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潍坊特产在哪里买 潍坊便宜实惠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潍坊特产在哪里买 潍坊便宜实惠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03-31 14:50:24

一. 山东省 潍坊 寿光 东郭全猪

东郭全猪之所以成为寿光地方名吃,与其“爱讲究”的认真劲分不开。

选猪有讲究:母猪不要,因其肉老;黑毛猪不要,因其毛粗黑,收拾后仍有印痕,影响食欲。东郭全猪选料一般是10个月左右的瘦肉型长白猪,100公斤以下的猪不要,防止猪龄短,肉水分大。

杀猪有讲究:做东郭全猪的生猪要当天杀。处理猪肠子先要翻过来用小刀摘油,然后用盐搓,再用碱加工,最后用玉米面搓。猪肚子要刮下黏膜。肺要用清水洗净,后用开水漂出脏沫。猪头、猪皮开水秃毛后,用黄香粘毛,最后用火筷子烤净小绒毛。

卤制有讲究:制作东郭全猪要用不锈钢锅煮。煮好后,用恒温库在零至5摄氏度下排酸。卤制配以砂仁、桂圆、草果等20多种佐料,卤制好后用白糖打色。

吃有讲究:猪肝要用手掰着吃,猪肝可补气;小肠用不锈钢刀切;吃大骨头要戴上塑料手套,用吸管吸出里面的骨髓,可壮骨;吃猪皮、猪蹄要细嚼慢咽,可美容健胃,调和五脏。

二. 山东省 潍坊 潍城区 潍坊风筝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潍坊风筝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筝,古名“纸鸢”,又名“鹞子”,是普及于山东各地的一种玩具,尤以潍坊为盛,

潍坊风筝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鲁国大思想象墨翟制作第一只“木鸢”,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真正开始兴盛,走向民间却是在明代。到清朝中叶,潍坊开始出现专门从事风筝制作的民间艺人。相传有位姓陈的哑巴艺人扎得风筝新颖好看,放得又高又稳,远近闻名。这时,清明节前后竞放风筝也成了当地的踏春风俗。据《潍县志稿》载:“本邑每逢寒食,东门外,沙滩上……板桥横亘,河水初泮,桃李葩吐,杨柳烟含,凌空纸鸢,高入云端。”“清明,小儿女作纸鸢、秋千之戏,纸鸢其制不一,于鹤、燕、蝶、蝉各类外,兼作种种人物,无不维妙维肖,奇巧百出,”曾做过七年潍县县令的大诗人兼书画家郑板桥曾写过这样的诗来怀念潍县:“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把潍县的风筝特点和放风筝的风俗描写的淋漓尽致。“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步上白浪河,纸鸢儿子秋千女,乱草新来春燕多”,这是潍县诗人郭麟对他家乡清明寒食放风筝的真实描写。到近代,潍县成了国内外闻名的风筝产地和市场,有首《竹枝词》是这样描写当时风筝市场的盛况的:“风筝市在东城墙,购选游人来去忙,花样翻新招主顾,双双蝴蝶鸢成行。”风筝飘洋过海,被带到美国、日本当作艺术珍品馆藏起来。新中国建立后,潍坊风筝作为潍坊市的象征,更加受到当地人民的珍爱和重视。从1984年起,潍坊市连续成功地举办了国际风筝节;1988年,潍坊市被国内外风筝界选为“世界风筝都”。潍坊风筝走向了世界,真正达到了它的鼎盛期。

