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云南普洱的特产有哪些 云南普洱卖得最好的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云南普洱的特产有哪些 云南普洱卖得最好的土特产更新时间:2022-04-04 21:22:43

一. 云南省 普洱市 墨江 墨江云针

墨江云针产于云南墨江哈民族自治县。品质特征:外形紧枝条索似针,油润显毫,色泽墨绿,内质馥郁清香,味醇鲜爽,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

墨江云针以外形细紧似针而得名,为云南省名茶之一。产于云南省墨江县,1945年从日本引进技术,仿日本“玉露茶”工艺炒制,故原名“玉露茶”,1958年改进工艺,由蒸青改为锅式杀青,提高了品质,改变了风格。1975年改名为云针茶,连续三年被评为地区优质产品,1984年被列为省六大名茶之一。

云针茶采摘标准以一芽一叶为主,占重量的60%,一芽二、三叶为副,占40%。加工方法是手工杀青,机械初揉,手工做形,晾至足干。主要工艺有杀青、初揉、做形(包括理条搓揉、碾揉、滚揉三个过程)、晾干、筛剔、补火等六道工序。其中做形是云针茶的成形关键,晾干是云针茶的干燥特点。做形是在杀青叶经过初搓,茶叶初步成条基础上进行的。分理条搓揉、碾揉、滚揉三个过程。理条搓揉的目的是将弯曲的芽叶理直,搓紧成条。碾揉的目的是使80%以上的茶条达到细直紧结。滚揉的目的是继续促使茶叶紧结细直如针,并达到光滑油润的目的。当做形叶干度达九成以上,起锅进行晾干。晾干是将做形叶均匀平整地摊放在簸箕上,晾至足干,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炒制云针茶从杀青到晾干,全过程历时6小时左右。 晾干后的云针茶,需通过精制分筛、拣剔、筛去头、末茶,剔除杂质等物后再进行补火,摊凉装箱,即成云针茶。

墨江云针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索紧直如针,光滑油润,显毫,色泽黑绿,馥郁清香,味醇鲜爽,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明亮。是云南省名茶中别具一格的佳品。

二. 云南省 普洱市 澜沧 澜沧葛根

葛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族植物,早在尧、舜、禹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葛藤制麻织布。1972年,江苏吴县草鞋山发掘出三块制作于新石器时代、在今天看来依然技艺精湛的葛布残片,这三块葛布残片是我国从6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利用葛根的可靠见证。

周朝时,朝廷在中央设立“掌葛”官职,负责征收和掌管葛麻类纺织原材料,并有了“山农”之葛(织葛布)和“泽农”之葛(供食用)的区分。

在汉朝,解表名方“葛根汤”就被张仲景收录在《伤寒论》中;我国最早的医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葛根列为中品,并记载了葛根的性味和功效,葛根开始应用于治疗疾病。与此同时,以葛麻为原料制成的“阑干细布”也销运到今天印度、中亚和西亚一带。

明朝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对葛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葛根的茎、叶、花、果、根均可入药。他在《本草纲目》中这样记载:“葛,性甘、辛、平、无毒,主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弊,起阴气,解诸毒”。

三. 云南省 普洱市 思茅 须立茶、银针茶

须立茶产于墨江碧溪乡,其味清香醇厚,经泡耐饮,清朝时曾被列为贡品。银针茶细直如丝,毫尖显色如银,油润光滑,汤绿叶翠,清香可口,滋润鲜爽。1982年被为省绿茶类优质产品,为云南六大名茶之一。( 思茅)

四. 云南省 普洱市 思茅 思茅咖啡

思茅咖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德国咖啡专家说:“一个不被世人发现的美丽地方———思茅生长着品质优良的咖啡。”2006年1月,美国特种咖啡协会连续三年把思茅咖啡与哥伦比亚咖啡作比较和综合评分,思茅咖啡88.75%、哥伦比亚咖啡85.88%。这一切无不说明普洱市生长着品质一流的咖啡。

