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新兴特产推荐 新兴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新兴特产推荐 新兴特产排名更新时间:2022-04-08 11:45:43

一. 广东省 云浮 新兴县 新兴裹蒸粽

新兴裹蒸粽

新兴裹蒸粽,以软、香、滑取胜,尤其是味道,在广东裹蒸粽中无出其右者!其炮制方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但主流是大同小异。新兴裹蒸粽用当地冬叶包裹糯米、绿豆、猪肉、腊味等配料,精工包制后,置大锅中用猛火、高温煮8小时左右而成。

新兴裹蒸粽分为三种:糯米粽、粘米粽、灰水粽;以冬叶包裹的为常见,而以芒叶包制的,味道尤其清香。

灰水粽在每年的端午节最盛行,因为灰水粽色泽金黄,晶莹透明,适合冷吃,在夏季可做清凉解渴的食品。

新兴粽仔有糯米粽、粘米粽、灰水(碱水)粽等;过年则以冬叶包裹的为常见,而以芒叶包制的,味道尤其清香。咸口味粽仔口感细腻甘美。因是用冬叶包裹糯米加绿豆制作而成,因而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香气横溢,入口溶化,甘香,是新兴人欢度春节的传统美食。灰水粽在每年的端午节最盛行,因为灰水粽色泽金黄,晶莹透明,适合冷吃,在夏季可做清凉解渴的食品。沾米粽用粘米包裹,给人的感觉有别于糯米的“滞”。

每逢新春佳节,各家各户以裹蒸粽作为赠品给亲友品尝。远在外地的人,到新兴来,忘不了搜罗裹蒸粽,带着浓郁的乡亲,满载而归。

新兴经营裹蒸粽的食店很多,其中以肥姨的“众宜食店”为最佳。

二. 广东省 云浮 新兴县 新兴花白猪

新兴花白猪因其头、背、耳、尾有大片黑、白分明的花斑而得名。早在明洪武年间(1369年),新兴县已开始饲养花白猪,后普及全县。据1948年《新兴县志》记载,“邑多花猪,鲜为白者,人多畜之,视为家庭副业,每年远销肇庆、广州等地,数达万余头。其肥美它处者殊不及,故其价亦昂。”

新兴花白猪的生长具有早熟、抗病力强、耐粗饲、产仔多、母性好、易育肥等特点,且猪肉皮薄、肉嫩、味美,是广东省地方优良品种之一。

三. 广东省 云浮 新兴县 六祖素斋之罗汉斋

六祖素斋之罗汉斋

主要原料:三茹、六耳、豆制品、面筋、瓜果。

主要制法:水发冬茹,水发木耳,用刀批成片,莲子切去两头。用竹捅去芯,枣泥做成圆球,发菜入开水汆一下,捞挤净水。锅内放入素汤,发菜烧一下捞入盘内晾凉,再将发菜缠绕在泥圆球码入碗内,浇上菜汤备用。锅置上,下花生油烧至温热,放入粟子略炸一下,捞入小盆内撒上白糖,精盐少许搅拌均匀上屉干蒸好后取出。油锅再烧七成热,下之面筋煨至面盘回软,汤汁将及时下火。腐竹放另一锅内,下入开烧15分钟取出,挤净水备用。

冬茹片,冬笋片,菜花入水汆烫后捞出控净水。炒锅烧热,下入芝麻油和姜末炒出香味,冲入素汤下放入冬茹片,冬笋片、面筋块、口蘑片、腐竹段、胡椒面,白糖调味,改用小火焖烧。枣泥球上屉略蒸,扣在盘的中间,将蒸好的粟子均匀迫不及待在碗的四周,将煮好的素菜用水淀粉勾浓汁,再均匀地盛在碗的四周。然后将扣枣泥的碗取下,浇上涂汁即成。特色是爽滑软料,多香融合。

四. 广东省 云浮 新兴县 新兴香荔

新兴香荔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新兴香荔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新兴县群山绿遍果树飘香,有柑、桔、橙、龙眼、荔枝等大宗水果品种,种植面积达20万亩,年产量10万吨,多年不懈的造林种果,不仅水果丰收 ,而且使全县林业生态进入良性循环,成为省经达标县。

