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常德市土特产电话 常德市特产土陶哪卖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常德市土特产电话 常德市特产土陶哪卖更新时间:2022-03-30 06:24:18

一. 湖南省 常德市 临澧 麻辣藕

临澧有渊远厚重的饮食文化。对于莲藕,除了生吃、烧汤、爆  炒以外,还开发出了色味俱佳的“凉拌麻辣藕”,成为家喻户晓的一道开胃增食的时尚菜。其制法为:取鲜藕一节,去皮洗净后,整节放人锅中,用水煮熟,切成厚薄均匀的小片,再与麻辣油、辣椒末、盐等佐料搅拌而成,冷却后即可食用。
吃麻辣藕,很有味,一是闻香生津,二是食之生汗。所以,麻辣过后的感觉,除了让你想喝水外,再就是在身边多了几包擦嘴的餐巾纸。

二. 湖南省 常德市 临澧 临澧杂柑

临澧杂柑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临澧杂柑,是湖南省临澧县名优特柑橘新品种,是临澧县农技人员在中国农科院、中国柑桔研究所、湖南省农业厅、湖南省农科院柑橘专家的指导下,从引进的杂柑品种中精心筛选培育而成。临澧杂柑12月上中旬成熟上市,兼有蜜桔和甜橙的特点,具有橙、桔、柚的营养风味,是二十一世纪备受消费者亲睐的高品质绿色水果。

品种特点

临澧杂柑单性结实强,果实扁球形,外观色泽红亮,果皮易剥,食用方便,单果重200克左右,大小整齐,耐储存。临澧杂柑果肉柔嫩多汁化渣、香甜爽口、营养丰富、糖酸比适中,富含水溶性纤维、维生素C、β-胡萝卜素、硒。经检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全糖含量≥12%,可食率≥78%,维生素C含量≥55mg/100ml。

产地环境

临澧简介 临澧县地处湖南省西北部、澧水中下游,是民主革命先驱林修梅、开国元勋林伯渠、文学巨匠丁玲的故乡,是国家商品粮、棉、油基地县,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示范县,国家绿色食品(柑橘)标准化生产基地县,湖南省绿色食品基地示范县,湖南省柑橘生产重点县。全县总面积1210平方公里,辖有18个乡镇(区),339个村(社区),总人口45.6万。

自然气候 临澧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总的特点是四季分明,严寒期短,无霜期长,春湿多变,夏秋少雨,冬寒雪少。年均太阳辐射总量为106大卡/cm2,年均日照1629.1小时,年平均气温16.4℃,年均无霜期267天,年降水量为1253.1mm,相对湿度81%。4~6月份,雨水充沛,雨量集中,适合杂柑枝梢和果实的生长; 9~11月份,雨水少,阳光充足,空气湿度小,日昼夜温差大,月平均日昼夜温差达10℃以上,有利于果体内糖分、可溶性固形物的积累和着色。独特的气候条件有利于临澧杂柑优质高产栽培。

水文资源 临澧县水资源丰富,雨量充沛,河溪纵横,水质优良,富含硒、钙、铁等矿物质及微量元素,适宜栽培临澧杂柑等水果。县内有大小河流119条,呈树枝状分布,多年平均径流总量9.894亿立方米,澧、道两水由西向东横贯县境,流经县境分别是20.5公里和44.6公里,共接纳大小支流110条。全县库、塘遍布,建有中小型水库151座,库容达2.65亿立方米,澧水干流修建有亚洲最大的水轮泵站—青山水轮泵站,年平均提水量1.2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 临澧县土地资源丰腴,土壤以第四纪红色粘土为主,土层深厚、通透性好、土质肥沃,土壤pH值5.5-6.5。土壤中富含硒、铁、钾、钙等多种微量元素,是硒元素的富聚区。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间有山岳,丘岗丘陵集中连片,地势平缓,为临澧杂柑栽种提供了优越的地理环境。

环境质量 临澧县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达42.1%,常年空气优良,水土无污染,为临澧杂柑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临澧杂柑产区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土壤质量各项指标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灌溉水环境质量各项指标均符合《农用灌溉水质量标准》。

