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张家口阳原县特产 阳原县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张家口阳原县特产 阳原县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5-23 06:45:56

一. 甘肃省 庆阳 镇原县 镇原烧鸡

镇原烧鸡是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的。镇原烧鸡是将脱毛去脏的鸡肉,炖入久存的卤汤中,加入多种调料后,炖卤烂熟的鸡肉,其味甚佳、其色甚鲜,在镇原风味小吃中颇负盛名。

烧鸡,是将脱毛去脏的鸡肉,炖入久存的卤汤中,加入多种调料后,炖卤烂熟而成,其味甚佳、其色甚鲜,在镇原风味小吃中颇负盛名。

民国时期,镇原县城郭家绪儿的鸡肉做得最好。迟于郭家绪儿的张生杰,后来居上,取而代之,成为县城最有影响的烧鸡大户。传说在这之前,张生杰刚开始1肉时,因为生意不好,白天买不了几只,只好叫卖到半夜方能卖完。于是,就得了个“张半夜”的绰号。后来,郭家绪儿去世了,他就成了镇原卖烧鸡的领头雁,仍要叫卖到半夜。不过,这时候的“张半夜”不是白天卖不完,而是供不应求,至深更半夜,还是打发不完络绎不绝的顾客,“张半夜”由贬而褒,一直沿用到他业止。如今,张半夜虽然已不在世,其侄子却继承叔叔的手艺,成为目前镇原传统烧鸡的佼佼者。

二. 四川省 阿坝 红原县 麦洼牦牛

麦洼牦牛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麦洼牦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麦洼牦牛是我国青藏高原型牦牛的地方良种,主产于阿坝藏族自治州红原县瓦切、麦洼及若尔盖县包座一带,因中心产区原属麦洼部落,故名麦洼牦牛。

特征

麦洼牦牛头大适中,绝大多数有角,额宽平,额毛丛生卷曲,长者遮眼。公牦牛角粗大,向两侧平伸而向上,角尖略向后、向内弯曲;相貌粗野雄伟,颈粗短,髻甲高而丰满。母牦牛角较细、短、尖,角型不一;颈较薄,髻甲较低而单薄。前胸发达,胸深,肋开张,背腰平直,腹大不下垂,尻部较窄略斜。体躯较长,四肢较短。蹄小,蹄质坚实。前胸、体侧及尾着生长毛,尾毛帚状。以全身黑毛为主,其次为身黑端部带白(占16.8%),青色(8.1%),褐色(5.2%)和黑白花(4.2%),亦有少数褐色花、白带黑个体(1.1%),纯白者极少见(0.4%)。麦洼牦牛初生重较小,公犊13.1±0.4公斤,母犊11.6±0.5公斤。

三. 河北省 张家口 张北 张北莜麦

张北莜麦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的。张北莜麦选用海拔1500米以上无公害、无污染的坝上高寒山区的优质燕麦精制而成。其低脂、低糖、高纤维、高蛋白、富含人体必须氨基酸、维生素、亚油酸和矿物质营养

莜麦,禾谷类作物。学名裸燕麦。根据播种期早晚分为夏征麦和秋蔽麦。莜麦籽粒瘦长,有腹沟,表面生有茸毛,尤以顶部显著。形状为筒形或纺锤形,莜麦是营养丰富的粮食作物,在禾谷类作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且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其组成也较平衡。由于莜麦营养丰富,耐饥抗寒,在张北被誉为一宝。征麦含糖分少;蛋白多,是糖尿病患者较好的食品。又因脂肪中含有较多的亚油酸。

年产量1000吨。

主要营养成份:每100克含蛋白质15.6克,脂肪8.8克、淀粉65克,热量402千卡、钙69毫克、磷390毫克,铁380毫克、维生素1310.18毫克、维生素1320.13毫克。

在金保年的《土默川风情》中这样形容过莜面:冷调校面捣烧酒,山珍海味都不如。一口莜面一口酒,香得人们口水流。可见人们对莜面的喜爱, 莜面吃法颇多,风味各有干秋。可以加工成窝窝、鱼鱼、储格、拿糕、饺饺、块垒、丸丸、饨钝、拨面、山药扁鱼子等,也可以加工成烙饼、煮鱼、炒面、糊糊、燕麦片、方便面等,不仅成为当地人的一种主要食品,而且是出口外销的名牌产品。

四. 山东省 德州 平原县 红荆条

红荆条又名西河柳,主要产地是平原县前曹、三唐等乡,其它各县(市)也有栽培或野生。红荆条枝条柔韧结实,可编制各种筐篮。其嫩枝和叶性平、味甘咸,对痧疹、风湿等有明显的疗效。