个性是艺术成功的标志。潍坊风筝的独特个性是通过“扎、绘、糊、放”的四艺来具体表现的。

扎潍坊风筝的骨架一般用竹材扎成,扎骨架的工序有:选竹材、破竹材、削竹条(有“抽削”、“推削”诸法)、修竹条、弯竹条、扎结竹条等。风筝架子多种多样,扎法各有千秋,一般说掌握了硬翅风筝、软翅风筝和拍子风筝架子的基本扎法后,就可以自由变化,扎制各种风筝了。前辈艺人们在扎风筝中总结了奉富的经验,有的还编成了歌诀。例如扎硬翅胖沙燕的口诀是:胖燕四四法最新,一头一腹一尾根。—亡条平直须坚硬,下条扁软势随形。七段等分论条架,两膀对扎半圆形,中腹应按双分计,尾竹上端中线寻。下端长短如何定,横设架子首尾千.托纸中间方四块,两膀各四必相亭。头部迎风腹为主L冕竹要软好泻风。裆肥纸阔单面软,迎风不会左右慨。

糊糊风筝用纸,用矾绢,用薄绸等,可依风筝形式确定。倒如,糊蜻蜒风筝用绢,因为绢比纸的透明度好,更象活蜻蜒的翅膀,糊龙青鱼尾部用绸,放飞时迎风抖动肖似鱼尾,糊鹰不能用绢,因为绢受风后抖动就不象在空中打旋的鹰了,必定要用皮纸或托裱了的防风纸。糊风筝时,先比着架子剪纸,纸比架子大些,边缘部分剪开一些口子,在边缘涂浆糊后,依次把剪开的边缘糊在纸条上。糊法有两种;一是把纸包贴在竹条的四个面上,此法叫“包边儿”,二是把纸包贴在竹条的两个面上,待浆糊干了之后,用刀把多余的纸裁下来,这种方法叫“裁边儿”。这种方法是要露出一部分削修加工的竹条,以显示艺人的制作技巧。风筝可以先糊后绘,也可以先绘后糊。因为风筝的彩绘图案多是对称的,为了使图案对称一致,艺人们一般是先绘后糊。先把各部分的纸剪好,彩绘、阴干,熨乎,再糊到架子上。彩绘时,各部分衔接处图案不画金,留出一些空白,糊好后再把衔接处的图案补画整齐。各种风筝的具体糊法也各有不同,倒如:沙燕风筝先糊两膀,再糊两腿。最后糊头、腹,米字风筝也是先糊两膀,拍子风筝用平贴法糊纸等等。

绘风筝的绘画构图与设色最能体现地方特色。潍坊的风筝吸取了潍县木版年画的技法,又博采京津画风筝之长,线条粗犷,色彩以红、黄、兰三颜色为基础色,重笔浓抹,色调明快,浑朴,在对称中达到强烈的美的视角效果。如潍坊的龙头蜈蚣风筝,胡敬珠派造型以群青色为主,便以浓艳着色,直观效果对比强烈;康万香派则以普兰为主,代表海水,同时以红或桔红的暖色,使整个画面形象鲜明,风筝腾空之后,与蔚兰的天空产生和谐又鲜明的视角效果。西方艺术大师说过:“要懂得用最少的颜色,如果该用七个颜色,你却用二个表现时,那你的本事就更大了。”潍坊的风筝艺人对风筝的构图和彩绘,正是这样做的。他们尽量少用色,以块色为主,非常鲜明地突出了民间艺术色彩单纯而浓郁的特点。

放放风筝的工具有线、绕线工具和供游戏用的各种附加物。放风筝的线有“缝衣线”(适合放小风筝)、“小线”(三股棉线,民间最常用的风筝线)、“衣线”(真丝线,细的叫“丝线”,粗的叫“丝绳”)、“麻线”(从前民间用此线放大风筝)等等,绕线工具最普遍的是“线桄子”,这是一种穿在轴柄上的六角线线轴,可以自由地旋转着放线。收线时,一手拉线,一手打轮,十分方便,样子也玲珑可爱,本身就是一件惹人喜爱的玩具;还有一种“简易桄子”,轴柄上穿着一种扁框,用起来也很方便。如果放大风筝,则要用“线拐子”;放更大的要用“绞车”。风筝的附加物,是放风筝时作游戏用的,种类很多,主要有:“风琴”、“锣鼓”、“送饭儿的”等。