生产销售

临澧盛产橘和橙。据古籍《禹贡》记载,4000年前的夏朝,湖南北部等地就栽培柑橘;到了宋代,柑橘得以大力推广;清朝同治年间编纂的《安福县志》记载,临澧柑橘有“牛竹、狮头、龙爪”等品种,作为极品水果上贡;上世纪八十年代,临澧县园艺示范场亩产过万斤,创湖南柑橘单产第一丘,柑橘连续三年被评为湖南省优质水果;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临澧县开始优化柑橘品种结构,经多次引种改良,成功培育出柑橘新品种¬¬—临澧杂柑,并在全县广泛推广种植; 到2013年底止,临澧杂柑种植面积达2.1万亩,年产鲜果2.5万吨,产值9000多万元。临澧杂柑以其红亮的色泽、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产品远销上海、广州、西安等大中城市,并出口俄罗斯等国家。2007年,临澧杂柑荣获常德市“杂柑示范与推广”三等奖;2008年,通过国家绿色产品认证;2010年,荣获常德市第一届柑橘品鉴会橙类一等奖;2012年,荣获常德市第五届农产品展示展销会最畅销产品奖。

栽培技术

合理施肥 成年树一年中应重点施用二次肥料。第一次在阳历6月下旬施用壮果促梢肥,占全年施肥量的60%左右,以有机肥、磷肥或柑橘专用配方肥为主,尽量少施化学氮肥;第二次应在采果后及时施入,占全年施肥量的40%左右。两次地面施肥均应沿树冠滴水线挖30cm宽、20cm深的环状沟埋施。除两次地面施肥外,可根据需要进行叶面追肥,以迅速补充树体养分。

水份管理 要及时抗旱排水,果实膨大期对水分供应非常敏感,当叶片午后出现萎蔫现象,第二天早晨能恢复正常时,应立即浇、灌水抗旱。浇、灌水应在上午12点钟之前进行,灌水只能灌“跑马水”,待园土湿透后立即排水。梅雨季节要及时疏通围沟、腰沟、厢沟,加强清沟沥水。

树体修剪 成年树修剪的主要目的是要控制树冠高度、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树体无益消耗、降低病虫基数等。春季芽前修剪应在春季春梢萌动前(3月10日前)进行,合理疏除过密枝、轮生枝、交叉枝。秋前促梢修剪主要是为了促发整齐的秋梢,应在7月中旬至大暑前后进行,修剪时主要短截树冠外围的健壮春、夏梢以及落花落果枝,一般剪去1/2—1/3,留5—7片叶。

合理疏果 临澧杂柑着果率高,除应加强培管以确保树体健壮外,不需要采取药剂保花保果措施。由于其自然着果率高,应特别注意合理疏果,否则,就会导致果小味差,内外品质变劣,还会严重削弱树体的生长势和抗逆能力。重视疏果是临澧杂柑生产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技术培管措施。一般情况下,临澧杂柑叶果比以50~80:1为宜,成年树(亩栽111株)每株只需挂果200个左右,多余的应该疏除。疏果时间为5月上旬至8月中下旬,对明显偏小或偏大果、外围“朝天果”、畸形果、病虫危害果、过密果进行及时疏除。

病虫防治 加强培管,搞好冬季清园,增强树势与抗病虫的能力。大力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主要做好柑橘溃疡病、疮痂病、炭疽病、烟煤病、红蜘蛛、黑刺粉虱、矢尖蚧、锈壁虱、潜叶蛾等病虫害的防治。

果实采收 一般在12月上旬,选择晴天或阴天露水干后进行采收。实行一果两剪,第一剪带3叶从树上剪下,第二剪将果蒂剂果肩剪平,以果蒂不擦脸为度。坚持轻拿轻放,严禁抛丢和倾倒,严禁用不符合规定的果篮、果筐装果,严禁运输途中过度振动和挤压,严禁日晒、夜露、雨淋,严禁病果、畸形果、伤果、落地果混合存放。

