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阿克苏哪里有好吃的特产 阿克苏特产有哪些可以带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阿克苏哪里有好吃的特产 阿克苏特产有哪些可以带走更新时间:2022-04-15 13:03:13

一. 湖北省 恩施州 利川 黄莲中的精品---鸡爪莲

质优名贵的利川黄莲。利川黄莲形似鸡爪,称鸡爪黄莲,又称南岸味莲是黄连中的名贵品种。这种黄连在利川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北京同仁堂即以利川黄莲为原料。1976年,利川被定为全国黄莲基地。目前,基地年留存面积4万亩,产量1400吨,质量居全国第一位,年产量仅次于重庆石柱,居全国第二位。以此为原料生产的中药片“黄莲片“,治疗肠炎痢疾功效独特。( 利川)

二. 新疆 阿克苏 温宿县 温宿薄皮核桃

温宿县是新疆著名的“中国核桃之乡”,现有核桃面积16万亩,盛产的薄皮核桃以皮薄、肉美、味香而著称中外,被专家确定为“品质极上,无可匹敌”的部优品种。在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新温179号和扎343号分别获得银奖和铜奖。温宿县木本粮油林场培育的核桃品种因其具有“早实、丰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2002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特色种苗基地”称号,被自治区命名为“优质核桃生产基地”。2007年,林场5000亩优质核桃基地通过国家有关部门“有机转换产品认证”,获得《有机转换产品认证证书》。2007年10月,温宿核桃又获得了20081指定果品、中华名果的殊荣,而这一切与温宿种植核桃悠久的历史以及百年古核桃树所做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三. 新疆 阿克苏 库车 库车阿克沙依瓦葡萄

库车阿克沙依瓦葡萄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库车阿克沙依瓦葡萄

新疆库车县东起库车县,西至阿拉哈格镇,南起哈尼哈塔木乡,北至伊西哈拉镇共7镇、4乡、1场。

牙哈镇位于库车20公里,是库车众多古老乡镇中的一个,这里也有着石窟群,只不过不象克孜尔石窟和库木吐拉石窟那么知名罢了。

牙哈镇阿克布亚村葡萄协会成立于2003年3月,目前全镇有葡萄专业户238户,种植面积2300亩。该镇以前种植的葡萄一直都是小而圆的土葡萄,2001年以后,牙哈镇引进木纳格葡萄,比土葡萄颗粒大而且产量高。几年来,阿克布亚村葡萄协会的葡萄种植户不断将引进的木纳格葡萄进行改良,改良之后的葡萄有红、白两种颜色,口感纯正,亩产可达2吨至3吨。

以前每公斤1.2元的葡萄,今年却卖到了2.5元。库车牙哈镇的农民切身感受到了葡萄商标给他们带来的实惠。葡萄种植大户艾尼·库尔班去年他种了4亩葡萄,收入2万多元。每年七八月葡萄采摘季节,附近各村总为葡萄的销路犯愁,而阿克布亚村的葡萄则畅销无阻,根本不用四处去推销,每年就有不少广州、四川的客商来这里签订单。

为了保护农民自己培育出来的上好葡萄,让全村农民科学致富,2004年8月,库车县牙哈镇协助阿克布亚村葡萄协会注册了“库车阿克沙依瓦葡萄”商标,这在库车县林果业领域尚属首次。

阿克布亚村的葡萄产量现今已超过1000吨,收入达100万,与未注册商标前相比,平均一亩地增收500元至600元。

艾尼家有8亩葡萄园,在村里起“示范园”的作用。他去过广州、成都、北京、和郑州、吐鲁番等地,学习过葡萄栽培、管理的新经验,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富户,他指着新盖的大房子说:“这里是我的家,葡萄园是我的另一个家,几天不去葡萄园劳动,我会生病的,特别是在10月份,看着一咕噜一咕噜的葡萄,我会把它们当成一咕噜一咕噜的金子。”

