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盐城有多少土特产 盐城有哪些送人的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盐城有多少土特产 盐城有哪些送人的土特产更新时间:2022-03-30 09:43:24

一. 江苏省 盐城 建湖 越桔酒

建湖酒厂与南京野生植物研究所于1984年共同研制开发的新产品。1984年获盐城市供销系统名特优产品奖。1985年江苏省供销社系统小食品评比被授予优质产品称号。采用东北长白山的野生越桔膏与精馏酒精、白糖等原料配制陈酿而成,具有野生越桔的独特风味,酒味醇和,酸甜适度,含有多种维生素,可开胃宽肠、清热解毒,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饮料。中国盐城网提供( 盐城)

二. 江苏省 盐城市 东台 东台羽扇

以东台市安丰场唐家产品最著名。选用海东鹳翅膀上的羽毛,精心制作而成。清初孔尚任在盐城疏浚淮河海口时,收到友人送他的一把海江鹳羽扇,赞不绝口,即以"羽扇"为题,赋五律一首:"客寄双团扇,名家制不同。剪胎云闪烁,织柄玉玲珑。偶尔投怀内,曾经度海东。漫然松下客,为我赠清风。"

三. 江苏省 盐城市 阜宁 单墩粉丝

【单墩粉丝】 陈良镇单家墩位于镇区东方1公里处,隶属永同村,此地农民素有制作粉丝的传统,几百农户一贯以此为副业。所产粉丝干、白、细、匀、长,价廉物美,食用时烹煮不化,汤水清淡,是人们久食不厌的家常菜,“单墩粉丝”之名不胫而走,文革前即畅销盐阜地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市场拓宽到大江南北,成为菜市场名牌、城乡居民常购之食品。其原料原为水乡陈良地产之安豆(豌豆)、蚕豆,销路扩大后引进阜宁县西部旱谷地区盛产之山芋(红薯),制成的山芋粉丝的风味和豆粉丝不同,经单墩人精心制作,均受家庭主妇和饭店厨师青睐。阜宁人不但常年食用“单墩粉丝”,还与阜宁大糕、硕集百页、益林酱油配成“四式”礼品,馈赠远方亲朋,并自豪地说,“这是我们阜宁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单墩的粉丝生产一度萎缩,做粉户日渐稀少,逢年过节,单墩农民的外地亲友前来求购几斤纯正的“单墩粉丝”都难以满足。至于县外市场,已无“单墩粉丝”踪影。2009年初,单家墩所属的陈良镇永同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周其柳召开会议,以仅存的28家粉丝生产户为榜样,动员群众重操旧业,并引进新技术将传统的手工生产改为半机械生产,为单墩粉丝注册“绿宝”商标。经几年恢复性发展,至2009年,永同村的粉丝作坊已近百家,年产量已达200多吨。“绿宝”牌纯正单墩粉丝正在向大城市超市挺进。

四. 江苏省 盐城 盐都 清真油麻饼

原为清末盐城回民哈云书开办的“哈鹿鸣”清真菜馆创制,今清真饭店仍保持这一特色。制法是将糯米粉、面粉按一定比例拌和,包入桂花糖、金桔等精制而成的馅心,放入热油煎之。制作工艺考究,制成后外脆、中粘、心甜。食用时逐层品尝,清爽可口,齿舌留香。中国盐城网提供( 盐城)

五. 江苏省 盐城市 大丰区 海丰大米

海丰大米好吃,在于它有一个好的源头,生产环境好。海丰米业有限公司的原粮生产基地设在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市——江苏大丰市境内,被认定为“上海跨国采购中心农产品分中心生产基地”,通过了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农场”的认证。海丰与上海农科院共同建立了上海市优质稻米工程研发中心,成功地研发出了抗逆性更强、品质更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丰一号。由于注重新品种培育,使今年的海丰大米清香、软糯,口感更好。

