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百色平果县水果特产 广西百色市平果县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百色平果县水果特产 广西百色市平果县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4-02 01:17:03

一. 广西 百色 西林 马蚌烤姜

马蚌烤姜,是出产于广西百色西林县,是由生姜乔皮后放入烤炉内烤干而成。西林生姜,皮薄肉厚,鲜辣温香,质嫩可口,水份含量少,宜于制作烤姜,它保留了鲜姜原味,易于保藏和运输,使用价值高。

烤制方式

第一步:姜块挖出后整理洗净,每块姜保留3个分叉,用竹片顺一定方向刮去外皮;

第二步:用铁器防止外皮烤后变黑,然后放入炭炉中,以文火缓慢烘烤,一般需经4昼夜,此时水分蒸发80%以上,即可。

食用功效

烤姜不仅是去膻解腥的好配料,还可以配药,有驱风御寒,健胃益脾,活络生肌等功能。民间有“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及“十月生姜小人参”之说。还有“每天三片姜,不劳医生开处方”的谚语。明朝《奇效良方》中载药方说:“一斤生姜半斤枣,二两白盐三两草(甘草),丁香沉香各半两,八两茴香一处捣,蒸也好,煮也好,修合此药省似宝,每天清晨饮一杯,一世容颜长不老。”可见姜神奇的功效。烤姜经过烤熟之后,肉厚、细嫩、鲜辣、性微温,比生姜的功效明显在于具有温骨抗疫、消痰化结、增进食欲之功效。烤姜中还含有浓郁的挥发油和姜辣素,能去膻解腥、驱风御寒,健胃益脾,活络生肌、是医学上良好的健胃、祛寒发汗剂。烤姜保留了鲜姜原味,并且易于储存,一年四季都可以享有,集食用和药用一体。

马蚌烤姜故驰名中外,被中国粮油食品进口公司列为名牌产品,远销欧美、日本以及东南亚国家,深受用户称赞。烤姜成为西林县经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

二. 广西 百色 右江区 百色芒果

百色芒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百色芒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百色芒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百色芒果是广西百色的。百色芒果,广西百色市所辖12个县(区)芒果的统称,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 。 百色右江河谷是全国三大“天然温室”之一,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照时间长,气候湿润,降水充足,具有得天独厚的芒果种植气候条件,是我国最重要芒果产地之一。

百色是芒果起源地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清代文渊阁钦定四库全书《广西通志﹒卷二十》(565-786页)记述:“芒果田州(今百色市田阳县)土州出树扶疎直上枝叶秋冬不凋每二月另抽嫩枝细花叢生色淡黄结实五月熟大如桃黄色味甘香”。百色市现存大量树龄数百年以上还能结果的芒果老树,见证百色芒果的种植历史。 1985年,中共百色地委、百色地区行署做出了在右江河谷建立芒果商品生产基地的决定。1993年4月,全国政协主席-视察百色时提出了“右江河谷要建成全国最大的芒果生产基地”的战略性构思。2015年百色市芒果种植面积6.14万公倾,产量40.35万吨。成为了全国芒果种植最大的生产基地。

百色市位于广西西部,百色市右江河谷一带是全国四大干热河谷之一,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条件十分适宜芒果生长。1985年,原0百色地委、百色地区行署做出了在右江河谷建立芒果商品生产基地的决定。经过30年的发展,百色市已成为全国第二大芒果生产基地,田阳、右江区、田东三县(区)于1996年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芒果之乡”称号。2013年,全市芒果果园面积达54万亩,产量28万吨。2014年,百色市委、市人民政府决定实施了百万亩芒果产业建设工程,计划到2016年将芒果种植面积扩大到108万亩,实现产量50万吨的目标。百色芒果以其外观亮丽、糖度高、香味浓郁、耐贮运等优良的品质深受广大消费的喜爱。百色芒果成熟上市期从6月初至9月上旬,产品供不应求。

百色芒果产地范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现辖行政区域。

地域范围

百色芒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05°12'-107°30',北纬22°55'-25°05',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行政区域内的右江区、田阳县、田东县、平果县、德保县、靖西县、那坡县、凌云县、乐业县、田林县、隆林县、西林县等12个县(区)的58个乡镇,712个行政村。百色芒果种植保护区域面积为1.82万平方公里,保护规模20万公顷,保护产量150万吨。

三. 辽宁省 葫芦岛市 连山区 西堡村水果

连山区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东北部,连山是辽宁省水果生产基地,品种多,产量大,以葡萄、李子、苹果、白梨最具优势,年产量达到10万吨。

