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昆明市安宁市有哪些特产 昆明安宁哪里有特色小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昆明市安宁市有哪些特产 昆明安宁哪里有特色小吃更新时间:2022-04-05 09:37:27

一. 云南省 昆明 五华区 花宴

  花卉,美丽而有魅力,是大自然对人类最美好的恩赐。家居室内放上几盆花,让人倍感家的舒适温馨,那艳丽的花姿和袭人的香味总把劳作一天的辛苦荡涤一空;街道边花园里种花,为休闲玩乐的人们带来清幽的环境和视觉的享受,而在我的故乡云南,却流传着吃花的习俗。
    早春二月,犹如千百只玉杯竖立枝头美丽的紫、白玉兰花首先受到了中老年人们的睛睐,他们把玉兰花采摘下来或新鲜的或晒干后和鸡蛋一起煮着吃,用来预防或治疗中老年头晕和感冒头痛。阳春三月故乡有一种白花亦名粗柄杜鹃、白豆花。采回的杜鹃花一般不隔夜堆放,以防变质。通常连夜把食用部位花冠留下,除去带毒的花蕊,趁新鲜放在水中煮沸几分钟,取出泡在冷水中漂洗三至五天,每天换一次水,漂去苦味和毒素后,煮汤或与蚕豆、咸肉、火腿等煮食或炒食。那火腿的香味和着花的香味总让人口角生津,嚼在口中舍不得下咽。
    在炎炎的夏日里,若是谁家办事请客,那桌上一定少不了肉蒸百合,在一瓣一瓣的百合里包上肉馅再把它粘成原来重叠垒生的样子,真的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在百合丰收的同时,那退居池水,不与群芳竞艳,被誉为“花中君子”的莲花也悄然绽放。莲花花叶俱香且浑身都是宝,其花、叶、子、茎均有各种食用和医疗的功效,就连那不起眼的藕节也是治疗吐血的一剂良方。在我的故乡,莲花的花常被人们拍上干淀粉挂以蛋清之后据各人所好用香油煎成甜咸两味做成的软蛋荷花勘称一绝。至于莲花的子和茎无论是蒸着吃还是煮着吃既满足了食欲又可预防和治疗疾病二者兼得。
    “独占三秋压众芳,何夸橘绿与橙黄”。有“九里香仙客”之称的桂花也随着金秋的时节飘香起来。。
    每年进入冬月,那里的人便忙着到地里采摘油菜花,因为每年杀年猪的时候家家户户的桌上都少不了用油菜花腌制的腌菜炒肉,这已是当地不于言传的习俗。腌出来的油菜花有一股酸香之味,闻着就让人口角生津,无论是作凉菜吃还是炒肉吃都是佐饭之菜的上上之选。
    “朝饮春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在《离骚》中已提到了吃花。古时食花之风颇盛,现今更是风靡一时,近年来,国际上也正日渐流行以鲜花为主要原料的食品。花卉中含有大量的脂肪、糖类和22种氨基酸、18种维生素、27种常量和微量元素,特别是花粉中有一种称为芳香苷的特殊糖苷,现已证实可增强毛细血管的强度,降低胆固醇和三酸甘油酯,故可防止脑溢血、视网膜出血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让人在大饱口福之余也能驱病益寿。
    随着吃花热潮的兴起,我仿佛看到了昆明花一样灿烂的明天。

二. 云南省 昆明 安宁市 安宁红梨

安宁红梨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安宁红梨”具有果大形正,酸甜可口,汁多味浓、皮薄肉厚,果皮颜色艳丽,品质极佳,具有酥、脆、耐储运的特点。当地独特的气候、水土条件形成了“安宁红梨”的独特品质。

安宁市因其特有的地理位置和亚热带高原温凉气候,特别适宜红梨的生长。安宁市红梨肉细嫩脆酥,汁极多,味酸甜适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口感极佳,因此在市场上颇受消费者青睐。目前安宁红梨除在本地和全国各大城市销售外,还远销港、澳地区并出口新西兰等国家。

