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苏州土特产礼品盒批发 苏州干果礼品盒价格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苏州土特产礼品盒批发 苏州干果礼品盒价格更新时间:2022-05-03 15:21:54

一. 江苏省 苏州市 常熟 常熟花边

常熟花边又称常熟雕绣,已有7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著名的手工雕绣抽纱制品之一;也是常熟传统的出口手工艺品。常熟花边精工细巧,色彩绚丽,雕绣结合,扣贴相配,素雅大方,花色繁多,既是生活用品,又是艺术装饰品。常熟花边曾荣获国家金质奖,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声誉。

二.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箬塌鱼

东太湖地区有一种鱼,只生米爿,扁塌塌,形象活象粽箬(裹粽子用的箬叶),大家叫它“箬塌鱼”。这鱼为啥生得这样怪呢?其中有段孝子的故事。

传说在很久以前,东太湖边有线两个,娘种菜,儿樵柴,相依为命,苦度光阴。一年冬天,老娘突然病倒了,病势一天比一天厉害,儿子急得心都要碎啦。家里无钱,儿子只得瞒着娘,把贴身皮背褡送进当铺,用当回的碎银请医赎药。医生搭过脉以后,说:“0的病,是常受饥饿引起的虚症,只要好好调理,定能转安。”接着就提笔开了张药方,又补充道:“此方需用一条活鲤鱼,先煎药汤,后以药汤烧鱼汤服用便可。”

那时,正值隆冬季节,冰天雪地,河面全封冻了,哪里来活鲤鱼呢?儿子沿着河岸走来走去,实在想不出办法,一咬牙,脱光衣裳,就躺到河面的冰块上。顿时,全身冻得象筛糠,嘴唇发紫,四肢僵硬,话也说不出来了。他想:只要能治好娘的病,冻死也甘心!儿子的一片孝心终于感动了东海龙王,东海龙王立即差虾兵蟹将取来一条鲜蹦活跳的大鲤鱼,在儿了用体温熔出冰窟的当口,从洞口厾了上去。

儿子提了大鲤鱼,高高兴兴地回到家里,一剖为二,半条煎药熬汤,半条鲜血淋淋,用纸贴紧,挂在梁上。娘吃了鱼汤,病真的好啦,说:“儿啊,难得你有这样一片孝心,天寒地冻才有这大鲤鱼,如今娘的病全好了,剩下的半条,你快放回河里去吧。”儿子听了娘的话,点头答应:“娘说得对,我这就去放生。”

半条鲤鱼放回了河里,说来真怪,沾水就活啦!它眨眨瞍,氓扇尾巴,游进了鱼群,从此,这一半就添了一种象粽箬的怪鱼,人们照它的形状取了个名字,叫“箬塌鱼”。

三. 江苏省 苏州市 昆山 熏青豆

熏青豆是江南普通人家的一种家常小吃,所用之豆是毛豆。入夏,农村的早地里,田埂上、屋前屋后,到处是一簇簇毛豆萁,上面结满了豆类。因此,熏青豆虽好吃,但由于原料普通,却是一种大众食品。而熏制青豆也不是一件难事。先是选毛豆,要挑成熟的,个大粒满的,但也不能老,须是青豆,老黄豆做不到青豆那样好吃。豆剥好后即放在锅里煮,水头要掌握好,水太多,豆的鲜味会浪费在水里;水太少,煮熟时会粘锅。煮沸后根据食者口味放些盐和糖,一般应偏甜些为佳。不要煮得太稣,煮熟即可。然后将豆倒在铁丝网筛上,摊匀摊薄,再放到炭墼上熏烤,不能熏黄,熏焦,但一定要熏干。熏好后,这种豆碧绿生青,咸甜适宜,软硬适中。香糥可口,小吃过粥皆宜。

四. 江苏省 苏州 常熟 大唐葡萄

常熟市支塘丰联果品园艺场,园内种植葡萄规模280亩,2004年开始从事鲜食葡萄生产,其品牌谓“唐姐”,其主人是一名巾帼“唐雅珍”。

2006年“唐姐”葡萄园已经进入始产期,始产面积110亩,产收鲜食葡萄8万多斤,实现销售收入40多万元,2007年葡萄采收面积将达200亩,产出鲜食葡萄35万斤,实现销售收入180多万元。

