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阳泉特产送人 阳泉特产必买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阳泉特产送人 阳泉特产必买清单更新时间:2022-03-30 05:21:12

一. 山西省 阳泉 平定县 平定豆叶菜

平定人自古以来一直有一个奇特的乡俗,就是一年四季都食用豆叶荣。

豆叶菜,是一种特殊的乡间土莱,是用小豆叶或是黄豆叶经过加工后沤制的。

制这种豆叶菜 ,自然是以豆叶为原料。采摘豆叶的时节,应在“白露”前后 。届时平定人都会结伴而行 ,到庄稼地里去采摘豆叶,称之为“捋叶”。而且当地风俗,只要白露一到,群众一齐出动捋豆叶,走到哪家的田间都可以,村与村之间也不分界限,当地还有一个习俗,在白露以前是不允许采摘豆叶的,采回来的豆叶,要经历一个奇特的制作过程。

首先,要将豆叶卷紧成团塞满底锅。然后再加水上盖用火焖,蒸熟后倒出来,用菜刀切成细丝,一点一点地放进笼中,再用木制的腌菜疙瘩压紧,一层一层放置,放足后用高粱杆跟着瓮口大小截成段状,放在瓮口,上面再加一块“鹅卵石”压紧,将瓮置于阴凉处,逐日加清水,使瓮内菜叶发酵后渗出原汁即“红水”外 溢。“立冬”前后,瓮内豆叶原汁溢尽,将菜取出,把烂了的菜叶去掉,好的菜用清水反复清洗几遍。再将洗净的菜用笊篱捞在筐里,用木板、大石头压紧,挤干水,放在缸内,一层一层地按住,加上鹅卵石,再将冷却后的清米汤或面汤倒人瓮中,把菜淹住,常加水,常添菜,放在零至十摄氏度的地方保存,存放起来,有时储存时间达半年至二年之间。

据平定县的百姓说,吃豆叶菜,能“清内热、助消化、健脾胃”,对身体有好处。

豆叶菜的吃法,可以当“梢子”吃,可炒、可调制后食用。尤其是当地吃法,豆叶菜小米酸饭更有地方特色。

二. 山西省 阳泉 矿区 肉罐肉

阳城肉罐肉是驰名三晋美味佳肴。它不仅制作工艺独特,味纯喷香,而且阳城肉罐还是我国陶瓷工艺百花园里的一枝奇葩。
宋、元时期,有个陶瓷世家的乔氏,从陕西西安龙桥迁到山西高平的桥沟,发展陶瓷业。经多年选择,乔氏发现阳城县东五华里的猴子腰村陶瓷资源十分丰富,便建立了陶瓷窑,开始烧窑作货,生意十分兴隆。到了明代万历初年,乔氏后裔迁居阳城猴子腰村,兴建了陶场,很快就有许多陶瓷新品相继问世,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阳城肉罐,虽历经沧桑,仍盛传不衰。






阳城肉罐,罐似粗瓷,内敷细釉,口颈小、肚儿大,瓯式盖子,盖与罐口大小合度,放之平稳、严密。其外形美观、色泽鲜亮、敦实大方,摸着光滑细腻,使用起来极其方便,能够适合煮、炖、焖肉的需要,兼餐具与工艺美术品于一体,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肉罐肉是用猪肉、牛肉或羊肉、小米及各种作料煎煮而成的,肉味纯正,软烂可口。

三. 山西省 阳泉 矿区 阳泉漂抿曲

阳泉漂抿曲

    飘抿曲,亦称小河捞,大约从明朝开始风行于阳泉。它是以绿豆掺少量精白面粉和面,经特制抿曲床压制而成。煮熟后捞入各种调料配制成的汤汁中即可飘起。它长如挂面,细如毛粉,清香利口,鲜味扑鼻,富有营养,风味别致,还具有消火消暑之功效。明末清初,傅山先生曾在《小河捞记》中赞美它的美味,至今抿曲仍香飘山城。

四. 山西省 阳泉 盂县 椒叶窝窝

椒叶窝窝是山西阳泉盂县的。

做法:花椒叶,玉米面,食盐,和面,捏成团,进锅蒸,出炉!完工

五. 山西省 阳泉 平定县 平定砂器

平定砂器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平定砂器

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现辖行政区域

《平定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平定砂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的请示》平政字〔2016〕25号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 14/T 662-2011

《平定砂器》

六. 山西省 阳泉 盂县 盂县葵花籽

葵花籽

葵花,又名向日葵,是盂县的大宗农副产品,年产量迈30万公斤。主要品种为“三道眉”。其特点是籽长片大,果仁饱满,含油量高,油质好。它还是人造奶油的重要原料,是油漆、肥皂、梁料、医药和纺织等多种工业用油。所含的亚油酸,有减少人体脂防积累,降低胆固醇的作用。畅销全国各地。

