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布依特产 布依族食物图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布依特产 布依族食物图片更新时间:2022-04-03 13:23:44

一. 云南省 德宏州 陇川县 布依蜡染

   布依蜡染驰名世界。布依蜡染工艺已有千百年的历史,是妇女们精湛技艺的集中体现。清新自然的冰纹、蜡染是蜡画和染色的合成。其传统的制作方法是用特制的蜡刀,蘸上熔化适度的蜂蜡在一块块大小不等的白布上画出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画好的白布浸在染缸里染色,再将染了色的布经沸水去蜡清水漂洗摊平晾,便成一幅幅多姿多彩的蜡染花布。由于蜂蜡附着力强,容易凝固,也易龟裂。因此,蜡染时,染液便会顺着裂纹渗透,留下人工难以描绘的自然冰纹,展现出清新自然的美感。

        布依族的蜡染,图案有几何纹样,也有自然纹样,有的还可以从铜鼓纹样上找到彼此的渊源关系。自然纹样十分生动传神,采用最多的是石榴、牡丹、蕨草等各种花草以及蝴蝶、蝙蝠、喜鹊等飞。不论是哪样图案,布局大都对称而又多变,构图大多夸张而又得体,线条十分流畅而又自然,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寄寓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显示出人们的丰富想象和独具匠心。

布依族蜡染的传统染色,以蓝靛液浸染,呈蓝白相间的效果。由于点、线、面的配合有致,宾主、大小蓝白的疏密得当,自然生成冰纹的虚实变化,使白底蓝花或蓝底白花看起来更加显得清秀淡雅,更加显得富有韵味。

二. 贵州省 贵阳 云岩区 贵州布依地毯

布依族在贵州省分布广泛,是至今保留本民族传统习惯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特别是妇女制作蜡染、刺绣、编织、挑花的技艺保留至今并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为贵州独特的民族民间精湛技艺和强烈的民族艺术风格。安顺地毯厂生产的布依地毯,就是在这块民间艺术沃土上开出的新花。她融汇了民族民间优秀纹样,推陈出新,在继承基础上,加以发展,为中外人士喜爱并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图案有代表自由、幸福、长寿的“石榴、桃子”,有象征着快乐、美满的“蝴蝶、鱼和花”等。它选用优质羊毛精工织造而成,富有弹性,产品纹样清晰、活泼,有立体感,新颖别致。配色一般为白和蓝,使人感觉淡雅、明快、朴实和富有乡土气息。布依地毯现有九十道、一百二十道等品种。

三.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布依族酿豆腐

荔波联山湾布依族的酿豆腐是当地古老的传统食品,是美食中的佳品之一,其型、色、香、味具有独特之处。酿豆腐是用白豆腐花成比火柴盒稍厚的正方体形状,然后在中间挖坑填馅后煎制而成的,形态美观,肉质鲜嫩,味美清香,吸引了众多远亲近邻,也有不少游客慕名前来大饱口福。

在当地流传一句话:“请客没有酿豆腐,主家并非有诚意”。这话更加诠释了酿豆腐在布依族人民心中的分量。的确,酿豆腐在当地农民餐桌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其特有的风味是布依族大宴宾客时缺少不了的主打名菜。在这里可随时看到,当有外来宾朋或游客在农家就餐时,先吃的并非肉类,而是酿豆腐,都说这里的酿豆腐又软又嫩,又香又甜,非常可口,回去时也忘不了带一小袋作个纪念。

酿豆腐的制作方法是古代先民传承下来的手工艺,其制作流程看似简单,但每个环节的工艺需讲究细心到位,没有一定的技术功底是做不出有质量的酿豆腐。所以,在联山湾一带酿豆腐是不常有的。一般是逢年过节、遇红白喜事时由农家主妇亲自把关制作的。

第一步:选豆子

联山湾是盛产黄豆和绿豆的地方,豆腐货源充足。但人们为确保酿豆腐质量,选豆时非常细心,只要遇到一颗扁豆(不饱满的死豆)或一颗沙石一律剔出去,防止“一颗螺丝打坏一锅汤”。 一锅豆腐通常用4升豆子。把筛选好的豆子用清水浸泡3―4小时后, 用石磨磨成豆浆,然后用大锅煮熟后滤出豆渣。

第二步:点豆腐。

点豆腐是一个技艺很高的环节,按农家的习俗是用自家的酸水来点,点出来的豆腐鲜嫩结实、酸甜豆香。如技术不够怎么点也不结,往往一锅豆浆就白白废掉。有人为保证豆腐即点即成而用石膏点,石膏豆腐虽白嫩但缺乏韧性,容易破损,经不起制作酿豆腐时反复折腾,其味道与酸水酿豆腐相比也明显逊色。