安宁市政府把红梨生产作为打造农业品牌的战略来抓,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引进红梨加工销售企业,先后建设了60座红梨微型冷藏库,并新增了红梨果汁、果醋加工项目,扶持发展两个红梨生产销售协会,各镇组建专业服务队伍,对红梨管护进行统一时间、统一要求、统一标准的生产技术指导和服务,并定期督促、指导和检查,同时依托“滇之红”红梨公司建设的3000亩出口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带动全市红梨产业发展。截止目前,全市已发展以早熟品种(95-2)、中熟品种美人酥(32号)、满天红(35号)为主的红梨2万多亩,形成基地建设、种植、包装和销售实现了标准化,统一价格、统一包装、统一质量标准的营销方式,实现了种植户和营销组织的双赢的格局。去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果品之乡”授牌暨全国果品产业经验交流宣传推介表彰会上,安宁市被授予“中国红梨之乡”荣誉称号。“滇之红”红梨获得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市农业局茶桑果站站长刘新文介绍说:“去年安宁市生产红梨6000吨,实现产值3000万元。今年全市生产红梨将达7000多吨,产值将达到3800万元,其中1000多亩早熟品种总产量达1300多吨,目前已经基本卖完了,现在集中上市的是中熟品种,面积有1.3万亩,总产量将达5000多吨。由于今年的果品质量比去年明显提高,因此今年的红梨在果园中的批发价格就由去年的每公斤均价4元提高到5—6元。”

安宁市八街镇以6850亩的红梨种植面积当仁不让地成为安宁红梨的主产地,今年该镇实施红梨套袋640万个,仅中熟品种预计总产量将达到有1200多吨。红梨种植户张恒告诉记者:“套袋后的红梨果子不污染,清秀怡人,品质提高,自然会卖得起价来。我种植的15亩套袋红梨,目前已销售了1/3,估计今年的总收入将4万元,比去年增加7000多元。”记者在县街镇了解到,该镇有2253户果农种植了4154亩红梨,其中色泽嫩黄,果肉白嫩,入口蜜甜的红梨早熟品种(95-2)1320亩,预计产量1626吨;色泽艳丽、外观精美、肉质细嫩、甜酸爽口的红梨中熟品种(美人酥、满天红)2573亩,预计产量3396吨;红梨晚熟品种(红云1号)及早酥、云香、黄花等品种种植面积达1600亩,预计产量1500吨。

“安宁红梨”原产地域自然地理范围是: 东经102°10~102°37,北纬24°31~25°06之间,总面积1313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包括:连然、金方、八街、温泉、青龙、禄脿、草铺、太平、县街8个街道办事处。

三. 云南省 昆明 官渡区 蜗牛大餐

“在昆明,蜗牛上了饭桌还是个新鲜事,听说昆明第一家专业蜗牛餐厅已开张大半年了,可就是只听其声,不见其影。”近日,记者采访中,有食客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的确,蜗牛大餐没有出现在美食集中地北大门、美食一条街的滇池路边,没有出现在人们很容易找到的地方。更主要的是,在人们吃得“百花齐放”期待“新花怒放”的今天,昆明的蜗牛大餐作为一种特色餐饮却悄无声息。

5月14日,记者在朋友带领下来到这家名为“太一蜗牛庄园“的蜗牛餐馆。从滇池路南亚风情园门口向东延伸进去数百米是市中心进入餐馆的必经之道,穿过500多米出租房挤成窄道的小街,一路上,记者的汽车不断被来来往往的人流逼停让路。道路上也没有明显的标志牌或广告之类。的确,要一下子找上门还真不容易。餐馆隐身的村子名叫杨家地村。很难想像,世界闻名的法式大菜就栖身于此。自然,蜗牛庄园为何蜗居村中成了记者最关心的话题。

