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黑木耳是哪里特产 全国黑木耳五大产区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黑木耳是哪里特产 全国黑木耳五大产区更新时间:2022-04-08 14:33:05

一. 黑龙江省 黑河 北安 北安黑木耳

北安地处小兴安岭,土质肥沃,没有污染,所以这里的野生蘑菇 木耳。营养和保健价值很高,是强体壮身的营养佳品。黑木耳有很高的医疗价值。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对人体消化系统有良好的清滑作用,是纺织业、理发业和矿山高粉尘作业条件下工人必备的保健食品。还具有清肺润肺、益气强身、止血、活血、止痛等功效。是治疗风湿性腰腿疼痛、手足麻木抽筋、痤疮出血、肺结核、产后虚弱等疾病的常用配方药物。并对治疗痢疾、动脉硬化、延长血液凝固时间、抗肿瘤活性都有一定的作用。

二. 安徽省 黄山市 祁门 祁门黑木耳

黑木耳别名木蛾、树鸡、荤耳、黑菜等,是世界著名的四大食用菌之一。人们经常食用的黑木耳有两种:一种腹面平滑色黑,背面多毛呈灰色或灰褐色,称毛木耳;另一种两面光滑,黑褐色半透明,称为光木耳。

黑木耳为山珍上品,质脆味美,滑嫩爽口,荤素皆宜,红烧清炖均佳,是烹调多种美味佳肴的绝佳配料,在以山珍著称的徽菜中不可或缺。黑木耳营养极其丰富,据现代科学分析,其蛋白质含量相当于肉类,有“素中之荤”的说法;而且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B2比猪、牛、羊肉高3致5倍,含钙是肉的30至70倍,尤其是铁质比肉类高100倍,又有“含铁食品之冠” 美誉,这是米面和普通蔬菜难以比拟的。

不仅如此,黑木耳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为绝佳的保健食品。古代许多医学专著如李时珍《本草纲目》等对黑木耳的药效都有详细记载,我国医学历来认为黑木耳有延年益寿、滋润强壮、清肺益气、补血活血、镇静止痛等功效,是中医用来治疗腰腿疼痛、手足抽筋麻木、痔疮出血和产后虚弱等病症常用的配方药物。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黑木耳能减低血液凝块,缓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对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有特殊的疗效,而且黑木耳所含的多糖类物质,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据说有国外医学家研究后声称,中国人长寿的秘密,就在于黑木耳,从而在欧美公众中掀起“木耳热”。

黑木耳为祁门传统之一,近年来,由于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祁门黑木耳产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高。尤其是祁门所产的光木耳,色泽好,外观美,肉质肥厚,质佳味正,远近驰名。

(摘自《祁门风物》)

三. 黑龙江省 伊春 伊春区 伊春黑木耳

伊春黑木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黑龙江省伊春市地处小兴安岭腹部,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力发展林下袋栽黑木耳产业,成为我国优质黑木耳主产区之一,全市生产袋栽木耳3.9亿袋,产干木耳1.2万吨,创产值4.3亿元,成为当地林区人脱贫解困的致富项目。伊春的黑木耳营养丰富,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元素,维生素B2含量是米、面、白菜的10倍,比猪、羊、牛肉高3-5倍;灰分比米、面、白菜及肉类高4-5倍。伊春黑木耳还有补血、强精、镇静、减低血液凝固、缓和冠状动脉硬化等功能,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药用食品。

地域范围

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纵贯全境,东与萝北县、鹤岗市、汤原县相邻,南与依兰县、通河县接壤,西接庆安县、绥棱县,北通逊克县;北部嘉荫县与俄罗斯隔江相望,界江长246公里。黑木耳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东经127°42′-130°14′,北纬46°28′-49°21′。包括铁力市、嘉荫县、伊春区、友好区、上甘岭区、五营区、红星区、新青区、汤旺河区、乌伊岭区、乌马河区、翠峦区、带岭区、南岔区、美溪区、西林区、金山屯区、铁力局、双丰局、桃山局、朗乡局21个县(市)、区、局。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伊春行政区划面积3.3万平方公里,山地面积占80%,平均海拔为400米左右,最高山峰为平顶山,海拔1429米。伊春市整个地势西低东高,南低北高,南北长325公里,东西宽145公里,呈狭长地形,地貌特征为“八山半水半草一分田”。伊春现有林地近300万公顷,森林覆被率为80.6%,是全国重要的国有林区。全市耕地土壤主要是黑土、草甸土和白浆土,林地土壤主要是山地暗棕壤和棕色针叶林土,土地自然肥力高,有机质含量高,表层腐殖质含量高。

