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贵州铜仁特产豆豆粑 石阡特产豆豆粑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贵州铜仁特产豆豆粑 石阡特产豆豆粑更新时间:2022-03-30 11:13:56

一. 贵州省 铜仁 石阡县 石阡苔茶

石阡苔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石阡苔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石阡苔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石阡苔茶是中国贵州省石阡县当地各族茶农长期栽培选育形成的一个地方品种,母树属古茶树系列。

石阡县位于贵州东北部,铜仁地区西南部.气候温润,境内与周边皆无大规模工业污染源,保留了少有的亚热带原生生态系统。石阡苔茶就是在这样一种得天独厚的环境里,在石阡悠久的饮茶文化中培育而成。

特性:石阡苔茶是中国屈指可数的茶树良种,抗逆性、适应性、产量、品质都比外地品种要胜几筹,而且栗香持久,滋味醇厚,色泽绿润,汤色黄绿明亮,叶底鲜活匀整。经农业部检验,该茶致病菌卫生指标、重金属及农残含量,均低于欧盟、日本的标准,芳香物质含量丰富,而且含锌、硒、钾等有益物质。

现状: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中国苔茶之乡”称号。国内省内金奖拿到手软,美舆度极高,成反比的是,市场知名度极低.目前石阡县茶园种植面积已达15.8万亩,计划于2011年扩大至30万亩

石阡苔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贵州省石阡县现辖行政区域。

所在地域: 贵州

申请人: 石阡县茶业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石阡苔茶地域保护范围为:龙塘镇、龙井乡、白沙镇、聚凤乡、本庄镇、河坝乡、大沙坝乡、坪地场乡、花桥镇、石固乡、青阳乡、五德镇、枫香乡、坪山乡、中坝镇、甘溪乡、国荣乡、汤山镇等18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7°44′55″-108°33′47″,北纬27°17′5″-27°42′50″,区域面积2173平方公里。石阡苔茶种植面积35万亩,年产量达8768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外在感观特征:扁形绿茶,外形自然芽状、稍扁、有毫,绿润,匀整,汤色黄绿、明亮,清香,滋味鲜爽,叶底完整、嫩匀。 内在品质指标:根据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分析,石阡苔茶营养丰富,其中茶多酚20-26%,咖啡碱4.5-6.0%,茶氨酸2.0-2.5(g/100g),谷氨酸0.28-0.40(g/100g),酪氨酸0.05-0.10(g/100g),精氨酸0.18-0.3(g/100g)、天冬酰胺0.5-1.0(g/100g)等。 石阡苔茶生产严格按照贵州省茶叶标准技术规程及石阡县茶叶综合标准体系的规定进行生产。

二. 贵州省 铜仁 玉屏侗族自治县 玉屏黄桃

玉屏黄桃是贵州铜仁玉屏侗族自治县的。

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现辖行政区域

《玉屏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玉屏黄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玉府呈〔2017〕19号

贵州省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玉屏黄桃生产技术规程》

(草案)

三. 贵州省 铜仁 玉屏侗族自治县 侗乡荤油茶

贵州的许多民族,皆有食用油茶的习惯,在众多的油茶中,黔东南州的侗乡油茶独树一帜,它融入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民族习俗,特色鲜明。黎平县的侗族同胞几乎天天早上都要吃一碗油茶。每逢红白喜事或节日庆典,宾客到来时,侗家人必以油茶盛情招待。

侗乡油茶的种类很多,按红白喜事分为“生日茶”、“婚嫁茶”、“敬老茶”、“庆贺茶”、“分忧茶”;按食用时间分,有早上的“早晨茶”、中午的“半日茶”、下午“夜背茶”、和晚上的“夜头茶”;按原料分为“粑粑茶”、“糯饭茶”、“米花茶”、“苦笋茶”、“黄豆茶”、“花生茶”、“包谷茶”、“肉丝茶”、“肠子茶”等。其中肠子茶又分为鸡肠、鸭肠、猪肠等。本品所用的野茶叶,俗名母猪藤,多年生草木植物,味苦涩,是民间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去肿、补气助食、提神醒酒等作用。

原料:糯米、大米、野茶叶、茶油、酥黄豆、酥花、精盐、酱油、葱花、姜米等适量。

制作方法:

1、取糯米1千克浸泡淘洗,蒸熟,舂成茸状为糍粑,晾干后切成薄片即为糍粑片。

2、取糯米1千克,蒸熟后晾干成阴米,放入茶油锅,炒炸为金黄色的米花。

3、大米1千克,磨成浆蒸成粉皮,晾干后切成3×0.6×0.3厘米的薄片,用茶油炸成淡黄色。

4、锅内放少许茶油烧热,放入茶叶,煸炒后冲入清水,烧沸为紫黑色的茶水。

5、取碗放糍粑片、米花、粉皮、酥黄豆、酥花生,冲入沸茶水,再放精盐、酱油、葱花、姜末即成。

制作关键:

1、米花与汉族米花类似,但有区别,侗米花没有透心,只酥透2/3,既脆又香。

2、逢年过节或宴贵宾,油茶内加1小汤匙肠臊,侗语称“杰骞”,意为肠子。茶,制肠臊可用鸡、鸭、猪肠,洗净切成节筒状,用茶油、精盐、煳辣椒面、肠子炒至刚熟即可。

3、各地加工方法大同小异,配料的品种数量有多有少,还有的用菜籽油、猪油、肉丝、肉汤、炒米花、茶叶、野茶的一种或多种配佐。

特点:酥、脆、香、糊、涩、咸众味共生,感觉滋味特别有天地,加上主人热情客道,更是回味无穷。长期食用油茶,可以顺气舒脾,提神益身,帮助消化,增强食欲。

四. 贵州省 铜仁 德江县 麻糖水

麻糖水

麻糖水是德江人用大米、玉米或薯类等蒸煮发酵装坛精心制作而成,全县乃至周边几县向仅有德江产出。麻糖水酒精度一般在15度左右,糖度在35度以上,土家人在农忙时署热天喝两碗麻糖水,既解口渴,又提神充饥,亦称麻糖水为“土茅台”。麻糖水的营养价值不低于的啤酒、饮料等,在土家人眼里它既是饮料,又是琼浆,是千百年过节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经专家化验,麻糖水中所含-偏高,固不能暴饮,每年入秋后便是麻糖水生产制作的最佳季节。

五. 贵州省 铜仁 玉屏侗族自治县 侗乡油茶

侗乡油茶

侗乡油茶,又名罐罐茶,是玉屏侗族特有的风味小吃,制作过程很复杂,原料为茶油、茶叶、灰碱粑、炒米、辣椒、以及各种香料,香辣可口,曾有歌为证,“同志哥,请来侗乡吃油茶!”

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位于贵州省东部的玉屏侗族自治县,地形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是湘黔两省交界之地。长期以来,油茶一直是全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玉屏侗族自治县立足于资源优势,逐步走出了一条发展油茶、板栗等特色经济林的产业化之路。在主产乡镇,人工栽培的寿命在100年以上的油茶古树还常能见到,而20—50年生的中壮年油茶林依然是当今玉屏油茶的“主力军”。1958年,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业生产表彰大会上,玉屏油茶曾获得1总理亲笔题词的“油茶之乡”奖旗一面,进而,极大地鼓舞了全县人民发展油茶生产的信心和热情。目前,玉屏油茶主要分布于舞阳河两岸的田坪镇、大龙镇、朱家场镇、平溪镇和新店乡5个乡镇,品种以普通油茶为主,根据成熟期又可分为“寒露子”、“霜降子”、“立冬子”等几个农家品种。

长期以来,贵州农学院、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以及铜仁地区有关科研单位在玉屏开展油茶丰产栽培和良种选育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对提高玉屏油茶良种化栽培与生产管理水平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建国初期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是玉屏油茶的黄金时期,当时,全县油茶面积超过1.2万公顷,年产茶籽近3000吨。现状,全县现在油茶面积0.9万公顷,茶籽年总产量达1600吨,居贵州省铜仁地区第一位;在大龙、朱家场等油茶专业乡、村,人均面积可达2亩之多,人均油茶纯收入190多元,占年总收入的11%左右。目前,全县现有加工和销售企业11家,其中国有1家,乡企、民营10家,年加工能力(茶油1000吨),销售总产值1200万元,创利税300多万元,全县从事油茶加工与销售的人员亦达300余人。为了提高油茶及其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增加油茶经营收入,玉屏油茶加工业亦应运而生,而且还经历了从简单的人工原始压榨到现代化的流水线作业的过程。玉屏林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是玉屏油茶加工行业的骨干企业,该公司产品“林大牌精炼茶油”是使用国外引进的先进设备,经过重力压榨并反复过滤得来。该品牌茶油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进而有效地保证了“茶油纯天然”的价值。“林大牌”精炼茶油除主销本省和湖南、广东等地之外,还远销香港及东南亚国家。