临澧杂柑

湖南省临澧县九里乡、官亭乡、新安镇、望城乡、杨板乡、文家乡、烽火乡、修梅镇、杉板乡、太浮镇、陈二乡、柏枝乡、四新岗镇、佘市桥镇、停弦渡镇共1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临澧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临澧杂柑”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请示》,临政〔2014〕129号

临澧县梅林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标准:Q/KWDG018-2012《临澧杂柑》

三. 湖南省 常德市 桃源 桂花糖

产于桃源,深为人民所喜爱。它原名陬市“洋糖”,起源于明末清初,它的前身为桃源乡下的管子糖。管子糖外沾芝麻,内为实心,过去送县令和抚军,并作为贡品转呈宫内,被列为“佳品”,受到嘉奖,从此名声大哗,并随商人飘洋过海,远销国外,“洋糖”也因此得名。而今,桃源桂花糖以其“片薄酥脆、清香爽口”深受游人欢迎。它不仅食之美味,留齿芬芳,且有补脾理肺,帮助消化,化痰养神等作用。

四. 湖南省 常德市 安乡 宫廷鱼糕

宫廷鱼糕

宫廷鱼糕是湖南洞庭湖区村姑渔妇秘传千余年的传统名菜。鱼糕虽以鱼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但却没有鱼腥味。因其风味独特,口感鲜香脆嫩,可汤、可蒸、可煮、可炸、可涮,清香怡人,故明清时期一直作为朝廷贡品秘而不传。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才逐渐走上百姓餐桌。

五. 湖南省 常德市 汉寿 玉臂藕

玉臂藕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汉寿的西湖,盛产一种藕,十分特别,明、清时代,一直为贡品。

相传,明朝有位皇帝在吃这种藕时,见西湖藕白嫩脆爽,清甜,一节节如同宫女的手臂一样嫩白,十分喜爱。于是便命为“玉臂藕”。

玉臂藕含有丰富的淀粉、胡萝卜素等成份,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席上珍品。高明的厨师可用它做成“金蜂归巢"、“孔雀开屏”、“玉琢银塔”等各式花色的美味。玉臂藕无渣、无丝、多水、脆嫩甜香,适宜生食。吃起来芳透齿颊,满口生津。它还可以制成罐头、藕粉等多种营养食品。

汉寿玉臂藕产地范围为湖南省汉寿县龙阳镇、周文庙乡、岩汪湖镇、沧港镇、新兴乡、坡头镇、鸭子港乡、酉港镇、洲口镇、文蔚乡、罐头嘴镇、聂家桥乡、大南湖乡、蒋家嘴镇、月明潭乡、毓德铺镇、龙潭桥乡、株木山乡1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一、品种

玉臂藕。

二、立地条件

选择河湖冲沉积物发育的低洼平湖区,土壤质地为中壤或重壤,pH值5.5至6.5,土壤有机质含量≥25.0g/kg,耕作层25cm以上。

三、栽培管理

1.种藕标准:藕种应具有本品种典型特征,藕种纯度应达到95%以上,藕身完整,芽头饱满、无病斑、无损伤,单个种藕藕支应至少具有1个顶芽、2至3节;藕种适当带泥,宜随挖随栽,如果不能及时栽植,用湿泥包裹并覆草浇水保存,从采挖到定植时间应控制在10天以内。

2.施足基肥:每公顷施发酵腐熟人畜粪、堆厩肥45000kg或饼肥1500kg,过磷酸钙1050kg,生石灰1200kg。

3.定植:4月上中旬定植,株行距(2.0×2.5)m ,每公顷用种量2250kg至3000kg。定植时主芽头斜插泥中10cm,尾梢翘出水面。

4.水深调节:定植期至萌发期水深保持5 cm至10cm,立叶出现后,水深不超过100 cm。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与贮存

9月下旬开始采收,一直延续到翌年4月份。采挖出土后,用泥土除杂后调成泥糊,充分均匀涂布于藕体,然后用湿草包捆贮存,室温保鲜可达15天。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每根主藕长达1.5 m至1.8m,横径7cm至8cm,有4至5节,最大节间长30cm,藕孔九个,单支全藕重2.8 kg至4kg;藕外皮和肉色均为玉白色,藕身均匀;口味清脆香甜。