(2)水文情况:伊春市境内沟谷密布,水系发达,总蓄水量10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为7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24亿立方米。全市境内共有大小河流676条,分属黑龙江和松花江两大水系。由于全市地处林区,耕地面积较少,所以亩均占有水量偏高。

(3)气候情况:伊春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春秋季节分明,夏季短暂。年积温1990-2550℃,年降雨量550-650毫米,全市日照时数平均为2390.8小时,年无霜期90-125天,适合北方大部分农作物的生长,特别是对栽培黑木耳极为有利。

(4)人文历史情况:伊春市黑木耳生产起步较早、规模大。六、七十年代即开始野生采摘,进入八十年代从事椴木生产,九十年代至今一直从事袋料栽培,2008年,生产规模达到4.6亿袋,居黑龙江省之首,有14个林业局生产规模达到千万袋以上。全市已有四家企业的黑木耳产品获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初步形成了以黑木耳栽培为核心,辐射菌种生产、机械制造、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推广、产品销售,相互支撑、相互带动、黑色经济产业群。

历史上有“南菇北耳”之说,伊春市气侯冷凉,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干物质积累;黑木耳又属木腐菌,伊春的黑木耳均用柞椴等阔叶锯沫为原料生产,符合它的自然属性,所以伊春林区的黑木耳与南方产品相比,干时肉厚色正,营养非富;泡开有弹性,富光泽;食用时圆润、细腻,在全国黑木耳产品中属上品。伊春所产黑木耳是纺织工人的保健食品。

四. 黑龙江省 大兴安岭 新林区 大兴安岭黑木耳

大兴安岭黑木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兴安岭木耳生长缓慢,耳片长的厚,口感好,是纯天然无污染绿色食品。大兴安岭黑木耳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黑龙江木耳资源非常丰富。大、小兴安岭等山脉,都是盛产黑木耳的地方,1973年以后,省内近山各地逐渐开展了人工栽培黑木耳,建成数千个黑木耳场,并采用自动喷灌机人工降雨构成了发展黑耳的优势。

特别是近几年,政府把黑木耳作为林区支柱产业来培育,政府免费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从而调动了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使木耳专业养殖队伍逐年壮大,现已形成规模,具有年产量超百万吨的生产能力,而且,还可以成倍上调黑木耳的年产量,因此,黑木耳作为主料备用量充足.把木耳开发成系列产品,所需的辅助用料,全部是天然野生资源,不用人工栽培,让黑木耳系列产品具有了不可替代的地域特性。

黑木耳又名耳子、云耳、树鸡、木蛾、木菌是一种自然生长或人工载培在各种朽木上的真菌,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据测定:每一100克黑木耳中含有蛋白质10.6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65.5克,组纤维7.0克,钙357毫克,磷201毫克,铁185毫克,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胡萝卜素、烟酸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它还含有甘露聚糖、甘露糖、葡萄糖、木糖、葡萄糖醛酸等碳水化合物以及卵磷脂、脑磷脂、鞘磷酸等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黑木耳因其蛋白质含量丰富,特别适合于那些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的患者,因为他们不宜吃大荤大油的动物性食品。多吃黑木耳除了可以抗凝、降低血黏度外,还可以补充其蛋白质的供给不足,所以黑木耳被营养学家誉为“素中之荤”和“素中之王”

近年来,黑色食品成了人们争相购买和食用的滋补佳品,而黑木耳则是黑色食品中的佼佼者。

大兴安岭黑木耳

大兴安岭山品开发推广协会

11675041

木耳

五. 四川省 广元市 青川县 青川黑木耳

青川黑木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青川黑木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青川木耳——青川县,木耳又称黑木耳,云耳,木蛾,黑菜,榆耳。青川木耳被国家定为“黑木耳质标”。因其生长特性、营养价值很高而与银耳齐名,是同类黑耳中无法相比的。青川黑木耳具有朵大质厚,色泽深遂,细质滑美,柔而不腻,味道清香,无污染等诸多特点,被全国列为四川省的黑木耳生产发展基地县,被国家批准为出口免检产品,大量出口日本、东南亚等许多国家,现为国家地理原产地保护产品。

2008年青川黑木耳被评为中国名牌。2009年,全市段木密植黑木耳达2100万段,实现产量3100吨,利用段木密植黑木耳栽培余料,发展竹荪、袋料香菇等山珍产品,实现产量5000吨。到2012年,青川黑木耳达到3400万段,实现产量5000吨。把广元建成全国重要的黑木耳生产、出口基地,把青川黑木耳打造成中国驰名商标。

