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南凤凰特产 湖南特产第一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南凤凰特产 湖南特产第一名更新时间:2022-04-08 07:33:58

一. 湖南省 湖南黑猪

湖南黑猪全身背毛黑色,头中等大小,耳大小适中、略向前倾,嘴稍长,颜面平直,蹄壳黑色,体型长,无皱褶,背腰平直,四肢粗壮而较高,臀部较丰满。有效012个以上,排列均匀,体质健壮,遗传性能稳定,繁殖力高,适应性强。其生产性能主要表现如下:

生长发育快:后备猪在生长发育期内,以体重50千克为界,分前期20~50千克和后期50~85千克两个培育阶段。饲料的营养水平,消化能前期饲料为每千克12.55兆焦,后期为每千克12.5兆焦,粗蛋白前期16%,后期14%。6月龄公猪体重74.97千克,体高64.78厘米,体长105.5日厘米,胸围93.95厘米,腹围96.9厘米,臀围72.81厘米,3点背膘厚2.7~1.84厘米;6月龄母猪体重74.79千克,体高63.46厘米,体长104.42厘米,胸围95.05厘米,腹围103.93厘米,臀围72.3厘米,3点背膘平均厚2.55厘米。成年公猪体重180~230千克,母猪体重170~210千克。

繁殖力高:后备猪6月龄性成熟,体重在85~95千克、年龄达7月龄即可配种;纯繁初产母猪每窝平均产仔10.67头,产活仔10.07头,初生个体重1千克,35日龄断奶窝重63.9千克,70日龄育成率93%;经产母猪窝平均产仔13.47头,产活仔12.98头,初生个体重1.12千克,35日龄断奶窝重84千克,70日龄育成率94%。

肥育性能:湖南黑猪具有良好的耐粗性能和适应性,该品种育肥前期和后期在上述饲料营养水平下,达90千克日龄为177天,平均日增重607克,料重比3.4:1,平均屠宰率73.4%,胴体重66.3千克,胴体3点背膘厚1.4厘米,眼肌面积27.84厘米2,臀腿比例29.15%,瘦肉率57.95%,肉质表现肉色鲜红,大理石纹十富,肌问脂肪含量3.95%,pH6.3~6.4,失水率13%~21%,24 小时滴水损失为4.19%,48小时滴水损失为5.8%,熟肉率68.2%,无PSE肉和DFD肉;以湖南黑猪为母本,以大约克猪、长白猪杂0套生长的商品猪,在同等营养水平下,体重达90千克日龄为167天,料重比3.25:1,90千克屠宰率74.58%,胴体3点背膘平均厚2.28~1.99厘米,眼肌面积19.64~31.57厘米2,臀腿比例29.62%~30.22%,胴体瘦肉率61.45%~62.21%。肉质优良,无PSE和DFD肉。杂0套全窝育肥产瘦肉468千克,超过厂中国瘦肉型猪新品种、新品系选育协作组制定的瘦肉型猪杂0套窝产瘦肉量450千克的指标,杂交效果好。

湖南黑猪从选育至今,已经历8个世代,目前存栏能繁核心群种母猪300头,繁殖群种母猪800头,年供种能力在l万头以上,该品系猪已相继在湖南省的常德市、张家界市、怀化市、湘西自治州、邵阳市、衡阳市、益阳市以及广东省阳江市、云南、贵州等省市的农场、农村推广18 000头,促进了湖南以及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猪种改良和商品瘦肉型猪生产的发展。

