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高县土特产大全 高县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高县土特产大全 高县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4-11 20:02:30

一. 山西省 大同 阳高县 阳高玻璃饺子

玻璃饺子是阳高独具特色的民间食品。它源于民间,又由民间进人宾馆、酒店的餐桌。由于它的皮子似玻璃般透明或半透明,人们能看出内中的馅儿,因而人们称之为玻璃饺子。

阳高属高寒地区,无霜期短,莜面和山药是当地农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而制作玻璃饺子的原料就是莜面和山药。当然,这说的是饺子的皮儿。莜面和山药粉面份量之比为三七开,做时,先要将莜面和山药粉搅和均匀,再用温水和起来,不停地搓揉,最后擀制成薄薄的饺子皮儿。二是用山药和山药粉为原料。做时,先挑选一些个头大的山药上锅焖熟,再将焖好的山药剥掉皮儿,趁热加山药粉搓揉均匀。一般情况下,一斤熟山药加半斤山药粉,要边搓揉边掺粉子,和好后制成饺子皮儿。

玻璃饺子馅儿最好用羊肉。因为羊肉馅儿熟后死死地抱成了团儿,是个完整的制品,不光好看,而且味道也鲜美。馅儿里要拌上适量的白萝卜丝儿,再调上花椒、味精、大葱、胡麻油等佐料,饺子捏好后,上笼一蒸,即可食用。

二. 山西省 大同 阳高县 阳高长城羊肉

阳高长城羊肉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阳高长城羊肉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人们常说,到阳高县不吃长城乡羊肉是一大憾事。的确,长城乡色如玫瑰的羊肉香嫩可口,白如美玉的凉拌羊肚丝鲜美爽口,做法各异的羊杂鲜而不膻,让人印象深刻。

阳高县长城乡大力发展规模养羊产业,因地制宜创新以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发展养殖业新模式,走出一条农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截至目前,该乡已发展养羊户300余户,养羊总量达到4万多只。

其实,在阳高县不只是长城乡,近年来,该县抓住“增量、扩草、提质、强防、精养”五个关键环节,着力从技术支撑、项目扶持上发展养羊产业,基本形成了长城乡、友宰镇、王官屯镇等羊养殖专业乡镇和“黄岩沟”、“六棱山”等羊肉品牌。

2015年,阳高县惠农养羊专业合作社申报的“阳高长城羊肉”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所在地域: 山西

申请人: 阳高县惠农养羊专业合作社

所在地域: 2015年

地域范围

阳高长城羊肉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区域为:山西省阳高县长城乡所辖9个行政村,即:十九梁村、十墩村、堡子湾村、镇宏堡村、罗家岭村、大二对营村、范家夭村、镇边堡村、二十六村,养殖面积10500公顷,年出栏60000多只,产量1050吨,出栏率占60%,年存栏100000多只。地理坐标北纬40°14′—39°55′,东径113°28′—114°40′之间,海拔最高2144米,最低1178米。

三. 山西省 大同 阳高县 阳高凉粉

阳高盛产山药,当地人除直接食用外,还有加工制成粉面的习惯。由此,粉面又制成各种食品,最常见的便是粉条和凉粉了。到了夏季,凉粉便成为家家户户的消暑佳肴。

阳高凉粉一年四季都有,风味独特,主要用盐汤、酱油、辣椒油、醋、香油、味精、芥末、葱花进行调味,配以黄瓜丝、萝卜丝、香菜、豆腐干等,吃起来清凉可口,色香味俱佳。

四. 江西省 宜春 上高县 上高玉米

上高县玉米主要种植品种有掖单13号、白糯二号等。掖单13号品质优良,营养丰富,主作饲料,也可作鲜棒蒸煮食用。白糯二号味香柔软可口,主食用,是一特色玉米新品种,深受人们喜爱。



上高县一年可种植两季,种植面积在1万亩左右,年产鲜棒3500万个或籽粒400万公斤,春玉米鲜棒在6月下旬陆续开始收获上市,秋玉米鲜棒在10月下旬开始陆续收获上市。

五. 江西省 宜春 上高县 上高白肉姜

上高白肉姜是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的。

上高县属丘陵山区县,独特的土壤和小气候条件,造就了该县传统特色优势产业,比如,上高紫皮大蒜、上高白肉姜、上高本地辣椒、苎麻等。早在(清康熙)世代就有“三辣”之乡、苎麻之乡的美称,距今已有500多年的生产、经营历史。然而,为了保护和发展好这些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原生态优势产业,上高县在每次制订“五年计划”发展纲要时,除找准了新的经济增长高的产业外,都会将上高紫皮大蒜、上高白肉姜、上高本地辣椒及苎麻等列入地方传统特色优良品种,进行保护,加以发展。使得上高紫皮大蒜、上高白肉姜、上高本地辣椒及苎麻等地方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在上高不仅得到了传承,而且不断发扬光大。据上高县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来,上高紫皮大蒜、上高白肉姜、上高本地辣椒三种作物的年生产面积均超过了1.5万亩。