六. 山东省 潍坊 诸城 石桥子黑木耳

石桥子黑木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石桥子黑木耳是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石桥子镇的。石桥子镇种植的黑木耳个大、肉厚、口感好、营养高,深受广大客商和消费者的青睐。石桥子黑木耳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石桥子镇大裴村原先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粮食,村民收入一直很低。为了改变落后的面貌,该村党支部经过多方考察认为本村土地平整,水源条件好,适宜种植黑木耳,而且本镇的木器加工企业有大量的木材加工剩余物--锯沫子,正是发展袋栽木耳所需的原材料。2004年村党支部邀请食用菌专家到村为群众进行食用菌培训技术讲课,并组织20余人到外地种植大户家中现场观摩,还免费把《黑木耳制菌期红色脉胞霉的发生与防治》、《黑木耳栽培技术66题》等技术资料分发给木耳种植户,让群众尽快掌握菌种、发酵、装袋、切口、晾晒等生产技术。

经过两年的艰苦劳动,大裴村的木耳种植户已熟练的掌握了黑木耳种植技术,他们所种植的黑木耳个大、肉厚、口感好、营养高,深受广大客商和消费者的青睐,一上市就供不应求,每公斤木耳卖到近60元。

2012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石桥子黑木耳”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诸城市石桥子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11571362

木耳

七.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富裕 黑木耳

黑木耳是中国东北特有的山珍之一,含有人体必须的八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一定的药用价值,黑木耳中含有丰富的胶质,对人体消化系统有良好的清润作用,具有洗肠、润肠、减少血液凝块,缓和冠状动脉硬化,减低血栓的作用,黑木耳中的多糖具有抗肿瘤活性,对肿瘤有一定预防效果。是纺织、矿山、化工等行业不可缺少的保健食品。

八. 黑龙江省 伊春 乌伊岭 乌伊岭黑木耳

乌伊岭区为加大黑木耳发展空间,进一步规范黑木耳“产、供、销”市场,努力从三个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黑木耳种植达3,000万袋,各类食用菌15万袋。黑木耳比去年增加670万袋,滑子蘑增加12万袋。

黑木耳,真菌学分类属担子菌纲,木耳目,木耳科。生长于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单生或群生。目前人工培植以椴木的和袋料的为主。

木耳子实体胶质,成圆盘形,耳形不规则形,直径3-12厘米。新鲜时软,干后成角质。口感细嫩,风味特殊,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著名食用菌。含糖类、蛋白质10.6克、脂肪0.2克、热量306焦、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有益气、充饥、轻身强智、止血止痛、补血活血等功效。富含多糖胶体,有良好的清滑作用,是矿山工人、纺织工人的重要保健食品。还具有一定的抗癌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功能。

九. 吉林省 吉林市 蛟河市 黄松甸黑木耳

黄松甸黑木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黄松甸黑木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黄松甸黑木耳,吉林省,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主产于该省蛟河市黄松甸镇及周边地区。由于特殊的种植环境和种植方法,黄松甸黑木耳成分独特,品质优良,被评为中国“全国名牌产品”。

蛟河市黄松甸镇是“中国黑木耳第一镇”、“食用菌之乡”、食用菌“全国优秀基地镇”、“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优秀示范镇”。.黄松甸黑木耳,于2001年注册为“黄松甸”品牌,2001年“黄松甸”牌黑木耳被吉林市人民政府评为“吉林市名牌农产品”;2003年“黄松甸”牌黑木耳被吉林省人民政府评为“吉林名牌产品”;2004年中国全国第七届食用菌学术研讨会暨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推荐“黄松甸”牌黑木耳为“全国名牌产品”。.

品质特点

黄松甸镇位于蛟河市区东50公里,地处长白山脉延续山区,海拔474米,地势高寒,无霜期较短,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昼夜温差较大。独特的气候条件、生长环境和生产管理技术,生产出独特、优质的黑木耳,在食用口感、理化指标、外观形状上与其他产区的黑木耳都有所区别。
一、“黄松甸”牌黑木耳生长于气候地势高寒、昼夜温差大的环境下,生长相对缓慢,干物质积累较多,所以耳片较厚,耳肉弹性好,食用口感特别好。
二、“黄松甸”牌黑木耳采用威虎河水浇灌,水源纯净*全镇森林覆盖率91%,空气清洁*域内没有工厂。“黄松甸”牌黑木耳生长于没有任何污染的绿色、天然环境中,符合绿色、无公害食品生产标准,品质极佳。
三、“黄松甸”牌黑木耳采用地栽法生产,栽培料以硬杂木木屑为主,耳肉有弹性,食用口感好,与其他产地木耳不同。
四、“黄松甸”牌黑木耳选用单片品种,生产管理精心,采摘晾晒时单片摆放,适时翻晒,外观形状自然卷曲,颜色与光泽自然、较深。生产过程采取覆膜等措施,耳片上不附着的沙土等杂质,商品性好。.

