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肇庆沙浦特产 肇庆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肇庆沙浦特产 肇庆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4-04 08:22:54

一. 广东省 肇庆 广宁县 广宁竹笋

据《本草纲目》记载,诸竹笋气味甘,微寒,无毒;主治消渴,利水道,益气、可久食,有利膈下气,化热消痰爽胃之功效。经现代科技证明:竹笋富含多种植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及多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等成份,被誉为“美容益寿食品”。作为中国“十大竹子之乡”之一的广宁县,是全国唯一盛产竹笋超过五百年历史的“竹子之乡”。现在已成为全国产量最大,产品质量最好的竹笋出产基地。

二. 广东省 肇庆 怀集县 汶朗蜜柚

汶朗蜜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汶朗蜜柚是广东肇庆怀集县的。

怀集“汶朗蜜柚”以其甘甜爽口、营养丰富、肉嫩多汁、蜜味浓郁而早已享誉市内外。

汶朗蜜柚是怀集县汶朗镇特色柚子,与市售沙田柚相比,色泽鲜黄、皮薄、果肉甜脆、无渣、香蜜味浓,品质上乘,单果重750~1500g,果皮厚度51~180mm,果皮平均厚度约为142 mm,可食率42~56%,水分83~85%,可溶性固形物11~15%,可溶性糖≥10~13%,含酸量0.2~0.4%,蛋白质0.9~1.2%,维生素C含量800~1500mg/kg,富含钙、铁、镁等矿物质。

汶朗蜜柚与广东广西主栽柚品种基本特征相似,外观和风味又具有其独特之处:平均单重935.67g,更小巧;果皮厚度平均值1.42cm,更薄; 色泽鲜黄,果肉爽甜无渣,可食率高,汁较多,香蜜味浓。据我们随机抽样对比检测数据,汶朗蜜柚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维生素C等含量比市售柚子要高。

汶朗蜜柚是当地最具本地特色的农业产品,果大形正,果色鲜黄,整齐而美观;具有皮薄肉脆,蜜味浓郁、醒酒提神、清热润肺之功能。经化验,汶朗蜜柚含镁、钙、铜、铁、铝、钛、锰、钒、磷、氯等10多种矿质营养元素,尤其是镁、钙、铜优于其它水果的含量,具有调节人体新陈代谢之功用,有降压舒心,祛痰润肺,消食醒酒,降火利尿等作用。对脊椎炎、脓肿症、便秘、糖尿病等患者亦有一定的疗效,还能预防血管硬化、肠癌等疾病的发生,被称为绿色营养保健食品,果实耐储藏,有“天然水果罐头“之称,深受消费者喜爱。

广东省怀集县汶朗镇现辖行政区域

广东省怀集县人民政府《关于请求划定汶朗蜜柚产地范围的函》,怀府函〔2015〕35号

怀集县联盟标准:

Q/HJ01-2014《汶朗蜜柚生产技术规程》;Q/HJ02-2014《汶朗蜜柚》

三. 广东省 肇庆 高要区 龙虎凤

龙虎凤

“龙虎凤”是粤菜中的一道大菜,历来被民间视为招待贵宾的极品菜。“龙虎凤”采用蛇、猫、鸡合烹而成。据医书介绍,蛇能驱风湿强筋骨,猫能温补明目,鸡能滋阴补阳,三者合烹,药理作用尤其明显。龙者,蛇也;虎者,猫也;凤者,鸡也。在莲塘,过去曾盛产野生蛇,也有野生猫和野生鸡(学名叫山鸡)。传统正宗的“龙虎凤”,就是野生蛇、野生猫和野生鸡合烹而成--如此三者合一,岂有不美味之理?今天,野生的蛇、猫、鸡已经十分稀有了,加上社会的文明进步,群众不再吃野生动物。所以,“龙虎凤”这道有着悠久历史的莲塘镇传统美食,只能让广大食客在心中永久品尝了。

