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潮州土特产 潮州十大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潮州土特产 潮州十大特产排名更新时间:2022-03-30 08:48:38

一.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龙湖毛笔

 龙湖生产毛笔始于元朝末年,产品分为书法、美容、陶瓷工艺品、采绘用笔等几十种,由陈氏祖先从福建雷州带艺入村,相传至今,历六百多年而不衰,产品远销港澳、新加坡、越南等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二.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磷溪杨桃

   潮安磷溪杨桃,个硕味甜价格高。潮安县磷溪镇种杨桃已有数百年历史,八年前“快刀”将田里杨桃“斩首”,高位嫁接“泰国甜杨桃”,没想到“潮泰混血儿”肥硕甜美,深受“尝新一族”的喜欢。近年来,磷溪杨桃不仅销往国内各个城市,还出口到东南亚地区。






    据当地农民介绍,磷溪镇特别是溪口片区种植杨桃很早就出名。但随着市场的开放,省外国外水果越来越多,本地产的杨桃因个体小、味中带涩而渐渐被人们冷落,名躁一时的“杨桃乡”陷入尴尬。上世纪90年代中,磷溪有人到泰国去旅游,尝到了又大又甜的“泰国杨桃”,心想,要是当地的杨桃能变成这个样子何愁无人要?于是就带了些许种苗回家,嫁接到本地杨桃树上。很快便挂满了和泰国一模一样的杨桃,又大又甜。开始上市时,因“杨”家有女初长成,认识的人不多,因此不被接受。一两年后,随着人们出国的增多和国家对外贸易的频繁,人们不但知道大杨桃是泰国名,而且在品尝泰国进口的杨桃后,发现无论肉质、果汁都难于跟磷溪嫁接的杨桃相比。于是不但引发了8年前的嫁接狂潮,而且让磷溪的“泰国杨桃”名声大振,身价倍增,批发价从以前几毛钱1公斤发展到现在的高峰期的6元以上,零售价最高峰竟然达到20元1公斤。

    如今在磷溪境内随处可以看到成片的杨桃园,一望无际。据一位姓刘的果农介绍,溪口片8个村和山内片近半的农田都种上杨桃,最多的一户超过10亩,少的也有一两亩地。此外,随着多年的摸索,已有不少果农学

三.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肉脯

  潮州生产肉脯以潮安县庵埠镇为先,已60多年的历史。产品有牛肉脯和猪肉脯,取牛、猪的精瘦肉,经绞肉、调味、制片、凉晒、烘烤而成,为潮安肉脯厂专门产品。

四. 广东省 潮州 湘桥区 香包

香包是潮州民间独特的传统工艺品。其制作方法是在绸缎或布料上绣制各种花卉鸟兽,内包香料。香包外观精巧,气味芬芳。传统香包有香囊、粽球、针包、瓜子鸡、纽绒、结带等,造型美观,品种多样。香包主要用于佩带或作为吊坠饰物。( 潮州)

五. 广东省 潮州 湘桥区 潮州香包

潮州香包,是广东潮汕地区独具一格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也是我国最著名的香包。

潮州是香包的故乡。相传南宋时,潮州便已流传儿童佩戴香包辟暑的习俗。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制作“扎绒粽球”或用香木雕成“粽球”状,裹以色彩艳丽的绸缎或布料,名曰“辟暑笼”,供儿童佩戴辟暑驱邪,并以示纪念屈原。当时的“辞暑笼”便是香包的始祖。

后来,人们对“辟暑笼”进行改进,把包香木改为用绸缎缝制小袋,内装香料,因其香气袭人,故称“香包”。此外,形制亦变化为千姿百态,并绣上各种花纹图案。到了明代,潮汕的姑娘把香包作为爱情和婚姻的信物。明代潮剧《香囊记》,便是说一位大家闺秀将自己精心绣制的香包赠与一位穷书生作为爱情信物,以表爱慕之意。当时,人们时兴在亲朋戚友结婚喜庆之时向新郎、新娘讨香包之风尚,取其喜气共享,也为婚礼增添了热闹、欢乐的气氛。故潮汕的姑娘婚嫁之前都要预先绣制一批香包,以备装饰洞房和作为赠品,一方面显示其灵巧的针工手艺,另一方面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以及向往幸福美满婚姻的愿望。这种习俗一直沿袭到解放后。