在普洱走向世界、融入世界中,思茅咖啡以优良品质闯入国际咖啡市场,并且受国际咖啡消费者的宠爱,发展咖啡前景广阔。2009年,咖啡种植面积21.8万亩,产咖啡豆1.74万吨,产值2.7亿元;全市外贸出口3995万美元,其中,咖啡2232万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56%。这都是普洱市委、市政府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指导咖啡产业,以“抓好标准贯彻、抓好基地管理、抓好产品质量、打造知名品牌、开拓消费市场、延长产业链”为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管理,培育龙头,拓展市场,走精品咖啡之路,打造思茅咖啡优质品牌的结果。

思茅咖啡

普洱市咖啡产业联合会

8958550

咖啡

五. 云南省 普洱市 西盟 土沉香

土沉香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濒危野生植物种国际公约》中的保护树种,它的经济价值高,是我国特有而珍贵的药用植物。当前,野生沉香资源日渐枯竭,市场日益紧缺,因此对土沉香的引种培育有很重要的意义。西盟县是集“边、贫、少”为一体的佤族自治县。

六. 云南省 普洱市 镇沅 马邓茶

马邓茶是云南省八大名茶之一,产于山青水秀的镇沅县者东乡马邓村。马邓茶属乔木型大叶种茶,具有茶水翠绿、色美味香、耐泡、回味爽口,茶碱不腻茶杯等特点,是当地彝族人民招待客人的上等佳品。马邓茶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新中国建立前被当做贡品,产量很少。新中国建立后,马邓茶得到了很好发展,现已有1000多亩。每年交售国家100多担,作为佳品运销国内外。1990年,泰国的诗琳通公主殿下在访问我国期间,在云南省政府宴会上喝了马邓茶之后,称赞不已,表示要带一些回国饮用,省府高兴地送她一些马邓茶,此事一时被传为佳话。现在,马邓茶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香港特区。

马邓茶的历史:

传说,一百多年前,反清义军李文学部将李学东率兵退居镇沅者东文龙哀牢山寨,千余士兵不幸染上伤寒痢疾,唯独其中三位体弱老卒安然无恙。问之,谓常饮本地马邓茶。李学东便找来马邓茶,轻者沸水冲泡频饮,两三天即愈,重者加生姜、食盐、焦糯米熬汁服饮,两三天后也痊愈。于是,马邓茶名声大噪,被称之为“饮疗之佳品”。在1981年云南省全省名优茶鉴评会上,马邓茶获得云南省八大名茶之一的荣誉,受到广大消费者的亲睐。

1990年5月14日,泰国公主玛哈扎克星?诗琳通殿下在访问中国期间,在云南省政府宴会上喝了马邓茶之后,称赞不已,当即表示要带一些回国饮用,省府高兴地送她200斤马邓春茶,此事一时被传为佳话。

七. 云南省 普洱市 墨江 墨江竹笋

墨江竹笋是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的。墨江竹笋质洁白纯细,箨毛少,味颇鲜美。

竹笋是墨江较有名的土之一,尤其是甜笋更是美味佳肴,据清《普洱府志》载:“甜笋,味清香而甜,为甜竹之嫩者”,产治城附近及德化乡。质洁白纯细,箨毛少,味颇鲜美。用苦竹笋加工成的笋干也是墨江的,供销部门每年收购数千斤,对外销路很好,深受外地消费者的喜爱。

八. 云南省 普洱市 江城县 普洱烟叶

普洱烟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云南普洱,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林在地边生,烟在林中长”,说的就是生态环境对于烟叶生长的重要意义。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的普洱烟区,北回归线穿境而过,境内光热资源丰富、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高达67%。优良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气候模式,为质量上乘、风格突出的优质烟叶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普洱市地处北纬23.5°,被认为是物产最为丰富的区域,也是生物繁殖生长的“黄金走廊”。这里的自然生态条件十分有利于农业及经济作物致香物质的形成和化学成分的协调。普洱大部分土壤结构疏松、有机质含量高,这些生态条件非常适合于优质烟叶的生产。