经过多年的运作,海丰大米已成为上海市民耳熟能详的“放心米”品牌。海丰优质大米1997年获得-绿色食品认定,是上海米行业的第一家。连续多年被评为“上海市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获得全国首批“放心米”称号,被评为“中国质量过硬放心品牌”,国家级“放心粮”,被农业部中国名牌农产品推进委员会确认为“中国名牌农产品”。

六. 江苏省 盐城市 建湖 建湖藕粉圆子

建湖县传统名小吃。相传已有200多年历史。此咱藕粉圆圆滑透明,富有弹性,柔软细嫩,呈咖啡色。馅心用藕粉和含甘果肉五仁(桃、杏、枣、瓜子等)为原料,清甜爽口,沁人肺腑。细嚼鱼香不绝,避肥腻之讳。营养丰富,有健骨益血之功能。经济学家费孝通品尝后,在报刊上撰文评价,称之为“珍品”。

七. 江苏省 盐城 射阳 秋白梨

秋白梨

射阳秋白梨是江苏省射阳县,栽培历史悠久,可上溯到

2000

多年以前。早在秦汉时代始就被历朝历代选作贡品进贡朝庭。目前,全县种植面积达10万亩,总产5万多吨。

因其果肉洁白如玉,似霜如雪,其果实以个大、体圆

、皮薄、肉厚、色佳、汁多、味香甜,单果重一般400克左右,最大1900克,含糖量12--14%

,最高可达16.5%

秋白梨营养丰富,含有各种有机酸、蛋白质、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等,除鲜食外,也可以加工罐头、梨汁、梨脯、梨酒、梨膏等各具风味的保健食品,还可入药医病,有生津、润燥、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等医疗功效。

八. 江苏省 盐城市 滨海 盐城草炉饼

盐城草炉饼是江苏省盐城市的特色小吃。盐城草炉饼酵料纯正,火碱适中,饼底靠炉板呈现出古铜色,而饼面和糖料经过火烤后为金黄色,饼边白色不糊,中间饼肉则绵甜爽口。因此,人们形容它为“金玉铜底玉镶边,绵甜爽口草炉饼”。

草炉饼顾名思义因用草炉生产而得名。相传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5年,也就是汉朝王莽篡位以前。相传汉朝的时候,王莽就是做饼出身,他那个时候做的饼就是现在的草炉饼的前身。王莽之所以能篡位,主要是他的两个女儿相继被选入宫中,王莽成了皇亲国戚才有机会。

张爱玲曾在一篇散文中写过,当年她在上海居住时,常听到有些小贩,穿巷过街,叫卖“炒炉饼──!”其声悠悠,引人食欲。其实,她所写的“炒炉饼”应该写作“草炉饼”。这是当年苏北老乡用特殊方法制作出来的一种大众化点心。

草炉饼工艺讲究的是“酵正、火正、碱正”,这样生产出来的草炉饼才能具有“金顶、铜底、玉镶边”的效果。因其口味纯正、食用方便而深受群众的喜爱,随着上冈人的游走四方,草炉饼也逐步被外地人所接受。目前,除了我市许多县(市)的宾馆、饭店经常来订购外,上海、南京、苏州、青岛等地的许多老上冈人还经常托熟人捎带回去。

上冈草炉饼一直都是不用馅料的,过去确实是圆形的饼,只不过现在的草炉饼已改为长文形,所以不少人常常把草炉饼误以为黄烧饼。人们对草炉饼的吃法也有讲究,一般都是买上几个草炉饼,切上几块酱生姜,沏上一杯茶叶茶,这就是所谓的“粗烧饼细吃”。现在的吃法更是五花八门,有老鸭汤泡草炉饼,有鸡汤泡草炉饼……

草炉饼的面粉用料一般都选择精粉,用传统的酵头进行发酵,草炉饼的发酵是不用现代发酵剂的。面粉发酵时兑水也非常讲究:一般是七成热水,三成冷水。水温低了饼会发硬,不往炉壁上粘,做出来的饼口感不绵。水温高了,做出来的饼就会有腻味。