引进与自繁是“唐姐”葡萄园一大特色。引进优良的葡萄品种,以迎合市场需求,葡萄自繁是降低开发成本,低投入高产出的需要,这是开发者的一个共同特征。“唐姐”葡萄园共先后引进“醉金香”、“巨玫瑰”、“无核早红”、“夏黑”、“红罗莎、白罗莎”等欧亚系列品种近十只,引种面积近百亩;通过自我繁育引进品种,各自形成相当规模;其中,主栽品种“醉金香”50亩、“巨玫瑰”30亩、“无核早红”30亩、“夏黑”40亩、“红罗莎、白罗莎”30亩,自繁面积近二百亩。

现今葡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唐姐”葡萄打质量牌,以质量取胜。具体措施为:控制单产,提高甜度;小拱棚避雨栽培,实行套袋,减少病危害,以减少一半用药次数与量;增施有机肥,以有机为主,促进葡萄品质的根本提高;“唐姐”牌鲜食葡萄已申报为无公害食品,“唐姐”牌“巨玫瑰”获江苏省葡萄协会首届葡萄学术交流及新品种展示会评比金奖。2007年“矢富罗莎”葡萄获江苏省葡萄协会“中山杯”优质葡萄金奖。

五. 江苏省 苏州市 姑苏区 苏州丝巾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蚕和缫丝织绸的国家,丝绸约有五千年可考的历史。中华民族的祖先不但发明了丝绸,而且昌明丝绸、利用丝绸,使其在服饰上、经济上、艺术上及文化上均散发出灿烂光艺,进而使丝绸衣披天下。被称为三大名锦的古代四川蜀锦、苏州宋锦、南京云锦是丝织品中的优秀代表,至今在世界上仍享有很高声誉。因此,丝绸在某种意义上说,代表了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

在距今五千年前后的史前时代,黄河流域已经出现丝绸的曙光,到商周丝绸业已较发达,随着战国、秦、汉时代经济大发展,丝绸生产达到了一个高峰。公元前126年,在汉武帝的西进政策下,大量中国丝绸通过’丝绸之路’向西运输。经过魏晋北朝发展到唐代,中国丝绸发生了很大变化,它一方面条贯、折衷传统遗产,另一方面又兼容了外来技术、纹样的优点。宋元时代随着古代科技的高度发展,促进了丝绸生产技术的较大发展,品种风格有了创新,丝绸生产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了江南地区;至明清江南苏杭一带成为最重要丝绸产地,发展了一批典型的丝绸专业市镇,官营织造也日趋成熟,此时,我国丝绸发展到了最活跃的时期。1804年始,中国丝绸业开始向现代化迈进,建国后,我国丝绸更得到了迅速发展,建成较完整的丝绸业体系,丝绸产品已行销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古老的丝绸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正焕发出新的青春,走向灿烂的未来。

六. 江苏省 苏州 虎丘 苏州玉雕

玉雕也是苏州传统的工艺,古代宫廷都聘请苏州玉工为皇室琢造各种玉器。“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吴郡。”目前,苏州玉雕正在继承这一优良传统,重新焕发出青春。除了上述工艺品之外,其他如民族乐器、金银细工、红木器物、国画颜料、字画装裱,也都是著名的苏州工艺品。

七.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樱桃肉

苏式菜肴讲究“四季有别,按令上市”,以猪肉为原料的菜肴也是如此,冬令是美味酱方,春季则推“樱桃肉”。将五花肋条猪肉洗净,入锅加清水旺火烧煮,至肉皮发软取出,然后用刀在皮上剞十字花纹,刀痕深至第一层瘦肉。然后在锅中垫竹算,肉皮朝下置其上,加猪肉汤、葱结、姜片、精盐、绍酒及红曲水,盖锅中为烧30分钟,加冰糖用小火焖至酥烂,再加冰糖用中火收稠,取出肉抽去肋骨,拣去葱姜,皮朝下扣入盖碗中浇卤汁,碗加盖入笼蒸5分钟,取出后倒入盘中。同时,用菜油煸炒豌豆苗,将绿油油的豌豆苗围在盘边,一盘犹如刚从树上摘下的“樱桃”鲜艳夺目。此菜色如红枣,皮烂肉酥,入口而化,咸中带有甜酸。

八. 江苏省 苏州市 吴中 横泾猪

横泾猪以江苏省吴县的横泾镇为繁殖中心。分布于吴县的横泾镇附近。

生长环境:产区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农作物产量高,是我国著名的农业高产稳产地区之一。

外貌特征:横泾猪骨胳介于梅山猪与米猪之间。头大额宽、额部皱褶多、深,耳特大,软而下垂,耳尖齐或超过嘴角,形似大蒲扇。全身被毛黑色或青灰色,毛稀疏,毛丛密,毛丛间距离大,腹部皮肤多呈紫红色,也有鼻吻白色或尾尖白色的。0数多为16~18枚。

