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特产 云南昭通彝良县有什么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特产 云南昭通彝良县有什么土特产更新时间:2022-04-18 03:31:44

一. 云南省 曲靖 陆良县 曲靖冻菌

冻菌,方言又叫一窝鸡,叫冻菌是因为气候寒冷才长出来,叫一窝鸡是因为长出来的时候一是团一团连在一起的一窝窝,就像一窝鸡一样。这种菌子一般长在高海拔的山峰上,显得娇嫩无比,无论做汤,还是炒吃,都是难得的美味珍馐,一般人要吃到野生的冻菌,还是非常难的。

  

二. 云南省 昭通 威信县 回族油茶

滇东北一带,每当尊贵的客人光临回民家庭,好客的主人除递上浓酽的烤茶,还要端来热气腾腾的油茶为您解乏提神,这种油茶,北方称面茶,滇东北一带则叫油面。说它是茶,因为油茶最初是加少许茶叶的,现在则较灵活,有的加,有的不加。油茶是回民群众中最常见亦最受欢迎的一种普通饮汤,但在做法和味道上则有南北之分。即北方回民食咸油茶,南方回民喜喝甜油茶。

先说北方咸油茶。回民喝油茶,古已有之。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饮膳正要》,明朝养生家黄正一《食物绀珠》两书均对回民油茶作过介绍:“羊油又作油茶,以油煎滚,用面粉炒黄搅之,佐以椒盐葱桂之类,以凝冷成团。每摘少许,煎汤饮之,冬日最宜,体温而适口。”这与现在制油茶的方法大同小异。即先将适量羊油切碎熬化,把面粉炒成桔黄色后搅入熬化的羊油中,拌匀入碗待凝结成油坨以备食用。食用时,将“油坨”削成碎末倒入开水中,调以盐、醋、味精、芫荽、葱花、姜粉等,煮成汤状便成油茶。这“油坨”可短期保存,且便于携带,可随吃随削,冲水即喝,昔日船工、脚夫、窖工皆常备用。

三. 云南省 昭通 彝良县 小草坝天麻

小草坝天麻是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小草坝镇的。小草坝天麻个大、肥厚、饱满、半透明,质地实、无空心,品质优良,药用价值为世界一流,是昭通天麻的代表,也是云南天麻的代表,素有“云天麻”之称。

小草坝天麻驰名中外,彝良县已被誉为世界天麻原产地,天麻的种植主要集中分布在龙安、小草坝、两河等乡镇。当前种植面积近13000亩,产量近250万公斤。新鲜天麻市场价为50-100元/公斤,干天麻市场价格为200—600元/公斤。小草坝天麻个大、肥厚、饱满、半透明,质地实、无空心,品质优良,药用价值为世界一流,是昭通天麻的代表,也是云南天麻的代表,素有“云天麻”之称。1950年,在云南省举办的农产品展销中,彝良小草坝天麻获得奖。彝良小草坝“野生天麻酒”、“精装野生天麻”于1993年在“食品专家鉴定会”分别获金奖和银奖。

据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云南中医学院的分析检测,彝良小草坝天麻的天麻素、无机元素和氨基酸含量明显优于省外主要产地的天麻。天麻素平均含量为1.13%,每克天麻微量元素锌、锰、铜的含量分别为28.96微克、37.17微克、10.54微克;天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含量分别高达0.92%、0.91%、0.30%。天麻是我国名贵中药材,又是绿色保健食品,因其特殊的药理和保健作用,故声誉不在冬虫夏草、三七、人参之下。其作用被归结为“三抗、三镇、一补”,即“抗癫痫、抗惊厥、抗风湿;镇静、镇痉、镇痛;补虚”。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天麻主要有四大治疗作用:即对神经中枢系统的镇静、抗惊厥和镇痛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强心降压作用;有耐缺氧作用和增强免疫力作用。

四. 云南省 昭通 大关县 蜡染

蜡染是昭通市以苗族为代表的各民族人民的手工艺品,也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印染方法之一。蜡染,古代称“蜡缬”。据《东川府志》等有关文献资料记载:“用蜡绘花于布而染之,既去蜡,则花纹如绘”。由此可见,昭通地区的蜡染已有悠久的历史。昭通蜡染的图案造型,以流水、花草、鱼、虫、禽鸟及几何图纹为主,取材十分广泛,造型不拘一格,极富于浪漫主义色彩,艺术风格亦多姿多彩。有的造型生动活泼、流畅,且富于变化;有的则讲求构图工整严谨,突出对称,有的以几何图形为主题结构,显得清新秀丽,也有的加红黄二色,使其色调深厚,层次更加丰富;还有的在蓝底白花上再用彩色丝线刺绣,更加显得五彩斑斓,别具韵味。进入80年代以来,昭通蜡染已开始向商品化方向发展,彝良和威信等县相继建立工厂,专事蜡染产品的生产。特别是威信县民族蜡染厂,自1981年建厂以来,不断开拓新产品,自选设计生产的“云蝶”牌蜡染产品的品种达200多个,形成了蜡染室内装饰、蜡染床上装饰、蜡染服饰等新产品。这些产品,在1989年深圳全国少数民族产品出口展销会上评比中,获得了各方面的好评。1990年参加云南省轻工优秀新产品展评,“简易蜡染裙”、“挑花挎包”等产品,又获得“金象奖”。目前,威信县民族蜡染厂生产的产品,已销往美国、香港、台湾及北京、吉林、四川等地,威信县民族蜡染厂已成昭通市出口创汇的企业之一。昭通蜡染产品,随着商品经济市场的不断扩大,将有 一个大的发展。( 昭通)