二. 湖南省 湘西州 凤凰县 民族工艺品

凤凰是中国民族工艺精华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各种独具原始楚巫文化精髓的民间工艺,以其卓尔不群的艺术风格、考究精湛的艺术技法、内涵丰厚的艺术格调,享誉中国民间工艺界。凤凰古城这1.8平方公里的天人合一的小城古街巷里,如今仍活跃聂方俊、熊承早、刘大炮、张桂英、吴花花等5位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证确认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探索身影。他们象闪亮的5颗星座,在中国民间工艺的星空里占有自己显眼的位置。 凤凰的民族工艺主要有苗家银饰、蜡染、织锦、纸扎等。苗家银饰,有凤冠、银项圈、银手镯、银腰带、银挂链、银针筒等;蜡染,有蜡染衣裤、蜡染裙装、蜡染壁挂等;织锦,有织锦壁画、织锦袋等等;纸扎,有纸扎花鸟、建筑、人物、动物等;还有独步天下的苗家剪纸、苗家刺绣、苗家花带、玻璃吹画、以及格调高古的根雕、石雕等等。( 吉首)

三. 湖南省 湘西州 凤凰县 凤凰苗族扎染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凤凰苗族扎染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可称为蜡染的姊姐艺术,但它的特殊工艺性能,突出表现在手扎制作方面。用白色的线绳,在纯白光滑的布料上扎制好形象各异的花纹图案、飞鸟虫鱼等,置入已准备好的蓝能溶液里浸煮,放于通风透光处晒绳,那一幅幅形象逼真的图像便出现在你眼前。最后再做些防止脱麓的技术性加工处理,整个工序便告完成。扎染一般比蜡染价格要稍贵一些,小件的扎染作品,如头巾(3-10元/件),较大的扎染方布(50-70元)。扎染名师吴花花,张桂英的艺术作品因为艺术价值较高,作品以70-600元不等。

四.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湖南棕编

采用老棕叶和棕叶芯为原料,经过加工后制成儿童玩具。其方法为先将采来的棕叶按纹路折叠,扎紧后棕编放入开水锅里煮, 煮至由青转黄成熟为止。然后日晒夜露,完全干透、变白,这样,制作后不变形,可存放十余年。 这种棕编往往采用结体穿插扎系的方法来构成形象,主要题材有蜻蜓、蚱蜢、青蛙、虾、蜈蚣、龟、蛇、金鱼、鸡、鹤、孔雀、凤等。 有“单肚皮”和"双肚皮"等编法。编好后用附加物作些小点缀,如用鸳鸯豆(红豆)做眼睛,称为"点睛"。 蛇眼用豆肉,蜻蜓用豆壳,虾则用整个豆粒,小动物的身子和脚爪用细铁丝作骨架。

据长沙已故著名棕编艺人易正文说,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长沙地区就有人用棕叶编制蜻蜓、蚱蜢等各类昆虫,在街头叫卖。此种情形,重庆、汉口、南京、上海等都市街头至今仍可遇见。 那些用棕丝串起的鸟、虫,黄中带青、清新朴实,在艺人手中微微颤动,仿佛活的一般,引来孩童和路人驻足远观。

棕编工艺上升为一种民间艺术,历史并不久远。上世纪30年代,湖南民间艺人易正文精研棕编技艺,才开始出现商品生产,棕编的品种、技艺得以发展。易正文对棕编兴趣浓厚,相传除认真学习他人技法外,他常伏草丛树下,观察昆虫、动物的生活习性及觅食、争斗等各种活动姿态,刻苦钻研,所编蝗虫、螳螂等品种售诸市上,颇受欢迎,被誉为“湖南综编易”。这可能就是有文字记载的棕编“鼻祖”了。

即便是现在,搞棕编的人也寥寥无几。湖南历届中国工美艺术大师18个,12个是湘绣大师,搞综编的只有王文定一人。王文定,籍贯湖南,1952年生,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94年作品《综编》入选文化部主办的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

五. 湖南省 湘西州 凤凰县 凤凰姜糖

凤凰姜糖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姜糖的成型,源于凤凰民间治风寒感冒的一种小配方。人吃五谷杂粮,终年操心劳作,偶遇风寒,难免会生出病痛。对于这种小疾,凤凰人一般不求助于医,他们自己解救自己,切几片姜拌以红糖在瓦钵里煎煮,到了一定火候,就着热汤服下,盖上棉被,发出一身大汗,便感一身轻快,体复如初。