第三步:压豆腐。

豆浆煮熟退火后就开始点豆腐压豆腐。点豆腐是在在大锅里按一定方向轻微转动,待其凝聚成白云状后立即停止,让其在禁止状态下继续集结。眼看白云状豆腐脑结紧水清后把它装到长方形花格木箱里,然后加盖重压,待水滴干后解开木箱,印有10等分凸痕的大块白豆腐大功告成。

第四步;花豆腐

一锅豆腐可制成10方白豆腐。首先将一方豆腐横刀破二,再在上面按一纵两横的刀法花成大小比火柴盒稍厚的十二等分,然后整齐排放在簸箕里。用细小扁平的竹篾条弯成半圆状,在火柴盒豆腐中间挖出一个外小内大的圆坑,以便酿馅。挖出的下脚料豆腐不能扔掉,等候把它捏成糊状,用来盖馅,变废为宝。

第四步:做馅

做馅关键要选好肉。选肉不要一味选瘦肉,瘦肉多了,酿出的豆腐吃起来会感到粗老。五花肉比较好,又不至于太腻,吃起来又滑又甜又香,非常可口。选好肉后,还配有其他作料,常用的有韭菜、大蒜、葱花、花椒等,有的富有家庭常常配上鱼虾、木耳、香菇、五香八角等(因人而异)。选好料后就与肉掺和在一起开始剁馅。剁馅一般用两把菜刀同时剁,双手此起彼伏,既有速度又有质量,一直剁到满意为止。

第五步:酿豆腐

把剁好的馅装在大碗里,用三个手指轻柔地抓起适量,塞到豆腐圆坑里,动作轻缓温柔,要保证馅塞得满而紧,而豆腐又不破损变形。以此类推把需要酿的豆腐都填完馅后,用下脚料豆腐捏成湖状,然后取适量把坑口一一盖上抹平即可。

第六步:煎豆腐

豆腐酿好后就开始煎。先用柴火把平底锅烧烫,放上适量菜油,加热待油散发香味后,就开始煎豆腐(先放上有盖的那一面)。刚上锅的豆腐不能乱动,待被煎的那面微微泛黄时,马上用木制锅铲轻轻松动四周,左右挪动其位置,片刻后翻转到它的正对面接着煎。为了使酿豆腐既有人为的芳香美味,又不失其原汁原味,一般只煎两面就可以了。

第七步;煲豆腐

酿豆腐煎好后,吃法也有讲究。为使酿豆腐充分吸饱馅里的肉汁及香料,要放冷水豆腐,同时锅里撒些盐、麻油、花生油或少许酱油等,用小火慢慢煲,待水烧开后,就可以享受香喷喷的酿豆腐美味了。

四. 贵州省 黔南州 都匀 布依族风味小吃

布依族风味小吃

在都匀市摆忙乡、江洲镇等一带的布依山寨,逢年过节或招待亲朋好友,在满桌的菜肴中,除了当地盛产白果(银杏)特有的名菜“白果炖乌鸡”、“白果炖猪脚”、“白果酸汤鱼”之外,还有几种以猪血或鸡血为主要原料的传统风味食品,色、香、味俱佳。

血肠粑:多数在冬季制作。制作方法是:一、先将猪大肠洗净滴干水分,再把糯米放在锅中用猪油煎炒至熟,加少许食盐,待糯米微微喷香时盛出待凉;二、把适量的精瘦猪肉砍成肉沫炒熟;三、把炒熟为糯米、猪肉倒入新鲜猪血中混合,加适量盐、酒、花椒、胡椒、八角等佐料搅拌和匀,灌入晾干的猪大肠内,装一尺长捆一个结,以免过长过重破裂,再将灌好的血肠粑晾晒或悬挂在通风处,终年可备用。食用时,切成薄片,放锅里油炸或煎炒一会,放一点红糖、酱醋、葱花便可装盘食用。

血灌肠:用猪小肠洗净晾干,原料制作方法与血肠粑相同,只是糯米适当减少、猪血适当增加。一般是当天做,当天煮吃,不能长期存放,因血水增多,容易变质。

花生血:用适量花生、核桃炒熟,晾脆,舂碎。用适量瘦肉末、猪粉肠、姜、葱、盐炒熟。煮一锅滚烫的油汤,将生猪血分别装在盆、钵、碗里,把炸脆的花生、粉肠、瘦肉末等与生血搅拌和匀,再将滚汤倒入搅拌,存放一小时后便可食用。食用时,加适当酸醋即可。

