县(不含解放后划归岑溪的三堡、糯垌地区)茶园面积1.038万亩。年产茶叶208.2吨。岑茶各具特色,如珠圆玉润的山心茶,色香味兼优的里汉茶,香味浓郁持久的三贯茶、三都茶、古浪茶,独具板粟香味的朝阳茶,在广东、梧州等地都享有盛誉,统称之为“岑茶”。

解放后的合作化时期,大力推广种茶,1956年,容县专区派专业技术人员在糯垌塘坡建立茶叶生产试验站,引进云南大茶叶、福建铁观音、水仙茶等良种。1958年国务院定岑溪县为茶叶生产重点县,同年广西省农业厅在梨木乡召开茶叶生产工作现场会,同年县委领导和梨木乡双元村茶叶专业队长出席全国茶叶生产先-表会议。茶叶出口最多是1962—1970年,平均每年出口茶叶272.34吨,其中1967年出口400吨。1976年推广良种茶及密植栽培等新技术,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茶叶生产由原主产区发展到南渡、三堡、诚谏、归义等一批新产区。1982年岑溪县获得梧州地区推广茶园密植栽培科技成果三等奖。1984年是全县茶园面积和产量最高的一年,茶园面积达到2.44万亩,年产茶叶700多吨。南渡镇是全县产茶最多的一个镇。

近年内销扩大,出口减少,但年产级内茶仍在200吨以上。1990年茶园面积7394亩,年产茶叶205吨。土产公司茶叶加工厂的红碎茶、青毛茶、炒绿茶,加工精细,香味清纯持久,大部分出口境外。

七. 广西 桂林 全州 安和芋

安和芋,全州土,品种为槟榔芋。其含大量淀粉,味香浓耐储存,还有多种营养成分,可做饮食点心及菜品佳肴。

品质特征

安和芋肉质细腻,具有特殊的风味。同时个头大,芋肉白色、质松软者品质上等。剖开芋头可见芋肉布满细小红筋,类似槟榔花纹。安和芋营养丰富,含有粗蛋白、淀粉、多种维生素、较高的钙和无机盐等多种成份,具有补气养肾、健脾胃、强身健体之功效,既是制作饮食点心、佳肴的上乘原料,又是滋补身体的营养佳品。

功效作用

芋头性平,味甘、辛,有小毒。能益脾胃,调中气,化痰散结。可治少食乏力、痕疡结核、久痢便血、痈毒等病症。芋头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可作为防治癌瘤的常用药膳主食。在癌症手术或术后放疗、化疗及其康复的过程中,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产业发展

全州县在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产业层次的同时,提升安和乡芋头、淮山品牌知名度。

今年,该乡种植芋头总面积达近5000亩,比去年增加1000多亩。目前,全乡芋头种植不仅有规模有产量,而且有销路,真正成为了当地农民的致富产业。

八. 广西 南宁 横县 横县桑葚

桑椹又名桑果,早在两千多年前已是御用补品。因桑树特殊的生长环境,使桑果具有天然生长无污染的特点,所以桑椹又被称为“民间圣果”。它含有丰富的活性蛋白、维生素A原、B1、B2、PP及C、氨基酸、苹果酸、琥珀酸、酒石酸、胡萝卜素、矿物质钙、磷、铁、铜、锌等成分营养是苹果的5-6倍,是葡萄的4倍,具有多种功效,被医学界誉为“二十一世纪的最佳保健果品”。研究表明,桑葚具有防止血管硬化;健脾胃、助消化;补充铁、锌、硒等微量元素;乌发美容;防癌抗癌;治疗贫血等功能和作用。桑葚除了鲜食之外,还可用米酒浸泡,也可用酿制葡萄酒的方法酿制桑葚酒,二者皆有很好的保健功能。

横县现有专门采摘桑葚的果桑专用桑园300多亩,年产鲜果400吨,具有生态环保无污染、果大味甜的特点,既适合鲜食,更适合榨果汁和酿造桑葚酒,每年的3~4月份成熟,是成熟较早的时令鲜果。

信息来源:广西农业总汇

九. 广西 百色 靖西 靖西茶叶

茶叶在市内化峒、地州曾有些群众种植,因加工技术落后,交通不便,销路不大,解放前夕人工茶园已濒临灭迹,仅有少量散生。1981年县把发展茶叶生产作为脱贫致富的新兴项目, 开始引种白毫茶和大叶青茶,直播试验300亩,获得成功,此后不断扩大。1988和1989年又在县城和同德、龙邦、地州等地建茶厂。市内茶叶品种有白毫茶、云大绿茶和红碎茶等3个产品, 其中红碎茶经自治区农牧渔业厅组织区茶科所、区外贸厅、区农垦系统、区土产公司等7个单位茶叶专家实地鉴定,具有浓度高,香气好等特点,内质总分达113分,比世界上最好的茶叶(肯尼亚茶) 的内质还多9分。产品销往区内外并供出口,已被正式列为全国30个优质茶基地和广西红碎茶出口基地之一。全市19个乡镇有17个乡镇种植,主产地为地州、同德、龙邦、安宁等乡。

十. 广西 钦州 浦北 浦北黄榄

黄榄

今县境内解放前后均有大量野生黄榄树。1981年,县林业科学研究所攻克黄榄芽嫁技术难关,取得嫁接成功并获区(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后,便进入大面积人工种植发展黄榄生产时期。

1990年,全县野生和人工种植的黄榄树约有200多万棵,年产鲜果1000多吨。其中,挂果100公斤以下的约6万棵、100公斤以上的约7万棵;单棵挂果有达700公斤以上的。主要产区是福旺、江城、龙镇、大成、张黄、安石、三合等乡(镇)。每年7一10月黄榄上市。一般是付食加工部门、联营户和外地客商到主产区的圩场设点收购。经过精细加工,制成的和顺榄等果脯。畅销全国,远销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