谓之姜糖,主要成分为姜与糖。姜乃中国传统的中草药。所以,古人留下的食养口诀有: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早晨吃片姜,赛过人参汤,常吃萝卜和生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既然生姜有如此诸多功效,凤凰先祖的一些脑筋灵转之人便将生姜与糖制成可以存放的固体糖丸,闲时经常取一两粒含于口中,调口干舌燥、苦涩味觉及防范风寒。在日月轮回的光阴中,姜糖制作日渐得以精细,一些富裕人家不断深研将其加入一系列有益于身体健康的中草药。如此一来,姜糖便成其为凤凰诸家祖传秘不外泄的糖物精品,因而也就顺理成章成为凤凰人独领1的常用保健糖物。由此它走入市场,成为一些人主要的营生之道。共和国建国前后,凤凰古城便有多家制作姜糖作坊,由小孩妇女提篮在古城街巷转卖。长街之上,经常可见大人小孩鼓着腮帮,将姜糖吮吸得津津有味。

凤凰姜糖自清乾隆沿袭下来,一直在湘西地盘流传,至20世纪60年代中断。三年困难时期的“苦日子”,人们食不裹腹,农民不种生姜,食糖断绝供应,使得姜糖无料加工,在近四十年时间里姜糖在市面上销声匿迹。

20世纪末,当中国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在祖国大地上已吹拂了近20年,凤凰姜糖这久藏闺阁人已忘的稀罕物才古董般地被搬出市场亮相。虽是摸着石头过河,却在如林的洋包装糖物面前居然站稳了脚根,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凤凰姜糖如今在市场上已是红红火火地走着。凤凰人不喜露富,吃在肚里,营养在身上。当问起作坊的经营姜糖收入如何,老板们总是笑而不答。但他们全都湿湿的嘴唇,红红的脸庞,可以看得出他们不缺钱不缺粮。他们不哭穷而笑,笑里可以看出丰厚收入的内容。

六. 湖南省 长沙市 天心区 湖南花肉

原料配方:肉坯100公斤精盐3公斤白糖2公斤酱油2公斤白酒2公斤

制作方法:

1.原料选择:选择皮薄的猪肋条肉。

2.原料整理:把边肉(已杀好开腹的白条肉)提放案板上,切除前后腿,用刀尖刮掉肋上的油皮,将肋骨和脊骨取出,把五花肉切除,再切成条形,每条五花肉坯长为40厘米,宽2厘米,从肉坯膘头刺一小孔(便于穿绳),肉坯切好后,称好重量,再用温水冲洗净污物及血渍,捞出来放在箩筐内沥净生水。

3.配料腌制:把上述辅料充分拌均匀后,连同肉坯放入大锅内或者缸内腌制。有腌制期间,将肉坯翻动一次,使肉坯充分吸收辅料。春冬季腌浸12小时,夏秋季4小时。

4.烘制:腌好后放在案板上穿好麻绳,再穿在竹竿上送入烘房进行烘焙。用60℃文火烘焙6小时后封头,使烘房内温度保持40℃,烘焙18小时后好为成品。

5.保管:最好挂在通风干燥的仓库内,如遇阴雨天或吹南风天时,须将门窗关系,不使腊肉吸潮。

质量标准:颜色淡黄,味道香味可口,无烟味。出品率60%。

七. 四川省 泸州 泸县 凤凰萝卜

凤凰萝卜

原材料:

鸡肉30克、白萝卜200克、红萝卜10克、葱2克。

调味料:

花生油15克、盐10克、味精8克、白糖3克、鸡精粉少许。

制作过程:

1、鸡肉剁成茸,红、白萝卜去皮切成圆片。

2、锅内加清水烧开,先放入红、白萝卜煮到刚熟倒出待用。

3、烧锅下油,放入鸡茸、萝卜、盐、味精、白糖、鸡精粉炒至熟透,然后出锅撒上葱花即成。

八. 河南省 郑州市 金水区 凤凰台釉米

凤凰台釉米,产于郑州东郊的凤凰台村。其米一头粗大,一头尖细,色泽洁白而有光,蒸熟后颗颗直立,香气扑鼻,吃起来香软可口,食后香味绵绵。夏天的剩饭还不易变味。据说,在明清两代已成为“贡米”。当年,慈僖太后品尝时,见碗里的联并非直立,便勃然大怒,要定郑县令和乡民欺君罪,郑县令闻讯速派名厨进京,厨师先慢慢晃动米碗,再上笼蒸熟,慈禧太后见碗里的米婷婷玉立,才免罪。解放后,凤凰台人民扬眉吐气,1960年,他们精心碾了一百斤凤凰台籼米,敬献给毛主席。

   关丁凤凰台籼米的起源史无考,当地人民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很旱以前,那里是一个湖,湖里的水清洁 甘甜,有只凤凰每天饮水后,便在湖边歌舞,为当地人民增添生活乐趣。当时,残暴的青龙想让凤凰作它 的歌妓,凤凰坚贞不屈;于是,青龙便施展淫威,一口气喝干了湖水,企图把凤凰渴死。正直善良的凤凰 不忍心叫大家为她受浩劫,就让泪水流入湖中,直到流满一湖,才停止呼吸。人们把她埋在湖边的土岗上 ,此岗叫风凰岗,以后 又修建了凤凰台。从此以后,这里的人民便使用凤凰的沮水种水稻,因此长成的 大米,一头粗大, 一头尖细,颇似凤凰的眼睛;又因凤凰死的冤枉,所以蒸熟后米直立不倒,表现出凤 凰坚贝不屈的英姿。

   其实,凤凰台大米的奇特,是水土和品种决定的,古代风凰台村边真有一个湖,名曰“东湖”, 至 清代巳淤平为百亩大的低洼地、水味甜,种的是“大白芒”良种稻,这就是有名的凤凰台籼米。“大白芒 ”属籼稻品种,生育期约150天,适于郑州春播或夏播,米质坚实,蒸饭时吃水多,涨忏性大,出饭多, 米也洁白而有光泽。团米型一头粗大,一头尖细,蒸饭前轻轻晃动米碗,米的大头即下沉,蒸熟后颗颗直 立,加上水土好,所以香气扑鼻。如果把“大白芒”种到别的地方就缺少香味,如果把这百亩洼地种成其 他粒型椭圆的品种,其饭也不会颗颗直立。但这个品种植株较高,耐肥抗倒能力差,加上世代种植,品种 退化,年亩产仅200多斤。现在, 由于大面积种植水稻高产品种,“大白芒”等低产品种只作为品种资源 保存,加之,凿深井引水灌田,泉水枯竭,今日的凤台籼米,已失去其原有本色。为了保持这一名产,应 组织人力选育,培育只有这一品种特性的新品种。以推广应用。

九. 湖南省 湘西州 凤凰县 凤凰苗族刺绣

苗绣是苗族人民以勤劳和智慧创造的一门艺术,被世人公认为最精美的刺绣艺术品。是苗族历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苗族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苗绣不仅形式多样,工艺精湛,更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大放异彩。没有文字的苗族,天才地运用了苗绣这种挑绣的绘画功能来描绘原始图腾,记述历史神,再现风情民俗,寄寓精神向往。苗绣以前多用于礼品馈赠,而现在,用苗绣装饰家庭的人越来越多了。

苗家妇女擅长纺织和刺绣,清《开化府志》、《广南府志》、民国《马关县志》、《邱北县志》都记载有苗族妇女“能织苗锦”之句。苗家姑娘个个会绣花。由于环境的熏陶,苗族女孩四五岁就跟着母亲、姐姐和嫂嫂学绣花了。到了七八岁,她们的绣品就可以镶在自己或别人的衣裙上了。