风筝的种类很多,按形象分有鸟形风筝(如鹰、燕、仙鹤)、虫形风筝(如蜻蜒、知了、蝴蝶)、水族风筝(如金鱼、蛙、蟹)、人物风筝(如孙悟空、胖娃娃、老寿星)、字形风筝(如“双喜”、“福”字、“寿”字风筝)、器物风筝(如扇子、钟、宫灯)、变形和几何图形风筝(如瓦片、八卦、五星),按风筝的构造分有硬翅风筝、软翅风筝、拍子风筝、平桃风筝、软风筝、桶形风筝等;按风筝的功能分有玩具风筝、观赏风筝、特技风筝等等。按大小又可分为巨型风筝与微型风筝。如潍坊艺人扎的“鲤鱼跳龙门”风筝,两层楼高,面积为174平方米,扎风筝的艺人是站在楼上扎成的。巨型立体蜈蚣风筝,龙头状的头和数十节的身,共100多米长。发放时,必须先将尾部和身部逐渐放起,再靠身部几十节圆方形风筝将沉重的龙头提升到空中。小型的蜈蚣风筝一样首尾齐全,却小到可以整个藏在火柴盒中。

潍坊风筝同中国许多民间艺术形式一样,产生于人们的娱乐活动,是寄托着人们的理想和愿望,与人们的生活有密节联系的娱乐品。风筝的造型模仿的自然事物、社会生活以及神话传说中的形象,都寄托着“吉祥”和“吉庆”,兴趣和理想。那绚丽多彩的颜色,与其说是所模仿事物的标志,毋宁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放风筝,则是易做、经济、老少咸宜的娱乐,健身活动。在阳光明媚的春天,人们手牵引线,或在春山,或在平原,或在白沙无际的海滩前后奔跑,臂、腿肌肉得到了锻炼,眼睛得到调整,气血为之畅达,这对人的生命是多么有益啊。伴随着风筝的兴盛,潍坊风筝又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的家庭成员,以商品的形式进入流通,糊制风筝成为一种职业,是一种重要生计。据史料记载,早在清代,潍县城里的风筝作坊和店铺就有30余家,清明时节在集市上摊的有数十户,外地客商在这里络绎不绝,生意十分兴隆。现在的潍坊风筝,由于当地政府的重视和人民的钟爱,伴随着国际潍坊风筝节的连续举办,已成为当代潍坊人的文化象征物,它越洋过海。联结起了与世界人民的友谊,也成为潍坊市经济腾飞的巨大杠杆。潍坊风筝的制作,也走上了传统技法与现代新科技相结合的道路,进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

信息来源:山东省情网

信息来源:山东省情网

三. 山东省 潍坊 安丘 安丘大葱

安丘大葱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安丘大葱,因其产于山东安丘而得名,和章丘大葱一块占据着山东大葱市场的半壁河山。

简介

安丘的大葱就好比山东汉子一样,骨子硬,个个都是粗犷男儿。

种类

安丘大葱的主要品种是日本钢葱,也叫铁杆葱,葱白捏起来比较结实。

口味特点

正如山东好汉们性格粗犷豪迈的特点,安丘大葱纤维较粗,吃起来比较呛,这就特别符合山东人的口味,而章丘大葱的特点就是脆甜,口感辛辣味淡,生吃比较细腻。所以安丘的口味特点就正好和章丘大葱形成互补。这也是安丘大葱比较受大家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安丘大葱