进到庄园,餐馆厨房和餐厅看得出是由原来的办公用房随意改建而成,只有墙上有关蜗牛的介绍看得出大菜的不凡。据说,法国人平均每人每年要吃12只蜗牛,1999年数字是4万吨,而每只蜗牛的价格是45欧元。目前在昆明,仅有一些高星级宾馆或个别西餐馆供应蜗牛,价格不菲。而在太一蜗牛庄园,包括正宗的特制法式□蜗牛在内,可供应近300道蜗牛菜肴,做法中外合璧,花样繁多。然而,庄园眼下的面貌似乎与大菜的名气并不“般配”。对蜗牛养殖技术颇有研究的庄主罗博也坦言:“开办这个蜗牛餐馆只用了10万元。”

昆明人能否接受蜗牛大餐

对罗博来说,目前蜗牛养殖技术已经成熟,养殖、供货已不成问题。经过上千次实验,罗博在一位北大教授帮助下,将最令人头痛的蜗牛宰杀、脱毒、去粘的清洗工艺、技术、产品已开发成功并获得了专利。一些餐馆、宾馆、超市已纷纷提出供货要求,“太一蜗牛“为什么还不把餐馆开到城里去,开到热闹的地方去露露脸呢?

罗博将蜗居杨家地村视为打基础,摸索市场。罗博怀疑昆明人能否接受蜗牛大餐。一个市场的形成受文化背景、经济基础、消费观念、人文素养等因素制约,在昆明,蜗牛消费离这些因素还有相当的距离。

罗博认为“蜗牛在昆明很难做大,要做大只有立足昆明,不断完善养殖等相关技术,然后不断扩大养殖能力,目前我们的优势和能够做到的就是技术支持和货源保障”。至于说做大做强,罗博的目光似乎更高更远,她说“不做则矣,要做就做连锁经营,第一家连锁店就开到北京,然后再逐步辐射,我们已经在上海开辟了一个比昆明规模更大的养殖基地,本来北京的连锁店也准备在今年开起来,现在则要视情况而定”。她相信最终“蜗牛本身就是品牌,蜗牛大餐就是一面旗帜,蜗牛上餐桌不需要密集的广告投入”。

学国际贸易专业的罗博,还希望把昆明的蜗牛出口到国外,爬上法国餐桌。

四. 甘肃省 兰州 安宁区 安宁白粉桃

长期以来,兰州白粉桃因其味美色鲜、果型较好而非常畅销,并为兰州安宁赢得了“桃源”的美称

兰州白粉桃果实肥大,平均重150克,果皮稍厚,向阳面呈紫红色,肉质细腻,柔软、甘甜,密汁丰富,芳香飘溢,味道醇美。?
白粉桃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挥发油、有机酸、矿物质、粗纤维和水化合物等多种成份。能解饥消渴,补养身体;且有增进人体胆汁分泌,促进消化和治疗便秘等功效。?
每到春暖花开的四月,绵延几十公里的桃林变成了花的海洋,一棵棵桃树上长满了艳丽似锦的桃花,一朵朵粉红的桃花恰似满天红霞洒落人间,景致美不胜收。五月初,桃树上就结了果实,六月份还未长熟的桃子是青绿色的,个头也不大,到了七八月份,长熟的桃子就变成了诱人的粉红色,果实肥大,芳香飘溢,没有熟透的桃子,清脆可口,但缺少香味。等到桃子熟透了,有一种入口即化的香甜。咬一口足可以汁液四溢,从手直流进袖筒深处。

地理分布

桃树原产于中国西北一带,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据记载:“汉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各献鲜果,有细核桃、紫纹桃、金城桃”。金城桃即为安宁桃园出产的迟水桃,说明兰州出产鲜桃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明清时,兰州的焦桃被列为贡品。
兰州的安宁桃园早在清代就已观花成会。当时观花者多为才子佳人和达官显贵。清乾隆年间,兰州落泊江得符曾诗赞道: “我忆兰州好,当春果足夸。灯繁三市火,彩散一城花。碧树催歌板,香尘逐锦车。青青芳草路,到处酒帘斜”。至明国时期,随这一带住户的增多和交通的改善,安宁桃花才为众人所观赏。李少陵诗云:“山前山后花如簇,园里园外人如玉。家家户户看花忙,人面花容看不足”。每逢花期,桃花艳丽似锦,恰似漫天红霞撒落人间,景致美不胜收。