连山区塔山乡西堡村依山傍海,气候温和,非常适合果树的生长。西堡村人口为2240人,全村种植果树的历史已近百年。2004年,西堡村与连山区虹螺水果专业合作社强强联合,成立了连山区塔山乡西堡村苹果生产基地。2005年被认定为无公害生产基地;2007年又被认定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该村依托连山区虹螺水果专业合作社,销量直线上升,优质水果供不应求。

目前,西堡村水果种植紧跟国际市场,仅富士苹果就有百余个品种,春雪桃、大李子种植面积更是逐年增大。水果除在国内市场畅销外,还远销俄罗斯、朝鲜。全村依靠果业人均收入超过万元。

四. 广西 百色 田林 百色薏谷

薏谷是百色的一道,薏谷为禾本科一年生植物。又称为薏仁米、沟子米、六谷子、菩提珠。

简述

薏谷用来做饭、做羹、做糕点、酿美酒无不色香味俱佳,自古以来都被视为珍馐美羹。 苡米既是药用作物又是粮食作物,营养丰富。苡米籽实含淀粉62%,蛋白质17%,脂肪5%,还含有维生素B1和多种氨基酸,是营养丰富的药用植物,有润肺、清热、祛风湿、消水肿、利尿止泻等功能。

世界闻名

由于薏谷的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在欧洲,它被称为“生命健康之禾”;在日本,最近又被列为防癌食品,因此身价倍增。薏谷具有容易被消化吸收的特点,不论用于滋补还是用于医疗,作用都很缓和。此外,薏谷还含有药用价值很高的薏醇,β-γ两种谷甾醇,这些特殊成分,也就是薏谷具有防癌作用的奥秘所在。

药理作用

薏谷是我国古老的食药皆佳的粮种之一。民间对薏谷早有认识,作饭食为佳馔,并视其为名贵中药,在药膳中应用很广泛,被列为宫廷膳食之一。 薏谷的治病作用和滋补功效,在我国古代医学上就有“治筋骨拘挛,不可屈伸,久风湿痹,下气”(《本经》)和“苡米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祛湿。煎服利水,治热淋;苡仁根捣汁和酒服,治黄疽有效”(《本草纲目》)的记载。现在中西医用苡米治疗肺结核、肺热咳嗽、肾脏炎、瘤肿、肠炎便泻、心脏性水肿、胸膜炎、慢性关节炎、筋脉痉挛及最新研制出一种“苡米注射液”,主要用于防治癌症等。

五. 广西 百色 田林 田林淀粉

我县淀粉原料主要是木薯,目前全县有木薯3万多亩,由田林县红枫淀粉厂负责收购加工生产食用淀粉。该厂主要以鲜木薯为原料,加工生产木薯淀粉,经过多年来生产扩建,已经建成年可加工24万吨鲜木薯,生产木薯淀粉6万吨的规模,2004年该厂评为广西扶贫龙头企业,2009年评为百色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该厂生产的“红枫牌”淀粉畅销全国各地。

信息来源:田林县人民政府网

六. 广西 百色 靖西 靖西绣球

广西靖西一带乡村青年男女成群结队在山野间对歌时,随手摘下山间花草,用藤扎成花球,抛给意中人,而后演变成绣有莲花,鸳鸯等爱情吉祥物的绣球。

关于绣球,在壮乡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说的是在很久很久以前的靖西县旧州古镇下的一个小村庄里,居住着一户贫穷人家。贫穷人家的儿子阿弟爱上了邻村的姑娘阿秀。阿秀美丽漂亮、生性善良,也深深地爱上了诚实、勤劳、勇敢的阿弟。有一年春天,阿秀在一次赶圩时,被镇上一个有钱有势的恶少看上了,要娶阿秀为妻,阿秀以死相胁,誓死不从。当恶少得知阿秀深深地爱上邻村的阿弟时,为了让阿秀死心,恶少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他贿赂官府,以“莫须有”的罪名将阿弟判了死刑并关进地牢,等待秋后问斩。阿秀听到这个消息后,似晴天霹雳,整日以泪洗面,哭瞎了双眼。在阿秀哭瞎了双眼以后,阿秀开始为秋后就要被问斩的阿弟一针一线地缝制绣球。针扎破了手,血流在了绣球上,被血浸染以后,绣球上的花更艳了,叶更绿了,鸟更鲜活了。经过九九八十一天,装满了阿秀对阿弟深深的爱恋,浸透了阿秀鲜血的绣球做好了。阿秀用变卖了自己所有的手饰的钱和家中的积蓄,买通了狱卒,在家人的陪伴下,在阴暗潮湿的地牢里见到了自己日思夜想、却已被折磨的骨瘦如柴的阿弟,阿秀绝望了,摸索着从身上取出绣球戴在了阿弟的脖子上。这时,奇迹出现了,只见灵光一闪,阿秀、阿弟和家人便不见,等醒来时,已躺在远离恶魔的一处美丽富饶的山脚下。后来,阿秀和阿弟结婚了,生了一儿一女,靠着自已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七. 广西 百色 平果 煎没六鱼