地域范围

安丘大葱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山东省安丘市境内,地处东经118°44′~119°27′,北纬36°05′~36°38′之间。南北最大距离61.5公里,东西最大距离65.3公里。总面积65000公顷,地域保护面积10000公顷,年总产量60万吨,辖新安街办、兴安街办、凌河镇、景芝镇、金冢子镇、辉渠镇、石埠子镇、吾山镇8个镇街道,共计876个自然村。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感官要求:同一性:同一品种或相似品种;特异性:具有本品种特有的形态特征和色泽;整齐度: 整齐;整修状况: 无杂物、无泥土、无机械伤、无腐烂、无病斑,剥皮、切根、齐叶;形态: 新鲜,葱白直立,不分株,不抽薹,风味: 具有大葱的正常风味,无异味; 2、内在品质指标:规范规定值为维生素C:≥13.5mg/100g;总糖≥4.1%;干物质≥8.0%;粗纤维≤1.2%;铁:≥7.5mg/kg;锌≥0.6mg/kg ;硒≥5.0×10ˉ3mg/kg,“安丘大葱”经检测内在品质均达到或超过规定值。维生素C大于15.4mg/100g,糖度高,干物质大于9%,硒、锌、铁等微量元素含量高,铁含量是规范规定值得2倍,锌、硒等微量元素含量远超规范规定值,因此安丘大葱素有保健大葱之说。 3、安全要求:参照绿色食品标准如:执行NY/T744-2003标准。

四. 山东省 潍坊 寒亭区 潍坊麻汁杂拌

麻汁杂拌:这道菜的口感总是觉得非常富贵,毛口袋麻汁香让人欲罢不能,总是想再多吃一口。

五. 山东省 潍坊 昌邑 咸蟹子

做法:1.准备好容器,最好是坛子,其它如玻璃坛子,腌泡菜的坛子,超市里卖的带盖子的褒汤的褒也行,大小视腌写蟹的多少而定,腌好后要放冰箱里,所以一定要找个在冰箱里有容身之地的容器。

2.准备好辅料,盐,普通的即可,不要平衡盐,味素可放也可不放,蟹已经很鲜了。姜一块切片,香葱十根打结,料酒少许,有花雕或和酒更好。花椒数十颗,大料瓣几瓣。

3.烧开一锅开水,把上述辅料都放进去烧开,放凉,喜欢酒味中重的等放凉了再放酒,盐的多少视个人的口味而定,实在没把握就腌7天后尝一个看看,淡再加盐。

4.腌制的过程,当然是买活的蟹,最好用雌蟹,把蟹买回来以后一定要清洗干净,我的做法是把一瓶百分之75的酒精倒在一个小盆里,请蟹们一个一个的洗了酒精澡,每只洗3分钟,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做的,但我就是这样弄的,我怕吃坏了。把蟹放在制好的卤水中就好了,水要没过蟹,不能在卤水很烫时放入,要等卤水冷了后放入,盖好盖子,放入冰箱,7、8天以后可以尝尝味道,太咸可加冷开水。

六. 山东省 潍坊 坊子区 潍坊刺绣

潍坊刺绣始于清代,原是潍县城乡广泛的家庭副业,素有“九千绣花女”之誉。时潍县妇女吸收南绣的技艺,形成了图案简练生动,色彩鲜明热烈、绣工精致细腻的刺绣特色。清光绪至民国前期是潍县刺绣的兴盛时期。时潍县经营绣货的作坊、店铺达30余家,绣制品由简单的枕套、门帘、桌围,到华丽的裙衣、礼服、霞披、戏衣、轿衣等。1956年,潍坊刺绣厂建立后,成为潍绣生产基地。将传统刺绣技艺与现代抽纱针法相结合,绣制了一些具有民族风格的拖鞋、靠垫、睡衣、台布等产品。并与青州花边相结合,研制了彩绣高档大套及机套、枕套等出口品。绣制品“窄带百带丽”,玲珑剔透,美观大方,畅销日本、意大利和香港等地。刺绣艺人还研制了花鸟、山水、走兽、鱼虫等潍绣欣赏品。为人民大会堂绣制的“盘金仿古铜器挂屏”四幅,庄重典雅,富丽堂皇,为潍绣艺术精品。手绣“武梁祠汉画”,古色古韵;“老虎”“百花齐放”“蓬莱日出”“大明湖”等形象逼真;“松鹤献瑞”“南湖”“延安”“早春”等意境幽深。不少潍绣佳作,在全国和省工艺美术展览会及旅游品展览会上获奖,受到各界人士的赞誉。潍坊刺绣已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七. 山东省 潍坊 诸城 马庄山楂