五. 云南省 昆明 石林 石林卤腐

路南卤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石林卤腐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用石林豆腐为原料腌制的。而石林豆腐因为使用巴江水而品质极佳。石林卤腐主要分为两个品种:其中在豆腐中掺入菜油、盐等配料的称为油卤腐;在豆腐中掺入酒、辣椒粉、盐等配料的称为酒卤腐。而两种卤腐都具有色美、味的特点。但由于配料的不同,两种卤腐又各具特色,味道不凡,人尝人爱。石林卤腐在石林县内各大小商场,土杂店均可购到。

云南人习惯把腐乳称为卤腐,卤腐是以豆腐腌制而成的一种佐餐酱菜。路南腐乳,色呈红黄色,香辣可口,和口化渣,是云南省著名的酱菜品种之一。

路南腐乳产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旧称石林县为路南县,故所产卤腐称为“路南腐乳”。

石林县境内有着举世闻名的喀斯物地貌,山清水秀,相传制作卤腐的历史已有百余了。用发源于本县黑龙潭的巴江水制作豆腐,其品质上佳。用此上佳的豆腐和传统工艺加工出来的卤腐,色泽红黄,富有弹性,细腻润滑,入口即化,是色、香、味俱全的佐餐品。

六. 云南省 昆明 呈贡区 云烟

云南烤烟,又称云烟或云叶。以其品质优良,烟叶油润丰满,组织细腻,颜色金黄,光泽好,弹性强,烟碱含量适中,含糖量高,燃烧性好,清香扑鼻,烟味醇和著称。95年全国烤烟质量评比,云烟名列第一,自此驰誉中外。云南生产的烤烟,除保证省内卷烟生产和外贸出口外,还供应全国22个省、市、区的84个卷烟厂,作为生产甲级卷烟的配料。如上海出产的“中华牌”高级香烟,配用云烟三分之一左右。云南卷烟优质名牌产品有16个牌号,21个规格,其中以云烟、红塔山、阿诗玛、石林、恭贺新、红山茶、红梅、大重九、红河等,最受消费者喜爱

云南烤烟,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远销欧洲、中东和港澳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云南的气候和土质适宜烤烟生长,1941年初推广种植以来,现已有玉溪、曲靖、楚雄、昭通、大理、红河、昆明等地、州、市的七十多个县种植。主要以栽培世界优良品种、少吐型“红花大金元”和“斯佩特G-28”为当家品种。全省烤烟产量,仅次于河南省,居全国第二位。但烟烤质量,名列前予,誉满中华,是云南省的一大经济优势。(昆明)

七. 云南省 昆明 五华区 昆明太和豆豉

昆明太和豆豉是云南省著名的传统食品,已有100多年的生产历史。相传太和豆豉原产在江西省太和镇,清康熙年间传入四川,后从四川传入昆明。长期以来,昆明制作豆豉的师傅,根据本地的原料和人们的口味,对原配方和工艺不断进行改进,使之逐渐形成具有滇味特色的昆明太和豆鼓。

太和豆鼓其色呈红褐又有光泽,味道咸鲜略微回甜,分粒酥软而不碎,保持了豆豉固有的风味,不酸不霉,营养丰富,易于贮存,食用方便,是佐餐调味的佳品。昆明太和豆豉以本地产的"乌嘴豆"(黄豆)最佳,配以食盐、糯米、甜酒、红糖、八角、茴香等辅料,经淘洗、浸泡、蒸煮、制曲、拌料、装罐、后熟而成。昆明太和豆豉呈颗粒状,具有豆豉特有之香气,滋味鲜美,咸淡适口,食法简便,可蒸,可炒,荤素皆宜。

