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中山沙溪三大特产 中山必买的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中山沙溪三大特产 中山必买的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3-31 09:47:30

一. 广东省 中山 石岐鸡

沙栏鸡原产三角镇沙栏圩而得名,又称“三角鸡”,因大量的沙栏鸡经石岐转口输往广州和港澳各地,故又称“石岐鸡”。该鸡种以其肉嫩滑、味道鲜美、体型适中,特别适合制作“白切鸡”而驰名省港澳。近年来,香港的畜牧工作者,利用沙栏鸡做母本,三黄胡须鸡做父本,适当吸入新汉夏鸡的血缘,育成命为"石岐杂"的新鸡种,占有香港80%的肉鸡市场。

沙栏鸡种来源,据说200多年前从顺德、东莞迁移到中山的农民带来的鸡种,经过长期选育而成。现有母鸡40万只,年产雏鸡1400万只左右。

【品种类型及原产地】

石岐鸡属肉用型品种,原产地及中心产区为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一带。主要分布在中山市,佛山市顺德区。广州市番禺区亦有一定数量的分布。

1主要特性特征体躯丰满,胸肌发达。多为直立单冠,冠齿6~7个,冠、耳叶、肉髯均呈红色。喙呈黄色。虹彩呈橘黄色。胫有黄色和白色之分,以黄色居多。皮肤多呈白色,少数呈黄色。公鸡羽毛多呈黄色和枣红色,部分个体腹部羽毛有黑色和棕黄色(花胸),尾羽多呈黑色。母鸡羽毛多呈黄色和麻色。雏鸡绒毛多呈黄色,背部两侧各有一条白色绒毛带,从肩部延伸到尾部。

2保种方式,采用保种场和基因库原地保护,由中山潮兴家禽发展公司建立保种场进行原地保护,国家级地方鸡种基因库(江苏)于2000年引进保护。

【生产性能】

1成年体重与产肉性能公鸡平均为2280克,母鸡平均为1490克。120日龄半净膛屠宰率:公鸡为72.9%,母鸡为82.4%;全净膛屠宰率:公鸡为66.5%,母鸡为67.8%。

2繁殖性能平均开产日龄150~180天;在笼养条件下,平均开产日龄147天,年产蛋数70~90个,平均蛋重45克。平均种蛋受精率92%,平均受精蛋孵化率91%。就巢性弱。

【开发利用情况】

石歧鸡肉质嫩滑、味道鲜美、皮下脂肪少,1985年被选入广东省名优品。为了拯救、保护这个地方品牌,恢复其“纯正血统”,中山市从10年前开始在三角镇开展了沙栏鸡的提纯复壮尝试。经提纯复壮的石歧杂鸡,母鸡年产蛋数从原来70~90个增加至120~130个。以平均每只母鸡年产蛋增加40个计,目前潮兴家禽发展有限公司存栏种鸡14万羽,年多产蛋560万个、苗450万羽,按每羽2.5元计算,年多创收1125万元。

二. 广东省 中山 杂交三黄鸡

这种鸡脚短、颈短、头园、身肥、羽毛和皮肤、白色均呈鲜黄色,每只重约2至3斤,其鸡肉特别丰满,用以制作白切油鸡或卤水鸡,皮爽脆肉、入口嫩滑,鸡味特浓,深受港澳地区的酒楼食家的欢迎。

三. 广东省 中山 禾虫酿凉瓜

禾虫酿凉瓜

三乡地区原本也是鱼米之乡,禾虫、凉瓜这两种充满了田园风味的原料,组在一起则合成了一道田园风更浓郁的菜式。

师傅先是将凉瓜挖空,禾虫就酿在挖空的地方。据师傅说,禾虫中还加入姜、蒜、果皮、鸡蛋、胡椒粉、麻油、肥肉粒等,使得味觉更加丰富。当这些都酿入凉瓜后,将凉瓜放入平底锅中煎熟。凉瓜被煎得金黄,而禾虫则刚刚熟透,凉瓜的甘苦与禾虫的嫩香让人尝后齿颊留香。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还有月婆鸡汤濑粉、碧绿春荞河虾、家乡叶仔、榄角蒸芋糕等等,绝对能让食客享受到浓浓的家乡味。

四. 广东省 中山 白灼猪肚粉肠

猪肚粉肠的炮制最考验一位厨师的手艺,如果漂水不好又不会烹饪,不仅猪肚粉肠吃起来韧得无法下口,而且猪肚粉肠的臊味难除。当年,沙溪的一位民间厨师对此颇伤脑筋,于是常常琢磨着怎样使猪肚粉肠吃起来更易嚼,味道更香。

