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新县特产有哪些值得带 新县十大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新县特产有哪些值得带 新县十大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04-03 10:58:16

一. 河南省 信阳市 新县 新县花生

新县花生是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的。新县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各种动植物生长,是河南省花生种植最适宜区。

2002年以来,新县农业局大力推动地膜花生生产,建立了3000亩的地膜花生生产示范基地,带动全县发展地膜花生2万亩。随着地膜花生技术的推广应用,新县花生产量稳定增长、品质逐步提高,较露地栽培每亩可增产200公斤,增收600元。全县花生总面积3万亩,年产花生900万公斤,总产值3000万元,是新县主要油料作物之一,从而成为新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二. 江西省 宜春 奉新县 盐几压肉

选五花肉,加少许油炒至5~6成熟,加入酱油,再加入芥菜干或包菜干,炒3至5分钟,放入适量盐,并炒均匀,起锅放入带盖的碗里压3~4天,然后蒸下再吃,味道鲜美,香鲜而不肥腻。

三. 江西省 宜春 奉新县 奉新碧云米业

奉新是全国优质米之乡、江西省优质稻示范县。本公司是江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粮食加工、销售及转化于一体,公司被评为全国食品行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 "碧云牌"大米1999年相继评为国家绿色食品、江西省名牌产品、重点保护产品、质量免检产品、江西市场占有率最高品牌、消费者认定质量最佳品牌,2000年又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巨胚米营养粉属纯天然、全营养、高科技营养食品,能促进婴儿生长发育,对改善中老年人的睡眠、便秘、消化、补钙等有较好辅助作用。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总经销、总代理点50多个。( 宜春)

四.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五. 河南省 周口市 沈丘县 红薯粉条粉带粉饼

红薯粉条粉带粉饼

位于豫东平原大地的沈丘县裕祥专业经济合作社旗下的沈丘县百食特粉制品加工示范基地注册成立于2008年8月份,座落于素有“小上海”之称的沈丘县,是周口市的东大门,也是豫东南和皖西北交流的重要门户和物资集散地。濒临207省道西侧,102国道北侧,与安徽临泉交界,交通十分便利,地理环境位置优越。该基地的是以淀粉及淀粉制品为主导产品的加工产地,因盛产粉片,粉皮,粉条,粉丝,粉面而闻名豫东平原大地,每天一大早,都会有不少外地前来订购粉片,粉皮,粉条,粉丝,粉面的车辆,社员足不出户,所生产的粉片,粉皮,粉条,粉丝,粉面就会销售一空。该地的粉片,粉皮,粉条,粉丝,粉面加工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该地社员的市场意识越来越浓,粉片,粉皮,粉条,粉丝,粉面加工成了一项主要家庭副业。该基地致力于营造“健康、

美味、方便、营养”的食品概念,从研发、生产、包装、品质管理到销售,力求精益求精,提供消费者最佳产品和服务。我们本着“诚信为本,质量第一”的经营宗旨,遵照“科学发展,协作共赢”的企业精神,努力做到客户的需求是我们的努力方向,超越客户期望是我们的追求目标,回报社会是我们的最终理想。我们现在为了扩大国内和国际市场,诚邀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盟代理沈邱县农家特许经销商,真诚期待您的加入。粉条的做法及营养知识详细介绍(共有54种粉条做法)粉条另类别名:粉条,粉带,宽粉,粉饼粉条使用提示:每次50克左右粉条知识介绍:粉条是以豆类、薯类和杂粮为原料加工制成的丝状或条状干燥淀粉制品。在我国有千余年的历史,各地均有生产,呈灰白色,黄灰色或黄褐色,为干制品。其中粉条按形状又可分成圆粉条和宽粉条两种。粉条营养分析:粉条里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蛋白质、烟酸和钙、镁、铁、钾、磷、钠等矿物质;粉条有良好的附味性,它能吸收各种鲜美汤料的味道,再加上粉条本身的柔润嫩滑,更加爽口宜人,但是因为粉条含铝很多一次不宜食用过多。

粉条适合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现诚征全国有识之士加盟沈邱县农家特许经营特约经销商,真诚期待您的加入。粉条做法指导:1.

动物性油脂与粉条相配时,可获得其他调料难以达到的美味。2.

食用前需先经水发透,可烧,炒,凉拌,也可制馅包膜,荤素皆宜搭配。同样的产品,我们比价格;同样的价格,我们比质量;同样的质量,我们比服务;货比三家不吃亏,走过三家来这里,我们的产品理念是:做产品就是做良心。

六. 江西省 宜春 奉新县 宜春名茶

宜春境内耸峦叠翠,飞瀑流泉,云蒸雾绕,土壤肥沃,最适宜茶叶生长。辖区内各县(市)均产名茶,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宁红、黄檗、翡翠、天工、乌龙五种名茶为上品。( 宜春)

七. 江西省 宜春 奉新县 奉新艾米果

手工制作,把艾草洗净控干水淹菜洗净锅里炒干水份,待用荞子,香肠,冬笋去皮去兜煮好后都成切丁。姜,干辣椒,切末。热锅放油,放香肠,炒出油后放冬笋,放淹菜,姜,干辣椒,鸡精。放入少量的米酒。最后放荞子,炒匀出锅待用锅内放水,水开后放入艾草放碱大火煮15分钟左右,把煮烂的艾草捞起控干水倒入糯粉和面粉里。用搅匀,然后揉成面团。取一面团擀成厚薄适中皮,放菜,面皮两侧捏起来,捏成麻绳形状,水开后上锅蒸15分钟便可。