七. 山西省 阳泉 平定县 黄瓜干

黄瓜干是平定县的传统名产。早在500多年以前,黄瓜干就成为当地人酒宴上必不可少的下酒小菜。这种黄瓜干,皮肉均翠绿可爱,表面光洁、无皱。食时清脆味甜,清香可口。清朝乾隆皇帝亲笔御批为:“龙筋”,被定为进献皇宫的贡品。
黄瓜干主要产在平定县城关镇的河头、后为几个自然村。制作黄瓜干的原料并不是一般的黄瓜,而是当地民间百姓长期培育出来的一种特殊品种。这种黄瓜外表光滑无刺,色泽纯绿,肉厚瓤少,特别适宜加工。用这种黄瓜制成的瓜干,经水浸泡后,就如新摘下的鲜黄瓜一样。在旧时寒冷的冬季,蔬菜淡季,用平定“黄瓜干”招待亲朋好友、使宾贵客,确能给筵席上带来一丝春意。
这种黄瓜栽培有多道工序。播种前,种子要用煤渣粉加水浸泡、发芽;瓜蔓伸长后,须用玉米皮搓的软绳捆在瓜架上;在瓜田管理上还要做到“天旱不误锄田,雨涝不误浇园。”采摘的黄瓜必须是45厘米至54厘米之间为宜。
在加工黄瓜干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操作。加工时,先用一种特制的工具削去黄瓜外皮,然后顺长分为四条,放在架杆上,用炉火烘烤,温度保持在50C左右,经一昼夜的烘烤,便成了黄瓜干。将烤好的黄瓜干扎起后,密封于大缸内,可随食随取。装入塑料袋封口后,可长期存放而色味不变。
黄瓜含有糖、甙、氨基酸、维生素(A、B2、C)、钙、磷、铁等成分。中医学认为:黄瓜具有消热、解温、利尿的功效,适于治疗小便不畅、四肢浮肿、高血压、黄疸等症。

八. 山西省 阳泉 平定县 平定黄瓜

平定黄瓜

平定黄瓜干主要产于平定县后沟、河头两村。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开始生产。以清脆、爽口、香醇味厚、食用方便而受到人们的青睐。清朝被定为进贡皇室的物品,享有“龙筋”之誉。黄瓜干系选用优质无剌无籽幼瓜制成,富含人体必需的维生素、钾盐、氨基酸、糖类等多种营养成分,能促进肠胃蠕动,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平定黄瓜除满足本地需求外,还销往京、津等地。平定的黄瓜干和砂货、铁货饮誉中外,古有“黄瓜干上贡品,龙字砂锅悦帝心”的美称。

九. 山西省 阳泉 平定县 九节菖蒲

阿尔泰银莲花,又名:菊形双瓶梅。

多年生草本。根茎棕黄色,具多数细根及鳞片痕迹。茎直立,高达8-26厘米。根生叶为2回3出复叶,叶柄长约13厘米;小叶片长圆形至卵圆形,先端渐尖,通常中间小叶片较大而具短柄,每小叶偶具3深裂或具缺刻及粗锯齿,两面均被少数白色柔毛或毛早落。花茎细长,高出墓生叶甚多,顶生1花,约在近顶端1/4处有总苞3片,总苞片叶状3出;花萼瓣状,8-12片,长圆形,长约1.3厘米,宽约4毫米,白色或淡紫色;雄蕊多数,花药椭圆形,花丝线状;心皮多数,分离,成螺旋状排列,上被白色短毛。瘦果卵圆形或新月形,长约0.4厘米,灰褐色,密生白色柔毛,常带宿存花柱。种子1枚。花期4-6月。

十. 山西省 阳泉 平定县 拉面

拉面

拉面,又叫抻面,是山西城乡独具地方风味的面食名吃。相传,拉面源于山东省胶东半岛的福山一带,因有“福山拉面”之称。拉面传入京都,受到皇帝的赞赏,赐名“龙须面”,于是拉面又成为御膳房的常备食品。至于拉面何时传入山西或本来就由山西土生土长,无从考究。但山西人善于制作拉面和普遍爱吃拉面的习惯,却是外地人不能相比的。至今晋中、晋北一带,仍然保留着婚嫁用拉面待客、生辰用拉面祝寿的传统习惯。

制作拉面,首先要求配料准确。一般的配料标准是:标准粉五斤,兑水三斤至三斤二两(冬增夏减),食盐一钱五分,碱面五钱左右。和面时,打出面穗,揉成面团,兑水扎软,饧半小时后,加碱水揉匀,然后慢慢揉成长条,合拢旋成麻花形,如此反复多次达到粗细均匀时,放在案板上用干面粉滚匀,去掉两头,双手各执一端,上下抖动,用力抻拉,拉开,并拢,再拉开,再并拢。一般拉成六十四根为宜。下锅时,一手执两头,一手钓中间,掀去头尾,落水煮熟捞出,浇上调料即成。高明的厨师,一分钟能拉水面团三斤、抻拉十二扣,计八条、八千一百九十二根,细着银丝,根根不乱,连接起来,竟有十二华里长。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