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绍兴哪里有卖新奇特产 绍兴哪里有出售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绍兴哪里有卖新奇特产 绍兴哪里有出售土特产更新时间:2022-04-02 16:50:35

一. 浙江省 绍兴 上虞 二都杨梅

二都杨梅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产品名称:二都杨梅

产品产地:浙江绍兴

产品特性:果大、色艳、质优、味美,独具一格。

产品成分:糖类和维生素产品季节:3月初萌芽,3月中、下旬盛花,4月上旬展叶,6月20日前后成熟。

产品功能:止咳生律、助消化、益肾利尿、祛暑解闷。

产品历史:据记载已有400多年种植历史。

产品简介:杨梅原产我国,广布于长江以南各地。我市各县均产杨梅,栽培历史悠久。其中上虞县横塘乡杨家溪至陈家一带出产的杨梅,果大、色艳、质优、味美,独具一格。这一带古时行政区划属二都,故称二都杨梅。据清朝光绪25年,《上虞县志》校续述“嘉泰志及万历志盛称山、会、余、萧而不及虞邑,今吾邑所产者盛于他邑”、“产不一处,出县北杨家溪尤佳”。可见早在南宋时期,二都杨梅就很有名气了。清代时作过慈僖的贡品。1932年浙江省农业改良场,曾对浙东杨梅作过一次较详细的调查,认为二都杨梅果大、核小、可食率高,水分多,甜酸适度,为杨梅中之精品。同年浙江省出版的《建设月刊》第十二期上汪呈因曾撰文:上虞杨梅五圣乡(即今日横塘乡)为最好,其次为岙口、黄白坞等地,当时五圣乡杨梅产量已达65万斤,远销上海、杭州等地。

典故: “五月杨梅己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味比河朔葡萄重,色比泸南荔枝深。”这是唐朝诗人赞美杨梅的诗句。故事说古代梁国杨氏有子叫杨修,聪颖过人,九岁那年,其父之友孔君来访,正巧他父亲外出,杨修拿出几盘水果招待客人,其中有一盘杨梅,孔指着对杨修说:“这才真正是你杨家的果子呢!”。著名的南宋诗人杨万里把杨梅说成是“吾家果”,便是从此典故中来。

二. 浙江省 绍兴 诸暨 小木漆

产品名称:小木漆

产品产地:诸暨

产品类别:漆树

产品特性:漆膜黑亮坚硬,有很强的附着力、遮盖力和耐久性,且耐水、耐热、耐磨和耐蚀。

产品成份:油重,低漆酚。

产品功效:用作一般建筑材料的涂料外,还广泛用于国防、机械、石油、化工、采矿、纺织、印染等工业部门,作设备器材防腐蚀涂料。

产品简介:小木漆树,又称家漆树,树身矮小,生长快而寿命短,产量高而结籽量少,漆液稀淳,含水少,油分重,含漆酚量低,燥性小,耐久性较差。

产品典故:漆的本字是“桼”,上从木,左撇右捺,为导流漆液的竹管象形,下从水。《说文》“桼”部:“桼,木汁也,可以髹物,从水象形,桼如水滴而下也。”至于“髹”字,本为名词。《周礼》:“駹车……髹饰”。郑玄注:“髹,赤多黑少之色。”后来,“髹”字作为漆艺的专有动词使用,颜师古:“以漆饰物谓之髹”,我国民间则把以漆饰物的动作也称为“漆”,而把漆树液称作国漆、大漆、土漆或湿漆、生漆、金漆。

三. 浙江省 绍兴 新昌 大佛茶

大佛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大佛龙井产于中国名茶之乡---浙江省新昌县,主要分布于海拔400米以上的高山茶区。