四. 广东省 肇庆 四会 四会玉器

四会玉器

“中国玉器之乡”目前只有两个,一个是河南的南阳,而另一个则是广东的四会。四会的玉器市场闻名遐迩,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该市玉器市场品种齐全,款式多样,能够生产加工低、中、高档不同系列产品。这里的玉器种类主要有摆件、玩件、挂件和饰件。摆件如传统人物、历代美人、观音、佛像;挂件如花卉件、花鸟虫鱼等各类动物;饰件如玉镯、玉扣、玉珠、旦面、介子、杏心等。四会玉器产品不仅种类齐全,而且工艺水平精湛,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玉雕佳作层出不穷,如英雄长伴、八仙贺寿,猴子献桃、五子运财、观音坐莲等作品成为玉雕珍品,满足了不同客商的需要。有一种用玉做成的酒杯,不仅形态优美,而且有美化酒的功能,能改变酒的结构,使酒变得醇厚香甜,软绵适口,王翰的《凉州词》里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诗句,说的就是这种类型的酒杯。

随着一代代玉雕艺人将传统的技术工艺不断发扬光大,不断创新,四会玉雕工艺整体技术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工艺日益精湛,一批构思巧妙、巧夺天工、艺术和欣赏价值较高的玉雕佳作,深受顾客的青睐。港、澳、台与东南亚等地区的客商纷纷前来参观采购和进行商贸洽谈合作,四会玉器扬名海外。四会的“翡翠缘”投资1亿多元,专营缅甸天然翡翠,年销售额达3亿多元,是广东省接待旅游团体购物定点单位。

四会有着悠久的玉器加工历史,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政府就鼓励和引导兴办了一批玉器加工厂,随后,从事玉器加工的队伍逐步壮大,70年代初,面对四会玉器加工从业人员众多、组织不强等状况,政府组建了四会工艺厂,招收一批民间玉雕老艺人以及掌握基本雕刻技术的男女青年200多人,组成技术骨干,并广招学徒,放手发展。同时,工厂通过技术骨干互相切磋、交流,彼此学习,以老带新,互相促进,玉雕技术水平大大提高,由原来只能加工生产传统的低档产品提升到因材设计、因材施艺的较高档工艺品生产。四会工艺厂一度成为全省小有名气的玉雕工艺厂。改革开放以来,面对蓬勃发展的玉器加工行业,该市先后建设了长3000多米、容纳600多个销售铺位的玉器街;规模较大的“四会玉器城”;专业化的大市场天光墟。还成立了四会玉器商会,逐步引导玉器行业向市场化、规模化、行业化方向发展。

四会在玉器加工、造型、销售方面有着自身的特色,无论从玉器的从业规模上,还是从玉文化的底蕴上,在中国都是数一数二的,因此吸引了一大批外省、外地玉器从业人员的加入,近年就有台湾、河南和福建等地4000多人到来从事玉器加工、流通、销售,促使四会的玉器行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玉器的工艺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四会玉器产品系列齐全,工艺精湛,传统玉器加工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名副其实的“玉器之乡”。

