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平乐特产展销会 平乐县大发乡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平乐特产展销会 平乐县大发乡特产更新时间:2022-04-07 15:11:49

一. 广西 桂林 平乐 平乐早板栗

平乐早板栗是广西桂林市平乐县的。早熟板栗是平乐县的,正常年份在农历七月半前后成熟采收,主要分布在该县的长滩、桥亭、二塘等乡镇。

广西平乐县因地制宜,引导农民种植早板栗。目前,全县早板栗种植面积达4.4万亩,产量5500多吨,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欧美市场。早板栗已成为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主打绿色产品。

平乐早板栗的产地:桂林 - 平乐县 -

二. 广西 桂林 平乐 平乐十八酿

所谓“十八酿”,就是十八种酿菜。当地有童谣唱道:“高罗汉做了个竹笋酿,矮罗汉做了个螺蛳酿。肥罗汉做了个冬瓜酿,瘦罗汉做了个柚皮酿。哭罗汉做了个辣椒酿,笑罗汉做了个豆腐酿。美罗汉做了个茄子酿,丑罗汉做了个苦瓜酿。长眉罗汉做了个葫芦酿,大胡子罗汉做了个豆芽酿。降龙罗汉做了个萝卜酿,伏虎罗汉做了个芋头酿。大嘴罗汉做了个南瓜花酿,高鼻罗汉做了个蛋卷酿。巨手罗汉做了个大蒜酿,三眼罗汉做了个香菇酿。天聋罗汉做了个油豆腐酿,地哑罗汉做了个菜包酿。”

做法:

竹笋酿:新鲜竹笋用沸水煮软,用小刀将竹笋划6至8道长五六厘米的口。糯米入锅煮熟,拌入剁好的碎瘦肉,调好盐与味精,再加薄荷(无薄荷葱花也可)、拍碎的油炸花生米作为馅心(这些馅心适用于辣椒酿、菜包酿)。将弄好的糯米捏成小团,酿入竹笋中。酿好后放油锅中用文火煎,再放水微焖5分钟。此菜好看好吃,有笋的甜,糯米的醇香,薄荷的清香,花生的脆香。

螺蛳酿:将田螺洗净放水中煮熟,取出螺蛳肉。用田螺肉与猪肉、薄荷剁碎,调好味。将馅心酿入取出了螺蛳肉的壳中。将酸红辣椒及酸笋油锅中爆炒,再把螺蛳酿入锅炒一二分钟,放水慢焖,约15分钟可起锅。

节瓜酿:将节瓜洗好剖成两半,切成约一两厘米厚的块,在每块中划一个口,撒入盐将节瓜泡软。馅心的制作一般用剁碎的瘦肉,剁肉时加葱花。酿好后放锅中蒸10分钟即可。

柚皮酿:切开柚子的青皮,剩下的白瓤部分即柚皮。将柚皮切成三角形状,在其中一边划一个口,水中煮软捞起,拧干水。柚皮酿的馅心与节瓜酿的馅心大致相同,如果喜欢,可加少许木耳或是香信到瘦肉中。馅剁好从柚皮划开的口子酿入。放肉汤中煮开,也可拿来煲火锅。

辣椒酿:辣椒洗净,用小刀剔去辣椒的口。放盐泡软。辣椒酿的馅与竹笋酿的馅一样。将馅酿入辣椒,油锅里焖10来分钟则可。

豆腐酿:将水豆腐按“十”字状切两刀分成4块。把每一块再分成两块,每块中间划一刀。酿入如节瓜或柚皮酿的馅心,放到锅里煎得焦黄,加适量淀粉或切好的西红柿,放少许水焖数分钟即成。