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为普洱新烟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在全国、全省烟叶稳定规模的大环境下,普洱抓住云南实施新烟区开发的重大机遇,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挖掘烟叶生产发展潜力,实现了烟叶生产快速增量。2008年烟叶总产量较2007年增长24.9%,2009年较2008年总量增长46.4%,而2010年更是连续保持增长,预计较2009年总量增长31.6%,成为云南全省烟叶生产增量最多、发展最快的市(州)新烟区。

普洱烟叶

普洱市人民政府烟草生产办公室

11012573

烟叶

九. 云南省 普洱市 墨江 墨江普洱茶

墨江普洱茶是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的。墨江是著名的“普洱茶”产地之一,早在清道光四年(1824年),墨江坝溜杨八寨村民即从绿春引进种植。

墨江是思茅市的一个哈尼族自治县,为普洱茶产地之一。茶区有景星(今景星乡)、玛玉(今划归绿春县)两大茶山以及碧溪乡的须立茶山,零星茶园各乡都有。墨江地处北回归线上,气候适宜茶叶生长,在海拔1000~2000米的广大地区,茶叶生长都很好。墨江苍莆塘有一株野生大茶树,树高5.87米,基部于径43厘米,树幅2.7米。墨江界牌大茶树有一株树高3.2米,基部干径41.3厘米,树姿开展,树幅5.1 8米,是栽培型的。

景星茶山种茶历史悠久,民国30年(1941)时种有茶树30万株,年生产茶叶40—50担,最高年产60担,其生产的“玉露”云针,品质精佳,深受省内外顾客欢迎,1949年生产茶336担。碧溪的须立茶,比较有名,其味清香醇厚,经开水冲泡三至五道,色、香、味仍佳,在清朝年间,须立茶被列为贡品。l954年时,全县有茶园一千多亩,生产茶叶100多担,1984年全县有茶园2万亩,茶叶产量3000担。

墨江茶厂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的“墨江云针茶”获思茅地区1982年优质产品奖,1985年被列为云南省八大名茶之一。2003年“露水雪芽”在中国云南第二届茶交会中获金奖。

十. 云南省 普洱市 江城县 牛肉酸菜

来到云南才知道,原来云南人吃辣,丝毫不逊色于四川、湖南和江西。在阿佤山寨,几乎家家火炕上都挂着一串串干涮辣。涮辣是阿佤山的土,拇指般大小,外形呈不规则的椭圆,比内地辣椒的味道要辣多了,堪称辣椒中的辣椒。之所以叫涮辣,是因为只需将它在菜汤中涮一涮,菜汤就会其辣无比。

牛肉酸菜里添加的酸菜,跟东北的不同,是阿佤人特制的干酸菜。据当地人介绍做法,先砍一筒两尺长的龙竹洗净、晾干,将青菜装入压紧塞满,加一定量的米汤,再用烘过的芭蕉叶封好竹筒口,置于火塘边加热,几天腌酸后即可启封,用竹篾扎成捆晒干即成。它散发着北方酸菜所没有的一股竹香味。

做牛肉酸菜,则要将晒得七成干的牛肉干巴同一把小豆、一把旱谷米一起煮烂,倒入用温水泡散的酸菜碎末。煮至汤汁呈黏稠状,再添加辣椒、花椒、姜丝、三叉叶、五茄叶等佐料,还要炼半勺牛油,并把一块烧红的盐巴放入勺内,迅速倒入锅中搅拌均匀,撒上葱花、薄荷,即可出锅。

吃着牛肉酸菜,再喝上几口苞谷酒,真是惬意极了。在阿佤山,感觉做什么菜都跟酿酒似的,需要下好大功夫。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