潮州香包的制作,工艺较繁复,其吸取了“潮绣”的针法和技艺,工绣重彩,精雅别致。它选用华丽的绸缎或色布,刷上物象轮廓图稿,然后用五彩丝、绒线或金银线、珠子等绣上各种花纹图案,再剪裁、滚贴成片,然后分片绲边,缝合成型并填充棉絮、香料,再饰以金银线盘金刁锁及玻璃珠、胶片、缨络等饰物。香包的艺术造型大体可分为形象化和卡通化(也有介干两者之间的)两大类型:形象化即是物象造型较写实,物象的结构、比例及装饰花纹比较形象;卡通化则是物象造型局部或整体夸张、变型,如狮子之头、松鼠之尾夸张得与身体一般大;卡通化较之形象化造型概括、生动,更富于情趣。香包的艺术装饰一般采用均衡、对称,具有地方特色的花纹、图案;其设色大胆采用对比强烈的大红大绿。套装的香包往往有6色8色或12色,色彩鲜艳华丽、活泼夺目,富于浓厚的装饰性和潮汕民间艺术特色。

潮州香包品种繁多,丰富多彩,且寓装饰于实用之中。其传统的品种有:香囊、“粽球”、针包、纽绒、结带和瓜子鸡等,现不仅有用于装饰新房和姑娘婚嫁馈赠的小品及礼品,也有用作烟袋、荷包袋、眼镜袋及用于装饰床帐、宫灯、扇子、匙扣和民族乐器的吊坠等。目前,潮州香包有两百多个品种、上千个花色,飞禽走兽、虫鱼、瓜果、古钱、器皿、圣诞礼品……林林总总,不胜枚举。

潮州香包作为闺阁手工、馈赠之物,最初只在民间流传,到了清末才发展成小商品并出口东南亚一带。这出自闺阁之手、散发着浓郁的乡土艺术芬芳的手工艺品,老少咸宜,雅俗共赏。近年来远销西欧、东南亚和港澳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中外人士所喜爱,被誉为“东方民间艺术的一颗明珠”!

六. 广东省 潮州 湘桥区 通锦绣

通锦绣是在继承刺绣和抽纱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发展出的新品种——具有通透效果的刺绣挂屏。它以通为特点,以绣为主体,其工艺方法是采用方格纱,运用抽通工艺抽出某些经纬线,再配以染、衬、钉、锁、垫等各种绣艺,组成点、线结合的绣锦画面,密实中见通透,层次分明,主次清晰,若浮若现,加以各种花纹综合交错,穿插流畅,组成千变万化的剔透纹样,显示出其清新秀丽、精美素雅的艺术效果。

七. 广东省 潮州 湘桥区 潮州工夫茶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又是饮茶大国。在饮茶艺术日渐淡化了的现代社会,潮州工夫茶却一直在散发着传统茶文化的清香。作家李国文在《粤海饮茶》中道:“尤其潮汕一带的工夫茶,更是深入人心。若论茶道,我们这茶的祖国,稍可与一衣带水的邻邦媲美的,也就是得靠潮汕人争回一点面子。”那末,能与日本茶道媲美的潮州工夫茶是什么样子?工夫茶的历史源流又在何处呢?这是一个曾经困扰过日本朋友的问题:“关于工夫茶的历史,我曾请教过中国学者,但也没有得到明确的解答。”(布目潮《中国茶文化的复兴》)