五. 广东省 肇庆 四会 河口吕宋芒

河口镇盛产芒果。全县境芒果树8000株,河口约占7000株。地方上惯称为河口吕宋香芒。考河口出产芒果,迄今已有150年以上历史。据清道光十年(1830)《西宁县志》(诸豫宗主修、周中孕纂辑),物产中“果类”记载:“芒果树高花繁,其实黄,味酸甜。”在此之前未见文字记述。迨至民国26年(1937)桂玷总纂的《西宁县志》物产中“果类”有记:芒果……芒亦作望,即蜜望子,树高数丈,花开极繁,蜜蜂望之而喜,故名。取青皮者盐腌暴乾,能解渴止船晕。”河口芒果品种主要有本地芒、吕宋芒和印度秋芒3种。均为优良水果品种,属热带亚热带水果。本地芒果的特点是:果形较短,果核大而厚,果肉纤维多,果质甜中带酸。它怕寒,又怕长期低温阴雨天气。二月开花,花甚繁,正值低温阴雨时节,因而一般结果少。群众流传有“芒果花假”的谑说。迄今剩下来树龄超过50年以上的本地芒母树,尚有100多株。丰年每株产量可达750公斤。吕宋芒果是1931年才引进我县的。是年河口佛子坝人谢桂生通过他的同僚卢灼元从岭南大学以五块银洋价格购买吕宋芒果嫁接苗2株,运回佛子坝村谢桂生果园内种植。翌年,谢用芽接法嫁接吕宋芒果多株,成活2株,1株种在谢的蚕房坝园内,另1株送建城人曾乃桢。谢在其自办的“桂庭园艺场”厅堂中,自撰一楹联:养猪无大王;种果求良种。果园内不仅有吕宋香芒,还有桂味荔枝、石峡龙眼、四会橙,花地杨桃、白糖黄皮、胭脂红石榴、沙田柚和紫葡萄等多种名贵果树。据说谢对其3株吕宋芒果至为垂爱。除亲自主持种植外,还派两名长工专职管护。1936年,谢的3株吕宋芒果树开始试花,全部打落,不主结果。1937年首次结果,分送亲友品尝。1940年共结果350个。据传闻其中最大的一个重达1斤2两(司码斤),长达7寸半。1946年总产1500市斤。吕宋芒果自有其特点:果形长弯,核细长扁,果皮薄,容易剥落,果肉厚,纤维少,汁多味香浓,无酸涩味。颇受群众欢迎。目前这3株芒果树仍生长茂盛,2株树高各9米,有1株达10米。胸径分别为90厘米、110厘米、76厘米,复盖面积分别为8分、4分、5分。1949年后,用吕宋芒果种子新发展的第二代吕宋芒果树约有130株,其中有102株分植在各农户及河口良种繁殖场。位于郁南县南部的河口镇,盛产芒果,以种植历史悠久和品质优良闻名。目前,全镇有芒果面积1200亩,分布于全镇11个村委会,主要有本地芒、吕宋香芒、印度秋芒、紫花芒、粤西1号、红象牙、苹果芒等品种,品质以吕宋香芒、粤西1号、苹果芒为好,产量以本地芒、吕宋香芒、粤西1号居多。正常年景全镇芒果产量在400吨左右,丰产年达1000吨以上。( 云浮)

六. 广东省 肇庆 四会 茶油鸡

茶油鸡,到了四会不可不试的东西是茶油鸡 ,吃的地点必须在贞山。而贞山六祖祠是供奉六祖惠能真身的千年古刹,附近多有乡间食肆, 茶油鸡 是鸡中上品, 野山茶油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食用油,具有特殊的油香。它产量极少,是茶油中的珍品。此种山茶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不含胆固醇,其营养价值甚至超过橄榄油,更具有生津通络、活血解毒的功效。在古时它是金创药的主料,瑶族人素来就用作产妇的补养品,颇受珍视,历来被作为贡品。茶油沸点高,用茶油烹饪的茶油鸡具有鲜香、嫩滑、无腥味的特点是四会的一大名吃,从现代营养学与药理学的角度来说更是滋补、美容、解毒的绿色健康产品。

七. 广东省 肇庆 端州区 肇庆莲藕

肇庆莲藕

莲藕是莲的地下茎。肇庆莲藕闻名国内外。

莲属睡莲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腐植质土壤的池塘、水沟和沼泽中,莲的叶子大而圆,叫荷叶,花有粉红和白色两种。莲的种子,叫莲子,包在倒圆锥形的花托里,合称莲蓬。莲的地下茎,叫莲藕,长节,节上有鳞片叶,茎中有管状小孔,折断有丝状物相连。

肇庆市,特别是星湖及其周边的池塘和低洼地,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给莲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而肇庆生产的莲藕粗壮、肥厚、浑圆,外皮呈黄褐色,肉白色,微甜而质脆。生吃,松脆爽口,味美香甜;煲熟,细嫩香滑,松化柔润。