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水 分(%) ≤ 90

可溶性糖 (%) ≥ 2.5

淀 粉 (%) 8~14

粗蛋白 (%) ≥ 1.8

六. 湖南省 常德市 澧县 复兴苹果柚

复兴苹果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苹果柚属地方性优良柚类品种,果实扁圆似苹果,故名苹果柚,以品质好、果汁多、肉质脆而深受人们喜爱。苹果柚是复兴厂镇特有的地方性柚类品种,因贺龙镇守澧州时称其味美且形似苹果而得名。皮薄、汁多、肉脆、风味独特的苹果柚不愁销路,现每亩收入已过万元。该镇把苹果柚作为高效特色产业予以重点扶持,新建苹果柚园按每亩每年500元的标准对改种苹果柚的果农进行补贴,聘请了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徐兆林为苹果柚生产技术顾问,教授定期为果农解决生产过程0现的各种问题。果农按照《苹果柚生产技术规程》进行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人员对幼苗移栽、高接换头、土肥水管理、采摘包装等环节严格把关。去年12月,苹果柚顺利通过省农业厅现场评审,捧回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的《绿色食品A级产品》证书;今年8月,苹果柚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湖南

地域范围

澧县复兴厂镇位于澧县北部与湖北章庄铺、澧县双龙乡、梦溪镇、盐井镇、雷公塔镇接壤,东经 111°46′31″—111°53′30″,北纬 29°47′51″—29°52′46″,辖17个自然行政村,一个居委会,一个园艺场、一个水库管理处,属典型低丘缓坡地形,本次申报以海拔50—60米的区域为苹果柚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总生产面积 1600 公顷(新垱村88.4、陆家村116.7、谭家峪水库5.3、李家村72.3、魏家村69.2、双桥村91.6、温泉村80.8、天河村89.9、鲁家村91.1、复兴厂村74.3、双堰村138.9、万松村76.4、谭家峪村103、金盆村55.9、桃花园居委会27.6、夏家村88.7、又兴村124.9、铜鼓村99.3、陈岗村62.7、园艺场43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由于苹果柚退酸较慢,不宜提早采果,应在果实充分成熟时(12月中下旬)采收。果形扁平,果面光洁,果色金黄(完全成熟);单果重约1kg,最大果约1.5kg;采果时轻拿轻放,应将果梗去除,尽量减少机械损伤。果实采收时应分批进行,先成熟的果实先采,不要一次性将果实采完。 2、内在品质指标。果肉呈半透明乳白色(米色),有香气,种子小而多,平均每果137粒;果皮厚约1cm,油胞细密,较硬,海绵层厚约0.8cm。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0~12%,,总糖含量6.5-8.5g/100ml,总酸含量0.5-0.9g/100ml,出汁率35.0-45.0%,维生素含量65-75mg/100ml。果肉脆嫩,汁多味浓,甜酸适度,消融化渣,风味独特,口感极好。 3、安全要求:复兴苹果柚执行《绿色食品柑桔》(NY/T426-2000)标准,产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相关规范和法律法规规定。

七. 湖南省 常德市 石门 石门茶叶

石门茶叶是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的。石门县茶叶持嫩性好,内含物丰富,耐泡,有地域香。石门成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基地。

石门县境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的过度地带,气候温暖湿润,常年平均气温17°左右,境内西北部地势偏高,土壤呈弱酸性,雨量丰富。茶园全部分布在环壶瓶山周围海拔300~1500米的半山腰,远离城市、工业区和生活区,园区森林覆盖率达70%,茶中有林,林中有茶,茶林相间,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名优茶、有机茶生长的理想环境。

石门县10万亩茶园通过了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联合验收,成为全国第13批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之一。石门县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规模10万多亩,辐射10个乡镇(管理区)场,栽培品种主要为槠叶齐、碧香早、福鼎大白,良种普及率达95%,该基地平均亩产鲜叶1150公斤,总产120750吨;亩产值3105元,总产值32602.5万元,比常规种植亩均高出240元,基地农民户均增收达2000元。

