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洛阳市栾川县十大特产 河南洛阳栾川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洛阳市栾川县十大特产 河南洛阳栾川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4-17 06:51:36

一. 广西 桂林 灵川县 灵川兰田笋干

兰田一带多竹,品类达成17种之多。鲜笋去皮,切片(杂竹小笋则不用切片),用开水凼过,晒干,备吃。吃前用热水泡胀,即可烹用,虽贮存经年,其嫩脆香甜不减鲜笋。尤以用冬笋制作的笋干质地最优,又名“玉兰片“,曾作贡品,解放前曾远销港澳及东南亚和日本。

二. 河南省 南阳市 淅川县 南阳独玉

南阳市区北8公里的独山,盛产美玉,产量居我国四大名玉之冠。南阳独山玉的生产,历史悠久。1959年在独山附近发掘出土的商代和战国时期用独山玉制成的玉铲和玉凿,证明远在4000年以前,南阳人祖先就已经在这里用玉石制作生产工具了。
南阳独山玉花色品种繁多,有赤、橙、黄、绿、青、兰、紫等30多种色彩类型,色泽鲜艳,硬度高,光泽好,质地细腻,透明度高,是雕琢玉器的上好原料,可同翡翠媲美,德人曾称其为“南阳翡翠”。南阳玉雕就是以独山所产美玉为主要原料,同时采用卧龙区的紫晶、淅川县的虎眼石、辽宁的岫玉、和田的白玉等国内外的著名玉石作原料。玉雕产品的品种,可分为人物、花鸟、走兽等4大类、120余种。经过玉雕艺人和科技工作者挖掘、整理传统技艺,吸取外地经验,南阳玉雕的工艺不断改进,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以技巧的灵活及色泽显贵著称于世。南阳玉雕制作的《卧龙出山》,利用独玉色彩丰富、鲜素一体的特点,严谨布局,巧用俏色,雕刻精细,气势雄伟,它重3.8吨,长2.5米,高1.6米,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巨型玉雕,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用精选的独山玉制作的五环炉、花薰,吸收了古代青铜器和其它工艺品的特色,创造了多层转球花薰黄,造型古朴端庄,技艺巧夺天工,在法国举办的国际工艺品展览会上,赢得了广泛的好评。

三. 河南省 信阳市 潢川县 三股油条

三股油条

三股油条,始于宋代。系以面粉为主料掺合多种作料油炸而成。其状长形三股,色泽嫩黄,食之酥脆香甜,一直为人们喜爱的早点。据传,清乾隆皇帝三下江南,每日早餐均食三股油条。

四. 河南省 洛阳市 栾川 酸枣

又名圪针、野枣。产于河南栾川。个大、皮薄,一核双仁,是驰名遐迩的贵重中药材。酸枣营养丰富,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酸枣仁是名贵的中药材,性平,味道甘甜带酸,具有安神、宁心、镇静、养肝、补心血等功能。主治虚烦不眠、惊悸等症。树皮和根皮可治疗神经官能症。树叶可提取酸叶酮,对冠心病有较好的疗效。核壳可制活性炭。果肉可制酸枣面、酿酒、做醋,有健胃助消化的功能,还可能防暑饮料--酸枣露。酸枣花是发展养蜂业的好蜜源。酸枣木材质地坚硬,纹理细腻、耐磨耐压,是制造农具和雕刻工艺品的良材,酸枣树,是绿化山区的优良树种。

五. 云南省 大理 宾川县 韭菜腌菜

韭菜腌菜是宾川独有的,全国仅有宾川能把新鲜韭菜制作为腌菜。其制作方法是把韭菜通过日照。去掉一定的水分后拌以辣子、盐等,入罐封装腌制而成。色泽金黄,其味妙在闻着刺鼻吃着爽口。韭菜腌菜可以单独食用,也可以作为炒菜中的辅料,特别适合于炒肉和煮鱼。

六. 广西 桂林 灵川县 灵川提子

灵川提子品种有温克、美人指、红提、黄提、金星无核、金手指、黑香蕉等,其中以温克、美人指和红提为主。提子果脆个大,酸甜适口,耐贮运。提子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容易被人体吸收,能迅速转化为热量,恢复体力,消除疲劳。成熟期分早、中、晚,最早七月上旬,最迟到国庆。

七. 广西 桂林 灵川县 南方优质梨

南方优质梨

南方优质梨

灵川的南方优质梨以外观色泽艳丽,肉质脆嫩汁多,味清甜,石细胞少,风味浓,果心小,可食率高,抗氧能力强,成熟早而闻名,具有生津润肺、清瘀化痰之功能,是人们十分喜爱的水果之一。全县已形成25000多亩种植规模,年产量达9000吨。

八. 河南省 洛阳市 栾川 栾川板栗

栾川板栗是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的。栾川板栗生产历史悠久,是著名板栗之乡,为秦岭板栗重要产区。其特点是个头大,果皮呈紫红色,外皮薄,栗仁细腻,糖分高,炒熟之后内膜与果仁分开,香醇甘美,齿颊留金。

板栗(Castanea mallissima),属壳斗科(Fagaceae),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优良干果,营养丰富。果实含蛋白质7%-10%,脂肪4%-5%,总糖10%-15%,淀粉35%-50%,以及Vb、Vc、Ca、P、Fe、Zn等营养物质。中医认为板栗有益气、补肾等功效。板栗原产我国,据史考,至今至少有2500年。

由于栾川县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交汇地带,光照充足,板栗品质优异,在栾川县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栾川县委、政府看准了资源优势,将发展林果业作为全县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提出:“工矿兴县、旅游强县、富县”的主导思想,对板栗生产给予支持,使栾川的板栗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由2003年底的6万亩,年产量40万公斤,达到2009年板栗109275亩,年产板栗635万公斤的良好势头。1985年前0中央总书记1在栾川县视察时吃过用板栗做的窝头后给与很高评价,并亲笔题词:“山区优势发挥好,敢于平原争上游”。

栾川的板栗主要分布在庙子、合峪、大清沟等10多个乡镇,板栗种植农户4.5万户,品种有紫油栗、红油栗等,其中结果树18万亩,幼树12万亩,幼树已陆续进入产果期。经过多年倾心培育,板栗产业已经成为栾川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同时板栗又是重要环境保护的最佳经济树种,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积极贡献。

九. 陕西省 延安 宜川县 宜川刺绣

宜川刺绣

宜川刺绣做工细腻,造型古朴凝重,色彩对比强烈,古色古香,极具艺术魅力。形式为风帽、裹肚、披肩、头饰、针线包、寿枕、绣花鞋等。高代章、王三女为宜川刺绣的代表人物。1984年8月宜川刺绣虎头帽、披肩、虎头寿枕、针线包被法国中法友好协会主席基乃木先生征集在法国展出,获得好评。

信息来源:宜川县政府网

十. 河南省 南阳市 淅川县 淅川龙须草

龙须草盛产于淅川中部与西北部的茺山丘岭上,有耐旱、耐涝成活率高四大特点,为昔日淅川县“三个宝”之一。龙须草细而长,质体柔韧,是理想的纺织品原材料。可纺绳、打草鞋、织蓑衣,又系高档造纸原料。

20世纪70年代淅川人引用外地技术制作草毯,行销日本、美国、英国、波兰、新加波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为淅川创汇的主要产品之一。1992年淅川造纸厂建成后年需龙须草10佘万吨,制出的浆板纸是胶版印刷纸、复写纸、钞票纸等高级纸张的优质原料、一直供不应求。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