“金顶铜底玉镶边,绵甜爽口草炉饼”,苏北——上冈草炉饼历经二千年市场延宕、五十年坚苦守望,却因后继乏人,面临失传。

虽然随着草灶被煤炭炉、液化气灶、电磁炉等各种炉具的取代,又随着市场上面包、蛋糕、比萨饼等西方食品的涌入,草炉饼正逐渐淡出市场,近乎绝迹,但草炉饼的坚守者仍以执著的精神沿袭着草炉饼亘古不变的手工制作方式。

制作“草炉饼”是一项非常忙碌、辛苦的工作。每次制作,先要用草将炉膛烧红,烈火熊熊,炎热逼人。眼看炉膛温度已高,便用火叉拔灰,压住火苗。这时,“贴饼师傅”便加快节奏,迅速地抓起饼坯,两只手左右开弓,一手拿着两只饼坯,从炉膛的左右两侧,一直贴到顶端。转眼之间,炉膛贴满饼坯。然后再用火叉,拔开草灰,顿时火焰腾起,温度陡升。不消片刻,饼坯渐渐鼓起,饼面开始焦黄。芝麻香味,扑鼻而来。于是再用火叉拔灰,压住火头。师傅一手持铲,一手执网,将满炉烧饼铲进网内。

上冈徐氏草炉饼在盐城、建湖一带很有名气,据了解,该镇居民徐士芹老人的父亲是徐氏草炉饼的第一代传人,徐士芹从四五岁起就给父亲做下手,耳濡目染,再加上父亲和兄长的言传身授,很快就掌握了草炉饼的生产工艺。1932年前后的上冈镇虽然地方不大,但草炉饼店却有不少,鼎盛时期竟超过了30家。解放初期走合作化道路,徐氏草炉饼也和其他草炉饼店合并成了大集体企业。1956年,因父亲英年早逝,徐士芹顶替到了大集体草炉饼店。徐士芹的儿子徐伟成也在15岁那年到父亲的饼店工作,并很快成为骨干力量。

现在虽然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饮食文化不断丰富,但草炉饼仍是水乡人的最爱。一些漂泊异乡的游子更是对此情有独钟。一些来盐考察的客商经常特地从盐城驱车20多公里赶到上冈一饱口福,并带一些回去给家人品尝。还有一些出国的水乡人和外地客,会专程来到上冈订制草炉饼,作为礼品带往别的国家,以馈赠那里的美籍华人。小小的草炉饼传承了历史文化底蕴,浓缩着地方饮食习惯,连接的是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

九. 江苏省 盐城 盐都 三尖港西瓜

盐都县青墩乡政府所在地原名“三尖港”(今名坛尖村),种植西瓜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以籽黑、汁多、味甜著名,为消暑解渴应时果品。素有“三尖港的大西瓜,黑籽红瓤赛朱砂”的美称。中国盐城网提供( 盐城)

十. 江苏省 盐城市 建湖 溏心皮蛋

建湖县传统。选用里下河地区盛产的新鲜鸭蛋,经过选照、分级后,装入有纯碱、石灰、茶叶、食盐、氧化铝的盛器与开水进行化合,并在冷却了的缸中泡制约一个月左右,再取出包上料泥,外沾稻壳。再将料泥包的蛋,装入陶瓷缸之中,用木盖封口,再用麻布片、麻绳包扎好,存放于通风干燥的库内。约一年时间,才可外运出口。
滨海县再制蛋加工厂的产品。选用新鲜鸭蛋,经配制料液,浇卤泡蛋等若干工序精制而成。主要特点是去壳后蛋体完整,蛋白凝固为半透明体,呈茶绿色或棕褐色。较坚韧,有弹性,蛋黄为溏心,略带硬心。在蛋黄、蛋白中伴有松柏枝状花纹,食味清凉,须嫩鲜美,色、香、味俱全。1984年被评为商业部、江苏省优质产品。经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日本、毛里求斯、澳门、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