生产情况

蛟河市黄松甸镇依托资源优势,把食用菌产业不断做大升级,发展成为 图2 黄松甸镇木耳栽植基地

.富民第一大产业。全镇85%以上的村发展食用菌种植业、85%以上的农户从事食用菌种植业、农民收入的85%来源于食用菌产业。全镇年种植黑木耳1.5亿袋、木灵芝及其它菇类900万袋,产值2.3亿元;年交易量1.2万吨、交易额4.8亿元。5个令人关注数字,表述了黄松甸镇食用菌产业的绝对量。
黄松甸的食用菌生产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地处长白山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1%,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交通便捷,适合种植食用菌,黄松甸把食用菌作为一项富民产业进行谋划和设计。一是依托基地,全镇成立了食用菌协会,每个村都有一个分会;各村相继组建了食用菌销售中心;有的村还建立了专业协会或具备协会性质的特色研究所。协会集技术培训、生产示范、信息传递于一体,统一菌种购买、统一生产管理、统一产品销售。二是让典型现身说法,引领带动。三是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撑,技术培训成了富民路上的重要一环。黄松甸镇中学,就是这个镇食用菌技术培训基地。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培训班聘请技术专家和种植能手,为参加培训的农民讲解食用菌系列产品开发、优良品种选育、市场前景分析和营销信息技术,参加培训达400人次。镇里还协调蛟河市供销社和就业局,举办经纪人和园艺技能培训班,在2100名参加培训的农民中,有136人获得了国家颁发的资格证书。
2008年,伟光食用菌产业集中区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建管理房10个、灵芝大棚50栋、食用菌发酵室10栋、硬覆盖1500延长米、U型边沟3000延长米,新增黑木耳种植户58家,年种植黑木耳270万袋,灵芝15万椴;以此为样板,他们在北场子、金丰、长青、沙河掌等村打造一批产业集中区。还建成了黄松甸食用菌大市场适时而生。市场位于蛟河市302国道306公里处,建设项目总投资2960万元,规划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年交易量1.2万吨、交易额4.8亿元。.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黄松甸黑木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10年4月6日起对黄松甸黑木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总局公告2010年第28号)。

保护范围

黄松甸黑木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吉林省蛟河市黄松甸镇、白石山镇、漂河镇、前进乡、新站镇、乌林朝鲜族乡、拉法街道、天岗镇、庆岭镇、松江镇、天北镇、新农街道、河南街道等13个乡镇街道所辖行政区域。.

十. 河南省 周口市 西华县 田口黑木耳

河南周口西华县田口乡滩上村农民离开土地巧致富,利用棉壳、玉米芯等农作物废料,在废闲地上种植以黑木耳为主的食用菌,去年仅此一项全村人均收入达到了10000元。该村还被评为“全国小蘑菇种植先进村”。

滩上村紧靠贾鲁河,2900多亩地大多是河滩地,沙化严重,保水保肥能力差,产量低而不稳。滩上村党支部扬长避短发展经济,多次召集群众研究调整种植结构,认定发展食用菌种植是一项短、平、快的致富门路。1987年,该村开始零星种植食用菌。他们利用大量的农作物下脚料,在房前屋后田边地头栽培食用菌,充分利用废闲地,变废为宝、寸土生金。该村还加大科技、资金、人力投入力度,建立食用菌生产基地,先后邀请河南农大、省农科院、省市县科协专家来村传授技术、指导食用菌栽培;采取集中办班、组织现场观摩、传帮带、热线答疑等形式推广科学栽培;乡村两级投资20多万元新建标准生产棚100座,积极引进鸡腿菇、白灵菇、茶树菇等10多种“名优特珍稀”品种。在食用菌栽培管理季节,除全村人全力以赴栽培、管理外,还高薪聘请附近村农民帮忙。该村成立了食用菌协会,为菌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实行统一技术管理、统一时间装袋、统一价格销售,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积极培养代理商、批发商、经纪人等中介人员,为食用菌产销提供保障。目前,全村有60多人常年从事食用菌销售,产品远销山东、江西、辽宁、湖北、郑州等省市,经过精挑细选的无公害黑木耳已经打入全国农贸市场和超市。20多年来,食用菌种植规模逐渐扩大,技术日益提高,效益逐年增加。

信息来源:西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