特定品质

其外形扁平光滑、尖削挺直,色泽绿翠匀润,香气嫩香持久、略带兰花香,滋味鲜爽甘醇,汤色黄绿明亮叶底细嫩成朵、嫩绿明亮,具有典型的高山茶风味。

文化典故

产品选用高山无公害良种茶园的幼嫩芽叶,经摊放、杀青、摊凉、辉干、分筛整形等工艺精制而成。

四.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香榧

香榧为常绿乔木,属紫杉科榧属,是世界稀有干果之一。香榧在我国 为原产,浙江是原产地之一,会稽山区山高岭峻,云雾缭绕,温湿凉爽, 适宜香榧树生长,是浙江香榧的主产区,已有1300多年的栽培历史。榧 树雌雄异株,有性繁殖全周期需29个月,一代果实从花芽原基形成到果 实形态成熟,需经历三个年头,每年的5至9月,同时有两代果实在树上 生长发育,还有新一代果实的花芽原基在分化发育,人们称之为“三代 同树”。香榧树寿命长达四、五百年,有“寿星树”之称。

历史上会稽山香榧夙向闻名。宋代文学家苏轼在任杭州知州时,曾 写有赞美会稽山香榧的诗,诗曰:“彼美玉山果,餐为金盘实。瘴雾脱 蛮溪,清樽奉佳客。”南宋《嘉泰会稽山志》载:“稽山之榧,多佳者。 ”清朝末年,枫桥镇上致和等3家商号收购香榧,加工成双熄香榧,运 销沪杭。据民国23年(1934)《诸暨县物产及农村状况》记载:“诸暨 县年输出香榧3400担(170吨),用船、火车运销沪杭。”建国后,“ 枫桥香榧”畅销国内市场,并供应出口。 香榧又称细榧、真榧,是榧属植物中品质最优的一种果实。“枫桥 香榧”,品质上乘,壳皮特薄,仁肉清香浓郁,誉满中外。

香榧炒制, 历来由专业炒制工场用木炭以文火烘焙加工,70年代改用“双炒法”, 即先砂炒一次,入盐水浸后再砂炒一次。80年代后期起,诸暨兴办香榧 炒制加工厂达数十家,炒制方法有带壳淡炒、带壳盐炒及脱衣椒盐炒等 多种,使香酥可口的香榧更具风味。

香榧营养丰富,含脂肪49.3-55.7%,蛋白质7.7-11.5%,糖份1.0-2.4%及多种维生素。香榧经炒制食用,清香浓郁,松脆香酥。吃香榧有 讲究,每颗香榧上有两只“眼睛”,吃时无须用牙咬开果壳,只要用拇 指和食指安着“眼睛”一捺,硬壳便开裂。香榧也可加工成多种食品, 还可炸油。香榧又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有清肺、润肠、化痰、止咳、消痔等功能,香榧果衣还可驱蛔虫,故食用时不必细加去衣。

据〈本草纲目〉记载,香榧具有“治五痔,去三虫蛊毒,鬼痔恶毒”,“疗寸白虫,消古,助筋骨,行营卫,明目轻身,令人能食”,“治咳嗽白浊, 助阳道”等功能。( 绍兴)

五. 浙江省 绍兴 新昌 新昌白术

新昌白术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名称:白术

产品产地:新昌

产品特征:茎直立,基部木质化,高60-80厘米,上部有较多分枝,根茎肥大,是药用部分,它的根茎一般为不规则的肉质团块,以“田鸡形”为佳,长3-13厘米,直径1.5-7厘米,表面棕褐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淡棕色,有一轮点状油室。气清香,味甘苦。

