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呼和浩特特产包装礼盒厂商 呼和浩特礼品包装盒批发市场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呼和浩特特产包装礼盒厂商 呼和浩特礼品包装盒批发市场更新时间:2022-04-12 22:56:40

一.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锡林浩特 锡林浩特韭菜花

草原上生长着大量野生韭菜,入秋时节,将韭菜花摘下,磨成糊状便成了美味韭菜花。韭菜花是锡林牧民吃手把肉、涮羊肉和灌血肠必不可少的佐料。同时也可作为配料与蛋类和肉类烹制制各种美味佳肴。



韭菜花味辛甘、性温,可温肾阳、强腰膝,有活血散淤、除胃热、解药毒的功效。另外韭菜花中的纤维素含量比较高,对防治便秘有益。韭菜花中所含蒜素,还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二.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托克托县 托县彩米

托县彩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托县彩米是用改造了基因的种子种出来了,是世界上稀有的小米品种,它营养价值特别高,被誉为日常生活中的保健食品。人长期食用彩米,可保证人体对硒元素的需求,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有益身体健康。彩米的颜色多样,如绿色、黄色、红色、黑色等。

托县彩米

托克托县特色杂粮开发协会

7108429

小米

三.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武川县 武川荞麦

武川荞麦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武川县的莜麦和荞麦知名度很大,在内蒙古的许多地方,大小饭店和街上的熟食摊,打出的牌子都是“武川莜面”。其实,真正的武川莜面不多,“武川莜面”只是为了推销而打出的一面旗。武川荞面在国际上的名声更大,远销美国、韩国、日本等地。然而,这两个金牌作物并没有成为当地的真

正“摇钱树”。谁来开发这两棵“摇钱树”?

武川莜麦、荞麦到底有啥特别处?在当今市场上的作为如何?存在什么问题?其经济潜力有多大?记者就此在武川县进行了调查。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出一方。武川位于阴山山脉的大青山北侧,无霜期短,年温差和日温差都比较大,降雨少而雨期集中,加上当地的土质特殊和日照时间长,为莜麦、荞麦的生长创造了优越条件。该地产的莜麦,蛋白质含量高于其他作物,且氨基酸比例平衡,特别是赖氨酸的含量高,为全蛋白的37%,明显高于小麦、玉米。而脂肪中的亚油酸含量占不饱和脂肪酸总量的38.5%—45.3%,约为花生油的2倍;莜麦中的亚油酸和脂肪酸对于粥样动脉硬化引起的各种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所以常吃莜面对于降低血脂,防治动脉硬化和由其引发的心脏病有良好的效果;莜麦中的钙、磷、铁、核黄素等营养物质都是其它谷类作物之冠。荞麦也是很好的保健食品,它富含蛋白质和粗纤维,是糖尿病人的理想保健食品;荞麦含硝量大,对降压效果好。在美国,荞麦成为飞行员的指定食品。在日本,荞麦成为有钱人每天必吃的一种营养食品。

莜麦、荞麦营养价值非常高,然而其经济效益并没有等同于营养价值,武川莜麦、荞麦为何没能做出大品牌、大市场?一是因为没有深加工来提高附加值。农民只出售原粮,价格并不比其他粮食高,而这两种作物的亩产量并不高,这就影响了种植的积极性。莜麦、荞麦需要深加工才能提高身价,而当地的加工情况是这样的:全县有中小型加工企业30多个,莜麦年加工能力为2万吨,荞麦年加工能力为0.2万吨,这些加工不过是将粮食磨成面而已,其增值幅度很小。买给外国人的也是原粮,日本人回去精加工后,马上增值50多倍,成为论克买的“黄金粮食”;另一个原因是品牌价值没能体现。武川的莜麦、荞麦长在坡梁地,且该地区是冷凉地区,没有病虫害,也不需施化肥,是实实在在的绿色食品,但该县的这两个招牌作物至今没有进行申报绿色食品认证和原产地认证,因此,尽管是绿色食品却缺少“身份证”,因而,其身价大打折扣;三是宣传不力。好酒还得吆喝,在宣传方面没有进行整体的包装宣传,没有吸引来外界投资者的“眼球”;四是缺少龙头加工企业带动。因为没有大的龙头加工企业带动,因此,没形成大的种植规模。今年该县的莜麦、荞麦播种面积分别为20万亩和10万亩,预计莜麦总产可达2万吨,荞麦总产为0.5万吨。

曾经在饥荒年代为当地人立过功的救荒作物荞麦,和因耐饿而被当地人传颂为“50里莜面40里糕,30里荞面饿断腰”的莜麦,能否在新时代再上演一次立功建业的好戏?还有待于有远见卓识的国内外的企业家来开发。

四.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新城区 蒙古糕

内蒙古传统小吃。将黄米粉炒熟,加适量小麦面粉拌匀,冲入开水和成硬面团,加温发酵。把发酵好的面团捏成适度大小的圆圈,下入烧沸的植物油锅中炸熟即可。特点是外皮酥、香、脆,内部软、糯、甜。家庭逢年过节都要做糕招待宾客。

