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六库哪里可以买到怒江特产 怒江土特产在哪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六库哪里可以买到怒江特产 怒江土特产在哪买更新时间:2022-03-31 18:35:12

一. 云南省 怒江 贡山县 黑熊

黑熊,当地人又称它为“大黑狗”,是怒江深山密林里的“主人”。据药书记载,黑熊的苦胆,是一种稀有的中药材。具有止痛、镇静、祛痰、消炎、解毒等功效,对于肠胃病、胆结石、黄疸及小儿高热、惊风、肠道寄生虫等病症均有较显著的疗效。( 怒江)

二. 云南省 怒江 兰坪 云南当归

当归(学名:Angelica sinensis),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分布于甘肃、云南、四川、青海、陕西、湖南、湖北、贵州等地,各地均有栽培。当归的根可入药,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

全当归根略呈圆柱形,根上端称“归头”,主根称“归身”或“寸身”.支根称“归尾”或“归腿”,全体称“全归”。全当归补血活血,当归身补血,当归尾活血。

三. 云南省 怒江 福贡县 麻姑酒

古当村傈僳族传统文化保护区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马吉乡,古当行政村共有农户306户,1142人,其中村办事处周边5个自然村共178户,646人。人均收入580元(2004年)。古当村是著名的傈僳族服饰和歌舞之乡,素有“美女村”的称誉。

该村地处碧罗雪山腹地,依山而建,海拔1890米,森林覆盖率98%。4条小河在村尾汇合后冲出峡口,附近有两条瀑布、两个温泉,生态环境极佳。这里是通往维西县、贡山县的交通要道,翻越碧罗雪山走10小时就可到维西县。该村傈僳族在清末从维西县迁来,民居建筑与村落格局传统风貌保存较好,建房中择地、选材、建房、进房等过程一直延续传统方式,在各类傈僳族传统民居建筑中,传统竹木结构“千脚落地”茅草顶房占62%,传统竹木结构“千脚落地”石棉瓦顶房占22%,砖木结构房占16%。古当村现在仍然保留传统纺织和榨漆油工艺,是农耕、采集等生计方式的补充。

傈僳族服饰简朴大方,做工精细。女装以红、白色为主色调,上衣为无袖右衽衫,下穿手工纺织的麻布裙,裙边装饰蓝红线条或花边。左肩斜挎用贝壳串成的长链“拉奔”和红白相间的串珠,胸前配挂多根串珠为胸饰,在“拉奔”和串珠下方结数个毛线球,鲜艳美观。传统男装以黑、白为基调,穿及膝白色长衫,外罩黑褂子,型似喜鹊,称为“喜鹊服”。现在多在领口、袖口和衣襟等显眼处镶花边。成年男子普遍配“怒刀”、带弩弓、背兽皮箭包,英勇剽悍之气尽显。妇女头戴用红、白色串珠和贝壳制作的珠珠帽Zone“哦勒”,男子戴1尺高的布帽子,右边挂一块红布飘带作装饰。

民间文学在傈僳族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古当村流传着丰富的神话故事、儿歌、诗歌、谚语、传说等,如《孤儿找龙女》、《猴子搓麻线》、《兔子与狐狸的故事》、《刮木毕斗鬼的故事》、《狗食太阳》等。

傈僳族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当地流传的民歌有情歌“优叶”、叙事歌“木刮”、儿歌“然尼斗石”、迎亲调“吃知斗俄”、哀歌“阿双吉俄”、挽歌“诗俄斗俄”等。民间乐器有弹拨乐器“其奔”、短笛“笛哩图”、竹笛、三片口弦、单片口弦、木叶等。傈僳族民间舞蹈称为“千俄千”,种类较多,有生产舞、丰收舞、婚礼舞、模拟动物动作舞、织布舞、洗麻舞等,多为集体舞,或成排,或围圈,脚步有进有退,根据音乐节奏的变化有规律地变化。

民族文娱体育活动丰富。除传统的射弩外,还有用于强身健体、节庆活动时比赛和表演的打球、爬竹竿、过溜索、射粑粑、射鸡蛋、摔跤、荡秋千、斗膝、压翘翘板等。

传统节日阔时节,即傈僳族的新年节,节期为每年12月20日。现在,阔时节已经成为怒江州的法定节日。每年阔时节时,全村人聚集在村公所进行各种活动,唱歌跳舞,吹奏乐器,欢庆节日。

