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韶关南雄特产糍粑 南雄糍粑用什么粉做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韶关南雄特产糍粑 南雄糍粑用什么粉做的更新时间:2022-03-31 06:00:38

一. 广东省 韶关 始兴 始兴冬笋

冬笋是毛竹冬天的支生余笋,始兴毛竹种植面积广,冬笋产量也随之增加。始兴冬笋有黄肉和白肉之分,其中白肉质量较佳,具有肥大、肉厚、刮滑、鲜嫩、爽脆等特点,是筵席上的美味珍品。始兴冬笋除鲜食外,还有大量加工制成笋干,远销全国各地。

二. 湖南省 湘西州 凤凰县 凤凰糍粑

凤凰糍粑

土家人素有"二十八,打粑粑"的说法。每逢春节来临,农历腊月末,家家都要打糯米糍粑。据乡土志书记载:"糯米饭就石槽中杵如泥,压成团形,形如满月。大者直径1尺5,寻常者约4寸许,3至8分厚不等。"小糍粑做完后,由心灵手巧最会做糍粑的妇女,再做几个大糍粑,小则三五斤,大则十多斤。这叫"破笼粑",象征"五谷丰登",又显示土家人大方。打糯米糍粑是一项劳动强度较大的体力活,一般都是后生男子汉打,两个人对站,先揉后打,即使冰雪天也要出一身汗。做糍粑也很讲究,手粘蜂蜡或茶油,先搓坨,后用手或木板压,要做得光滑,美观。

三. 广西 桂林 阳朔 阳朔糍粑

阳朔糍粑制作工艺精细。把上好糯米蒸熟后,用力杵打,直到糯米饭全融,像棉团状,然后再取出糯浆做成圆团,放入蒸笼蒸熟而成。水糍粑多放内馅,如豆蓉、莲蓉、芝麻桂花糖等,质地细腻柔韧、

洁白晶美,

如趁出笼时热气腾腾,

再裹上点白糖或熟豆粉,更是色美味鲜,口感细滑沁甜。为阳朔名小吃之一。

四. 湖南省 岳阳市 平江 时丰大糍粑

平江西乡盛行过春节打糯米糍粑的习俗,尤其时丰一带的大糍粑更具特色。其做法是选用上等糯米淘洗干净,蒸煮成饭,再放到石臼中用木锤冲捣使其充分糊软后,做成直径一尺左右,厚为l-2寸的大饼,待风晾干硬以后即可切块食用。既可油煎,也可放在火上烘烤。吃起来松脆柔软、香气袭人。大糍粑存放在水缸里,用清水浸着,自春节直到端阳,仍可保鲜不变味、不变质。

五. 河南省 信阳市 固始 固始糍粑

糍粑为固始传统名吃,糍粑的制作过程是:以上等优质江米为原料,淘净蒸熟后,放进石臼内反复捶捣成泥状,趁热有擀仗擀薄,切成方块或长条状。糍粑可烤,可煮,可煎,可炸,尤其是春节期间,亲朋好友来访,最好的见面礼便是煮上一碗荷包蛋糍粑。若将糍粑包上各种馅料,油炸烤煎,风味更加独特鲜美。包馅的糍粑不宜久存,切成块状的糍粑久放干裂,可用清水泡之,勤换其水,可保存3个月以上。

六. 四川省 遂宁 蓬溪 唐糍粑

“唐糍粑”系蓬溪地方传统名小吃,据传源于唐代,属宫中贡品。该小吃精选蓬溪吉星贡糯米为主料,沿用泡、蒸、舂等传统工艺制成绵软柔实的米粑,再辅以红糖、白糖、芝麻、黄豆、黄生等粉料,具有“金银满堂,回味悠长”的特点,补中益气,老少咸宜。

七. 贵州省 毕节 黔西县 糍粑包豆腐

糍粑包豆腐

“糍粑包豆腐”(油炸)色泽金黄,浓郁可口,皮脆肉软,喜者甚多。

配方:糍粑、豆腐、肉末、盐菜、味精、葱花、辣椒粉和食盐。

制作工艺:用白碱腌好的豆腐烙至里面化汤,切开一方灌进拌好的肉末、盐菜、葱花、味精、食盐和辣椒面,用糍粑摊成薄片包上豆腐即成。可烤、可烙或油炸,口味各有千秋。

主料:热糍粑500克,白豆腐250克

辅料:猪肉末150克,腌菜50克,食盐2克,辣椒面10克,葱花10克,味精2克,食用碱3克

制作过程: 将白豆腐均匀分成8块用食用碱腌渍8小时,在干锅上烙至内部化汤,切开一侧灌入拌好的肉末、腌菜、葱花、味精、盐和辣椒面,将热糍粑分成8块薄片,每片包上1块豆腐、捏成扁圆形即成。可烤、烙或油炸食用。

味型:咸鲜、微辣

特点:味道独特

八. 广西 桂林 灵川县 灵川糍粑

用上等糯米,清水浸泡至饱和状态,后蒸煮,再用木杵石臼强力捣制而成。其形圆有光泽,饰以红边印花。其味软熟香糯,滋补。煮食、煎食、油炸均可。咸、甜皆宜。为农家备必的年节礼品。每年春节前,几乎家家户户打粑粑,杵捣之声响遍村巷。另有清明糍粑,为清明节专用供品,故名。变用糯米,研粉,再与白头翁(一种野生菜类)焙干研粉相拌合,内馅,制团蒸熟,备食。其味香甜,风味独特。

九. 河南省 信阳 光山县 信阳糍粑

糍粑——为信阳传统名吃,主要产地有商城、新县、潢川、光山等地。

糍粑的制作过程是:以上等优质江米为原料,淘净蒸熟后,放进石臼内反复捶捣成泥状,趁热有擀仗擀薄,切成方块或长条状。

糍粑可烤,可煮,可煎,可炸,尤其是春节期间,亲朋好友来访,最好的见面礼便是煮上一碗荷包蛋糍粑。若将糍粑包上各种馅料,油炸烤煎,风味更加独特鲜美。包馅的糍粑不宜久存,切成块状的糍粑久放干裂,可用清水泡之,勤换其水,可保存3个月以上。

十. 陕西省 西安 碑林 商州糍粑

糍粑,本来是南方人用一种江米(糯米)做成的食品,但是我们陕西商州人的糍粑不是用江米做成的,而是用洋芋做成,是镇巴柞水一带人们夏秋季节的主食之一,本地人叫此种饭为“调和饭”。据说可以与关中的米面相媲美。山里人习惯了他们的洋芋糊汤饭,而一旦来了客人便以“硬糍粑”来招待客人,从而糍粑亦成为陕南乃至陕西的一道名贵风味小吃

每年六七月,山里人从青青的玉米行之间挖出一筐筐新鲜的洋芋,刮皮洗净后放于锅内蒸熟后舀出,然后用他们特制的一种器具来砸,所以叫做“砸糍粑”。一般在村子附近的河边找寻一块巨石,将蒸出的洋芋倒于石头上,用锤子砸,边砸边给呈糊状且黏成团的糍粑撩点水,以便它筋道起来,等洋芋渐渐变成晶亮且又有一定黏度的面团时,再放入盆中拿回家用刀切成条状,再配以作料比如红红的辣椒,青青的小葱、大蒜等,或者再拌青菜。这样,吃起来既有洋芋的喷香,又有青菜小葱的清香。夏季可以凉吃,冬季可以放进热汤里吃

商州的糍粑如今已做客省城甚至大江南北,但倘若要吃正宗的商州味糍粑,还须到镇巴、柞水一带乡村去,定会让你一饱口福。( 西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