村里的葡萄园十分安静,葡萄藤都埋在地下,现在它们又从土里冒出来,顺着葡萄架绽发新芽,但新芽刚冒出了一点点黄色,给人些许新奇和惊喜。有人将发酵过的羊粪和牛粪堆在路边,为的是给开墩后的葡萄施肥,补充营养。几位老人在修理葡萄架,取下旧铁丝,换上新的。

一座葡萄园里,4位维吾尔族小伙子在忙碌着。开墩后的葡萄藤缠绕在一起,像虚弱的蟒蛇静静卧在堑沟里。小伙子们把它们从泥里挖出来,然后齐心协力,将这些“巨蟒”高高抛起,搭到葡萄架上。开墩、上架、摆蔓是一项重体力活,讲究配合,一般由青壮年来做。小伙子们告诉我,他们从早晨8点点干到晚上10点,一天能上架3亩地。春天给人们带来着憧憬,带来着希望,它点燃了阿克布亚村对葡萄的梦想,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四.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傈僳族的“麻布衣”

居住在大理地区的傈僳族,新中国成立前,大都是居住在高寒山区,穿着都用自己栽种的1籽剥下的丝皮加工制作的衣服,傈僳族群众叫它“麻布衣”。

傈僳族男子服饰,上身穿一件用10多个麻布丝纽子对排相扣的麻布对襟短农;个别地区男子着长衫,下穿一条大裆麻布裤子,有的头戴瓜皮小帽或以青布包头,或不戴帽而喜蓄一咎发辫缠于脑后。头人及个别富庶人家的男子,则爱在左耳上戴一串大红珊,以表示自家富有,在人们心目中和社会上享有的荣誉、尊严和地位。大多数男子脚穿自家编织的草鞋或用麻线编织的麻草鞋。特别不可缺少的是,成年男子都要左腰配腰地右腰挂一个用熊等兽皮制成的箭包,用来盛箭,身背导弓,犹如一名武士,给人有一种粗护、洒脱、刚毅、威武的感觉。

傈僳族妇女的服饰又与男子截然不同,它给人的感觉又是美观、大方。妇女习惯在前额打一种人字形状的叠式包头,头缠丈二长的黑布绕子。而年轻妇女的头饰打扮要分三层底为黄色或蓝色,二层用花毛巾,三层为青包布。傈僳族妇女不论老少,都喜爱戴银耳环,手戴镯子,年轻妇女则显示自己年青漂亮,再配戴一些贝壳、银币等装饰品,有的还成串挂于胸前,妇女下身着用火草或白布、青布加工制作的百格裙,裙长及地,走起路来人如在云中,蹲下裙散开,又如人在花中。妇女多数腰系自制的白麻布腰带,带上绣有花、叶图案。脚穿布鞋或胶鞋。这种装束使傈僳妇女行走时长裙摇曳摆动,显得购娜多姿,有一种独特的风韵,使人见之不忘。

1949年后,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改变,傈僳族人民的服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古朴风雅的服饰添进了现代风采,让傈僳族服饰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就象那开放的马樱花,散发出独特的芬芳。