煎没六鱼

广西平果县一带民间传统菜肴。没六鱼洞与地下河连通,由于地下河通道较窄小,超过六市斤的鱼出不来,故名“没六鱼”。这种鱼产量不高,但煎时不用油,加工洗净后放入锅中煎,鱼体便慢慢渗出油来,用其自身的油煎炒,鱼香四溢,故有“一家煎鱼百家香”之说。其味清香甜美。

八. 广西 百色 平果 艾草粥

艾草粥

桂西一带壮族民间夏令食品。艾草清香味微苦,具有温气血、祛寒湿、增进食欲的功能。当地群众每到夏天,都喜欢采摘鲜嫩的艾叶,洗净放入锅中与大米一起煮粥食。

九. 广西 百色 田林 艾草糍粑

艾草,自然生草本植物,有药用价值,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艾草可以用来制作美味的糍粑,却是鲜为人知的八桂人拿手的民间风味糕点。每年的正月末,艾草就会长出嫩绿的叶子。正月三十那天,家家户户都有人到田间地头去寻找、采集鲜嫩的艾草,准备制作艾草糍粑。

艾草糍粑是一道纯天然的绿色食品,不仅味美、营养价值高,而且有药用价值。制成后色泽翠绿可爱,散发淡淡的艾草香味。其柔韧、甜而不腻的味道吸引人们的味蕾,使人吃了还想再吃,直到不知不觉之间吃得肚子饱胀难耐还想继续吃!

艾草糍粑的制作过程极其简单易懂,共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把糯稻谷的稻柄心烧成灰,把灰和清水一起煮沸,用纱布把灰滤掉,制得碱水,再把洗净的艾草倒进过滤好的碱水一起熬煮,煮到艾草的茎叶都软烂了,用竹箕或纱布接着煮好的艾草,把碱水滤掉,然后再重复用清水冲洗,直到把粘在艾草上的碱水清洗得差不多了,才把艾草拧成团,把熬煮、清洗过程的水分挤掉,放到盘里备用。第二,把适量的糯米粉用温热的开水和成粘稠的粑,再和艾草团一起揣弄,直到艾草都均匀地被揣进糯米粑里(有条件的,最好把煮好的艾草团放到石舂里舂碎。)。要是揣弄之后的粑太干硬,可以适量加一些热水继续揣弄,使粑的粘稠程度跟煮粘稠的稀饭差不多就可以了。第三,把和好的艾草粑用茶油煎成片,出锅后在艾草粑片上撒上红糖或者白糖(视个人体质放糖,经常消化不良的,放红砂糖。),然后把艾草粑片像叠棉被成四方形的形状,艾草糍粑就算制成,此时你就可以放开肚子,品尝甜香美味的艾草糍粑了。

信息来源:田林县人民政府网

十. 广西 百色 靖西 靖西茶叶

茶叶在市内化峒、地州曾有些群众种植,因加工技术落后,交通不便,销路不大,解放前夕人工茶园已濒临灭迹,仅有少量散生。1981年县把发展茶叶生产作为脱贫致富的新兴项目, 开始引种白毫茶和大叶青茶,直播试验300亩,获得成功,此后不断扩大。1988和1989年又在县城和同德、龙邦、地州等地建茶厂。市内茶叶品种有白毫茶、云大绿茶和红碎茶等3个产品, 其中红碎茶经自治区农牧渔业厅组织区茶科所、区外贸厅、区农垦系统、区土产公司等7个单位茶叶专家实地鉴定,具有浓度高,香气好等特点,内质总分达113分,比世界上最好的茶叶(肯尼亚茶) 的内质还多9分。产品销往区内外并供出口,已被正式列为全国30个优质茶基地和广西红碎茶出口基地之一。全市19个乡镇有17个乡镇种植,主产地为地州、同德、龙邦、安宁等乡。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