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佛山哪里有卖的土特产 佛山哪里买的特产便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佛山哪里有卖的土特产 佛山哪里买的特产便宜更新时间:2022-03-30 03:59:01

一. 重庆市 南川 南川金佛山珙桐

南川金佛山珙桐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川金佛山珙桐是重庆南川的。

珙桐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素有“植物活化石”之称,俗称水梨子、山白果,为第四纪冰川时期的孑遗植物。其树形美观,花絮基部有两片乳白色大苞片,开放时如群鸽展翅,欧洲人称之为“中国鸽子树”,是世界上著名而珍稀的观赏植物之一。

金佛山拥有特大野生珙桐林,珙桐林总面积达三百多亩,共有八千多株珙桐,最高的植株高三十米以上。珙桐林中间没有混杂其它任何树种,树龄达百年以上的古老大树比比皆是。

南川金佛山珙桐

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13377801

珙桐(植物)

二. 广东省 佛山 禅城区 佛山九层糕

佛山九层糕

佛山、南海一带民间喜庆节日,尤其春节,家家必做九层糕,取其“长长久久,步步高升”之意。

九层糕是一种甜米糕,做工讲究。民间用白米浸透,用石磨磨成水粉,搅拌成浆,加入糖水,用铜盘放一层薄水粉,加热蒸熟,然后逐层加粉至九层。蒸熟的九层糕层次分明,软滑可口。有些人还用食用色素掺入,每层红白相间,十分好看。节日期间,人们将蒸好的九层糕切成菱形小块,每四块叠成一盘(三块在下,一块在上),先敬神、后敬祖先,然后是全家吃糕。取其吉祥之意。

春节时,人们往往以松糕、年糕、煎堆、油角互赠亲友,但九层糕则不赠与别人,据说分给别人会把吉祥分薄,于己不利。

三. 广东省 佛山 顺德 龙江米沙肉

龙江米沙肉

龙江米沙肉为龙江镇的一款传统名菜。特点是软滑可口,美味香浓,肥而不腻。

用料:花肉500克,粘米150克,汾酒25克,二汤150克,南乳25克,陈皮、胡椒粉、味料各适量,芫荽叶2件。

制法:

1、慢火烧镬将粘米炒至金黄色后,取起磨碎成米沙。

2、把花肉用水滚至七成熟,涂上老抽,用针在皮上刺孔。

3、烧镬下油,把花肉炸至呈红色,取起放在冷水里泡凉后,切日字形件(每件约重20克),再以冷水泡去油腻,沥干水放在大碗里,用汾酒腌过后,下南乳调好味,下米沙拌匀,放在扣碗内排好,入笼扣,临食用前翻转在碟。

4、再烧镬下油,注入二汤,用者抽调色,撒上胡椒粉,调味,用湿生粉勾薄芡,淋上米沙肉面,放上芫荽叶设色。

四. 广东省 佛山 南海 九江米酒

这是清道光年间已行销省港澳及东南亚各地的一种受大众喜爱的米酒。具有“玉洁冰清,豉香纯正,醇滑绵甜,余味甘和”的独特风格。今天仍然享誉中外,荣获过国家级金奖。( 南海)

五. 广东省 佛山 禅城区 佛山扎蹄

产于广东佛山。

传说德心斋在清乾隆年间,只是一间专营肉类的店铺,叫“和记”。店老板余大伯为使日常卖剩的猪手、猪脚能够销售出去,便巧制出一种猪手猪脚的加工品“扎蹄”来。这种扎蹄是熟食品,皮爽肉脆,五香和味,别具风味。

佛山扎蹄选用上乘的猪手、猪脚作原料,用盐、汾酒、莲见、小茴、川椒、桂皮等适量煮成卤水,然后把猪手、猪脚剖开,取出骨肉,把已经处理好的枚肉、腿肉切成薄片,一层肥一层瘦地间隔着,酿进挖空骨肉的猪手猪脚里,直到酿满为止。接着,用水草连皮带馅把猪脚、猪手切成片状,淋上适量麻油、便可上碟食用。如果把酿猪手、猪脚放在卤水里泡浸一个晚上,翌日再食,品味更佳。

六. 广东省 佛山 顺德 辣椒饼

均安人向有吃火锅的习俗,每到冬季,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发着个边炉餐,一家大小围炉就餐,夹一片鱼片,食几块鱼青,自有说不尽的写意和乐也融融。

均安人吃火锅时最特别的地方,是在酱油碟里加一点辣椒饼,那不但入口特别甘香,味道也迥然不同,如此加辣椒饼的食法,在珠三角地区是绝无仅有的。民间上因此流传着一首这样的打油诗:辣椒成饼味更优,边炉细0韵味稠。入口迥然香阵阵,齿颊留香乐悠悠。

辣椒饼是均安人的,在均安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做辣椒饼的程序是先把辣椒、蒜头、豆豉、香草等捣烂,然后把它弄成一个个饼状晒干,就成为人见人爱的辣椒饼了。

信息来源:均安镇政务网

七. 广东省 佛山 高明 合水西瓜

合水西瓜以其肉甜、籽小(或无籽)、瓜形好而远近闻名。每到西瓜销售高峰期全国除西藏等地外的20多个省(市)的众多瓜贩齐集更楼市场,场面甚为壮观,近年来以“新红宝”为主发展到种植"益农"等无籽瓜为主。年产1989吨左右。( 高明)

