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城口土特产宣传语 城口县土特产货源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城口土特产宣传语 城口县土特产货源更新时间:2022-04-04 02:10:17

一. 重庆市 城口 城口洋芋

城口洋芋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城口自有人居住以来,就有洋芋种植,栽培历史悠久。洋芋是城口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在全县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境内海拔高差大,在同一地区、高山与低山、阴坡与阳坡,气温差异较大,立体气候明显,且昼夜温差大。县境内土壤PH值在5-8之间,有机质、硒矿物质含量丰富,自然肥力高。全县所有水系均满足水域功能区划Ⅲ类以上标准,绝大部分满足Ⅱ类以上标准。是洋芋独特生长的地理、水文和气候条件。长期以来,城口洋芋在种植过程中,只使用农家肥,不使用化肥和农药。因此,城口洋芋薯形规整、大中薯率高,芽眼浅且少,表皮光滑;食用口感软、细腻,淡香、微甜;营养丰富,尤以粗纤维、蛋白质、铁、维生素C、B1 和B2的含量为丰富。

地域范围

城口县位于重庆市最北端,大巴山的南簏。东接陕西省镇平县、平利县;西连四川省宣汉县、万源市,北靠陕西省岚皋县、紫阳县;南接重庆市开县、巫溪县。城口洋芋地域范围包括城口县的厚坪、治平、东安、河鱼、高观、咸宜、明中、周溪、左岚、高楠、沿河、北屏、岚天、双河、修齐、明通、鸡鸣、蓼子、巴山、龙田、高燕、坪坝、庙坝23个镇乡,核心区集中在厚坪、东安2个镇乡。地域范围最低海拔481.5 m、最高海拔2686m。地理坐标为东经108°15′18″~109°16′43″、北纬31°37′25″~32°12′13″。生产面积13000公顷,总产量24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城口洋芋长椭圆形,薯形规整、大中薯率高,芽眼浅且少,表皮光滑;食用口感软、细腻,淡香、微甜。 2、内在品质指标:城口洋芋蛋白质≥2.5%、淀粉≥14.7g/100 g、铁≥1.16mg/100g、钙≥13mg/100g、硒≥4.2×10-3mg/㎏。 3、安全要求: 产地和生产过程及安全要求执行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规定: NY5332-2006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 NY5221-2005无公害食品薯芋类蔬菜

二. 重庆市 城口 野生岩耳

岩耳为地衣植物门植物,因其形似耳,并生长在悬崖峭壁阴湿石缝中而得名,体扁平,呈不规则圆形,上面褐色,背面被黑色绒毛。石耳含有高蛋白和多种微量元素,是营养价值较高的滋补食品,是一种稀有的名贵山珍。

三. 重庆市 城口 城口杜仲

杜仲,落叶乔木,高达15~20米,胸径约50厘米。树皮有粗或细裂纹。枝、根、皮、叶均含硬橡胶。叶侧脉和网脉正面下凹而背面凸出,雌雄异株。无花被。翅果扁平长椭圆形。中国特有单种科植物。分布于长江中部各地,生于海拔300~2500米处的温凉、湿润而阳光较充足的生境中。在新生代时曾分布于北美和欧洲。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但野生资源已破坏殆尽。国家二级保护稀有种。城口人工栽植杜仲有较长的历史,目前在全县各地均有分布。

信息来源:重庆市城口县人民政府

四. 重庆市 城口 鸡鸣茶

城口县位于重庆市最北端,地处大巴山南麓,与我国两大富硒带紧密相连,本区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云雾缭绕,多为酸性土壤,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宜茶地区广阔,茶园生态条件优越,是重庆市重点产茶县之一,也是开发富硒富锌名优绿茶的好地方。茶叶是城口的主要经济作物,也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骨干项目之一。据统计,二OO五年全县茶园面积3万余亩,茶叶总产600余吨,全县共生产名优绿茶60吨,占全县茶叶总产值的34%,名优绿茶的开发,对促进城口绿茶生产和整个茶业稳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来,城口县集中抓了名优绿茶产品特别是绿色食品的开发工作,城口鸡鸣茶于二00二年四月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中心的绿色食品标志。是重庆市继巴南银针第二个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标志的茶叶。为了开发鸡鸣茶,城口首次编制了城口县绿色食品茶叶产业发展规划,把开发城口鸡鸣茶列入城口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主要思路是,“十一五”期间,城口茶叶产业发展坚持以绿色食品为方向,加大科技投入,利用好西部大开发的相关产业政策和加入WTO所带来的贸易捷径,加强改造,建好基地,实行无公害生产和加工,塑造品牌,搞好服务,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实现产业化。建一个绿色食品茶叶生产、加工基地;组建一个茶叶产销联合体,培植龙头企业;制定一套严格的生产标准,全县推出一个品牌,高质量拓市场;依靠一个科研单位进行技术扶持,改进城口茶叶生产技术。总体目标是:通过引进良种,新建低改茶园,合理采养,改进加工技术,使绿色食品城口鸡鸣茶品质提高,产量增加,市场份额增大,效益增长,从而使茶区农民增收,生态环境改善,带动其它产业的快速发展。