古代的工夫茶具最少须有“四宝”:小烘炉(白泥火炉)、玉书(赭褐色扁形烧水壶)、孟臣罐(宜兴紫砂茶罐)、若深杯(杯底镌有“若深珍藏”的茶杯)。清初与梁佩兰、屈大均合称“岭南三大家”的诗人陈恭尹写有一首《茶灶》诗:“白灶青铛子,潮州来者精。洁宜居近坐,小亦利随行。就隙邀风势,添泉战火声。寻常饥渴外,多事养浮生。”诗中所写的茶具,都是容易携带的小件,其中已有潮州出产的精致白色泥炉和青色的煮水铛。底镌“若深珍藏”的白地蓝花小瓷杯是康熙年间烧制的,现已贵若拱璧。到了乾隆时期,据俞蛟《梦厂杂著》记载:“炉形如截筒,高约一尺二三寸,以细白泥为主。壶出宜兴窑者最佳,圆体扁腹,努嘴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许。杯盘则花瓷居多……炉及壶盘各一,惟杯之数,视客之多寡,杯小而盘如满月。”当时还备有棕垫、纸扇、贮水瓶、茶洗等。这一茶具形式除炉子后来改用烽市红泥小炉外,大抵固定沿用到现代。工夫茶的泡饮有一套十分讲究的方式。首先是选水和用火工夫,水要用山泉,小炉木炭最好用榄炭。砂铫煮水至初沸,先将紫砂罐和茶杯淋热,才把福建产乌龙茶叶纳入罐中,粗叶垫罐口,细末垫中层,再以次粗叶装罐面。铫水大沸,即高提砂铫沿茶罐周边注水,切忌直冲壶心,以防冲破“茶胆”,待壶口浮现一层白沫,便用壶盖轻刮,使其随罐而下。再用开水淋罐,既去沫又使茶罐持续升温,凝聚罐中茶叶香味。斟茶入杯时壶嘴要低,目的是使茶汤雅观不起泡,这一程序俗称“高冲低筛”。斟茶时要在几个杯来回斟注,点滴不剩,让茶色、香味均匀,俗谓“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于是,在一片“请请请”声中,主客各端一杯,举到唇边先闻茶香,然后一啜而尽。初入口时略带苦涩,片刻便香溢齿颊,回味无穷。如果客人多,则主人第一巡(俗称“头过”)不饮。每次以沸水冲茶,都同时淋杯、洗杯,俗谓“烧钟热罐”。连续数次,茶色不浓谓“茶薄”,便须另换茶叶了。近人翁辉东先生较早记录总结工夫茶道,所著《潮州茶经???工夫茶》对工夫茶的品饮有颇为详细的描述。清人俞蚊说:“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梦厂杂著》)后来有些论者便认为工夫茶始于唐代,这一论点并不正确。潮州工夫茶尽管在烹治原理上深得陆羽《茶经》的精髓,但是工夫茶的形成离不开茶史上饮茶的三大革新:条形散茶制作、瀹饮法提倡和紫砂壶出现。条形散茶是明开国之初通过行政命令制作的,《明会典》:(洪武二十四年)诏有司听茶户采进建宁茶,仍禁碾揉为大小龙团。”在此之前,人们都用烹治前须碾末的茶饼。有了条形散茶,才可以改用沸水直接冲泡茶叶(瀹饮)。条形茶更带自然清香,瀹饮法可谓“开千古饮茶之宗”,(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此两者,是形成工夫茶的基础。而明代中后期紫砂壶出现后,潮州工夫茶登上闽南粤东生活舞台的条件遂告成熟。紫砂壶的创始人是16世纪初期江南吴颐山书僮供春,其后高手辈出,时大彬改提梁大壶为小壶,专工制作小壶的是明天启、崇祯年间的惠孟臣,他的名字见于清初吴骞《阳羡名陶录》。因为“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砥,汤力茗香,俾得团结氤氲”(周高起《阳羡名壶录》),故潮州工夫茶具少不了它。工夫茶罐在很长一段时期都使用孟臣罐(部分是当地枫溪仿制),1975年广东陆丰县明黄廷霖墓中曾出土一件惠孟臣手制紫砂壶,证实明朝末年紫砂壶已在岭南传播。明末清初,潮州与苏州间频繁的商业贸易,使潮商得以将宜兴紫砂壶大量带回潮州作茶具并称之为“苏罐”(蔡鸿生《清代苏州的潮州商人》)。结合前面所引陈恭尹《茶灶》诗,我们可以说,潮州工夫茶肇始于明末清初时期。工夫茶一词原来是形容武夷岩茶的制作工夫,陆延灿《续茶经》引王草堂《茶说》:“独武夷炒而兼焙,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既炒既焙,复捡去其中老叶枝蒂,使之一色。释超全诗云:‘如梅斯馥兰斯馨’,‘心闲手敏工夫细’,形容殆尽矣。”又引《随见录》:“武夷茶在山上者为岩茶……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因此,把潮州人整套冲泡品饮武夷工夫茶叶的精致程式命名为“工夫茶”,也就再合适不过的了。