五. 新疆 阿克苏 乌什县 乌什鹰嘴豆

乌什鹰嘴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民间有:“每天吃豆三钱,何需服药连年”的谚语。如果人们每天都吃些豆类食品,不仅能够远离疾病的困扰,还可辅助治疗一些疾病,豆中之王的鹰嘴豆就是其中一类。鹰嘴豆俗称桃豆、鸡豆、羊头豆、回回豆,维吾尔语称“诺胡提”,是世界第三大豆类,因其外形独特,类似鹰嘴而被称为鹰嘴豆。在维吾尔医药中已应用了2500多年,享有很高的声誉和药用价值。乌什县所生产的鹰嘴豆含有丰富的易吸收易消化的植物蛋白、粗脂肪、粗纤维、亚油酸、维生素和镁、钙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份,是不含任何添加剂的纯天然保健食品,是适合高血糖、糖尿病患者以及中老年人长期食用的一种高蛋白、低淀粉、纯天然的食品,被誉为“营养之花、豆中之王”。 因其品质优良,产品畅销区内外。2004年,乌什县被中国之乡推荐及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授予 “中国鹰嘴豆之乡”。当时全县万亩鹰嘴豆生产基地通过无公害检测认证,认证产品种类“诺胡提牌鹰嘴豆”。2009年,以亚科瑞克乡鹰嘴豆种植基地为重点,全县完成鹰嘴豆种植0.58万亩,平均单产184.8公斤,总产1070.7吨。2010年全县鹰嘴豆种植计划面积0.6万亩。 维族人的日常饮食中,通常以牛羊肉,奶制品,高糖瓜果为主,如此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摄入,当地却很少有人患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联合国卫生组织科考后发现,因为在他们的主食——手抓饭里,掺有食物鹰嘴豆,正是鹰嘴豆起了平衡膳食的关健作用,让他们远离糖尿病及“三高症”。此外,当地人除寿命极长外,生育能力也极强,当地男性70、80岁依旧可以生儿育女,这与特殊环境下生长的鹰嘴豆具有很强的能量素,可以充分补充人体肌能有关。因此在当地鹰嘴豆也被称为“长寿豆”医学专家和食品专家对鹰嘴豆在营养物质的全面性、生物值及其消化吸收方面,认为鹰嘴豆均大大优于其它豆类,给予极高评价。

所在地域: 新疆

申请人: 乌什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乌什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阿克苏地区西部,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天山南麓,托什干河上游地带。东连温宿县和阿克苏市,西接阿合奇县,南与柯坪县交界,北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和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接壤。乌什鹰嘴豆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英阿瓦提乡、阿恰塔格乡、依麻木乡、亚科瑞克乡、阿克托海乡、奥特贝希乡、亚满苏乡乡、乌什镇等管辖范围内的5乡共37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78°23′41″至80°01′09″,北纬40°43′08″至41°51′12″、平均海拔在1200-2000米左右,保护面积750公顷,年产量24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特征:粒外表棱角分明,褐色,豆粒外表形状圆,上面有个尖尖的嘴,颜色白,皮薄,籽粒体形较小,长0.8厘米、宽0.6厘米,千粒重为160—200克,种皮为黄褐色,外形似鹰头,顶端具喙,籽粒表面不光滑,半起皱有棱。 (2)内在品质指标:鹰嘴豆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无论是从种类,还是数量上,都大大超过其他豆类。维生素B1为0.35-0.58(mg/100g),维生素B2含量为0.035-0.058(mg/100g),还原型VC含量为8-15(mk/100g),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平均可达19.5-23.0(g/100g),灰分含量为2.5%-3.7%,脂肪含量为4.1%-5.4%,氨基酸有18种至多(含人体必须但自身不能合成的全部8种氨基酸),每公斤鹰嘴豆所含的钙760-850毫克,铁含量达50-70(mg/kg), 钾9500-11000毫克,磷3100-3600毫克,锌25-38(mg/kg),铜5-10(mg/kg),镁1400-1700毫克。

六. 新疆 阿克苏 库车 米特尔喀瓦甫

米特尔喀瓦甫.维吾尔语的意思是一米长的羊肉串。这种巨型羊肉串在天山南北均有出售,不过要数南疆库车县的正宗。通常这种羊肉串要比普通羊肉中长一倍至两倍,其肉块也要大的多,一串即可过瘾。烤这种巨型羊肉串的炉子也要比普通的烤炉要宽和长。所用燃料既可用无烟煤,也可用索索柴,其效果基本一样。

