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赣南18县特产介绍 赣南18县各县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赣南18县特产介绍 赣南18县各县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03-30 07:56:33

一. 云南省 玉溪 元江县 元江酸角

元江酸角是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的。酸角分甜角和酸角,甜角是后来改良后的品种。两种东西的区别就是在于味道一个酸一个甜。

酸角学名罗望子,产在云南。它的外形酷似香肠,硬硬的壳里裹着厚厚的果肉,果肉外面被两三条叶脉似的“筋”缠绕着,果肉的里面藏卧着几颗核(籽)。酸角分甜角和酸角,甜角的味道不苦不酸不辣不涩还真是有点甜,确切地说好像果脯的味道。甜角是天然的果脯。

酸角又称罗望子、“木罕”(傣语),一种外表长的像花生内心像干桂圆的,是云南省低热的河谷地区的热带果实,有两个类型:甜型和酸型。生长于元谋、宾川、元江、西双版纳等地。大乔木。最高可达25米。耐瘠、耐旱,忌寒。叶对生,荚豆微弯,宽1.5-2.5厘米,长5-10厘米。果肉褐色。有甜角、酸角两种。含蛋白质3.1%,碳水化合物71.8%,纤维3.0%,维生素C、A、B1、B2,钙,磷,铁。

酸角果肉富含钙、磷、铁等多种元素,其中含钙量在所有水果中居首位,具有清凉解署,开胃健脾之功效,直接口含甜角可生津去暑,止咳化痰,消除咽喉疼痛,帮助消化,洁齿固齿,为老少皆宜的保健食品。

它具有很高的保健疗效,能防治腹泻、气胀、麻痹、瘫痪、坏血病,可杀死人体寄生虫,减缓酒精、曼陀罗中毒。如与食盐拌用可作为去风湿病搽剂。

二. 云南省 丽江 玉龙县 甜米酒

用米饭和甜酒药(或称酒曲)混合,保温一定时间而制成的。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一种称为根霉的微生物。能把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的根霉可用于做甜米酒。根霉能利用各种谷物原料生长,使淀粉糖化,所以不管是江米或大米煮成饭就是做甜米酒的好原料。一般在30℃,48小时左右,根霉即可旺盛生长,菌丝布满米饭,由菌丝中分泌的酶起糖化作用,米饭变软边甜,即成甜米酒。推荐餐馆:古楼小吃(丽江市从酒吧街到万古楼的上山台阶路中)

三. 云南省 丽江 宁蒗县 当归

当归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 其功能为补血和血, 润燥滑肠,破瘀生新,止痛调经,是治疗血虚头痛腰痛、虚痨寒热、大便枯结、屡痹、金疮瘀血、痛疽肿痛及妇女血症的要药。归头用以炖鸡、炖肉等,为温性强壮药,有补虚养血之效。

当归主产于丽江地区的高寒山区,现多为工人栽培。其品质以身干,根头肥大,结实,有油气,味芳香,肉白者为佳。畅销国内,远销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地区。

四. 甘肃省 酒泉 瓜州县 瓜州枸杞

瓜州枸杞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瓜州枸杞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枸杞自古就被誉为生命之树,伴随着华夏文明从4000多年前的殷商文化走来,自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枸杞子在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方面,是十全十美的极品、神品。它源远流长的历史、扑朔迷离的传奇、神奇功效的药理、养生保健的饮食、红红火火的吉祥、特殊的地域环境、益寿养颜的健康果酒、西方的“超级水果”。枸杞子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枸杞的传奇文化是神化了的文化,可见枸杞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都有枸杞的传奇文化。古人认为常食枸杞可以“留住青春美色”、“与天地齐寿”,因此,枸杞花被称为“长生花”,枝条被称为“仙人杖”“西王母杖”。当时,秦始皇为了长生不老,费尽心机寻求长生之药,宫中被视为三大处方秘药返老还童丸、七宝美髯丹、延龄固本丸中,都有枸杞的成分。宋徽宗时,顺州筑城,民工们在土中挖到枸杞的根,其外形如犬,立即献入宫中,这就是传说中的千岁枸杞。又传唐代润州有个开元寺,寺里有一口井,突然从此井口冒出两缕青烟,继而又从井0来两条巨龙,在井的上空昂首摆尾,翻滚了一阵子后,回头向井内吐两颗红色耀眼的龙珠,然后便腾云驾雾摇头摆尾直奔东海而去。龙珠在井中变成了两棵大枸杞树,树根扎在井壁的砖缝里。此树长了多少年谁也说不清,只是它粗壮的茎干和灰白色的枝条沿井壁下垂,长达两米余,枝繁叶茂,好像两条意欲向上腾飞的巨龙,故乡民称枸杞为龙树。居住此的居民世世代代饮用此水,人们大都长寿。久而久之,乡民们给该村起了一个吉祥的名字叫长寿村。

瓜州县地理气候条件独特,适宜枸杞的生长,出产的瓜州枸杞粒大、色红、肉厚、质柔润、籽少、味甜,经甘肃省分析测试中心检测,瓜州枸杞粒度(粒/50克)≤370、水分≤13.0、枸杞多糖≥3.0、总糖≥40.0,并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B1、B2、C和钙、铁等维生素,无农药残留,出产的瓜州枸杞供不应求,产品远销国内13个省市。