有一次,他正在煮沙溪人常喝的那种见汤不见米的白粥,由于想得太入神,不知不觉将手中已经漂洗的猪粉肠放进了正在滚烫的清米粥里,等他醒悟过来,那根猪粉肠已经煮熟了。他很懊恼,于是把熟了的猪粉肠扔在一边。中午吃饭的时候,家里人回来,看到有一根猪粉肠在粥的旁边,以为是厨师忘了切,就把它切好,并拌上胡椒粉、生抽、清油等食用。家人尝后大声称好,高呼从没吃过这么好的粉肠,它滑脆、爽口又没有臊味。问厨师是如何烹制出来的,厨师开始还以为大家都在拿他寻开心,于是不作声。等到他一试,觉得真的好吃时,连忙对家人说,这是刚想出的秘制白灼猪粉肠。厨师想,粉肠可以用粥来烹制,那猪肚子是否同样可以呢?依照方法一试,果然一样好吃,从此后,就有了这样一道白灼猪肚粉肠。

现今的沙溪人,在烹制这道菜时,首先将猪肚洗干净,然后再以生粉拌过,用汤水煲后再漂清待用。将猪粉肠洗干净后,用粥煲,直至觉得不韧为止,这样处理过的粉肠不会有臊味,而且久放不会变黑,有一种米香味。

五. 广东省 中山 大魁黄沙蚬

黄圃大魁水道是有名的“黄沙蚬”产地,蚬肉鲜美可口,人们用蚬肉、腊肉粒、韭菜炒作馅料,用生菜包着吃,也是黄圃的一道特色菜。

六. 广东省 中山 沙溪凉茶

“沙溪凉茶”是中华老字号广东益和堂制药有限公司的前身中山“黄潮善堂”生产的传统名药,距今约一百年历史。“沙溪凉茶”对于治疗四时感冒、发热伤寒等病症的居家良药。大凡老广东和老华侨没有不知沙溪凉茶的。沙溪凉茶不但可以治病,也可作为夏季的清凉饮料,具有消暑散热、生津止渴的保健作用。

沙溪凉茶的创始人,是中山沙溪塔园村人黄汇,出生于1861年,家境贫寒,15岁起便自食其力,当轿夫谋生。黄汇与其他轿夫不同,黄汇青年期间酷爱收集中草药,经常利用自己游走他乡的便利,收集各地的中草药,为穷苦人家治病,每到一个地方都受到当地人的赞赏。

清光绪十年(1885)间,黄汇总结和整理出一条专医感冒、劳倦伤寒的验方,然后挂牌行医,自行采药和加工,用纸袋包装起来出售,包装上写有“沙溪伤寒圣茶,黄汇制造”的字样,当时人们称之为黄汇凉茶。到解放以后,因国人都认为“百病皆由伤寒起”,而这种凉茶对感冒特别有效,黄汇凉茶也称为沙溪伤寒茶。由于药效显著,黄汇的小药铺当时经常出现排队购买凉茶的情形。水涨船高,黄汇因此家业渐大,终于发了大财,从以前一个到处做工和给人抬轿子的穷轿夫,变成一个出门坐轿的阔人。发财后的黄汇将自己的儿子黄国屏送进大学学医,学成回到中山行医,黄国屏继承父业后,把父亲开的小药铺改名为“黄潮善堂”,将茶名改为“伤寒圣茶”。后人为纪念黄汇,就将此茶以他的故乡命名——沙溪凉茶。

黄汇开的小药铺解放后辗转成了中山县沙溪凉茶厂,当时是沙溪供销社的下属单位,虽然说企业化生产,但产量还是非常低,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1975年沙溪公社便专门办厂来接管沙溪凉茶厂,1984年沙溪凉茶厂更名为沙溪制药厂。1990年批准更名为广东省中山市沙溪制药厂,在新世纪之初,沙溪制药厂改制,起了一个药味十足的新名字“益和堂”。2003年批准更名为广东益和堂制药有限公司。多年来,“益和堂”坚持科技创新质量取胜的宗旨,使本公司发展成拥有先进的生产、检验设备的现代化中型制药企业。100年历史的感冒良药“沙溪凉茶”用现代科技提取有效成份,制成“沙溪凉茶颗粒”和“沙溪凉茶袋泡茶”,被卫生部收载为国家标准,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先后同金鸡片、排石颗粒等九个品种,荣获《全国获奖药品临床应用信誉评价调查信得过》药品奖。 “益和堂”于1993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颁发“中华老字号”称号;于2006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颁发“中华老字号”称号。

沙溪凉茶其实不是“茶”,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中药,它是由中草药熬制的,没有任何副作用,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加上中山这边天气潮湿,喝凉茶就跟平时喝水一样,而中山人认为喝药不吉利,就一直称为凉茶,久而久之,这个的“茶”便有了双重含义,除了表示普通的茶水,同时也有“药”的含义。沙溪凉茶主要成分有岗梅、金纽扣、蒲桃臭、屎茉莉、野颠茄。除了用于四时感冒、身倦骨痛、寒热交作、胸膈饱滞、痰凝气喘,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功效,就是夹色、梦泄伤寒,在现代医学当中,没有伤寒这种说法,于是沙溪凉茶在全国医药规范中舍去了这两种功效。

