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滁州琅琊特产 滁州必买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滁州琅琊特产 滁州必买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03-30 12:28:43

一. 安徽省 滁州 琅琊区 滁州花红

滁州花红

花红:学名“林檎”,是我国最古老的水果品种之一。它皮薄肉脆、汁多味甜、香浓渣少。花红果子不仅好吃,而且还能开胃解暑,泡酒止泻治痢疾,是人们健身防病的上好营养果品。

二. 安徽省 滁州 凤阳 凤阳玉雕

 凤阳玉石质地均匀,结构细密,色泽光滑,花纹清新高雅。按其不同的组成和颜色,可分为凤阳玉和大理石。前者近乎汉白玉,产于府城北部凤凰山和东部独山一带;后者酷似云南大理石,产于县南部和西南部的韭山、猴山、窑山等山区。由于玉石中所含的矿物质不同,所以其花纹各异,有虎皮花、条灰、墨玉、汉白玉、雪花白、蛇纹绿、芙蓉红、芝麻花、芦山青等10余个品种。

三. 安徽省 滁州 南谯区 酥笏牌

酥笏牌

“酥笏牌”是以拌、揉、叠、切、烘、焖为工艺的一种民间手工技艺产品,主要产于全椒县马厂、大墅等乡镇和县城一带。

“酥笏牌”因其外形酷似古代大臣上朝奏事时用的笏牌,加之香酥可口而得名。据考证,“酥笏牌”由该县马厂王朝勋老人在清乾隆年间创制而成。后来,“酥笏牌”的制作工艺由王氏家族代代相传,至今已有220多年历史。

酥笏牌选料严格而科学,工艺复杂而独特,色、香、味俱全,尤以酥松著称,堪称中华一绝,在华东地区出产的休闲食品中闻名遐迩。

1958年,“酥笏牌”曾作为皖东地区名呈送中南海,供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品尝,中央办公厅复函致谢。改革开放后,“酥笏牌”逐渐走向港澳台地区,并走出国门,港澳台同胞和外国朋友品尝后一致赞不绝口。现在,“酥笏牌”在全国各地均有销售,并远销新加坡、加拿大、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酥笏牌”酥松可口,营养丰富,它已成为茶铺和饭桌上的珍品、探亲访友相互馈赠的礼品、出差旅游的必备品,并逐步发展为一种饮食文化,具有极大的研究开发潜力。

四. 安徽省 滁州 来安 大头酥

大头酥其味香甜且酥,由占米、黄豆、白糖和香油等材料制成。

配方:占米一百斤,黄豆二斤半,适量白糖。

制作工序:

第一步先加工成丕。制法,将占米用清水浸泡二十四小时以后机制成粉,把粉用开水和烫做成饼并投入开水锅内煮熟,捞取放搅拌机搅拌,待温度降至三、四十度时,把黄豆沫(黄豆浸泡后磨成糊状)掺入继续搅拌串匀取出,做成长约四公分,宽、厚各月一点五公分的小块,放外晾干(要晒干透)成丕。

正式制作时,备锅四口,一口温油锅,一口空锅,一口开油锅,一口锅将白糖熬成糖稀,先将干丕放入温油锅温软,取出放空锅内,勺开油反复向软丕浇拌起泡,取出再入开油锅炸成黄色,随之放入糖稀锅内翻拌后取出,复以白糖相拌即成。

制丕时,忌沾油、盐、糖。

五. 安徽省 滁州 凤阳 恒裕酱品

恒裕酱品由凤阳县恒裕酱品厂生产。该厂是具有600多年的历史老厂。自明清年代就有较高的知名度。《康熙辞典》记载:“南有恒顺,北有恒裕”。恒裕酱品主要分为四大系列68个品种,有真空包装、各种瓶装、坛装、桶装、袋装等,其中有3个产品获国家名优新品称号和1994年全国名优产品金奖,1995年国际博览会金奖。恒裕酱品系列品种丰富、价廉物美, 南北风味兼有,能满足各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凤阳)