六. 贵州省 铜仁 江口县 藤茶

藤茶

江口藤茶主要产于江口县中部至北部梵净山南麓太平、德旺、怒溪、坝盘、闵孝等乡镇。由于藤茶内含丰富的人体必需的矿物质营养物质和药用物质,尤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极高。这些物质对人类的呼吸、心血管、泌尿系统以及失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由太平藤茶加工企业生产的“武陵藤茶”,深受中国食品学会、四川农业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科技工作者和商家的青睐,供不应求。

七. 贵州省 铜仁 松桃苗族自治县 蒿菜粑

蒿菜粑

蒿菜粑,又叫粉粑,清明粑、绵菜粑,是松桃百姓喜爱的一种食品,也是祭祀0的一种常备佳品。清明时节,家家都要做上几碗米的粑粑,既供先人歆享,又可为今人品尝,其乐融融。

蒿菜粑的原料主要是三种:(1)糯米和粘米,米的比例视糯米质而定。(2)野白蒿菜或绵菜。(3)馅。

制作:(1)打面。先将粘米浸泡一至三小时,再把糯米合进去同泡一会,滤干水,打成面(以前无电机时用碓舂)。面打好后,一般应立即使用,否则,应将其摊干,以免发酸。(2)拆煮白蒿打芡

面。野白蒿应鲜摘鲜用,拆洗净后,和水煮熟,挤干,用碓舂烂,然后与少量米面一起在锅里打芡。若使用绵菜,则更方便,因绵菜一般只在清明时节扬花后采摘来晒干,以备一年之用。届时,只须将其舂成沫状打芡则可。打芡时、须掌握整个米面的量,若芡打得太多,粑会变甜,打得太少,粑的绵韧性就差些。打好芡,就合在米面中

揉成粑团。(3)制馅。馅一般分咸甜二种。咸馅用腊肉(鲜肉也可)、豆腐干(均煮熟切成小颗)、蒜苗(切碎),再加少量腌制大头菜,炒熟后备用;甜馅一般用黑芝麻,炒香舂烂加糖即可。原料备齐,包馅上甑蒸熟即可食用.

蒿菜粑韧绵糯滑,有一股浓郁的野蒿香,且益气健肺,和缓脾胃。但在以前,它却是好吃难舂,尤其到了年关,有碓的人家常常排起长队,劳力弱的往往得全家出动,辛苦一天也许才舂得完十斤米。现在打米面容易了,做起来也就不难,每逢家人过生,无论老少,都要做一点,松桃人谓之“舂一下”,其受欢迎的程度,即使在今日的城镇,也往往是超过洋味十足的生日蛋糕的。

八. 贵州省 铜仁 碧江区 铜仁社饭

据《铜仁府志》记载,社饭源于社日祭祀。主要流传于铜仁市,当地风俗,长辈逝世后头3年在清明前要到坟上去祭祀,称之为“挂社”。铜仁人一般利用星期天,邀集亲朋好友到坟上去祭祀,然后吃社饭。后来由于社饭好吃,就不管有无“挂社”都做社饭吃
社饭的主要原料是青蒿、糯米、大米、野葱和腊肉。制作过程是:青嵩洗净后切碎,挤出苦水后炒干备用;野葱切碎;腊肉煮熟切成颗粒;糯米浸泡5—8小时后滤干;大米在锅里蒸熟。放时要一层一层地放,放满后可用煮腊肉汤浇少许在面上,这样蒸熟的这饭,香味喷鼻,粘糯适中,酥而爽口。有补中益,除瘴去毒,强益胆气等功效,深受人们喜。近年,人们又以社饭中加进了花生仁、核桃仁之类,更增强了社饭的滋补功能。( 铜仁)