地域范围

瓜州县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祁连山北麓,地理坐标为为东经94°45′00″~97°00′00″,北纬39°52′00″~41°53′00″,东连石油城玉门市,西接旅游名城敦煌市,南北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毗邻,西北与新疆哈密市相接,自古以来,就是东进西出的交通枢纽,古丝绸之路的商贾重镇。县境东西长约185公里,南北宽约220公里,国土面积24130平方公里,瓜州枸杞产地范围为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布隆吉乡、锁阳城镇、沙河乡、梁湖乡、七墩乡、双塔乡、广至乡、西湖乡、河东乡、腰站子乡、三道沟镇等十四个乡镇。全县目前共栽植枸杞面积4730公顷,枸杞干果总产量达到4118吨,产值1.56亿元。

五. 云南省 迪庆 维西县 维西蜂蜜

维西县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优越,县境以杜鹃花为主的野生花卉名目繁多,形成维西独具特色的固定养殖蜜蜂的养殖方式,生产的蜂蜜具有“野生白花蜂蜜”的美誉。

六. 江西省 赣州 信丰县 赣南脐橙

赣南脐橙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赣南脐橙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赣南脐橙果大色艳、香气浓郁、甘甜味鲜、营养丰富,堪称果中佳品。在全国橙类评比中多次名列榜首。名优品种“朋娜”、“纽贺尔”、“奈沃足娜”等被评为国优产品,远销港澳。日本、法国、俄罗斯等国。信丰被评为“中国脐橙之乡”、“脐橙出口基地县”和全国唯一的“脐橙标准化示范区”。(赣州)

地域范围

2003年2月12日,农业部正式发布《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将赣南列入赣南湘南桂北优势产业区,将成为我国重要的鲜食脐橙生产基地。

特定品质

赣南脐橙的起名有两个原因:一是赣南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土壤条件,生产的脐橙果大形正,橙红鲜艳,光洁美观,可食率达74%,肉质脆嫩、化渣,风味浓甜芳香,含果汁55%以上,可溶液性固形物含量14%以上,最高可达16%,含糖10.5%-12%,含酸0.8-0.9%,固酸比15-17:1。

文化典故

与美国脐橙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1-2个百分点,与日本脐橙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1-3个百分点,由于品质优良,风味浓郁,富有香气,深受欢迎,无形之中消费者把赣南产的脐橙称为之为赣南脐橙。二是由于广大农民种植脐橙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找到了一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好路子。此外,境外客商看好赣南脐橙,进一步带动了产业,为了便于销售,进入大市场,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自发地将本地脐橙起名为“赣南脐橙”。

七. 广东省 清远 连山县 连山鱼生

“吃生”是壮族人的特殊饮食习惯

把鲜鲩鱼(至少要两斤以上),洗净破开(不能沾生水),把鱼脏取出另作处理,把鱼肉一片一片剥割出(无骨),切成薄片,放在筛上晾干,拌以酸醋、盐、油、生姜、葱花、蒜米等佐料,密盖几分钟即可吃。

八. 吉林省 白山 长白县 高山蓼

高山蓼

多年生草本,茎通常微有短柔毛,从基部分枝,疏松开展,高10-30(40)厘米。托叶鞘具疏长毛;叶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3-5(7)厘米,宽0.7-1.5厘米,基部微圆形至阔楔形或楔形,先端渐尖,微钝头,表面通常无毛,稀背面具伏毛,边缘具缘毛。圆锥花序,疏松开展,下部具多数叶,上部缺如;花被长约2.5-3毫米,果期时长达3.5毫米,5深裂;雄蕊8,子房无毛,花柱3,柱头头状。小坚果三棱形,长2.8-3.3毫米,不超出花被片,包于花被内或与之相等,或有时微露出。

生于高山的裸岩上。分布于西伯利亚,中国(东北),朝鲜,日本。

九. 广东省 清远 连山县 连山大米

连山大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连山大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连山大米是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的。连山大米因米粒饱满、色泽晶莹玉白通透,煮出来的饭富有光泽、柔而不粘,冷却不硬不回生等而著称。

连山是生态发展区,是北江上游的水源涵养地。连山森林覆盖率超过83%,居全省之首,且无污染工业,是粤港澳腹地中难得的一块净土,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连山于2003年引进有机稻种植,在种植过程中,严格按照有机食品生产的技术规程操作,应用天敌防治病虫害,如“鸭稻共作”、灯光诱杀害虫、人工除虫技术等有机生态做法,使稻米绿色健康,烹制出的米饭香、甜、软、滑兼具,口味极佳。经加工包装上市后,卖到了10多元每斤仍供不应求,畅销省港澳。

作为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首个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地方特色产品,"连山大米"已有600多年的种植历史。连山大米因米粒饱满、色泽晶莹玉白通透,煮出来的饭富有光泽、柔而不粘,冷却不硬不回生等而著称。近年来,该县创建的多个“连山大米”产品品牌分别获得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成果奖、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银奖、第三届中国华南农业博览会优质农产品金奖等奖项。

连山大米产地范围为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现辖行政区域。

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农业地方标准:DB441825/T6-2012《连山大米》

十. 云南省 玉溪 峨山县 蘸水

峨山彝族的饮食习惯与当地汉族大致相同。端阳节包粽子、做包子;八月十五做蒸糕,勒苏做荞糕。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舂糯米或香米粑粑。粮食以稻谷、包谷、麦子为主。传统饮食则讲究烧、烤、炒、煮、蒸。清煮牛、羊、狗肉,食用时喜欢蘸用很有特色的调料,俗称“蘸水”。蘸水的制作原料为辣椒、姜、葱、蒜、椿果、花椒、薄荷,味道辛辣可口。勒苏过节吃牛肉时,将牛肉煮熟切成片,堆放在新采来的青松毛上,全寨人团团围坐在肉堆旁,由年长受尊敬的老人招呼一齐就餐。这种古老的习俗,象征着全寨人的友好团结,至今有的寨子还保留着。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