六. 安徽省 滁州 天长 秦栏卤鹅

秦栏卤鹅秦栏 一 带 ,传有百年历史。其肉酥嫩喷香,老少咸宜,别具风味。制作时最讲究的是卤。制卤比较复杂,先 将元茴(八角)、丁香、小茴川椒、三奈、桂皮、肉桂、肉果、芝麻(炒熟)等碾碎装入布袋,随酱油、味精和水一并下锅煮沸。鹅去毛后,从背一掏去内脏洗净。再入卤内煮熟,煮得不宜过烂。卤以越老越好。( 天长)

秦栏卤鹅为清末民间烹调能手刘金忠独创,已有百年历史。其制作工艺独特,表面呈金黄色,光洁发亮,香气清新醇厚,油而不腻,烂而不散,美味爽口。因其色香味型俱佳而闻名遐迩,经久不衰。

秦栏卤鹅肉酥嫩喷香,老少咸宜,别具风味。制作时最讲究的是卤。制卤比较复杂,先 将元茴(八角)、丁香、小茴川椒、三奈、桂皮、肉桂、肉果、芝麻(炒熟)等碾碎装入布袋,随酱油、味精和水一并下锅煮沸。 鹅去毛后,从背上掏去内脏洗净。再入卤内煮熟,煮得不宜过烂。卤以越老越好。

如今,用特种配料和工艺制作出的卤鹅以其色、香、味俱美的特色香飘千里。随着秦栏卤鹅的名声鹊起,以“金洋卤鹅”为代表,已做成鹅类产品中的知名品牌,与德州扒鸡、符离集烧鸡、南京板鸭、盐水鸭、桂花鸭一样而名扬四方。

七. 安徽省 滁州 全椒 官渡村藕

官渡村藕

官渡村:地处全椒县南端,与和县石杨镇仅一河之隔,总人口3388人,占地面积16平方公里,共有20个村民组和一个街道组成,全村共有稻虾连作面积8000亩。

八. 安徽省 滁州 明光 泊岗银杏

泊岗银杏是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泊岗乡的。泊岗乡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发展银杏生产,九十年代中期达到高峰,全乡银杏种植面积曾达万亩(全乡共22平方公里),被誉为安徽银杏第一乡。

泊岗土质、水质、气候、环境适宜银杏树喜阴怕涝的银杏生长特性。金秋时节走进泊岗,走进绚丽画卷,走进金色梦乡,领略银杏的特殊美景,欣赏银杏的特殊生态,感受银杏的特别韵味,你会觉得金泊岗溢彩流光,金1人,纯黄耀眼;金泊岗会给你留下美好印象,满目金色,满心希望。

目前,泊岗乡银杏生产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全乡银杏栽植面积近万亩,定植树苗40万棵,其中百年以上的大树1棵,50年以上的大树160余棵,直径为15公分以上的2万棵,每年树苗、树叶、果实和加工产品销售金额达1000余万元,预计五年以后,全乡银杏总价值将超过10亿元。

九. 安徽省 滁州 定远 定远桥尾

“桥尾”是安徽省定远县一种,腊肉中的佼佼者。因选用猪臀(尾)部的肥瘦肉,产于炉桥镇,故名“定远桥尾”,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

定远桥尾,用料讲究,是选用当地的定远猪(一种瘦肉型的猪)臀部带尾骨的一块肥瘦间半的肉盘,精心加工腌制而成的肉制品。盘,即经过加工腌制的肉制品,形如芭蕉扇状。太肥或太瘦的厚皮猪都不适宜,每个“桥尾”重量大约在2-2.5公斤左右,形状如扇,其肉切片,晶莹透亮,红白相间,宜蒸宜煮,开胃适口,不腻不厌,过夏不哈,隔冬不坏,不滴油,且耐贮存,是馈赠亲友的理想佳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