五.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武川县 啤酒泉

啤酒泉

六. 内蒙古 呼和浩特 土默特左旗 蒙古手把肉

顾名思义就是手抓羊肉。把带骨的羊肉按骨节拆开,放在大锅里不加盐和其它调料,用原汁煮熟。吃时一手抓羊骨,一手拿蒙古刀剔着吃。客人不要自己动手随意选食,主人会视客人的年龄,选择不同部位的羊肉。

七.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清水河县 黄河虾

黄河虾

黄河虾是清水河的一种地方,颜色鲜艳,食性杂,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与“黄河鲤鱼”并称该地区有名的纯天然特色水产品,黄河流经清水河县65公里,虾颇多。

八. 内蒙古 呼和浩特 回民区 青城特产呼呼尔

青城呼呼尔

九.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武川县 武川土豆

武川土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武川土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我们武川土豆不仅上了1餐桌,今年又被确定为上海世博会餐饮食品和展品。”日前,记者来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中棚种植大户范埃柱的家,提起武川土豆,老范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在武川县三合泉村,田间地头处处是老范一样忙碌的身影,农民们有的翻垄,有的装箱,中棚内到处堆满了刚挖出来的马铃薯。农户介绍说,每亩中棚至少可收4000斤商品薯,而且早已以每公斤3元的价格被订单收购。

“哈乐镇三合泉村近两年来共建有中棚200亩,2009年每亩中棚收入超过4500元。农民种植中棚马铃薯的积极性一浪高过一浪,今年我们还特意引进了‘费乌瑞它’马铃薯新品种呢。”武川县哈乐镇1邸国雄兴奋地介绍起武川土豆的“洋品种”。

武川县地处阴山北麓,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较适合优质马铃薯生长,土豆营养成分高。然而,长久依赖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无法让武川土豆在产量、品牌、效益等方面实现突破。

怎么办?“我们立足当地实际,走现代化农业之路,提出‘薯业立县’的发展战略,开展精细化、高效种植,将马铃薯产业作为全县促进农民增收的重点项目来抓。”武川县委书记王雪峰说,近年来该县马铃薯由过去的十几万亩迅速扩大到现在的70多万亩,年产鲜薯近8亿公斤,而中棚马铃薯的种植成为武川县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一次飞跃。

据了解,为实现武川马铃薯的精细化、高效种植,武川县将中棚建设列为全县农村经济工作的“一号工程”,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举全县之力予以推进。2008年,按照呼和浩特市有关部门大力发展设施避灾农业的要求,组织实施1500亩中棚种植模式试点工作。当年,头茬马铃薯亩产量超过4000斤,接茬主要种植白萝卜、西芹等蔬菜。两茬每亩平均纯收入达到3600元左右,与同类大田种植相比,效益约提高3倍。

尝到现代化农业甜头的武川人认真总结完善中棚试点种植经验,2009年又建设中棚8000亩,使全县中棚总面积近1万亩。“头茬中棚马铃薯提前一个半月收获,后续种菜。中棚内有节水灌溉、测土配方等设备,产出的马铃薯有武川的绿色食品品牌,还全部实现了订单种植,不愁卖。”范埃柱的话道出了不少武川农户的心声。

积极推进标准化种植,为武川土豆产业提供强劲动力。截至目前,全县的中棚马铃薯都实行了“七统一”的种植栽培模式,即统一籽种、统一耕作方式、统一密植、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微喷滴灌、统一锄草培土、统一病虫害防治。今年,武川县继续加大中棚建设力度,又建设中棚2500亩,以“五分棚”为主,并全部配套节水微喷设施,使全县中棚面积达到1.2万亩,涉及8个乡镇、78个行政村、5750家农户、2.3万多农民。

此外,优化育种让武川土豆步入高产高效的发展之路。今年,武川县还以县种薯繁育中心为龙头,积极实施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及推广工程,并着力打造了2.5万亩的上秃亥高效设施农业示范项目区、圪顶盖农业综合开发样板区、得胜沟宝坤有机农业庄园等农业示范项目区,从根本上提升了武川马铃薯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夯实特色优势产业的基础。

几年来,武川县在网上招商,走出去推介,和数十个大中城市的超市建立了供货渠道。

经过精心培育,2008年,武川土豆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成为1、残奥会运动员专用鲜薯。武川县也被有关部门确定为国家级绿色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如今,成名的武川土豆正在上海世博会向广大观众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

产地范围。

武川土豆产地范围为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可可以力更镇、西乌兰不浪镇、哈乐镇、二份子乡、哈拉合少乡、得胜沟乡、大青山乡、上秃亥乡、耗赖山乡共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十. 内蒙古 兴安盟 乌兰浩特市 蒙古族铜器

蒙古族铜器是内蒙古民间广泛使用铜器,如铜火锅,铜壶,鞍花等。铜器是采用板打,錾刻等工艺技巧,制成的具有各种装饰图案的,以经济美观,不易损坏和适合游牧,搬迁为原则,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用品。( 呼和浩特)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