五. 河北省 张家口 万全 万全燕麦

万全燕麦是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县的。万全不产燕麦,却成为了全国最大的燕麦加工基地,并荣获“中国燕麦之乡”称号。

万全县以全国最大燕麦加工基地为契机,做大做强燕麦加工产业,叫响叫亮“中国燕麦之乡”品牌,实现燕麦产业经营集群化、产品品牌化、市场国际化。目前,全县燕麦产品年产量占到国内市场的70%以上,畅销国内30多个省市并出口香港、新加坡等地,年销售收入达1亿多元。

该县并不产莜麦,但常年消化坝上地区80%的莜麦,为此全县10家燕麦龙头企业成立了燕麦加工行业联合会,带动发展起120多家燕麦加工企业,相继开发出富强粉莜麦、莜麦方便面、燕麦片等5大系列20多个品种。生产加工燕麦产品9万余吨,促进相关产业增收6000多万元,发展成全国最大的燕麦加工基地。目前,全县有90多家企业通过QS认证,10家企业通过ISO9000系列认证,7种燕麦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康希和绿田地两家燕麦公司的产品多次被评为“河北省消费者信得过产品”,数次在全国农博会上获奖;康希和万绿田园商标被认定为“河北省著名商标”。

该县为解决莜麦产品过江“瓶颈”,使其走俏大江南北,组织技术攻关,将富强粉莜面、万全矿泉水、制作工具和食用说明书制成礼品盒销往南方,解决了江南人不会做、水不行、做不好等问题,成功打开温州、桂林、云南及广州等南方市场。通过创新食用方法和加工工艺,开发出燕麦营养面、燕麦糊、高纤维燕麦(米)片、燕麦胚粉、燕麦蛋白等方便、保健的燕麦食品,实现了燕麦的蒸、煮到直接饮用,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投资120多万元,扶持组建科研力量,从燕麦麸皮中成功提取出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研制出了国内含量最高、纯度最高的燕麦葡聚糖干粉、燕麦葡聚糖1、燕麦多肽,已出口美、日、韩等国,年可实现收入300多万元。

六. 甘肃省 庆阳 镇原县 镇原杏

镇原县被誉为天下第一杏乡,杏树栽培已有2000年历史,个大味甜而外畅不衰。2004年12月,由国家林业局通过认证,被评为“中国杏乡”称号。

为了把该县红杏文化和杏产业做大做强,打造镇原红杏名片,加快镇原杏产业发展步伐,县委-部组织编印了《华夏红杏之乡镇原》一书,它是该县第一部系统反映红杏文化渊源、历史传承、红杏产业发展的综合类图书。2005年6月,正式出版发行。

杏起源于我国北方,在黄河中上游的泾水流域,无论平原、山川,还是丘陵砂荒,都适宜生长。镇原县地处泾水流域上游,境内良好的自然风光条件,为杏树的生长造就了天然适生地,且杏树栽培历史久远,距今大约三千多年,传说本县独特的姓氏—杏姓,盖因其祖上喜植杏树而被周王室封之为“杏”。杏姓氏的诞生,充分说明了远在上古时代,镇原人民就有栽培杏树的习惯。自古至今,镇原人民寓杏为兴,视杏为荣,祖祖辈辈广栽杏树于庄前屋后,田间地头,素有“红杏之乡”的美称。到2006年底,全县杏树已发展到28.55万亩,2854.6万株,占全县经济林面积的65.5。2006年全县杏产量2040万公斤,产值3060万元,收入1989万元,人均纯收入40.63元。由于栽植广泛,使杏树分布极广,品种庞杂,传统上大体分为山杏和家杏两大类,但都源出一祖。成片栽植的山杏多分布在西北部的荒山、沟坡及梁峁上,面积较大,固土护坡作用显著,生产上以仁用杏为主,产量低,商品率不高。家杏集中分布在群众庄前屋后,山湾地边和县中部及中南部,经过近几年的栽培管理,抚育改良,嫁接改造,大部分已变成鲜食、加工兼用品种,商品率较高。由于生态条件,立地条件和栽培技术的不同,形成了中部及中南部的杏树生长量和结果性状明显好于西北部。