品种性能:横泾猪成年公猪体重152.34±4.93公斤,体长142.00±3.00厘米,胸围124.00±0.58厘米,体高77.73±1.45厘米,成年母猪相应为:153.7±4.86公斤,125.57±0.61厘米,109.09±0.60厘米,63.80±0.28厘米。繁殖力高,头胎产仔12头,三胎以上16头,排卵数25~29枚。60天泌乳量311.5千克。日增重为430克以上,屠宰率为65%~70%,二花脸瘦肉率45.1%。眼肌面积15.8平方厘米。

九. 江苏省 苏州市 张家港 苏州松鼠桂鱼

苏州不仅以古老的园林著称,而且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传统佳肴,松鹤楼的松鼠桂鱼就是其中之一。松鼠桂鱼的扬名还得从乾隆皇帝大闹松鹤楼说起。

                  
乾隆一下江南时,有一天微服私访来到苏州。时值阳春三月,桃红柳绿,鸟语花香,人们纷纷到郊外踏青。城里城外,游人如织。乾隆随民众一道观赏了几处春景后,又累又饿,看见观前街上的松鹤楼饭馆,便踱进门去。恰好这天松鹤楼的老板给他母亲做寿,里里外外正忙个不停。乾隆坐下许久,方见一个伙计过来。这位伙计见他身着布衣布鞋,鞋面上还沾了不少泥土,以为是乡里的农民,便懒洋洋地问道:“客官,吃点什么?”乾隆大咧咧地吩咐:“只管拣那好吃的拿来。”伙计心想,瞧你那副打扮,还想吃好的,你给得起钱吗?心里这样想,手里便拣那最便宜的破菜送上去。乾隆一见饭菜清汤寡水,少盐无味,便问:“贵店没有再好一点的菜吗?”伙计不耐烦了,说:“没有。”这时,乾隆忽见一个伙计手拿一大盘喷香鲜艳的松鼠桂鱼从厨房里出来。乾隆手指桂鱼,要那伙计端过来。那伙计傲慢地说:“松鼠桂鱼,你吃得起吗?”乾隆听后一时性起,随手将那碗菜汤朝伙计脸上扔过去。

                  
随着“哗啦”一声响,门外又进来一位平常打扮的长者。他扶乾隆坐下,小声嘀咕了几句。响声惊动了店主。他急急忙忙来到桌边赔礼。这时那位长者从怀里掏出两锭银子,要店主迅速送好酒好菜来。店主看这两人虽然衣着平常,但气度不凡,出手也慷慨,料定小觑不得。于是,赶快将精心为他母亲做寿烹制的松鼠桂鱼、锅巴菜、巴肺汤等菜肴端来,摆了满满一桌,并不断给乾隆赔不是。乾隆见那松鼠桂鱼昂头翅尾、色泽鲜红光亮,入口鲜嫩酥香,并且微带甜酸,觉得昔日皇宫里也没这儿做得好吃,于是连声夸好。

              DYCMS_info_next    
正在这时,不知苏州知府从那儿听到消息,带着一队人马屏声静气地恭候在松鹤楼门口,准备迎驾归府。店里人这才知道是乾隆皇帝,真是又惊又怕。好在乾隆吃得很满意,早息了刚才火气,临走时还向店主人打听这松鼠桂鱼的做法,并赏了店主一些银子。店主高兴异常,从此便打出了“乾隆首创,苏菜独步”的牌子。后来乾隆第二次、第三次下江南时,总是光顾松鹤楼,并点名要吃松鼠桂鱼。松鹤楼的松鼠桂鱼从此就作为传统名菜流传至今。

                  

做法

                  
制作原料:鲜活桂鱼1尾(750克),虾仁30克,熟笋丁20克,香菇丁15克,青豌豆10克,绍酒20克,精盐8克,香油10克,猪油1000克(实用200克),排骨汤100克,干淀粉50克,湿淀粉300克,蒜2克,葱10克,香醋100克,番茄酱100克,白糖150克。