苗绣画幅上以优美的水波纹、起伏的山脉纹、太阳星芒纹、蝴蝶纹、花蒂鸟兽等来表达民族迁徙、生命崇拜、宗教信仰、神话传说的意蕴,再现卓绝民族生息繁衍的历史。很多喜爱民族文化的人用此装饰家居的同时,还能了解历史神话传说。

在苗族流行一句俗话,叫“人比人,花比花”。所谓“人比人”,是指比歌舞;而“花比花”则是指服饰上的织绣染。姑娘们从七八岁起,就开始学习挑花刺绣,到了十四五岁,就已掌握了相当的技术。传授方式都是母教女,姐教妹和互相学习,没有拜师学徒的习惯。苗绣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技巧,刺绣的针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平绣、辫绣、结绣、缠绣、绉绣、贴花、抽花、打子、堆花等十来种。城市中长大的人们可能无法理解这种民风,但通过苗绣却能够体会其中的奥妙。

苗绣以五色彩线织成,图形主要是规则的若干基本几何图形组成,花草图案极少。几何图案的基本图形多为方形、棱形、螺形、十字形、之字形等。苗族妇女刺绣不打底稿,也不必先描画草图,全凭自己天生的悟性,娴熟的技艺和非凡的记 忆力,数着底布上的经纬线挑绣。她们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布局谋篇,将一个个单独的局部的图形巧妙组合,形成一个丰满的绣品,达到和谐完美的境地,美观大方。

苗绣最讲究对称美、充实美和艳丽美。所谓对称美,就是上下左右不论图形、色彩、空间,都完全要求对称;所谓充实美,就是整个绣品不留空白;所谓艳丽美,就是用色大胆,大红大绿,鲜亮夺目。

苗绣主要用来镶嵌服装的衣领、衣襟、衣袖、帕边、裙脚、护船边等部位,亦可用它来缝制挎包、钱包等。一件布料价格平平的上衣,一条普通麻布制成的褶裙一旦镶上了苗绣,便会光彩夺目,身价百倍。

苗绣显示了苗族妇女高精的工艺水平。近些年来,苗绣这朵艺术奇葩已享誉海内外,成为观赏、收藏的艺术精品。

十. 湖南省 湘西州 凤凰县 凤凰蓝印花布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凰蓝印花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凰蓝印花布,以沱江镇为中心,在凤凰县境内普遍流传。沱江镇在清朝初期名为镇竿镇,位于凤凰县的中部,西与贵州接壤,东与吉首、沪溪交界。此地环境优美,风景秀丽,沱江从腊尔山台地上发源,经过崇山峻岭,冲破万丈悬崖,流人沱江古城。这样优美的环境为蓝印花布这朵民间工艺之花的诞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沱江镇山清水秀,是凤凰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期以来,是湘黔边境重要的商贸集散地,其优越的环境和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印染这一民间手工技艺得以流传,长盛不衰。

凤凰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主要分布在沱江镇、阿拉营镇、吉信镇、木江坪镇、廖家桥镇、山江镇、腊尔山镇等一带,以沱江镇为代表。

蓝印花布印染这一民间手土技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是用天然的植物靛蓝、染坊、白布制作而成的,因此它离不开靛蓝。远在先秦时,我们的祖先已经懂得采集和种植蓝草作为染料。道光《凤凰厅志·物产》记载:‘旧蓝,终朝采蓝,蓝三种:寥染绿;天蓝如芥,染碧,槐蓝如槐,染青,三蓝皆可作靛,色成胜母……”这说明在清末所使用的靛蓝就有三种。苗族学者石启贵在《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一书中记叙:“或者苗族染布,向用本地所产之土靛……土靛之种类甚多,大别之,可分家靛、野靛两种。”旧时的民间染坊,常见染坊墙壁上贴有“缸水调和”、“缸中取宝”、“缸0金”等吉祥词。凤凰的民间染业大约起于宋初,盛于明清两代,到民国末年和新中国成立初年即逐渐衰落。刘氏家传染业已经传承了五代人,从刘大炮(即刘贡鑫)的曾祖起,大约在清代道光中期就开始从事染布行业,其祖父刘裕兴的染布坊十分兴隆,其父刘光成开始也盛行一时。传到刘大炮的手中时,沱江镇地区染行基本倒闭,印染技艺也随之消失,唯有刘大炮因全面地继承了祖业,时至今日还在继续从事印染这门传统手工技艺,并且传授给自己的儿子刘建明、刘建新,使传统手工技艺得以继续流传下去。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沱江镇出现了数十家蓝印花布印染手工作坊,使得这一传统手工技艺得以复兴。