    在这些鲜活的新兴果中。新兴香荔 以其皮薄色红、肉厚核细、清甜爽脆、营养丰富而最负盛名,据说在490年前,官任福建监察御史 的新兴县州背人黎常从福建引进状元红荔枝树苗回新兴,培育成功之后,将鲜果送时京城、皇妃尝到后赞不绝口,从此香“香荔”之名,1建皇朝列为贡品成为明朝以业岭南十 大佳果之一。新兴香荔味物甘滋,百果莫比,尤其核物细小,没有人可以把一次吃香荔剩下的核盛满一小杯,称其为新兴“三大宝”当之无愧。( 新兴县)

新兴香荔系岭南十大佳果之一,新兴“三大宝”之一,该产品具有果实皮薄而红,肉白蜡色,爽脆多汁,甘甜带香,核小,可食率高等优点,啖之口内留香持久,与糯米糍、桂味、黑叶等荔枝不相伯仲。在新兴县广泛种植,成为新兴最早的。

新兴县地处广东省中部偏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季节分明,霜期短。年平均气温21.5℃,年平均日照总时数1696小时,日均4.65小时,日照率39.2%。太阳辐射总量年平均每平方102.4千卡。日照稳定≥10℃的历年总积温平均值7398.2℃。境内中部年均有霜日数5.9天,初霜日一般出现在12月份,霜期20-60天之间。年降雨量1663.7毫米,多集中在5、6月和8、9月份。

新兴的农业土壤调查表明,该县所有低丘缓坡地和旱耕地的土壤均为壤土和红壤土,而香荔绝大部分种植在这些类型的土地上。据观察,新兴香荔对土壤适应性较广,在村边、房前屋后、旱地、山坡上种植均能正常生长。新兴县气候地理条件对荔枝生长非常有利。

新兴县群山绿遍果树飘香,有柑、桔、橙、龙眼、荔枝等大宗水果品种,种植面积达20万亩,年产量10万吨,多年不懈的造林种果,不仅水果丰收 ,而且使全县林业生态进入良性循环,成为省经达标县。

在这些鲜活的新兴果中。新兴香荔 以其皮薄色红、肉厚核细、清甜爽脆、营养丰富而最负盛名,据说在490年前,官任福建监察御史 的新兴县州背人黎常从福建引进状元红荔枝树苗回新兴,培育成功之后,将鲜果送时京城、皇妃尝到后赞不绝口,从此香“香荔”之名,1建皇朝列为贡品成为明朝以业岭南十 大佳果之一。新兴香荔味物甘滋,百果莫比,尤其核物细小,没有人可以把一次吃香荔剩下的核盛满一小杯,称其为新兴“三大宝”当之无愧。

1951年,新兴香荔干被推选参加广东省在肇庆市举办的西江土展销会,20世纪50年代,新兴香荔作为中苏友好象征,曾远销到莫斯科;20世纪60年代,又曾先后在中国国内、广东省内的各种展览会上展出;1972年又被选送到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上展出,并获好评;2002年,“文锦牌”新兴香荔、妃子笑、桂味、糯米糍四个荔枝品种通过国家审核认定“绿色食品”,并获证书。

五. 吉林省 吉林市 船营区 新兴园蒸饺

吉林的主食风味,被人们称道的是新兴园蒸饺,筱筱火勺和会友发包子。河南街新兴园元笼蒸饺久负盛名,迄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饺子外型美观,个头均匀,皮薄发亮、筋道、卤汁多,滋味鲜美,食时配上一碗清汤,很受顾客欢迎。现已列入吉林面点谱

新兴园的历史沿革:

1894年: 董世昌开办一家小饭馆,叫董家饭铺。

1901年:董世昌将王兆元、王兆吉挖到他的饭店。王家哥俩把在山东学会的圆笼蒸饺引入该店。当时的饺子馆是吉林非常有名的饭店之一,俗称王家饺子馆。

1920年:王兆元、王兆吉哥俩接管了饭店,在河南街西段租用三间门市,取名为“天怡兴”,以经营蒸饺、酱肉为主。两兄弟不断创新饺子制作工艺,研制了擀皮新工艺,三下一个皮,擀的饺子皮皮薄均匀不硬心,被称为一绝。