主要成分:主要成分是苍术醇和白术酮,并含有维生素A和挥发油

产品功效:具有健脾益气,利水化湿,止汗安胎等作用。主治脾虚、泄泻、水肿、痰饮等症。

产品简介:白术属菊科,为多年生草植物。茎直立,基部木质化,高60-80厘米,上部有较多分枝,根茎肥大,是药用部分,它的根茎一般为不规则的肉质团块,以“田鸡形”为佳,长3-13厘米,直径1.5-7厘米,表面棕褐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淡棕色,有一轮点状油室。气清香,味甘苦。主要成分是苍术醇和白术酮,并含有维生素A和挥发油,是中医配方中常用的中药,又是多种中成药的原料,具有健脾益气,利水化湿,止汗安胎等作用。主治脾虚、泄泻、水肿、痰饮等症。我市生产的白术素以栽培精细,加考讲究,个大均匀,品质优良而闻名全国,远销东南亚,并享有“地道药材”的声誉 。白术生长习性喜凉爽、怕高温高热。我市白术产地分布在新昌、嵊县境内的天台山、四明山、会稽山脉中的山地和玄武岩高台地。这些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2℃-16℃毫米,无霜期204-220天,种植土壤以玄武岩风化发育的红粘土、棕泥土和凝灰岩风化发育的山地黄泥土为主,此类土壤的土性土质适宜于白术生长。

产品历史:主产于新昌、嵊县。白术,又名浙术,是著名的“浙八味”之一,素有“北参南术”之称。我市白术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宋朝据《剡录》记载:“剡山有术,种术者甚多”。明《本草纲目》述:“白术,枪蓟也,吴越有之,人都可取根栽莳。”明《万历新昌县志》栽:“白术出彩烟山,即本草所谓越州术也,今山亲背遁山亦出。”数百年来,产区农民精心栽培白术,形成和积累了一整套白术栽培管理的丰富经验。解放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白术生产,把它列入计划管理,加强了生产技术指导,又从化肥、农药等物质上支持基地生产。促进了白术生产的发展。我市白术常年产量在1200吨左右,成为全国白术的主要产区之一。

六. 浙江省 绍兴 嵊州 嵊州香榧

嵊州香榧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嵊州市是“中国香榧之乡”,是香榧的原产地和主产地,已有1300多年的香榧栽培历史,现有古香榧群落上百个,百年以上古香榧树3万多株。从2001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出台香榧种植扶持政策,10年落实财政补助资金近2000万元,鼓励山区乡镇大力发展香榧种植。经过10多年培育发展,全市香榧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现有香榧面积11.5万亩,主要分布在谷来、竹溪、雅璜、通源、长乐等地。全市有香榧生产、经营企业20余家,其中省级林业龙头企业4家,实现香榧年产值2亿多元。随着投产面积的不断扩大,香榧产量将成倍增长,去年达450吨,接下去年产量可望达到900吨。

近年来,嵊州市香榧在市场上面临着不同产地香榧的冲击。为确保香榧产业的健康发展,从今年起,市财政将每年投入400万元、4年投入1600万元专项资金,以提升香榧基地建设水平,注册“嵊州香榧”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加快香榧品牌整合,扶持香榧产业发展。

下阶段,嵊州市将采用母子商标的形式,将全市所有的香榧品牌整合成“嵊州香榧”,对企业(合作社、专卖店)使用“嵊州香榧”统一包装的,给予包装款总额一定比例的补助,并对在市外县级以上城市开设的“嵊州香榧”专卖店、在连锁超市设立“嵊州香榧”专柜也将进行相应的补助,提升嵊州香榧产业整体市场竞争力。

嵊州香榧

嵊州市香榧产业协会

12087412

加工过的香榧

七. 浙江省 绍兴 嵊州 嵊县紫砂

名称产品:嵊县紫砂

产品产地:嵊县

产品类别:工艺品

产品特性:软如棉,粘如胶,可塑性强,渗透性好。所呈之色,红而不嫣,紫而不姹,黄而不娇,绿而不嫩,黑而不墨,绚丽多彩,古色古香。以品种多、造型新、色泽雅、制作精而闻名于海内外

产品简介:嵊县紫砂是采用当地特有的非金属矿--细陶土,经过精选、精炼、精制成型。然后放置1000多度的高温中烧炼而成。整个生产过程需要经过炼泥、制坯、雕刻、烧炼等工序,其中以制坯成型为主要工艺。嵊县紫砂以品种多、造型新、色泽雅、制作精而闻名于海内外。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台湾)纷纷上门要货。欧美、新加坡、港澳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些客商连年都有一定数量的订货。1979年以来,嵊县紫砂五次荣获省轻纺工业“四新”产品奖;1984年紫砂花盆、茶壶获省优质产品奖。名列浙江省前茅。