蓝印花布的工艺技术称为印染,而从事印染手工艺的人统称为“染匠”。石启贵在《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一书中,对染匠是这样介绍的:染匠,以染布为业。染布用土靛,变有用快靛(洋靛)者,一般将布下染缸三四次,每次由染缸捞出,均要洗净晒干,故染房周围都竖有染架。布染好后,用圆木柱卷好,以脚踩巨石滚压之,压过之布,正反分明,平光悦目。土法染布在我国各地都有,特别是居住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服饰及日常生活用品所用的布料,都是靠染制而成。现将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介绍如下:

1.花版制作:制作花版时,匠师选用色质优良的皮纸,用掇糊裱成五层厚的纸版,晒于后再在纸版上涂一层光油,晾干后,即成较为坚韧的花版。花版的大小根据布幅的宽度和使用的长度而定。在纸版上绘制花纹图案,由匠师雕刻成印版。

2.花版的图案雕刻制作:雕刻时,首先设计好各种花纹图案,然后把设计好的花纹图案绘制在花版上面。传统图案纹样,一般都带有吉祥如意、洪福康乐、子孙满堂以及万福来朝之类的寓意,如喜鹊闹梅、凤穿牡丹、双凤朝阳、鲤鱼跳龙门、观音送子、鸳鸯戏水、双龙抢宝等。在花版上,染匠师傅用大小各异的工具进行雕刻。例如雕刻一只凤的图案时,其工具就有圆形凹筒铁凿、半圆形凹陷铁凿、长形铁凿、方形铁凿、菱形铁凿、三角形铁凿等30多种工具。一件蓝印花布印染质量的优劣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花纹图案的设计、绘制和雕刻。

3.蓝印花布花纹的印制:制作时,将白色家织布平铺在工作台上面,然后将花版压在白布上面,染匠师就用调好的石灰和黄豆粉拌和的灰浆,分次用刷子刮在花版上。刮浆时,分布要均匀,用力要均衡,直至将全部花版涂满。然后将花版轻轻取下,在白布上就出现了整块有序的花纹图案。

4.晾晒风干:把印好花纹的白布悬挂在木架上,晾干。晾布时不能放在阳光下曝晒,这样会使印上去的灰浆融化流走。因此,晾布必须是通风透光的地方。

5.下靛:就是投放染料,也叫调制染料。投料是一件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蓝印花布的色泽是否鲜活光亮,质量的成色是否上乘,都取决于染匠师投放原料(即下靛)这一至关重要的手艺。如果下靛多了,印花布的色泽就显得浓厚黑沉;下靛少了,印花布又显得平淡而无光泽。

6.搅缸:染匠把靛下在一只很大的水缸中后,为了使投放的靛料均匀,必须用一根木棒在染缸里反复搅动,使靛水的浓度平和均匀。

7.入染:又叫投染或浸染。制作时,将晾晒好的印有花纹图案的白布放入有靛溶液的染缸里浸泡,浸泡时间大约为十多分钟,然后把布取出以原样摆放于染缸之上的木架上,稍晾(即在空气中氧化)。稍干后,又将布料放入靛染缸里浸泡,第二次时间约十分钟左右,这样反复操作十多次,即可达到所需蓝色的程度。这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来历。