艾米果色泽翠绿,清香扑鼻,甘中带苦,质柔有韧性,食而不腻。

八. 广西 崇左 大新县 大新龙眼

大新县龙眼栽培历史悠久,是全国六大龙眼生产基地县之一。大新龙眼以果大、肉厚、味道甘甜、数量多、产量高而驰名区内外,畅销内地、港澳、东南亚,多年来均供不就求。荣获2001年中国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

大新县委、县政府一直把龙眼生产列为本地的一项特色支柱产业来抓,紧紧围绕“以品种改良为前提,以标准化生产为基础,以商品化处理、产业化经营为手段,实行产前、产中、产后全程优化果品质量,提高水果的竞争力和效益”为思路,大力实施龙眼的优果工程。目前,全县龙眼种植面积达16.1万亩,其中石硖、储良、大乌园等龙眼面积13万亩,占种植面积的82%。

龙眼在大新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百年树龄以上的龙眼树随处可见。据有关资料记载,栽培史近千年以上,且品质上乘,素有“龙眼之乡”之美称,1986年大新县被定为第一批全国“六大龙眼基地县”之一,2001年大新龙眼参加北京农业国际博览会荣获名牌产品称号。大新龙眼因果大核小,肉厚香甜,清脆爽口而驰名区内外,所产龙眼及加工产品远销区内外甚至销往美国等国家。近几年来,大新县致力于实施龙眼“优果工程”,优化品种结构,采用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龙眼产量和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2005年大新县龙眼生产基地经自治区农业厅批准,取得创建无公害水果示范基地县资格。目前,全县龙眼种植面积达16.1万亩,其中石硖、储良、大乌园等龙眼面积13万亩,占种植面积的82%。主要品种有石硖、储良、大乌圆、广眼、福眼、本地实生龙眼等,果肉白色透明,香浓味甜、核细,可以鲜食或加工成桂圆干、桂圆肉。目前,大新龙眼主要的加工成品有桂圆干、桂圆肉、桂圆糕、桂圆酒等,大新龙眼成熟期在8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从2004年起,大新县每年都在龙眼收获季节举办龙眼节,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通过举办龙眼节进一步提高了大新龙眼知名度,树立了品牌意识,龙眼产、供、销达到了更高层次。

九. 广西 崇左 大新县 大新苦丁茶

大新苦丁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大新县是苦丁茶之乡,是苦丁茶的原产地,据旧版《辞海》记载:“苦丁茶者广西也,产于万承县苦丁乡。” “万承县苦丁乡”即是现在的大新县龙门乡苦丁村,千年苦丁茶树王就在大新县龙门乡苦丁村。历史上大新苦丁茶曾作为进贡皇帝的贡品,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等功效,入口先苦后甜。目前,全县苦丁茶累计种植达3.4万多亩,年产干茶500多吨,产值4500多万元,产品畅销北京、上海、山东、海南、香港、澳门等10多个省市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2003年,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授予大新县“中国苦丁茶之乡”称号。 

万承苦丁茶是广西的传统名茶之一,产于旧万承县苦丁乡, 即现在的大新县龙门乡苦丁村。万承苦丁茶是属中性偏阴常绿阔叶乔木树种,树干通直,树形美观,枝叶苍翠,四季常青,萌芽力强,枝稍顶芽采摘后,易萌发新芽,茶叶产量较高。该树种多分布在低山中下部和丘陵台地,喜温暖湿润气候,适生于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酸性红壤,较能耐寒冷及一般霜雪。

大新县位于广西西南部,毗邻越南,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降雨丰富,光照充足,土层深厚、肥沃。特别适宜茶树的生长。据2004年调查,大新县龙门乡苦丁村仍存活2株30多米高、200多年树龄的苦丁茶。由于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影响,大新苦丁茶形成了“盛产期长,品质优良稳定,色美味香微苦”的独特风味和品质。

20世纪80年代以前,大新县的苦丁茶树稀少,民间传说无法繁殖。根据大新县志办的资料记载:“1980年以前,全县只有5棵,年产60~70公斤,每年春季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远销广州、香港。”1985年,经大新县林业局和小明山林场反复实践,终于扦插育苗成功。苦丁茶在广西才被广泛种植。到2003年底,全县累计种植苦丁茶3.34万亩,年产干茶500多吨,产品畅销北京、上海、山东、海南、香港、澳门等10多个省市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全县参与苦丁茶种植、加工、流通及服务的人员达10万人以上。2006年,大新县苦丁茶种植面积约有3.5万亩,年产干茶达到1000吨以上,年产值近3000万元。在产品开发方面,到2010年,大新县成功研制出了袋泡苦丁茶、苦丁茶冲剂、苦丁茶含片、复合型苦丁茶等多种保健食品。

公元15世纪中期(明朝中期)开始,万承苦丁茶仍年年作为贡品,送上京城向皇帝进贡,可苦丁茶树源不多,或有品种不一,茶的品质与苦丁树所产的茶叶就明显不同。优质的产品,逐年减少,为了增加贡品数量州官下令苦丁村民群众,采集万承茶种繁育,扩大种植面积以增加产量。在农业生产技术极落后的封建社会时代,虽经多次试验繁育,均失败而告终。年年只靠原有几株茶树产量,贡品就无法保障,更不能满足土官家族爷娘们的需求。为此,宫廷曾屡派钦差大臣到广西太平府(崇左县旧称)追查苦丁茶贡品,万承州主子自知此事非同小可,搞不好会招来杀身之祸,便苦苦思索如何搪塞了事。后经反复计议,把在苦丁村刚巧枯死的苦丁茶树,派人送往太平府,佯说苦丁茶树已枯死,无法完成贡品,钦差大臣以及太平府主,信以为真,以讹传讹,把茶树枯死情况报给朝廷。从此,才结束万承茶作贡品的历史,土官由此也免了问罪。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局组织了对大新苦丁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审查合格,批准自2006年1月24日起对大新苦丁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