五. 贵州省 黔南州 独山县 布依血豆腐

在黔南独山布依族农家中,逢年过节或招待贵客时,餐桌上总少不了一味佳肴--血豆腐。血豆腐物美价廉、营养丰富,而且制法简单,食用方便,因而深受广大布依同胞的喜爱。

制作血豆腐的原料是水豆腐、猪血、肥肉末及常见的佐料。具体制作过程是:第一步,先把手洗干净,然后把一定量的水豆腐放到盆中用手揉碎,再倒入一盆新鲜的猪血,同时加入两斤剁成肉泥的肥肉末及适量盐末花椒末,再一次用于细心地把它们搅拌揉捏均匀。第二步,把混和均匀的豆腐面用手挤捏成拳头状大小,用已经焯过的青菜叶一片或二片细心包好,然后把它们放在灶台上烘烤,使部分油水流出来,烘烤时要注意不时翻动,使之受热均匀,不至烤糊。第三步,等过些时日烤得较干较硬时,就可用干净密封性能较好的坛子把它们装起来,这样便于长时间贮存而不变味。 待食用时,从坛子里取一两坨出来,用菜刀均匀地切成片,排在盘子上拿去蒸个10分钟左右,端出来即成一盘清香扑鼻、色香味俱佳的美味。食来脆中带酥,爽口而不觉细腻,麻中略有香甜,实在是贵州众多美食中之倥使者。

六. 贵州省 黔东南州 凯里市 布依风味粽粑

主料:糯米6千克,猪排骨2千克

辅料:板栗仁500克,食盐200克,猪油200克,草果粉25克,苏麻秆灰50克,粽粑叶1千克,稻草适量

制作过程:将糯米淘洗干净滤干水分,放入容器内,加入苏麻秆灰,用手搅拌,把米搓成黑灰色,排骨砍成8厘米长条,净锅上火放油,烧至油温五成,放入糯米、排骨、盐、草果粉,板栗仁翻炒15分钟,起锅晾冷,用2~3张粽粑叶重叠展开,将炒好的糯米按每个250克和排骨2节、板栗仁3粒放入粽粑叶内,包成长15厘米的椭圆状,用稻草捆扎几道,放入锅内加水淹没浸泡4~6小时,盖上锅盖,用大火煮90分钟后,把粽粑翻转再煮至熟透即成。

味型:咸鲜

特点:清香软糯

七. 四川省 广安 岳池县 布依鸡八块

“布依鸡八块”是布依族招待客人的一道传统的民族风情菜。“布依鸡八块”也是布依族办红白喜事或平常用来招待客人的传统菜。

“鸡八块”是指鸡身上的八个主要部位,即:头、脚(又称大腿)、小腿(大腿的上节、布依族称为“卦”)、爪、翅、尾、肠、肝。

“布依鸡八块”的制作别致,其吃法也很讲究。

如“头”:第一种说法是头给主人,称之为“头不出外”;第二种说法是给客人,表示尊敬;第三种说法是布依族青年男女订婚时,吃头的人要把鸡脑先剥取出来给大家看,称之为“吃鸡还鸡”(因为一个完整的鸡脑就活像一只小鸡娃),“卦”两只,原则上是主、客人各一只,称之为主客平等,表示友好往来。布依族办红白喜事或是过年时,都要看“卦”,测算办的喜事是否吉祥,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称之为“吃鸡看卦”。看“卦”的内容多,道理也比较深奥。其余部位按对象依次分配,它的解释也较多,吃“鸡八块”时最为讲究的有两点:一是须由主人分配,得“头”的人号召后,方能开席。二是对好“卦”、吉祥“卦”,主人都将其放在自家神堂上。以示四季平安,吉祥如意。

八.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荔波布依族土花布

布依族土花布——土花布是布依族传统的工艺制品,据说已有千年历史。自种、自纺、自浆、自染、自织、自用,是荔波布依族土花布的六大特点。布依农家里,男女老少身上穿的衣裳、床上的铺盖、头上的帕子、脚下的鞋、上学的书包、姑娘的花袋等,无一不是土花布制成。走亲送礼的馈赠,也多半是土花布,新屋落成或娶亲嫁女时,从房梁垂挂到地面的土花布越多,主人越有脸面。

1984年,荔波土花布首次在春季广交会上展销,立即受到外商欢迎。并与日本、法国等外商签订了五批合同,试销了二千匹。1986年出口37000米。

九. 贵州省 安顺 镇宁县 镇宁布依族狗肉飧

镇宁布依族狗肉飧

贵州镇宁市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布依族同胞,嗜食狗肉,宰狗待客是上等的款待。逢年过节,布依村寨里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宰狗1只。

制法:(1)把现宰的狗烫洗干净,将皮烧烤呈嫩黄色,肉皮焦裂而有烟味;火候不到家,肉软绵不香。

(2)“狗灌肠”技术更讲究先把肠子洗干净,剔下狗身上的软骨剁碎,再把脑髓、血肺、糯米、狗肉、香料等拌在一起,灌在肠里煮熟,味道极其鲜美。

(3)加工狗爪用火钳烧烙,洗净烹熟,就餐时先夹来敬长者,然后敬客人。布依族认为狗爪最有营养,把它誉为“熊掌”。

特点:香软开胃,不腻不柴,补中益气,温肾壮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