8.洗布:染匠师傅往往把染好的布匹挑到河边上,将染布放在河里漂洗,直至把蓝印花布上的残靛洗净,并同时将原来刮在布面上的石灰粉刮洗干净。

9.晾晒:在染匠铺的平坝里,竖立有一排排高高的木架。晒布时,由染匠用长竹竿挑起一匹匹的布料挂在晾架上面,晾晒的布料有长有短,短的可达1-3丈,长的多达数十丈,晾晒的情景十分壮观。

10.卷布:晾晒干后的布料被水冲洗后,有很多褶皱,为使褶皱消除,染匠把洗干净的布料一匹匹有序地卷在木柱(即卷布柱)上,一捆捆有序地摆放在染铺里。

11.碾布:在染铺里,专门打造一块马鞍形的青色巨石,用以滚压布料(称碾布)。碾布时将一捆捆布料放碾石旁边。将布料用卷布柱卷上,放在凹形的碾下面,染匠即双脚踩在碾石的两端凸起的岩墩上面,双手握在护架上,双脚左右来回蹬动碾石,另外由人将被碾石滚压过的布有序地从碾石下拖出来,被碾石滚压过的布正反分明,平滑光亮,色泽柔和,花纹明艳丽,即成上等印花布料。

双面印染花布的制作方法:

民间传统的印花布多为单面花经长期的实践和创新,染匠师刘大炮创造了一种双面花的印花布技艺。制作时,染匠将制好的花版夹住布料夹紧摆平后,再在花版块上面刮灰浆,刮浆要细要匀,厚薄要一致。刮浆完成后,取下夹在布料上的双块版面,再将刮浆后的布料晾晒风于,再入染、漂洗、上架晒干、碾平即成。

黄豆粉浆液加工制成的新工艺品种:

用黄豆粉拌和成浆后,又用人工把花纹图案绘制在白布上,这是我国著名画家黄永玉独自创造的一种新蓝印花布印染工艺。黄永玉是凤凰县人。从小喜欢民间工艺,耳濡目染,也就爱上了蓝花布印染这一传统民间手工艺,特别是近年来,黄永玉多次返乡体验生活,频繁地与民间传统工艺印染大王刘大炮接触,受到深刻启发。因此,他大胆设想并尝试,在白色布面上用黄豆粉调成的豆浆画画。其制作方法是画家首先设计好一组图案和花纹,然后用画笔蘸黄豆粉调好的豆浆,在白布上画成各种花纹图案,乃至人物头像、动物形体图像等等。花纹图案画成后,同样要晾干,晾干后再入染,其后的工艺程序基本上和单面画印花布的工艺程序相同。

凤凰蓝印花布的传统手工技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唐代出现绞缬、蜡缬、夹缬三种印染工艺,而它与夹缬是一脉相承的。千百年来,蓝印花布是民间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采用土生植物靛蓝浸染,蓝色层次丰富、色泽厚重朴实,有越洗越鲜明的特点。它纹样纤细秀美、繁复多样而别具一格,构图大多以细密的小圆点联结、填充组成花纹,一般不用长线和大块的白色,也没有较宽的蓝底,这在全国的蓝印花布中比较少见。

凤凰蓝印花布浸染技艺,通过传承发展,制作出双面蓝印花布的新品种,在表现形式和技艺上获得了极大的突破与提高。凤凰蓝印花布具有极高的技艺价值、艺术欣赏价值和普遍的实用价值。

2008年,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凤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之一。


刘大炮 刘大炮(蓝花布印染技艺)湖南省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刘大炮,本名刘贡鑫,男,1936年出生,凤凰县沱江镇人,刘家蓝印花布-传承人,师从其父刘元成。刘大炮先生出生在一个染匠世家,从他的曾祖起,大约在清代道光中期就开始了染布行业,其祖父刘裕兴染布业十分兴隆,其父刘光成开始也盛行了一时,传到刘大炮的手中时,沱江镇地区染行基本倒闭,染技技艺也随之消失,唯有...... 详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