原料:当年的羊羔肉、鸡蛋、芡粉、洋葱;孜然、辣面子、精盐等。
做法:把羊羔肉去骨切成小块,要肥瘦搭配,备用。
将鸡蛋打碎,去其蛋黄,只要蛋清,放在盆内不断地用筷子搅拌,打到起泡沫,然后放人芡粉和洋葱沫拌匀成糊糊状。将羊肉块放人糊糊中,均匀地涂上糊糊,然后穿在铁钎上。放在烤炉上烤时,再撤上孜然粉、辣面子和精盐。等无烟煤或是索索柴烧红后;无青烟时再烤。约十分钟左右即熟。

除了在熔炉上烤之外,南疆一些地区的一些群众把这种烤肉也放在‘吐努尔”(馕坑)里烤。不过这种馕坑和烤馕的馕坑不一样,有的还可以移动。。
特点:油光焦黄;肉鲜嫩味香。

七. 新疆 阿克苏 六团红富士苹果

六团红富士苹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六团红富士苹果是新疆阿克苏地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六团的。六团红富士苹果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六团“天山玉”红富士苹果获得绿色食品证书,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产品符合绿色食品A级标准,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年产量8000吨。

2013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六团申报的“六团红富士苹果”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六团红富士苹果划定的产地地域保护范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六团一连、二连、三连、四连、五连、六连、七连、八连、十连、宏源种植厂共10个农业连队。地理坐标为东经80°22′30″~80°27′08″,北纬40°50′10″~41°02′30″。

八. 云南省 临沧 镇康县 亚热带的党参

党参为植物党参和中药材的统称。党参属植物全世界约有40种,中国约有39种,药用有21种、党参为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古代以山西上党地区出产的党参为上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现代研究,党参含多种糖类、酚类、甾醇、挥发油、黄芩素葡萄糖甙、皂甙及微量生物碱,具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但气滞、肝火盛者禁用;邪盛而正不虚者不宜用。

九. 新疆 阿克苏 沙雅县 沙雅马鹿

沙雅马鹿是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的。沙雅县享有“中国塔里木马鹿之乡”的美誉。

沙雅县是塔里木马鹿的主要产地,沙雅的塔里木马鹿主要分布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的塔里木河两岸,塔里木马鹿对塔里木盆地的荒漠区具有独特的适应性,耐干旱、酷热、大风,长期的自然选择,使塔里木马鹿适应了塔里木河流域含盐量大、矿化度高的水质,善奔跑,耐跋涉,食性广。远在2000年前我国古代就已将鹿尾作为一种珍贵的滋补强壮剂,塔里木马鹿尾则又是鹿尾中的佳品。再则沙雅塔里木马鹿茸多次获广州博览会、乌鲁木齐对外经济洽谈会金奖,产品主要出口韩国、日本、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

沙雅县为发展塔里木马鹿养殖业和促进产业化经营,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成立了塔里木马鹿协会,注册了“塔里木”马鹿及其产品商标,应用人工配种技术改良品种,实施了国外引资项目,由于一系列相关措施的出台,加快了沙雅县马鹿养殖规模扩大的速度,目前,沙雅县有塔里木马鹿32000头,其中人工饲养塔里木马鹿9000头,野生塔里木马鹿23000头。年产鹿茸2.5吨,每年能为全县农牧民人均增收近20元。 2006年,在马鹿协会的组织带领下,沙雅县引进了鹿茸切片技术和设备,扩大了鹿茸产品消费市场,促进了产品的销售,使沙雅县马鹿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十. 新疆 阿克苏 库车 库车小帽

库车小帽

库车小帽的制作历史很长,最早可追溯到晋朝甚至更早的时期。

清朝乾隆年间,库车王爷入觐,以当地羊羔皮帽做为供品,其光洁轻柔为王室贵族赏识,遂被为常例供品。

库车老城的中心,有一条“土玛克巴扎”(帽子街)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街上一年四季都有卖帽子的店铺和商贩。

库车羔皮帽样式有五种:白皮帽,光面皮帽,套面皮帽,西式皮帽、克族帽等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