五. 重庆市 城口 城口厚朴

厚朴(Manoliaofficinalis)木兰科(Magnoliaceae)木兰亚科木兰属落叶乔木。中国的重要药材及工艺用材树种。本亚科植物化石分布较广,最早见于亚洲东部、西欧、北美的上白垩统,在中国宜昌、松辽盆地以及江汉平原下白垩统上部都有梭形的木兰科花粉。木兰属植物约90种,分布于中美洲、北美洲,以及亚洲的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约30种。

厚朴树高可达20米,胸径35厘米。干通直。树皮灰棕色,粗糙,具纵裂纹,内皮紫褐色或暗褐色、平滑。顶芽大,窄卵状圆锥形,无毛。小枝粗壮,淡黄色,具环状托叶痕。叶集生枝端,倒卵形至倒卵状椭圆形,长23~45厘米,下面有弯曲毛及白粉。花单生枝端,与叶同放。聚合果圆柱形或卵状圆柱形,种子鲜红色,内皮黑色。分布于广西、湖南、四川、湖北、贵州、陕西、甘肃等地。

变种凹叶厚朴(M.officinalisvar.biloba)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东部及广西、安徽等地,垂直分布多在海拔500~1500米之间。喜凉爽、潮湿气候,宜生于雾气重、相对湿度大而又阳光充足的地方。分布区年平均气温16~20℃,1月平均温度3~9℃,年雨量800~1800毫米。喜疏松、肥沃、含腐殖质较多、湿润、排水良好,弱酸至中性的土壤。一般以山地砂壤土和石灰岩形成的钙质土为宜。野生厚朴多混生在落叶阔叶林内,在溪谷、河岸、山麓等向阳地方生长良好。15年开始结实,20年以后进入盛果期。4~5月开花,9月下旬至10月果熟。采下的果实晒1~2天,果壳稍干即可沙藏。播种前取出种子,置冷水中浸泡3~5天,擦去红色假种皮,然后播种。种子千粒重约为310克,发芽率60~80%。早春采用条状点播。1年生苗高40~50厘米时可出□或移床,也可用压条、扦插、分蘖和嫁接等法繁殖。

厚朴、凹叶厚朴的树皮含有厚朴酚、木兰醇、生物碱、挥发油等成分,味辛性温,是重要的中药材,已被列为二级保护植物。一般定植10年后即可剥皮,但以20~30年后剥的最佳。根、茎皮、芽、花蕾、果均可入药称厚朴或温朴,俗称“潜朴”,境内地道药材。种子含油率35%,可榨油,供制肥皂。材质轻,纹理细密,适于作图板、雕刻、漆器、乐器、铅笔杆、火柴梗等用。树态雅致,花大而芳香,可作庭园观赏树木。

厚朴在我县海拔1000米以下雾气重、相对湿度大、阳光充足、土壤肥沃而疏松的山坳杂木林中有零星分布。50年代县内农户开始大量种植,资源较多。

六. 重庆市 城口 格格面

格格面:大巴山的一种独具风格的小吃,它就是由多个小蒸格相互重叠蒸煮出来的小吃,名字也叫格格。其品种可分为猪肉格格,羊肉格格,牛肉格格,肥肠格格,排骨格格等,各种口味的格格加入面中便成了格格面。

信息来源:城口旅游网

七. 重庆市 城口 石鸡

石鸡产地于重庆城口。

石鸡又名山鸡、石鳞、石蛙、棘蛙。石鸡皮肤薄软,呈乌褐色,肉质松软鲜嫩,性味甘平,富含蛋白质、钙等成分,脂肪少,易消化,营养价值甚高,食之有清火、明目、滋补健身之效。蒸、炖、烧、炒都可以。熟后皮肉黑白相间,形状、颜色极似黑木耳。食之滑润甜爽,柔嫩细腻,清鲜味纯。