1935年:“天怡兴”饭店扩建新店,由河南街的西头搬到了现在的东头道北,店址就是现在的位置。由当时的著名厨师韩钰掌勺,主要经营圆笼蒸饺,增添了熘炒菜,包办酒席,店号以韩钰的钰字为名,从此“天怡兴”改为“天钰兴”。

1948年:吉林解放,当时的商会派曲韵芝、杨长兴到“天钰兴”饭店工作,推曲韵芝为经理(其丈夫是王氏兄弟的伙计),特聘老掌柜王兆元参与企业的质量管理。

1950年:在原“天钰兴”饭店基础上,在原址重新开办饺子馆,取店号“新兴园”。

1956年:市政府批准公私合营,新兴园饺子馆合并到市饮食服务公司江城饭店。在此期间,店名曾一度改为河南街饺子馆(经营位置未变)。

1962年:市饮食服务公司为了保持王家饺子馆这一传统品种,将新兴园饺子馆从江城饭店中分离出来,成立独立的经营单位。

1989年:新兴园蒸饺获商业部“金鼎奖”称号。

1997年:获中国烹协“中华名小吃”称号。

1999年:被省烹协授予“百年老字号”称号,吉菜名店,饺子宴获吉菜名宴称号,获国内贸易部中国名点称号。

六. 广东省 云浮 新兴县 象窝茶

象窝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象窝茶”是广东省新兴县十分有名的特色产品,因产于该县象窝茶场而得名,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其品质优良, 茶多酚含量低,氨基酸含量高,具有形美、色清、香郁、味醇的特色,以香气清鲜馥郁,滋味鲜美甘爽,汤色绿黄明亮而深受名家赞赏。

种植历史

广东省新兴县共成东水一带,地处天露山脉,海拔基本在500米以上,属于高.山地带,但由于临近大海,这里长年雾气萦绕,温湿度高,正好拥有种植高山茶的良好地理环境,所以这里一直有茶叶生产。在古代,当地的土民就已经移植山上的野生茶树,经培育后制成小叶绿茶饮用,称作“水源茶”,但总产量不多。到解放后的集体经济时期,共成公社创办象窝茶场,引进云南的茶种开始大面积种植茶树,自此“象窝茶”渐渐有了一点名气。由于管理水平和生产工艺的局限,过去“象窝茶”的品牌难以走出新兴。后由新兴的翔顺集团组建了象窝生态茶场,整合原来象窝茶场的地理资源,改变了旧式的小农加工手法,利用高新的技术和设备,从茶叶的引种、培植、管理和生产工艺都进行了革新。经过几年的品种改良,加工技术的优化,象窝茶已成为品种齐全、品质优良的茶品。许多会品茶的雅客,在饮过象窝茶后,都能品尝出一种只有在新兴共成山区才能培植出的独特清香茶味,其它地方难以复制。.新兴县象窝茶场位于太平镇东南部,海拔600多米,距县城约28公里,总面积2400亩,坐落在太平镇水浪村委会水源山地带,2008年有茶园面积500多亩。.

品质管理

象窝茶的生产加工企业以出品放心茶,健康茶(有机茶)为目标,专门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生产管理,以稻草、豆麸、鸡粪、牛粪等有机物作基肥,减少化肥施用。同时,采用生物治虫、灯光诱杀、人工捕捉等方式消灭茶树害虫,不施用化学农药,保证了茶叶的质量。象窝茶有红茶、绿茶、乌龙茶三大类,滋味浓厚,入口生津,回甘味特强。.

产地范围

象窝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广东省新兴县太平镇、稔村镇所辖行政区域内天露山山脉。.