六. 四川省 宜宾市 高县 高县鸭儿粑

高县鸭儿粑,是四川省宜宾市高县的著名特色小吃,该品色泽洁白晶亮,皮薄鲜嫩,咬一口浓香扑鼻,油而不腻,芳香爽口,具有不粘叶、不粘筷、不粘牙等“三不粘”的特点。

宜宾市高县的鸭儿粑是川南闻名的风味小吃之一,因其口味鲜嫩如雏鸭而得名。传说高县鸭儿粑是1900年出生的侯龙玉大娘创制的,她选用糯米作原料,几经浸泡,再用石磨磨成粉制作包皮;包心分盐、糖两种:盐包心用肥瘦适度的新鲜猪肉,剁成细细的末,再加上宜宾芽菜、盐、花椒、味精、葱花等香料炒熟;糖包心取含苞待放的玫瑰、芙蓉瓣、加上冰糖、白糖等制成蜜饯,拌上芝麻、核桃仁、生猪油等配制成馅。包皮包上馅后,再用双手搓成椭圆型,外面包上良姜叶,犹如一个个肥胖的小鸭子在碧波上游玩,这就是“鸭儿粑”名字的来历。cZy

做好后的鸭儿粑上蒸笼用旺火蒸,一气呵成。刚出笼的鸭儿粑色泽洁白晶亮,皮薄鲜嫩,咬一口浓香扑鼻,油而不腻,芳香爽口,具有不粘叶、不粘筷、不粘牙等“三不粘”的特点。凡是到过高县的人,都要品尝“高县鸭儿粑”的美味,一饱口福。cZy

高县鸭儿粑中当数何氏鸭儿粑为最,何氏鸭儿粑是川南小吃中的精品,其选料谨慎、考究,制作精细,曾获得首届“四川特色旅游商品”称号,也是宜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cZy

七. 江西省 宜春 上高县 上高生姜

上高县是生姜的著名产地。主栽品种有白丝姜、黄丝姜和山东大肉清退。其中白丝姜和黄丝姜为我县的传统产品。其纤维少,辣味稍强,有香甜味,耐贮存的优点,不仅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而且适宜加工。生姜种植面积为1万亩,总产量15000吨。

八. 山西省 大同 阳高县 阳高羊杂汤

阳高人吃羊杂汤的历史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时,阳高一带为林胡、楼烦等少数民族所占据,他们以放牧、射猎为生。公元前3世纪,赵武灵王用武力开拓疆土,建置云中、雁门、代郡以后,才将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传到这里。但是实际耕作中,赵武灵王发现阳高这一带气候干燥、寒冷、风大,土地贫瘠,很多农作物不适宜种植,而牧草却很旺盛,便倡导发展畜牧业。羊是人们主要牧养的牲畜,于是羊肉便成了人们餐桌上的主要食品。

当时,阳高一带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的地区,吃羊肉的习惯也不相同。少数民族只吃羊肉,把羊下水全扔了。而汉族人生活比较朴素,认为把羊下水扔了太可惜,因而吃完羊肉之后,还要把羊头、羊蹄、羊心、羊肝、羊肺、羊肠以及羊血等洗净,煮熟切碎,配以葱、蒜、姜、辣椒、盐等调料熬制成汤,因为里边杂七杂八的应有尽有,故称作羊杂。后人越做越精,羊杂汤里添加了当地的山药粉条。粉条吃起来又筋又颤,羊杂嚼起来又辣又香,二者配在一起,犹如锦上添花,故称羊杂粉汤。

羊杂粉汤有荤有素,油而不腻,质醇味美,捞出锅来热气腾腾,香气袭人,吃进肚里味道鲜美,具有明显的驱寒、暖胃、舒身等功效,和西安的“羊肉泡馍”、太原的“清和元头脑”一样,是一种较好的保健食品。

九. 山西省 大同 阳高县 阳高拨鱼儿

拨鱼儿是阳高人的日常主食,做法的高下,调味的好坏,很难有一定的标准。一般地说,随心所欲,就是拨鱼儿的最高境界。做时,面要和得稀稀的,锅里烧好一锅汤,然后用根竹筷顺着碗边把向下流的面浆拨成细长条,落进沸汤里。随下随熟。因为直筷子在圆碗边乱落面桨,总是两头儿尖中间胖的面条,在沸汤中翻动,就像游鱼儿一样,所以便叫做拨鱼儿。

十. 四川省 宜宾市 高县 少娥啤酒

产于宜宾少娥啤酒有限公司,少娥系列产品中先后荣获四川省“大中城市最畅销产品”、“四川啤酒上榜品牌”、“97中国双新交易博览会金奖”、“第五届96中国保护消费者杯”最高奖
( 宜宾)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