傈僳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在古当村多有保存。根据月亮圆缺推定节令,安排生产。有自己传统的民间医药。村里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优良传统。

四. 云南省 怒江 福贡县 独龙毯

是独龙族妇女手工织的毯子,它的原材料是山上野生的和自己种植的麻, 将麻搓成线后,用多种植物的液体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独龙毯质地结实耐用,可防雨,也可用来作垫盖被褥一类。一床讲究的独龙毯从剥麻皮、纺线到按照图案纹线拴综,以至提综、引纬、打纬等要经过十几道工序,使用多种不同的器具。如今,身披精美的独龙毯已成为独龙人民特有的传统服饰。

五. 云南省 怒江 贡山县 丙中洛板栗

板栗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干果,享有"干果之王"的美称,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为人们所充分肯定。板栗含有70%的淀粉、糖类,7%-10%的蛋白质,3%-4%的植物脂肪,及维生素;胡萝F素及钙、磷、铁、钾等矿物质。早在4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中国就出现了栗的象形文字,汉代已有种植千株栗树的记载。

从古代开始,中国民间就用栗子治病,在《千金方》等药典上还留有以栗入药的方子。

怒江境内,多处产栗,不过质量最高、名声最大的还要数贡山县丙中洛地区栽种的瑞士板栗。正如这个洋名称传达的信息,这种优良品种是在1925年,由法国传教士从印度引进栽种的,一到丙中洛,就深深扎根于沃土之中,结出累累果实。丙中洛瑞土板栗果实硕大,颗粒饱满,生食脆香味浓,熟食甜酥可口,深受人们的喜爱。虽然产量不低,单株产干果30公斤左右,但到了中秋节等销售旺季,仍然是供不应求。

六. 云南省 怒江 福贡县 凤凰豆

凤凰豆有着神话般的来历,传说古时候有一位老农上凤凰山拾柴,拾着拾着,突然,从树丛中飞起一只火红的似鸡非鸡的鸟,一片霞光过后,便消失在无垠的天际。老农走到鸟飞起的树丛中,看见地上留下白花花的几粒豆子。老农拾起这几粒豆子,小心翼翼地带回家中,并种在地里。一晃眼,豆苗冒尖了,开花结果了。老农舍不得吃,又将新豆重新播种,周而复始,这种豆就在凤凰山脚下遍地生根、成长。因为它长在凤凰山,当地居民就称它为凤凰豆。凤凰豆粒大洁白,营养丰富,商品名叫白芸豆。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的金顶乡,栽培白芸豆的历史久远。目前由于出口需要,全县的冷凉山区都已普遍栽种,每年为外贸出口提供商品豆几十万斤,远销世界各地。( 怒江)

七. 怒江兰花

兰花是兰科植物的总称。兰花品种繁多,分布极为广泛,世界各国均有栽培。自古以来,兰花就是花卉爱好者喜好的栽培的上品花种之一。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土地肥沃,雨量充渍,气候宜人,是盛产兰花的天然园地。从白皑皑的高黎贡山之巅到奔腾不息的怒江两岸,根深叶茂的怒江兰遍布峡谷,阵阵幽香沁人心脾。

据栽培兰花的一位巧工花王宣称:怒江兰花种类居滇之首,品种优良的兰花在峡谷应有尽有。他还毫不含糊地说:“怒江是兰花的故乡”。早在数年前,他将自己亲手采集来栽培出的40多种兰花奉送给来访的一位友人。据说这位不速之客并非偶然光临,他是一位对世界各国的兰花有较深研究的人,是慕怒江兰之名,专程寻找兰花来的。

怒江,春有素心兰和似蝴蝶飞舞的双蝴蝶兰及孤芳自傲的单蝴蝶兰,还有红、黄、白、绿各色的大雪兰、小雪兰和独簪兰;夏有花骨朵成串,迎风飘香的夏慧兰;秋冬有如猛虎怒吼的虎头兰、陈香兰;还有那久居峡谷深处的种种幽兰,它们披着神秘的雾纱,散发出阵阵清香,给峡谷又增添了几分仙山灵气。