七. 广东省 云浮 新兴县 新兴话梅

新兴话梅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新兴话梅

新兴的话梅主要产于共成区东水、曹田等村庄。明代瑶人在此居住时已有种植,品种以火梅、大肉梅为主。

民国20年(1931年)引进广州市郊罗岗梅进行培植,此后以罗岗梅为多。但以共成镇所产的梅子最佳,以其果肉丰厚,梅核小,人口爽脆而闻名,且含有极丰富之维生素C,以其研制的话梅,粒大肉厚,其味酸中带甜,入口香郁持久生津,盛夏时节泡以开水冲饮,更系有解暑润喉开胃之功用。

新兴话梅以其果肉丰厚,梅核小,人口爽脆而闻名,且含有极丰富之维生素C,以其研制的话梅,粒大肉厚,其味酸中带甜,入口香郁持久生津。新兴话梅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广东新兴境内各山区镇都植有青梅树,但以共成镇所产的梅子最佳,以其果肉丰厚,梅核小,人口爽脆而闻名,且含有极丰富之维生素C,以其研制的话梅,粒大肉厚,其味酸中带甜,人口香郁持久生津,盛夏时节泡以开水冲饮,更系有解暑润喉开胃之功用。新兴话梅系广东著名传统之一。

1 悠久历史

新兴的话梅主要产于共成区东水、曹田等村庄。明代瑶人在此居住时已有种植,品种以火梅、大肉梅为主。民国20年(1931年)引进广州市郊罗岗梅进行培植,此后以罗岗梅为多 。

2 名字由来

因为是说话,聊天,摆龙门阵时的常吃的零食,所以叫话梅。

最初,话梅是说书先生用来润口的,因说的时间长了,口干舌燥,(那时候又不如如今这般便利,饮用水说来便来)便含一颗盐渍梅子在口中,酸咸的味道刺激味蕾,使唾液分泌津液满口,便可继续说下去。(说书先生的"书"称"话本",其梅亦称"话梅" 。

新兴话梅

3 产品特点

新兴话梅以其果肉丰厚,梅核小,人口爽脆而闻名,且含有极丰富之维生素C,以其研制的话梅,粒大肉厚,其味酸中带甜,入口香郁持久生津,盛夏时节泡以开水冲饮,更系有解暑润喉开胃之功用。

4 养生功效

梅子益人,首先在医药方面有广泛的用途。黄姚有这样的习惯:头痛时把梅干肉敷在肚脐眼上;还把青梅汁煮熟后装入瓶中,一旦肚痛,用筷子蘸点尝尝,就会止痛。有人还用白酒浸泡青梅,密封一个月以后,便成了香醇味美的青梅酒。平时常饮一点青梅酒,可治疗风湿筋骨痛、扭挫伤和腰肌劳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梅,血分之果,健胃、敛肺、温脾、止血涌痰、消肿解毒、生津止渴、治久嗽泻痢……”

八. 广东省 汕头 濠江区 新兴街炒糕粿

名小食。早在20世纪40年代,炒糕粿烹制行家徐春松便在汕头市区新兴街茂成号专营而闻名,号称老徐炒粿。

糕粿是用优质白米浆逐层加工蒸熟,制作时先将糕粿切成均匀小块,加入鱼露,红甜豉油调匀,以小火略炒至糕粿面色赤红入味,然后下平底锅(煎盘)用猪油以文武火候将糕粿两面煎赤,加入白糖炒匀,再和入鲜虾、猪肝、瘦肉、鲜蚝等多种配料,淋上蛋液煎炒,加入沙茶辣椒酱、味精、鱼露、雪粉水,上汤炒匀。

新兴街炒糕粿很注重火候,使糕粿达到外酥内嫩,色泽金黄鲜艳,香味飘溢,口感咸、甜、香、辣兼备。

九. 黑龙江省 七台河 新兴 蒲草

古代已开始种植,解放前整个雷州半岛有10多万人靠种植蒲草及加工蒲草编织品为生,其产品是本市主要的传统出口产品。解放后以60至70年代种植较多,后由于流通渠道不畅而产量下降,近年来种蒲业重新兴起,遂溪、雷州及东海太平为主产区,各产区均出现不少蒲草种植、加工、运销专业户
( 雷州)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