茄子酿:茄子的切法与节瓜相同。将茄子斜切成2厘米一段,中间划口,盐泡软洗净。馅心如节瓜酿,酿法也相同。酿好裹面粉或鸡蛋清入锅油炸,亦可油煎。

豆芽酿:是十八酿中最费时费力的菜。取鲜豆芽轻放水中煮软捞起,将20来根豆芽摆齐,用一根韭菜捆住两头,再将剁好的肉馅从豆芽的缝隙中酿进去。酿好放肉汤中煮食。

南瓜花酿:将鲜南瓜花的花蕊取出洗净(尽量不要弄坏花),将瘦肉或鱼肉与豆腐、葱花剁碎,调味,酿到南瓜花中。酿后用花将口封好,放锅中蒸15分钟,亦可放肉汤中煮开。

蛋卷酿:打蛋搅匀,调味。瘦肉、马蹄及葱花剁成馅。把一瓢蛋汁平摊到油锅中,放入馅,卷好。中火,两面煎至金黄起锅。将煎好的所有蛋酿放回锅中,加水,焖四五分钟即成。

蒜酿:大蒜的处理方法与竹笋相同,将蒜白切成10厘米长,用针均匀地划几道小口,水中煮软。酿进如同节瓜的馅心,可煎焖或烫火锅吃。

香菇酿:取下香菇的腿,洗净剩余香菇的“壳”。剁瘦肉为馅心酿入。酿好后可蒸或煲。

油豆腐酿:新鲜的莲藕芋头切丝,与剁碎的瘦肉、葱花拌成馅,调味。撕开油豆腐,酿入馅心。酿好后可蒸,水煮或煎焖。

菜包酿:馅心制作如同竹笋酿,也可加入一些虾米。菜叶一般选择生菜、猪婆菜。将洗净的两片菜叶合拢,包进馅心去卷好。酿好后放汤锅中煮开即食。

此外,还有苦瓜酿、葫芦酿、萝卜酿、芋头酿等,其酿制方法与酿节瓜大同小异。

三. 广西 桂林 平乐 鹅梨

主要产于同安镇永福自然村,因形如鹅蛋,故名。其特点是:果实肥大、肉厚核小、肉质嫩白细腻,香甜多汁,味道甘蜜,素有“赛雪梨”之美称。

鹅梨系由该村李连明于30年代从外地引入种植。解放前只有几户种植,面积不到5亩。

解放初有15户种植,面积10多亩。1952年发展到25亩。60年代初发展到40多亩,70年代末发展到70多亩。目前全县鹅梨种植面积约80多亩。

鹅梨为一年种多年收水果,投资成本低,嫁接和种植花费劳动亦少,种植后4~5年开始挂果,10年后进入盛果期,一般收果35~40年以上,株产150~250公斤。

四. 广西 桂林 平乐 大水李

产于同安镇大里村,是该地特有的水果品种,其特点是:个体特大(8~10个有1公斤)、肉厚核小、细嫩脆口、汁多味甜,有机酸成份少,可加工成话李、罐头等。堪称果类之佳品。

大水李为大里村李连同、李秀知于20年代首先从外地引进种植。解放前,因人们消费水平低,市场上李子价格不高,故该项生产发展缓慢。至解放初期全村只有35户农民种植,面积20多亩共500多株。

60年代前期,大水李发展加快,1961~1964年全村大水李种植面积增加到80多亩。60年代后期,每户只许留少数几株,多余部份收归集体,许多村民砍树毁果。加上管理粗放,致使李树面积大减。70年代的“农业学大寨”中,毁树造田造地又砍去很大一部份果树。至80年代,农民毁果建房,又砍掉10多亩果树。至今,该村剩下的李树仅20多亩,650多株。

大水李以简单的分株直移栽培法栽植,种植1~3年开始挂果,10年后为盛果期,盛果期株产达150~200公斤。

五. 广西 桂林 平乐 玉竹煮牛肉

传统家常菜。采用玉竹、牛肉、精盐、汤水作原料。将玉竹放入瓦罐中加汤煮出味, 再加牛肉及佐料煮至肉烩汤浓,即可装碗上席。具有养胃益气、滋补健身功能。( 桂林)

六. 广西 桂林 平乐慈姑

慈姑秋种冬长,春节前后上市,广西各地均可种植,尤其以桂中地区的柳江县,桂东地区的八步区、平乐县,右江河谷的平果县、田东县、田阳县等地居多。通常情况下,慈姑在早稻收割后种植,实行慈姑与水稻轮作。近年来,广西又积极探索出慈姑套种栽培模式。

慈姑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消炎解毒、生津润肺、健胃止咳等作用,是人们喜爱的日常蔬菜品种之一,特别是桂东北城乡居民食用慈姑已成为一种习惯,是当地人们每年春节必备菜品。

七. 广西 桂林 平乐 寿子鱼

寿子鱼,是桂林人皆知的美味。

用特殊剔骨技术将鱼骨剔除得干干净净的寿子鱼在享用的时候不用担心鱼刺带来的烦恼,而且晶莹剔透的鱼片经过一片一片的涮烫之后味道鲜、甜、脆、嫩,让不少人吃过一次便难以忘怀。值得一提的是具有降脂瘦身功效的寿子鱼还能让嘴馋又爱美的食客们焕发出健康的光彩。

八. 广西 桂林 平乐 桂林粽子

糯米食品, 品种很多, 以其所用配料不同而味道各异, 有豆子粽、板栗粽、莲蓉粽、裹蒸粽、三角粽等。制法一般用浸泡过的上好大糯和配料拌匀, 用洗净的竹叶包成扎好, 用火蒸煮1-2 小时, 取出滤干水份即可食用。配料一般有绿豆、红豆、花生、五花肉( 或腊肉)、板栗、莲蓉等。( 桂林)