八. 云南省 昆明 西山区 蛋挞

蛋挞(EggTart),挞为英文“tart”之音译,意指馅料外露的馅饼(相对表面被饼皮覆盖馅料密封之批派馅饼pie);蛋挞即以蛋浆为馅料的“tart”。做法是把饼皮放进小圆盆状的饼模中,倒入由砂糖及鸡蛋混合而成之蛋浆,然后放入烤炉;烤出的蛋挞外层为松脆之挞皮,内层则为香甜的黄色凝固蛋浆。

九. 云南省 昆明 石林 骨头参

骨头参它是云南石林撒尼人一年四季天天食用的传统咸菜,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滋味鲜美,香、酸、甜、辣辣、咸俱备,是含钙质、脂肪、蛋白质等营养丰富的佳品。



每逢春节,撒尼山寨喜气洋洋,家家户户杀猪过春节。一头猪除板油炼成油,猪肉腌成腊肉以外,剩余的骨头、肚杂、油渣,用扎骨刀剁细成粉白色。适量加入姜、葱、蒜、辣椒粉、包谷酒、精盐等配料搅拌揉匀,装入陶瓷罐腌制。



骨头参蒸、煮、炒、炖、凉等食用皆宜,鲜香爽口,美味无穷。它含有钙和多种丰富的营养物质,经常食用,能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有治疗软骨病等作用。

十. 云南省 昆明 晋宁区 滇池高倍鲫鱼

滇池高倍鲫鱼是滇池土著鱼类,上世纪70年代中期在滇池及其水系自然形成的三倍体鲫鱼种群,系全雌性群体,行孤雌繁殖,保持了品种性状的稳定和群体生存延续而成为鲫鱼家族的新秀。滇池高背鲫鱼是我省名贵土著鱼类,在我省滇池、星云湖、程海、牛栏江、金沙江等江河湖泊中均有一定的种群数量,有充足的种质资源,属滇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对象。

滇池高背鲫鱼体形为纺锤型,体长为体高的2.28倍,体色银灰,背部色较深,腹部色较浅。喜集群,特别喜在底质肥沃的浅水带栖息和摄食。属杂食性鱼类,主要以腐殖质、营养碎屑为食,可清洁水底杂质,还摄食部分藻类,对水体有较好的净化作用。高背鲫鱼适应性较广,能在湖泊、水库、池塘、坝塘等水域生长,最适生长水温24-30℃。该鱼生长迅速、繁殖力强、抗病力强、个体较大、易于养殖,一般二龄可达到300克-500克,三龄个体长到1000克以上的也常见,最大个体3000克。

滇池高背鲫鱼肉味鲜美,肉质细嫩,极为可口。鲫鱼营养价值极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3克、脂肪 11克,并含有大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特点是营养素全面,含糖分多,脂肪少,所以吃起来既鲜嫩又不肥腻,还有点甜丝丝的感觉。高背鲫鱼所含的蛋白质质优、齐全,容易消化吸收,是肝肾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良好蛋白质来源。经常食用,可补充营养,增强抗病能力。高背鲫鱼有健脾利湿、和中开胃、活血通络、温中下气之功效。对脾胃虚弱、水肿、溃疡、气管炎、哮喘、糖尿病有很好的滋补食疗作用。民间常给产后妇女炖食鲫鱼汤,既可以补虚,又有通乳催奶的作用。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以及手术后、病后体虚形弱者,经常吃一些高背鲫鱼是很有益的。肝炎、肾炎、高血压、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患者也可以经常食用,以补营养,增强抗病能力。高背鲫鱼子能补肝养目,鲫鱼脑有健脑益智作用。适用所有人群,医典有云:“与病无碍,诸鱼中惟此可常食。”食用量每餐40克。

滇池高背鲫鱼做法有红烧鲫鱼、清蒸鲫鱼、清汤鲫鱼、油炸鲫鱼(个体较小,规格在100克以下适用)、腌制鲫鱼、酸辣鲫鱼、煎炖鲫鱼、晒制干鱼等。其中清蒸、清汤营养效果最佳,冬令时节食之最佳。平素用鲫鱼与豆腐搭配炖汤营养最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