五. 云南省 昭通 彝良县 皮大衣

昭通皮大衣产品,已有多年的历史。是滇、川、黔三省著名的地方产品。据本地区地方文献和工业部门对昭通市毛货业调查资料说明,昭通皮大衣是明代洪武年间,南征军进入今昭通时传入技术而开始生产的,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昭通皮大衣生产原料,有老羊皮和羔羊皮两种。老羊皮制作的大衣,皮毛浓密粗糙,结构紧密,质地坚实,适宜于农村穿着。而羔羊皮制作的皮大衣,毛尖呈银白色,色泽绚丽,皮质细致柔和光滑,保暖性能好。特别是羔自然形成的毛卷,形似多种花纹,生态各异备报自然之妙,这也是昭通羔羊皮大衣的一大特色。昭通皮大衣的制作方法,80年代以后,在传统工艺基础上采取新的科学方法揉制产品质量有所提高。目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是,款式、图案和加工都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生活的要求,市场销售有困难。当前国内、国际市场对皮大衣的销售仍然是增长的势头,这对昭通皮大衣的生产发展是有利的。应当从现代经济的观点出发,增强昭通市毛皮厂对市场竞争能力,恢复和发展生产。( 昭通)

六. 云南省 昭通 鲁甸县 昭通土豆

昭通土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昭通洋芋(土豆)

“吃洋芋长子弟”(子弟意指英俊、漂亮)是云南人的一句口头禅。洋芋以昭通的最为有名,而且吃法甚多、做法易学,常见做法有吹灰点心、炸洋芋片、煎洋芋饼、干焙洋芋丝、炒洋芋丝、红烧洋芋、老奶洋芋、凉拌洋芋、酸菜洋芋汤、洋芋焖饭、洋芋圆子……等等。

七. 云南省 昭通 水富县 昭通风味小吃

昭通风味小吃

八. 云南省 昭通 盐津县 盐津豆花

豆花

盐津豆花是一道地方名菜,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要吃的一道家常菜,真正的一种物美价廉的好食品。盐津豆花的口味好,与盐津的豆子有很大的关系。盐津豆子没有东北大豆那样壮,个头小巧得多,但所含的营养价值却十分的丰富。盐津地处滇东北的乌蒙山麓,属于典型的v型山谷,地瘦云雾多,阳光少但热量足,正是这样的特殊地理条件,才孕育出做盐津豆花的好原料,做出的豆花才味道好,让人称道。

豆花的口味主要在拌豆花的辣椒上,在农村一般人家都是糟辣子,加鱼香或葱蒜就行了,在乡镇就要讲究点,有的做肉丸子辣子来吃豆花,味道就好多了,也就上了一个层次,但吃豆花也很讲究环境的,有热情好客的人招呼吃豆花,豆花的味道才出得来,吃了心里才能舒服安逸。

九. 云南省 昭通 盐津县 木瓜

木瓜在昭通市栽培历史较为悠久,昭通、鲁甸、巧家、盐津、大关、永善、绥江、镇雄、彝良、威信等市县农村,均有栽培。清时,民间就把木瓜切片,用相加、糖渍之,以供食用,或用以酿醋或入药。巧家、鲁甸生长的木瓜,当地群众叫做“酸巴树”,以质地优异见长。昭通市木瓜林生产 的木瓜,个大、皮呈鲜红色,置于室中,香气袭人,又称“香木瓜”,是木瓜果品中的珍品,在云南享有声誉。1987年,全地区生产木瓜1万公斤左右。( 昭通)

十. 云南省 昭通 镇雄县 镇雄魔芋

镇雄魔芋是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的。镇雄县气候、土壤适合魔芋的生产和种植,魔芋种植成为该县的又一特色经济支柱产业。

镇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魔芋生长,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全县魔芋种植面积正向规范化、规模化方向发展。2012年魔芋播种面积达4万亩。杉树、碗厂、盐源、林口等乡镇土壤优良、气候适宜、水源充足、无工业化污染,适合魔芋生产。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