石门茶叶优良的品质缘于茶区优良的生态环境。石门茶区均远离工业区,周围数十公里无污染和污染源,经权威部门检测茶区水、土、大气达到了GB30—95—82的一级标准。

八. 湖南省 常德市 汉寿 淡水珍珠

汉寿是淡水珍珠人工养殖的发源地,全县吊养面积6700公顷,年产珍珠60吨。淡水珍珠三年 成熟,珠粒浑圆,晶莹剔透,光彩照人,不仅是首饰精品,而且还是名贵药材,具有美容、保健、治病等多种功效。全县现有珍珠加工企业10多家,年加工珍珠首饰30多吨,产品销往东南亚和欧美地区,深受消费者青睐。

九. 湖南省 常德市 临澧 羊肉大面

羊肉大面是我县地地道道的面食风味小吃。
我县属丘陵地带,山青水秀,当地的农民都擅长养山羊,特别是太浮、文家一带的山羊,膘肥体壮。民国30年初,本地一名叫周梅村的人在县城老河街以北(当时称之谓下河街)办起了家“梅村羊肉大面馆”。当时的食客们吃后都说:“同仁的酸辣粉(贵州省境内),临澧的羊肉面,真可谓之地道也”。一时声名鹊起。
羊肉大面的面条讲究手工制作,要求高,面粉新鲜,即擀即切,使其面条松软,筋丝好。浇头羊肉先要将肉冼净,切成大块,放入锅中,配以八角、肉桂、陈皮、干草等佐料,煮至七成熟捞出,切成均匀的小片,再回锅,放入辣椒油、酱油、盐、味精炸炒,再加上原汁高汤,盛在瓦罐上炖上20分钟,即可。
营养丰富的羊肉大面,集香鲜麻辣为一体,令人品尝后,回味无穷。

十. 湖南省 常德市 武陵 武陵酒

武陵酒,中国1名酒之一、酱香型三大名酒之一、中国驰名商标品牌、湖南省唯一的中国名酒·武陵酒。风格独特的幽雅酱香武陵酒,1989年在全国第五届评酒会上,与茅台、泸州老窖等一起荣获中国名酒称号并获得国家质量金奖。

武陵酒产地:常德

成 因:以古地名命名。

品 种:属酱香型白酒。

工 艺:武陵酒以高梁为原料,小麦高温大曲作为糖化发酵剂,继承传统工艺,清蒸二次投料,高温堆积,七蒸六吊,经贮存勾兑而成。

特 点:具有微黄透明、酱香突出、酒味醇厚丰满、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风格。

奖 项:在中国第五届评酒会上被评为国家名酒

常德古称“武陵”,武陵人酿酒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代,这里已有“元月元日饮春酒”的习俗。 五代时,以崔氏酒家产的酒著称,有诗云:“武陵城里崔家酒,地上应无天上有”。在 宋代此地又酿有“白玉泉”酒,并以“武陵桃源酒”闻名。

湖南武陵酒有限公司,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常德德山,厂区总建筑面积46000㎡,现有员工600余人,国家级品酒师、省级品酒师、高级酿酒师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0余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成为一家集产品系列化、包装系列化和生产标准化的大型酒类生产企业,确立了“一体两翼”的多品牌战略发展规划,产品主要有酱香武陵酒—武陵上酱、武陵中酱、武陵少酱,浓香型武陵洞庭0系列,兼香型武陵芙蓉国色系列,涵盖酱香、浓香、兼香三大领域。

武陵酒以川南地区种植的糯红高梁为原料,用小麦培制高温曲,以石壁泥窖底作发酵池,一年为一个生产周期,全年分两次投粮、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以“四高两长”为生产工艺之精髓,采用固态发酵、固态蒸馏的生产方式,生产原酒按酱香、醇甜香和窖底香3种典型体和不同轮次酒分别长期贮存(3年以上)精心勾调而成。

武陵酒酒液色泽微黄,酱香突出,幽雅细腻,口味醇厚而爽冽,后味干净而馀味绵绵,饮后空杯留香持久。

武陵酒的产地范围为湖南省常德市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德山街道办事处、德山镇、石门桥镇、德山林场共4个镇街道办事处林场现辖行政区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