肇庆莲藕产量高,多用来泡制成糖莲藕,它以松脆爽口、甜而不腻而远销港澳各地。

八. 广东省 肇庆 怀集县 八洞鸭

地处偏僻山区的怀集县洽水镇八洞村,村民历来都有利用河涌养鸭的传统习惯。当地独特的水土环境造就了“八洞鸭”皮薄、肉厚、骨软、不肥腻、无腥味的特点。村里的河涌水质特别清澈干净,富含各种营养矿物质。生长在八洞村的八洞鸭生长快,抗病力强,耐粗饲,易育肥,胸肌丰厚,几乎没有肥肉,少有脂肪,肉味鲜美。

八洞鸭生长在矿产资源丰富的洽水镇八洞村,过去曾有人吃八洞鸭时吃到黄金的故事,后来广而流传而得名。其实,除了八洞鸭黄金故事外,也由于其入口香鲜味,肉质美味的原因,得到人民的喜爱。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通,“八洞鸭”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难以闯人市场打开销路,因此饲养量不大,多是当地农民自养自吃。2001年以来,县老促会和镇的有关部门将公路修通到村委会后,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指导农民大力发展养鸭业,使群众逐渐树立起市场观念,增强了商品意识。

九. 广东省 肇庆 四会 四会濑粉

四会濑粉,俗称粉仔,源自清塘民间。先以粘米粉用适量清水搅拌成糊,然后用特制的濑粉钵盛上,糊粉葱钵底几个小孔迅速流落锅中的开水里,形成圆条,煮熟厚用筛子捞起,泡清水(俗称“过冷河”)即可。食用时,起猛火起锅,下适量上汤,再放濑粉,以酱油、胡椒粉、肉粒、葱蒜等作佐。

十. 广东省 肇庆 鼎湖区 文鲤

文鲤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文鲤

文鲤(鲩)是鼎湖区名贵的出口土品。产于肇庆市鼎湖区沙浦镇文朗,它有别于一般鲤鱼,最大的特点是:粗看,圆头圆脑,浑身滚圆;细看,缩头耸肩,头小嘴勾,身肥体圆,身上有三条金线自腮部一直延伸到尾部。文鲤内脏小,含油多,肉质肥美,尤宜清蒸,绝少用其它方法烹调。清蒸时,切忌放姜葱,亦不用放油,加入少许熟盐和陈皮丝即可。这样清蒸之文鲤,吃起来,骨骼酥香、鱼鳞柔软,有肥嫩、甘香、鲜甜、肉滑之感。清朝光绪年间,有一钦差大臣到肇庆出巡,吃过文鲤后,叹之为“难得的美味珍馐”,并立即派人将其火速呈送回京城,献给慈禧太后。太后品尝过后,龙颜大悦,给文朗颁赐了“岭南第一塘文鲤王”的匾额。文鲤产量极少,目前以销往港澳和东南亚各国为主。文鲤的主要特点是形体怪异而肉质肥美,生成一副头细、膊缩、鼻陷嘴勾,背部略有缩骼形的"小人相";鱼身两侧却偏偏天生三条金线,且腹部发达,在水中游动时金光闪闪,婀娜多姿,很有"君子风范"。它的特点是内脏少,骨骼柔软,肉质滑嫩,肥美甘甜,鳞薄脆滑,食后齿颊留香,食客尝之赞不绝口。

文鲤产地位于沙浦镇典三文,面积500多亩,饲养上一直保持独特良好的生态环境。近年来鼎湖区为提高文鲤的品质,做强做大其品牌,对其养殖开展了技术攻关,邀请了珠江水产研究所等专家作技术顾问,做好文鲤的选育和繁殖,统一技术措施,规模养殖。同时,还人工放种马蹄仔、野慈菇等植物,保证文鲤生长所需的独特生态环境。现每年可供上市250吨,远销港澳、珠江三角洲等地。

文鲤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沙浦镇现辖行政区域

肇庆市鼎湖区人民政府《关于请求划定文鲤 文鲩产地范围的请示》,肇鼎府报〔2013〕6号

广东省地方标准:《文鲤》(草案)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