产品典故:我国著名收法家沙孟海先生见了嵊县紫砂后连声称好,欣然命笔,挥毫题写了“嵊县紫砂”4个大字。

八. 浙江省 绍兴 上虞 上虞柳编


产品名称:柳编

产品产地:上虞

产品特征:具有光洁韧滑、款式新型、造制精巧、实用与观赏兼备的特点。

产品简介:上虞柳编,主产于上虞县中塘等乡镇。以滩涂杞柳枝条为原料,具有光洁韧滑、款式新型、造制精巧、实用与观赏兼备的特点。产品有花篮、花鸟屏风、手提包、筐、箱、篓、笼及各种动物形包装等3000多个品种。

产品特色:上虞柳编制品选用色白、质韧、光洁、条干均匀的优质杞柳为原料,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市场流行的款式设计创造,具有造型精巧,实用与观赏兼备的特点,产品有各种动物形包装、各式花篮、花鸟屏风、手提包及筐、箱、篓、笼等3000多个品种。

生产历史:上虞柳编是浙江省出口的名优工艺品之一。上虞县依山临海,有丰富的柳条资源,几十里的滩涂,人工栽培的柳条有上千亩,年产白柳条500多吨。自70年代开始,上虞县土产公司组织当地群众利用这些柳条制作柳编工艺品出口。到目前为止,已有20多个厂家从事柳编生产,柳编制品常年外贸收购额达300多万元,占全省柳编出口额的70%以上,成为浙江省最大的柳制品出口基地。产品远销美国、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及港澳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外商誉为别具一格的“江南柳器”。1984年获经贸部优质产品荣誉证书。

九. 浙江省 绍兴 诸暨 绿剑茶

产品名称:绿剑茶

产品产地:诸暨

产品特征:形若绿色宝剑,色泽嫩绿,滋味 清醇,香气清高,汤色清澈,叶底全芽嫩绿明亮。冲泡时芽头笔立,犹如绿剑群聚,栩栩如生。细细品赏,杯中的绿剑茶犹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饮上一口,顿觉心旷神怡,回味深长。

产品简介: 绿剑茶因其独特的风味,而形成了一种耐人寻味的风韵,又因其与五泄毗邻,以“绿剑茶、西施情,杯杯清香忆故里;绿剑茶、五泄水,好茶好水好人生”为中心主题的茶艺、茶宴、问茶等茶文化活动悄然兴起在暨阳大地,绿剑茶绘添了茶艺大观园里的奇葩,构塑了西施故里诸暨人民的坦然风范。当来西施故里、五泄旅游的客人悠悠坐在竹楼中;当您与知心朋友相对而坐,侃天说地时;忙碌一天享闲时,沏上一杯绿剑名茶,看茶杯中轻雾缥缈,茶芽朵朵、亭亭玉立、栩栩如生,在那氤氲的茶香氛围里,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仿佛是一种身心的宁静和安适。

产品历史:绿剑茶于一九九四年开发生产,它是一种集饮用和观赏为一体的中高档名茶;一九九六年获绿兴市名茶评比质量总分第一名;一九九八年获浙江省首批优质农产品银奖;一九九九年获浙江省一类名茶证书;’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99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推荐产品;’2001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指定用茶;产品经国家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十.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臭豆腐

凡到过绍兴的人,都被飘扬在街头的“远之则臭,近之则香”的气味所吸引过,那就是众多游人所难以忘怀的臭豆腐。臭豆腐是霉菜的一种,它是利用霉苋菜梗卤浸泡豆腐制成的,再用油炸了吃,香臭融合、外脆里嫩,是绍兴街头十分常见的小吃。除此以外,还有霉豆腐、霉千张、霉苋菜梗、霉毛豆、霉菜头、霉冬瓜等,这些都成了绍兴最有特色的风味菜肴。( 绍兴)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