高明合水西瓜

以前高明人都话,新圩猪仔靓,合水西瓜靓,高明老牌名优农产品合水西瓜,现在就正值大量上市。“合水的粉葛没有渣,西瓜又起沙……”想想都流口水了呢?来一个消暑呗。

买瓜推荐盛产合水西瓜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合水康泰、布社、香山等村地址1:高明区更合镇合和大道路边摆摊地址2:高明区更合镇合和大道洞心村到白洞新村路段地址3:高明区更合镇合水康泰地址4:高明区更合镇合水香山

八. 广东省 佛山 禅城区 佛山硍硃

佛山硍硃被誉为“广丹”,也许知之者为多。新中国成立后,就曾经用佛山石艮石朱来装饰雄伟的天安门城楼和毛主席纪念堂,佛山人对此还引为自豪。全国知名的西泠印社等单位,每年也直接向佛山订货,书画家所用和印泥,都以用佛山石艮石朱制作者为上品。

佛山硍硃始自何时,目前尚难确考,但至少已有200多年历史。《佛山忠义乡志》载:清代乾隆年间佛山已有颜料会馆(五云会馆),可知彼时佛山颜料业已很兴旺,解放前电版印刷的“鹤牌”石艮石朱仿单,也提到咸丰年间所用仿单为木刻印刷,请用户等语。据市档案馆《佛山史料汇编》记载:自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佛山染色纸行始用德国颜料,以大-代替石朱。洋颜料售价虽廉,在色泽上却远不及本地颜料,且极易褪色。可惜的是,在旧社会佛山石艮石朱业得不到保障,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民国时期生产厂家尚有十余家,至解放前夕仅剩3家,即隆华、太和、义行。解放后,佛山石艮石朱始复苏和振兴。

    佛山硍硃朱制法古老,旧日更是代代相传,技术秘不示人。其制法是用汞(-)与硫磺按比例置于大铁锅中,其上以不规则瓷碟砌成拱形,加盖密封,以大火烧炼,使之升华。开炉时附于瓷碟上者是辰砂(俗称朱砂),把辰砂捣碎成粉状,用水漂洗,质轻上浮者为黄标,色丹黄,中间一层为漳标,色较红,底层为石艮石朱,色红紫,烘干粉碎,即为成品。除辰砂外,诸品种均叫石艮石朱。( 佛山)

九. 广东省 佛山 南海 九江双蒸酒

九江双蒸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着悠久历史的九江双蒸酒,在南海内外都是知名品牌。这样一个有着特殊历史价值和地方特色的知名产品,如何保护和促进发展,既推动南海区域品牌产品规范化和文化传承,又推动地方的经济发展,是十分值得思考的话题。九江酒厂采取措施,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做法,无疑是值得赞赏和支持的。

九江双蒸酒——广告唱到街知巷闻,是酒类中的万宝路。

九江双蒸酒始创于清朝道光初年,距今已经有差不多200年的历史。两个世纪以来,承集数代九江先辈的辛劳与智慧,九江双蒸酒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酿造技艺。它主要以大米为原料,用大米、黄豆制成酒曲,采用续添蒸饭、再度发酵、冷却馏酒、斋酒贮存、陈肉酝浸、精心勾兑、过滤包装的方法酿造而成,具有“玉洁冰清、豉香纯正、醇滑绵甜、余味甘爽”的独特风格。

九江双蒸酒传统酿造技艺是在南海九江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条件下孕育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借助西江河畔适宜的局部气候、清冽的水质和独特的酿造工艺,九江人民酿造出适合岭南气候条件下饮用的优质米酒。九江双蒸酒传统酿造技艺的发展史,既是一部明清以来南海九江酒业的专业发展史,又是一部南海手工业、商贸的发展史,同时也是岭南文化发展史的一部分,更见证了华人海外图存的艰难历程。

九江双蒸酒传统酿造技艺,与中国其他传统技艺一样,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独创精神。这种精神随着九江双蒸酒从未间断的内销与出口,建立起跨越时空的文化影响力,这奠定了九江双蒸酒传统酿造技艺具有珍贵的历史、科学、人文、民俗、经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

1952年,九江镇12个酒坊组成联营社,成为九江酒厂的前身,并成为九江双蒸酿造技艺的唯一传承单位。发展至今,九江双蒸酒年产量4万多吨,畅销于省港澳、广西、海南甚至欧美唐人街。

九江双蒸酒

九江双蒸酒产地范围为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现辖行政区域。

九江双蒸酒企业生产标准:Q/JJ0011S-2013《九江双蒸酒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十. 广东省 佛山 三水区 和顺虾

和顺虾

仅在金山寺前后二公里的河段才有,因虾脚及虾壳边缘呈黄色,被形容为金边虾,在当地甚至传说多多,披上一层传奇的色彩。但此虾确实肉质特爽、特鲜,虾壳特薄。广州清平市场打此招牌的,价格比其它高20%以上。

和顺虾的特点是肉质厚而鲜爽,色泽鲜艳,口感鲜美。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