潮州饮茶的历史记载可追溯到宋代。元丰年间,潮州名士吴复古曾向远在黄州的苏轼寄送茶叶,苏轼在《答吴子野》书中写道:“寄惠建茗数种,皆佳绝。”吴复古如果不尝到茶好,怎敢将茶叶远寄给苏轼,茶一开始便成连结友谊的信物。明朝嘉靖年间潮州知府郭子章在《潮中杂记》说:“潮俗不甚用茶,故茶之佳者不至潮,惟潮阳间有之,亦闽茶之佳者耳。”喜欢饮用福建名茶是事实,但由此说“潮俗不甚用茶”就不恰切。今传的明代潮州戏文五种中就有许多饮茶的记述,如嘉靖四十五年(1566)刻《荔镜记》第19出:“(贴)人客,茶请你。”万历九年(1581)刊刻《荔枝记》第8出:“公曰:原来正是媒姨,老汉失接。小七,端椅坐,讨茶食。”万历年间刊《金花女》附刻《苏六娘》中唱词:“你油盐酱醋须看理,人来客往槟榔茶,”均可说明民间饮茶风气盛行,并已成为一种友好的待客之道,虽然当时工夫茶还只在滥觞时期。当代工夫茶继承了这种在饮茶中叙友情、致和气的文化传统,四人用三杯,三人用二杯,每轮总有一人缺饮,使品茶过程“请饮”连声不断,始终洋溢着祥和谦让气氛。潮州城乡人家院庭多以龙缸种莲花,或搭架栽金银花,花朝月夕,良朋知友相聚,烹水冲茶,面对雅洁茶具和精巧工夫,确有无限情趣。近代爱国诗人丘逢甲在客居潮州时有诗赞美工夫茶曰:“曲院春风啜茗天,竹炉榄炭手亲煎。小砂壶瀹新鹤咀,来试湖山处女泉。”(《潮州春思》)在充满诗情画意的环境中,提壶擎杯,低斟慢酌,既是艺术品饮,又能消散尘寰的烦恼,实在是人生一大享受。

八. 广东省 潮州 湘桥区 鸡笼饺

鸡笼饺是近代脍炙人口的一款传统潮州小食,它和潮州宵米等,都是当时潮菜筵席上常见的配桌点心。鸡笼饺形似鸡笼,花纹细致,皮薄馅鲜甜。馅料以笋肉,香菇,虾米,铁脯,火腿为主。

九. 广东省 潮州 饶平县 饶平对虾

饶平对虾,现有长毛、东风、墨吉三种。特点是虾体大,虾壳薄,肉质丰腴,味甜带香,新鲜可口,营养丰富,为海味之珍品。现海山、柘林、大埕、所城、黄冈、汫洲、钱东等地均有养殖。

特点:潮汕菜使用的虾类中,草虾可以说是最常用的一种。草虾是渔民在咸淡水交界处养殖的一种虾类,产地主要在饶平的汫洲及南澳一带沿海,生长期在每年农历4-10月之间,过了10月天气太冷,草虾便不能生长。

草虾呈绿色,和九节虾、沙虾相比,草虾口感差、较粗糙、甜味也较差,但其体型适中,价钱也相对较低。潮菜中经常用它作虾生、打虾胶、盐焗或加蒜茸清蒸等之用。

十. 广东省 潮州 湘桥区 潮州柑

潮州柑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潮州柑是柑中最有名的世界良种,春末夏初开白花,秋季结果,冬季收获。潮州柑有碰桶柑、蕉柑、雪柑3个品种,碰桶柑果硕大,朱黄色,皮松脆而浮凸,不紧黏其瓣,故最易除皮。瓣肥汁多而少核,味甜如蜜,有“蜜柑”之美誉。蕉柑形状略小,皮较厚硬,与瓣贴实,这种柑稍逊碰桶柑,蜜饯的柑饼多用它制成,雪柑有点近似新会橙,汁多,但稍酸,适宜切开吮汁。潮州柑种植历史悠久。唐初漳州别驾丁儒题咏的诗中有“蜜取花间液,柑藏树上珍”之句,说的就是潮州柑。潮州柑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明人有“潮果以柑为第一品,味甘而香,肉肥而核小……”的记载。现在,潮州柑不仅在东南亚扬名,甚至远至美国、欧洲,其罐头制品,也遍销全世界。( 潮州)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