                  
制作方法:将桂鱼收拾干净,将鱼头切下剖开,并轻轻拍平,将鱼身部分片开,去脊骨、胸刺,在鱼身上用刀剞菱形刀纹。

                  
将绍酒、盐放入碗内调匀,均匀地抹在鱼身上,并将鱼身抹上干淀粉。

                  
将番茄酱、排骨汤、白糖、香醋、绍酒、水淀粉、盐一起放入盆内搅成调味汁。

                  
将锅中放入猪油烧至八成热,将两片鱼肉翻卷,使鱼尾呈鼠形,一手提着鱼尾放入油锅中,炸20分钟,接着放入鱼头炸至金黄色捞出盛入盘中,装上炸好的鱼头,拼成松鼠形状。

                  
将锅中猪油烧热,放入虾仁熘熟,捞起沥去油。

                  
在锅内留下少量熟猪油,放入葱白、蒜末、笋丁、香菇、青豌豆煸炒,加入排骨汤、调味汁拌匀,再加入热猪油、香油,搅匀,起锅浇在桂鱼上,最后撒上熟虾仁。

                  
特点:形似松鼠,色泽金黄,外脆里嫩,甜中带酸,鲜香可口。

十.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盛泽丝绸

翻开盛泽的历史,看到的几乎只有两个字——丝绸,如果把盛泽的历史比作一条河,那么这条长河里流淌的便是丝绸文化,可以这么说吧,盛泽的历史,就是一部丝绸发展史。

                 

盛泽的先辈曾经创造了“日出万匹,衣被天下”的辉煌,使盛泽这个偏僻的乡间小镇挤身于中国的四大绸都之列。今天,15万盛泽人从先辈那里接过了发展的接力捧,他们年复一年,不懈努力,正在开创绸都新的辉煌。            

盛泽丝绸不仅以量大胜人一筹,更以质优而著称于世。1962年,新生丝织厂生产的美丽绸在全国评比中获得第1名,此后,盛泽丝绸屡屡获奖,深受国内外同行的青睐。1983年,在杭州举办的全国丝绸实物评比中,新生、新华、新联、新民四家丝织厂和吴江印染厂生产的四只真丝绸产品同时获得第1名,惊动了全国丝绸界,《浙江日报》为此连发了三篇社论备加赞誉,在以后的国家质量奖评比中,盛泽的丝绸产品又先后获得了三个金质奖、四个银质奖,盛泽丝绸誉满全球。现在,盛泽丝绸的品种已从传统的桑丝绸发展到桑丝、交织、人丝、合纤四大类数百个名种,产品的70%左右通过各种渠道销往国际市场,盛泽镇已连续6年被评为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五强”乡镇,真丝绸的出口量已占到全国的1/6,成为国内主要的丝绸出口基地。

丝绸贸易在盛泽的发展史上曾经留下辉煌的一页,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它一度沉寂,昔日的“庄面”也因丧失了专业市场的功能而解体。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日趋活跃,于是“东方丝绸市场”应运而生,十五年来,市场不断地发育、壮大,发展成为集专业性、综合性、技术性、开放性于一体的功能齐全的丝绸贸易中心。目前市场内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多家丝绸商行,年交易额超过130亿元,名列全国十大专业市场。再环顾全镇各主要街区,到处是丝绸商行林立,丝绸产品琳琅满目,难怪人们说整个镇区就是一个大市场,真可谓是万商云集,万绸来朝,车水马龙,蜂攒蚁集,再现了“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的繁荣景象。盛泽已经成为国内丝绸产品的一个主要集散地。

丝绸业的迅速发展,凝聚了几代人毕生的心血。这里面有殚精竭虑、苦心经营的企业家、有潜心研究、屡克技术难关的科技人员、有不辞辛劳、日夜奔波在机台旁的普通工人。尤其令人自豪的是五十年代末丝织厂走出了一群荣获全国劳模、操作能手称号的丝织女工,从洪金凤、钱福珠、鲁桦、吴凤英到金顺珠,代代相传。

丝绸业的再度辉煌,带动了盛泽经济的繁荣。盛泽镇区的面积已从建国初的2平方公里,扩展到16平方公里,镇区道路已形成了“一环、一纵、二横”的大框架。全长14.8公里的环镇路宽阔平坦,环路的两侧便是盛泽经济开发区,区内100多家丝绸厂织机轰鸣,展示了“机声十里”的壮观景象。呈十字交叉的舜湖路、舜新路繁华商业区内,各式商店鳞次栉比,遍布全镇的16家宾馆灯火辉煌,宾客盈门。400余辆出租车、近千辆私家轿车和运输丝绸的大货车、小三轮以及潮水般的自行车流穿梭往来,把马路挤得满满当当;13路公交车把全镇的各个社区和行政村串连在了一起。位于市场西侧的货运中心内,31条货运专线通向全国几十个省、市,把各地客商的丝绸物品迅速、安全地运达目的地。

盛泽这个充满了活力的绸都,正用自己的业绩描绘着中国丝绸业明天的灿烂辉煌。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