八. 云南省 怒江 泸水市 泸水杵酒

泸水杵酒是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县的。杵酒也叫水酒,僳僳族叫“楞知”、"碟知",怒族人有时把它当饮料喝。僳僳族、怒族、独龙族人民为表示友谊而共饮同心酒时,用的就是杵酒。

杵酒也叫水酒,僳僳族叫“楞知”、"碟知",怒族人有时把它当饮料喝。

怒江各民族大多喜好饮酒,其中最受欢迎的是杵酒。酿造杵酒时,用玉米瓣、天仙米、高粱米和鸡足稗混合蒸,或分别蒸熟。冷却之后加进甜酒曲,搅拌均匀,放人大罐子内用布密封,置于火塘边促其发酵,数天之后就酿熟了。要吃的时候用勺子捞人一个盆中,加适度温水浸泡,再用木勺和竹篾或藤条编制的漏斗挤压过滤,即成杵酒。

这种酒的酒精度为17%。18%,味道醇正,喝过之后会留下淡淡的甜味,而且营养丰富。杵酒既解渴又解乏,还能增进食欲,所以各族人民都十分喜欢喝,有人称其为“峡谷啤酒”。杵酒也是人们在节庆喜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有不少民族在定婚、结婚、生子的庆典中,都少不了送杵酒为礼,饮杵酒助兴。而僳僳族、怒族、独龙族人民为表示友谊而共饮同心酒时,用的也是杵酒。

九. 云南省 怒江 泸水市 怒族女子腰饰

阿龙和若柔支系的女装均有腰饰。其中,若柔支系因长期和白族共处杂居,故服饰基本上和兰坪白族相同。

阿龙支系则由于受藏文化影响较深,其女性服饰和藏族女装有部分相似之处。

阿龙妇女一般内穿长及小腿的浅色上衣,外着长及臀部的深色领褂,腰系几乎拖地的竖条彩花围腰,而宽约3寸的腰带则为彩色横条花纹,在整个服饰浓淡深浅的色彩对比中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胸饰一般采用彩色串珠项链,头饰则为红白相间的缨穗。

十. 云南省 怒江 兰坪 兰坪乌骨绵羊

兰坪乌骨绵羊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兰坪乌骨绵羊是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的。兰坪乌骨绵羊是以肉、骨膜等乌色为特征,肉质鲜美,黑色素含量丰富,具有滋阴补阳双重保健功能。

兰坪乌骨绵羊,原名乌骨羊。2006年,根据该品种的产区、特点正式定名为兰坪乌骨绵羊。兰坪乌骨绵羊于2009年10月份经国家遗传资源鉴定委员会专家组的鉴定验收通过,同年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兰坪乌骨绵羊是毛肉兼用的地方特色品种。

兰坪乌骨绵羊是由当地绵羊中分化出来的新类群,长期的粗放饲养管理使它具有采食能力强,饲料利用范围广,性情温顺,易管理等特点。中心产区为云南省兰坪县通甸镇,集中分布在该镇的龙潭、1弓、金竹、水俸和福登村。

兰坪乌骨绵羊是以肉、骨膜等乌色为特征,且研究证明该羊中的黑色素与乌骨鸡黑色素相同,具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是十分珍稀的遗传资源,具有重要的研究与开发价值。

“乌骨羊”主要分布在我县高海拔的通甸镇1弓、龙潭村一带,当地居住的普米族、彝族群众又称其为“黑骨羊”。从外形上看,乌骨羊与普通绵羊无异,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许多不同:一般绵羊的眼睛多为栗色,而乌骨羊的眼睛呈浅墨色;一般绵羊的口腔粘膜、牙龈均为肉红色,而乌骨羊的却呈青绿色,似透明的绿玉;翻开乌骨羊被毛,毛根部或肘后呈青紫色。更令人称奇的是,将乌骨羊宰杀后,其皮、肉、骨、内脏均呈暗褐色,煮汤色墨。据当地群众介绍,乌骨羊膻味比其他羊淡,肉质细腻,香味浓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