马庄山楂果大、肉暄、酸中带甜、营养价值高
( 诸城)

八. 山东省 潍坊 奎文区 潍坊萝卜

【潍坊萝卜】 潍坊,以潍坊市郊区所产“高脚青”为最优。

“高脚青”萝卜两端粗细相近,尺数长,因萝卜的大部分裸露在地面上,接受光照充分,皮色深

绿而得名。这种萝卜清脆、甘甜、微辣。贮存一段时间风味更美。“高脚青”萝卜吃法很多,生食尤

佳。因其落地即碎,又有“萝卜赛梨”之说。

萝卜营养丰富,特别是维生素C的含量要高出苹果、桔子、梨等5~8倍。药用能清热解毒,宽中

和胃,止咳化痰,对消化不良、食积胀满、胸闷气喘、咳嗽多痰等症都有疗效。近年中医用萝卜榨汁

加元明粉适量,防治肠癌、肺癌,有一定疗效。因此潍坊民间常用萝卜馈赠亲友,或将萝卜竖切成长

条,佐以香茶接待宾客。群众中流传有“常吃萝卜常喝茶,不把大夫请来家”的说法。

九. 山东省 潍坊 安丘 两河大蒜

两河大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两河大蒜是山东潍坊安丘的。

安丘“两河大蒜”,因产于安丘市官庄镇两河村而得名。据县志记载,两河村种大蒜始于清代初年,有近300年历史。两河大蒜分红皮、白皮两种。长期精选优育、改进种植技术,加上土地肥沃,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冬夏温差大,极宜大蒜生长,使其形成了个大,皮薄,色白,瓣齐,味香辣,汁粘稠等特点。同时,含有17种可测性氨基酸,总量比外地大蒜高约39.2%,其中,除胱氨酸外,其他氨基酸均高于外地大蒜的含量。具有强烈的杀菌解毒、消湿祛瘟功效,并能降低人体胃内亚硝酸盐的含量,有抗肿瘤作用。2001年11月被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命名为名牌产品,2007年11月被山东省农业厅确定为“无公害基地”,2012年3月成为2012年首批入围公示的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两河大蒜

安丘市官庄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12900083

新鲜大蒜

十. 山东省 潍坊 安丘 红冠蜜桃

红冠蜜桃,产于山东省安丘市辉渠镇,经多年培育而成。由于地质适宜,泉水浇灌,果大色红,香甜可口,似人间仙桃,为桃中之冠。一般可达200—400克,最大可达700克。果实近圆形,果顶圆平微凹,梗洼,果皮稍厚,充分成熟时可剥离。果面鲜红或紫红,外观鲜艳。果肉白红相间,肉质细腻,清香脆甜,粘核,为中熟品种,七月上中旬成熟。含可溶性固形物16.1%,VC18.3mg/100g,富含Fe、Ca、Mg、Zn等多种元素,营养丰富,为绿色食品,可食率达96.5%,鲜食或加工罐头皆可。耐贮运,恒温贮藏2个月,室内常温10—15天不变色,口味更佳,架货期长。果树专家评价红冠蜜桃是当前我国桃中成熟期最佳、耐储藏性最强、品质上乘的宝贵品种资源,开发前景广阔,属桃中稀有佳品,市场紧俏果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哈尔滨、呼和浩特、青岛、深圳、广州、大连等近20个大中城市,出口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深受消费者欢迎。目前,安丘市雹泉镇已建成红冠蜜桃基地2万亩,全部进入盛果期,年总产量达6000万公斤。

2006年6月,雹泉镇红冠蜜桃栽培被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被认定为山东省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