镇原县杏产品——杏仁,早在1954年就打入国际市场,年出口20吨,香漂四海,深受欢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通过对杏资源的再研究、再认识,在综合多方意见和建议、外出考察论证的基础上,决心把开发杏经济作为全县商品生产的一个龙头产业和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来抓。二十多年来,各级党政组织带领全县人民,立足优势,艰苦努力,以规模栽植为基础,加工增值为突破口,栽、管、加、销并举,农、工、商、贸结合,同念杏子经,大搞杏经济,进行系列开发,历风雨、经沧桑,小杏子做成了大文章,以杏产品加工业为龙头的一条龙生产体系已基本形成,颇具规模的杏经济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走出了一条具有陇东地方资源特色的强县富民的好路子。2006年产杏干204万公斤,杏核255万公斤,杏产量仅次于拥有大片野生杏林的新疆沙河县,名列全国第二,全省第一。全县杏产品加工企业曾发展到110家,从业人员达到5400人,经过企业重组,目前共有杏产品加工企业26家,其中集体1家,个体25家,从业人员1092人,杏制品除奶油杏肉、甘草杏两大主导产品外,新研制有八宝杏、808果王、杏子糕、天然蜜杏、葡萄杏王、杏脯、杏酱等20多个杏系列产品,曾获国际、国内20项大奖,行销吉尔吉斯、白俄罗斯、法国、加拿大等国家及全国20多个省、市。2006年生产各类杏制品10190吨,完成产值6410万元,销售收入3516万元,实现利税187.9万元,发放职工工资463万元。

大面积栽植杏树,不仅绿化美化环境,调节气候,抑制水土流失,同时每当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之时,满山遍野,千沟万壑,片片村舍被盛开的杏花覆盖,身临其境,不得不使人联想起古人笔下“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日出杏花繁” 、“红杏枝头著东风,十里烟村一色红”的胜景,自然风光让人陶醉。

通过改革开放,产业开发,镇原人民一占天时,二占地利,三占人和,艰苦努力,真抓苦干,开拓进取,使杏子的产业化生产走上正轨,产加销成龙配套,规模发展,2004年镇原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杏乡”。

七. 河北省 张家口 桥东区 张家口蒙靴

产于河北张家口。以一、二等香牛或香猪皮为原料,靴口、靴条采用经久耐磨的驴股子皮,底料衬布不少于3层,经垛底,做帮、缝帮、上靴、定型等工序制成。关键部位均为手工缝制,且为暗线,结实耐磨,不开线,不裂绽或漏水,穿着舒适,造型美观。其式样、色彩多样,有大板尖、小板尖,皂样靴等。

八. 宁夏 中卫 海原县 海原甜瓜

固原地区种植甜瓜的地方很多,但是唯独海原县高岸乡草场村的甜瓜因瓤沙味甜而深受消费者的钟爱。



当地每年种植甜瓜400亩左右,品种有华莱士、蜜桂、蜜宝等。在70年代以前,草场村人由于栽培技术不过关,沿用本地的老品种,个小皮厚,上市迟,多用压砂地,种植面积小,产量低,难以形成商品规模。80年代后,引进优良品种,采用地膜霜培技术,产量和面积迅速得到提高和扩大,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现在这里生产的甜瓜人称"密罐罐"。在炎热的夏天,吃一嘴甜瓜,满口喷香,咽下去恰似砂糖般的瓜瓤又使人浑身凉爽,既解渴,又消暑。

九. 山东省 德州 平原县 天花粉

天花粉作为中国一种传统的中草药,早在14世纪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当时主要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本世纪70年代,中科院上海细胞所成功地从天花粉中提取出有效的活性成分--天花粉蛋白。此后10多年间,科学家们通过药理学的研究发现,开花粉蛋白是一类核糖体抑制蛋白,并有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而且可以抑制HIV病毒在其感染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中的复制,制止HIV病毒在患者体内的扩散。



根据这一发现,90年代初,中国科学家们曾将天花粉蛋白试用于艾滋病的一期和二期临床治疗,但由于天花粉蛋白的强抗原性(即异体排斥反应),对艾滋病患者的肝脏损伤很大,并引起了高烧、虚弱、炎症等一系列副作用。

十. 宁夏 中卫 海原县 宁夏涮羊肉

1、切制羊肉要求薄如纸,匀如晶,齐如线,美如花,羊肉片要长17至20厘米,宽3至6厘米。



2、火锅火旺,肉片氽入,涮至发白色即出,蘸调味料进食。



(1) 羊骨,猪骨,鱼和姜加水做汤。



(2) 羊肉冻硬,把冻肉进一步剥除肉头、边角、脆骨、云皮、筋膜等,然后切成15~20厘米长、3~5厘米的宽的极薄片,码在盘中待用。



(3) 把虾仁加入汤内。



(4) 火锅加木炭,把水烧开后,先下入少量肉片在汤中拨散,使其涮成灰白色时,随即可夹出蘸着配好的调料吃,然后肉片下随涮随吃,切忌下得过多容易老化影响鲜嫩。



(5) 肉片涮完后,再加入白菜头、细粉丝(也可用冻豆腐、白豆腐、酸菜、菠菜等),作汤菜食用。



选料精细鲜嫩,肉片纸薄均匀,调料多样味美,涮肉醇香不膻。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