九. 贵州省 铜仁 石阡县 石阡泡椒

石阡泡椒

石阡盛产泡辣椒,所产泡辣椒又数河坝场乡永河村的泡辣椒最为有名。

泡辣椒,是石阡民间流传广泛,深受人们喜爱的一道家常菜。它是精选当地完全施用农家肥种植的本地上等辣椒洗净后,用矿泉水、精盐、白酒、大蒜、花椒等多种原料制作而成,闻之酸香扑鼻,观之色泽红润、食之鲜脆可口,兼具有健胃消食、祛风散寒、解毒驱虫、活血行水之功效,并富含维C、维E等多种维生素,深受食客喜爱。

石阡盛产泡辣椒,所产泡辣椒又数河坝场乡永河村的泡辣椒最为有名。今年,当地农民任达松生产泡辣椒,产值就达60余万元。

泡辣椒,是石阡民间流传广泛,深受人们喜爱的一道家常菜。它是精选当地完全施用农家肥种植的本地上等辣椒洗净后,用矿泉水、精盐、白酒、大蒜、花椒等多种原料制作而成,闻之酸香扑鼻,观之色泽红润、食之鲜脆可口,兼具有健胃消食、祛风散寒、解毒驱虫、活血行水之功效,并富含维C、维E等多种维生素,深受食客喜爱。

河坝乡永河泡辣椒之所以能走出深山,源于当地农民任达松的市场经济意识。

2000年,任达松将其自家的泡辣椒用土坛子按每坛0.5公斤封装了几十坛拿到市场上出售,受到人们的青,被抢购一空。随后,他在扩大自家辣椒种植面积的同时,动员周边群众也扩大辣椒种植面积,并负责收购生产。2003年,生产了4000坛泡辣椒,不到三个月就被抢购一空,许多慕名前来购买的人无功而返。

河坝场乡党委政府看到生产成本不到20元一坛的泡辣椒在市场上40元一坛还供不应求的情况后,立即抓住这一特色产业大做文章,引导、鼓励农民多种辣椒致富,并帮助任达松成立了松发泡辣椒厂,有计划地扩大种植面积,扩大生产规模,将泡辣椒这一特色产品培育成当地农民增收的又一经济支柱。

近年来,石阡县委、县政府已以此为契机,将辣椒生产纳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五个五”工程,加大推广种植力度。走“围农兴工”之路,通过扶持“农”字号龙头企业,开发了泡辣椒、糖醋大蒜、水白菜等系列泡菜产品拉动农村产业发展。目前,该县龙头企业“和记绿色食品厂”生产的泡辣椒等系列产品已大规模走向市场。

如今的石阡,不管是家庭小聚,还是宾馆就餐,餐桌上都少不了泡辣椒。

十. 贵州省 铜仁 松桃苗族自治县 松桃绿茶

松桃境内层峦叠蟑,云遮雾绕,其土质、气候利于茶叶树生长。再加上松桃地处联合国划定的“人与生物圈自然保留地网”的原始生态区梵净山的东北麓,土质与水质均无污染,而地下又富含硒等微量元素,适宜于生产高级绿茶。松桃有生产茶叶的悠久历史。据《松桃厅志》记载:唐宗以来即以茶芽入贡而久负盛名。松桃茶叶被誉为武陵之冠。

一九九三年,县茶叶公司与中国茶叶研究所联合研制、开发了“松桃翠芽”、“松桃春毫”、“玉瀑牌茉莉花茶”等系列产品。据一九九三年国家农业部茶时质量检测中心的检测,松桃绿茶含氨基酸 5.2 %,茶多酚 18.7 %;咖啡碱 3.1 %;……此外,还富含硒、锌等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因而,颁发了“高氨低碱富硒富锌中国名茶证书”,评为国家级优质名茶。一九九四年松桃绿茶又获得了全国名茶评比会。中茶杯”一等奖。

松桃绿茶,色彩翠绿,白毫显露,营养丰富,滋味鲜爽,清香持久,具有杀菌解毒,降脂抗栓,防癌抗辐射,减肥健美之功效,被人称为神功保健茶,是馈赠亲友和旅游必备之佳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