八. 重庆市 城口 城口蜂蜜

城口蜂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城口蜂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城口中蜂养殖已有数百年历史,经过长期饲养驯化,形成了外貌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比较一致的中蜂品种。“城口中蜂”是纯生态驯养的野山蜂,常年定地高山深处,采集的是奇花异草。中蜂酿造的野生蜂蜜,细腻如绸,味道浓厚香醇,口感绵润,具有特殊的中药材香气,含有多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微量元素,且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治病功效。城口蜂蜜2009年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和地理标志登记认证。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城口蜂蜜主要为百花蜜(药蜜)。城口蜂蜜呈琥珀色、浅琥珀色、黄绿色(因季节不同、蜜源不同出现颜色不同),透明、无杂质、无气泡;具有特殊的中药材香气;味道浓厚香醇,口感绵润;手感细腻如绸。 2、内在品质指标:果糖葡萄糖(g/100g)≥60,蔗糖(g/100g)≤5。 3、安全要求:符合NY/T752-2003《绿色食品蜂产品》的标准和要求。

地域范围

城口蜂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城口全县24个镇乡,核心区集中在东安、河鱼、岚天、北屏、厚坪、龙田、双河、治平、明中、咸宜等10个镇乡(详见城口蜂蜜区域分布图)。城口县地处重庆市最北端,东接陕西省镇坪县、平利县,西连四川省万源市、宣汉县,北与陕西省紫阳县、岚皋县接壤,南与重庆市开县、巫溪县相邻。东西长96公里,南北宽66公里,幅员面积32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233公顷。地理坐标为东经108°15′18″~109°16′43″,北纬31°37′25″~32°12′13″,海拔高度为481.5m~2686m。

九. 重庆市 城口 城口老腊肉

城口老腊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肉香味浓,口感好,肥而不腻,故有“老口老腊肉,香飘山内外”美称。 ( 城口)
土老福腊肉传统腌制的基础上,用最新配方腌制浸泡,并以科学方法配大巴山多种有益植物树叶轮换熏烤减少腌腊制品中的有害物质,极大地提高了老腊肉的健康指标。腊肉均是经过40天左右的熏烤而制成。







“土老福”品牌城口老腊肉四大特色:


1.原汁原味城口农家土猪肉为原料:现已发展到当地上万户,3万余农民为我厂养殖粮食猪,有效的把握土猪(肉质好,无公害)原料。


2.大巴山多种森林(植物)树木薰烤:科学精选多种森林植物为薰烤原材料。


3.纯手工精制“千年历史传统食品”:农家传统薰烤方法,工厂化制作推广。


4.新工艺、新技术打造健康腊肉“土老福”:传统工艺与西大科研成果相结合,大大降低了腊肉中的有害物质。








充满浓浓乡情的黄灿灿、亮晶晶、肥而不腻、口齿留香的“土老福”农家老腊肉主要以“熏烤”为主, “熏烤”比“烟熏”在打造健康食品方面更具科学性。这是“土老福”腊肉最具独特之处!乡亲们做腊肉用的猪都是那种被当地称为“地油子”的土猪。

这么样识别和食用“土老福”城口老腊肉


一、外观
每块成品腊肉均铬印有“土老福”钢印标记,由于产品是经十余种香型森林植物树木“熏”与“烤”,腊肉、香肠呈自然“枣”红色。


二、口感
由于“土老福”腊肉用土猪肉鲜肉精制(工厂每天收购当地农民饲养的“地油子”土猪为主要原料,以鲜肉当天分割腌制完毕,一律不采用便宜的冻肉制作),口感绝佳!与其他“冻肉”“饲料猪肉”制成的香肠、腊肉在口感上有明显区别。


三、品质决定价格
科学“熏”、“炕”,健康提纯传统熏制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土老福”城口老腊肉每批货熏烤时间均达45天以上,每斤鲜肉只能炕出0.5斤老腊肉,比普通腊肉成本大大增加。“土老福”腊肉市场价超过45元/斤(每斤低于30元的决不是“土老福”腊肉)。


四、食用方法
食用前最好是通过数小时的浸泡(不能低于30分钟的浸泡),然后用清水洗净(蒸、炒、炖等)多种方法食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