沙溪凉茶,经现代研究证实,本品具有镇静、镇痛、催眠和抑菌等作用。本品以10克/公斤的剂量,能明显地延长戊-钠对小白鼠睡眠时间,说明本药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以20克/公斤剂量,能明显对抗由醋酸所致的小白鼠扭体反应,说明有显著的镇痛效果,本品对大肠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七. 广东省 中山 三沙花木

横栏镇三沙村位于横栏镇西北部,西临西江,毗邻古镇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岐江公路贯穿境内,纵横跨越村内的江中高速公路即将通车,古神公路也在建设中,离广珠快速干线小榄站有3公里之远。三沙村总面积8600多亩,人口6700多人,有10个村民小组。2007年三沙村组两级收入超2056万元,村级集体收入72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万多元,而在2000年三沙村组两级收入仅518万元,村级集体收入只有31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也只有4600元,三沙村实现由2000年欠债120万元的“后进村”一跃成为全镇经济发展龙头村。五年来,随着三沙村经济的发展,三沙工业区、南珠湾、三沙小学、三沙花木基地的建设、发展、壮大成为了村各项事业的建设发展的亮点。

横栏镇三沙花木基是近几年中山绿化苗木产业崛起的一个亮点,发展迅速,规模庞大,与中山市的几个苗木生产区小榄、古镇、东升一起形成了中山市西北部的一大农业特色产业。

目前,三沙花木基地有连片近8000亩,经营的花木品种达350多个,其中生产销量最大的主要是袋苗,以大叶红草、黄金叶、花生藤、花叶姜、鸭脚木、银边草、福建茶等为当家品种,乔木以大叶榕、细叶榕、高山榕、紫薇为当家品种,腊肠树、红花风铃木、凤凰木等品种也在花木基地推开。

2004年6月28日,中山市横栏镇三沙花卉协会在三沙花木基地挂牌成立。作为广东省的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试点单位之一,协会将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宗旨,为广大花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自此三沙的花农有了自己的家。

协会经常召开会员会议或专题会议,进行现场的经验交流,探讨花卉种植、流通销售过程中遇到的疑点和难点问题,根据会员提出的普遍性的问题向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及时为花农解决生产流通中所碰到的问题。未成立协会前,为了苗木能销到外地,基地的农户都要自己亲手办理植物检疫等这些烦琐的手续,大大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效率。三沙花卉协会成立后,一切有关植物检疫证可在协会直接办理,这样无形中为广大农户节省了时间及经营成本。

协会会员充分发挥各自在信息、流通方面的优势,把花木销售伸展至珠海、广州及广西、云南、上海等地区,同时,协会以会员为核心,辐射带动全村、全镇的花木种植户,促进农民增收。

三沙村10个组中有6个组村民是以发展花木业种植为主,从事花木种植和与花木种植相关的农户有900户,吸纳的本地劳动力1800多人,外地劳力3000多人。按2003年计算,花木种植每亩年纯利达1万元左右,花木种植业已经成为三沙村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三沙花木基地的租金在短短几年也大幅攀升,从2002的1500元/亩,到2004年的3000元/亩,到2007年的7300元/亩。村、组的集体收入也不断增加,三沙村从原来的落后村一跃变成了横栏的先进村、富裕村。

八. 四川省 内江 资中县 资中沙溪蜜柚

资中沙溪蜜柚:单果重1.25-5千克,可食部63-72%以上,是柚类最高可食品种。

果肉晶莹细嫩,水分足,有独特清香嫩细口感之味,营养丰富,100毫升含维生素C35-68毫克以上,是柑橘中维C之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和磷、铁、镁、锌、钠、硒、氨基酸、胡萝卜素、玉米黄质。

成熟的果实,果皮细胞和果肉,汁胞中高级醇、醛、酮挥发有机酸和贴烯类等散发诱人的香气,置之幽香满室,食之清香盈口,深受喜爱。

沙溪蜜柚是长期使用美食佳果,天然美容保健品,调节体内新陈代谢,不上肝火,有降压舒心,祛痰润肺,消食醒酒。对肠炎、胃炎、咽喉炎、止咳下气、胸闷、糖尿病、开胃健脾、抗癌、心血管病等预防及疗效。具有延年益寿,长生不老。长咳气紧者用果肉炒黄糖(红糖)疗效极佳!

信息来源:内江市人民政府

九. 广东省 中山 长江脆肉绍

长江脆肉绍是中山长江水库主要之一,是利用水库的矿泉水,采用特选的综合饲料和长流水养鱼法培育出来的一个特殊品种的皖鱼。这种鱼具有味道鲜美、肉质软滑、爽脆的特点,尤以鱼肚部分最佳。主要菜式有:生炒鱼片、生炒鱼球、蒸鱼肉卷、炖鱼头等,均具有独特风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