九. 广西 桂林 平乐 车田河马蹄粉

马蹄粉,亦称荸荠粉,是用马蹄[又名荸荠﹑地栗﹑乌芋]经提炼而成,其丰富营养,含有蛋白质、脂肪、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维生素C、铁、钙和淀粉、荸荠英等成分。中国医学认为,荸荠味甘,性寒,有清热肝,生津止渴,补中益气等功效。《本草纲目》说荸荠:〝清渴祛热,补中益气,开胃下食,清心明目,解热杀菌,清黄疸,降血压,治疗多种疾病。〞《本草再新》说:“清热降火,补肺、肝,消食化痰,破积滞,利脓血”,《食疗本草》记有:“清风毒,除胸中实热气,可作粗粮,明目,止渴,消黄疸”的作用。广西各地均产马蹄,其中以桂林马蹄最佳,当年鲁迅先生在给广西陈此生的信中曾赞羡说:“桂林荸荠,亦早闻雷名,惜无福身临其境,一尝佳味,不得巳,也只好以上海小马蹄(此地称荸荠如此)代之耳。”

“车田河”牌马蹄粉由是广西唯一一家集种植、加工、销售、出口于一体,农工贸综合发展的马蹄粉加工企业平乐宏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平乐宏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广西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拥有进出口经营自主权,通过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车田河”牌马蹄粉为广西名牌产品、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中国绿色食品A级产品,“车田河”商标为广西著名商标。“车田河”牌马蹄粉选用优质桂林马蹄加工而成,与同类产品相比,“车田河”牌纯正马蹄粉具有以下特点:1、纯度高,保证100%纯正马蹄粉;2、清香味纯,用本品制作成的各式糕点、芡料等,保持原有很好的清香味;3、溶水率大,如制作马蹄糕,用我公司马蹄粉,可配制7倍的水,而同类厂仅可配5—6倍水;4、安全性高,所用马蹄原料,全部来源于本公司的原料基地,无公害、无污染。

十. 广西 桂林 平乐 玻璃扣

据桂林平乐县志记载,一九二一年,孙中山先生率部,沿水路从梧州至桂林,历时21天。船家厨子为了给孙中山先生吃好,做了很多船家菜给他吃,过了几天,船家厨子发现,孙中山先生特别喜欢吃“金花肉”。(“金花肉”的做法:将薄肥肉用白糖腌透,即透明状,沾拌面粉浆炸制而成。)。但,这菜易上火,船家厨子想:若将腌制肥肉包入清热的绿豆沙,这菜不就不会上火了吗?于是,便包入豆沙炸制成鸡蛋状。中山先生吃后,连连叫好,便问道:这是什么菜?厨子想这菜的主料为透明薄肥肉,即象透明的玻璃,便回答说:“此菜为玻璃扣也。”从此,船家玻璃扣一直流传到今天。平乐飞龙鱼餐厅(飞龙号)的玻璃扣,由黄良平亲自主理,经过多次改进,地方特色更为浓郁,深得食客们推崇和好评。该菜品曾获桂林市举办的中国烹饪王国游桂林开年仪式活动“优胜奖”,系桂江船家菜品之一。

平乐人到别人家里做客,总以吃上了“玻璃扣”而表示宴席的丰厚,也以做客自己吃上了“玻璃扣”,炫耀自己身份的高贵。如今“玻璃扣”不仅成为宴席上的佳肴,而且成了平乐的珍贵民间小吃。

原料

绿豆、白砂糖、肥肉、鸡蛋、面粉等。

做法

1.先煮豆沙。将绿豆一斤放进冷水锅,让水冒过绿豆,加适量纯碱,用猛火煮20分钟,趁热连水倒进筲箕,除去豆壳,再将绿豆倒进锅内,炒成豆沙状,放入适量自砂糖。注意切勿放其他的糖,不然就会影响脆口。

2.将绿豆和白砂糖融成豆沙,捏成直径约3厘米左右的圆柱形(大小以能进口为宜)备用。

3.接着就要把肥肉切好。把一块肥肉切成长宽各4厘米左右的肉片,再将肥肉从中间用刀划开一道刀口,放入碗里,拌上白砂糖腌上一两个小时,把肉片展开,将绿豆沙条卷入肉片内,初坯即成。

4.在大海碗或瓦钵中,装适量面粉,打一个鸡蛋,加白砂糖适量,掺进冰水,将面粉、鸡蛋、白砂糖用筷条捣成软硬适度的糊状。

5.最后把肥肉与绿豆沙做成卷条状的初坯,裹上一层鸡蛋面粉浆糊,再将它放在烧滚的油锅里炸,呈老黄色时即捞出,趁热放入盘中,端上餐桌,一股清香散发于席问,见之垂涎欲滴,食之甜香脆口,风味独具,妙不可言。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