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重庆特产批发地址 重庆土特产在哪里拿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重庆特产批发地址 重庆土特产在哪里拿货更新时间:2022-04-04 20:52:37

一. 重庆市 武隆 武隆羊肉

2006年6月和8月,国际著名导演张艺谋到武隆拍摄《满城尽带黄金甲》电影时,两次慕名前往“聚顺祥羊肉”餐馆就餐,离别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游武隆山水,一定要品尝武隆羊肉”,“没品尝过武隆羊肉,等于没来过武隆。”

仙女山烤羊肉、羊肉火锅、粉蒸羊肉、腌熏羊肉等系列食品,每年吸引了大批过境客商,凡稍作停留、循香泊车的觅食一族必定不会放过机会,在紧挨仙女山景区或县城内饱餐一顿,然后把羊肉汤锅的美味传播到东西南北中。

武隆火炉羊肉,选用武隆仙女山高寒山区无公害,无法污染,绿色环保天然牧场的优质本地山羊肉,其肉质鲜嫩,色泽鲜红,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大量维生素,胆固醇含量低,能御寒、补虚、防病、属肉中珍品。

二. 重庆市 石柱 阴米茶

阴米茶香气浓郁,味道鲜美,工艺奇特,是渝东南武陵山区石柱土家山寨奇特的风味小吃,具有滋阴补肾、增进食欲的功效。清代曾将阴米茶载入《石柱厅乡土志》,成为土家山寨约定俗成的“茶经”。

每年冬季,土家山寨的农户都将今年收成的糯米经过蒸、晒、搓、揉、阴等工序,阴干而成“阴米”,食用时,用猪油炒煮阴米,混上甜蜜的米糟,土家人还煮上几个荷包蛋,起锅即成“阴米茶”。

三. 重庆市 綦江 横山大米

横山大米

横山大米主产于綦江县横山镇,此地海拔650-800米,气候较同海拔一般地区温暖,而比丘陵、平坝凉爽,昼夜温差较小,延长了水稻的灌浆、成熟期,使其糊精和枝链淀汾含量增加,又无高温温热现象,加之土温日较差大,白天有利于养分的积累,夜间减少呼吸消耗。

横山大米历史悠久,远近闻名。据清道光六年(1862年)《綦江县志》载:“横山治东三十华里,山势绵亘,基土多平田,甚产嘉谷”。横山大米粒实饱满,色泽油润,其米饭晶莹,饱满滋润、清香溢碗,味美可口,早在清朝时期就是綦江地方官吏绪皇宫的贡米。

四. 重庆市 城口 城口黄柏

黄柏,别名黄皮、黄檗、川黄柏,属芸香科木本植物,它同杜仲一样,主要是以树皮入药。药用:清热解毒,泻火燥湿。

黄柏喜欢生长在湿润的山谷间,喜旱怕涝。因井冈山阴凉湿润,山谷沟壑多,故有较多的分布。

黄柏为落叶乔木,一般树高10米左右,少数大的也有15米至20米的。它的树皮外层呈灰色并带有较厚的木栓层,有深皲裂状;内层呈鲜红色。叶对生,小叶有5至13片,叶成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黄柏树开花结实,花形美丽,花瓣一般5至8片,其中雄花有雄蕊5至6枚,而雌花只有退花蕊5至6枚,花期5到6个月,果期要6至10个月才能成熟。

信息来源:重庆市城口县人民政府

五. 重庆市 城口 石鸡

石鸡产地于重庆城口。

石鸡又名山鸡、石鳞、石蛙、棘蛙。石鸡皮肤薄软,呈乌褐色,肉质松软鲜嫩,性味甘平,富含蛋白质、钙等成分,脂肪少,易消化,营养价值甚高,食之有清火、明目、滋补健身之效。蒸、炖、烧、炒都可以。熟后皮肉黑白相间,形状、颜色极似黑木耳。食之滑润甜爽,柔嫩细腻,清鲜味纯。

六. 重庆市 城口 城口魔芋

魔芋,别名蒟蒻、蒟芋、蒟头、磨芋、蛇头草、花杆莲、麻芋子。原产于东印度及斯里兰卡,东印度的热带森林中尚有原始种。热带及亚热带的亚洲国家普遍栽培。中国以云南和四川两省及长江中下游栽培较多。

魔芋属天南星科魔芋属中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栽培种群。魔芋块茎富含淀粉及果胶,有毒,须经石灰水漂煮后才可食用或酿酒,常用以制魔芋豆腐。还具有降血脂、血清胆醇及消肿攻毒之药效,也是重要的添加剂和化工原料。

七. 重庆市 奉节 夔柚

夔柚有夔府红心柚白心冬瓜柚两类,其风味独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耐贮藏,俗有“天然罐头”之称。夔柚形体较大,一般单果重1—3斤。果实色淡黄,皮薄,香气浓,汁胞细嫩化渣,味浓甜,水分多,品质较好。奉节的夔柚在古代就很有名气,2000多年前就被推为当时名柚之一,据汉《蜀志》载,“夔州之柚,虽扬州不能及也。”唐朝时夔柚被列为贡品,后来历代为御用之物,民国十五年被引进到梁平,1998年被重庆市评为“十大名柚”。

八. 重庆市 丰都 丰都烟叶

以巩固“全国烟叶生产重点县”为目标,常年种植烤烟4万亩以上,收购烟叶10万担以上,产值1.5亿元,烟叶单产、上中等烟叶比例和户均收入连续多年位居全市第一。全县有4个专业合作社,从业人员6021人,种植区农户参与面达66.5%。力争到2020年,生产指标计划达到15万担,丰都成为中华等品牌香烟的原料直供基地。

九. 重庆市 沙坪坝区 重庆小面

重庆小面是一款发源于重庆的汉族特色小吃,属于渝菜。品种丰富,一般按有没有臊子来分,没有臊子的小面调味料也很丰富。一碗面条全凭调料来提味儿,先调好调料,再放入面条。麻辣当先,面条劲道,汤鲜而厚味。

说到重庆给人的印象,人们肯定首先想到的是火锅啊,美女,山城什么的,但是如果我说重庆有一种美食比火锅还出名,排在火锅之前的就是重庆小面。小面是重庆人和川东人对面条的称呼。狭义的小面是指仅以葱蒜酱醋辣椒调味的面条,而在老重庆的话语体系中,即使加入牛肉炸酱,排骨等豪华浇头的面条也称作小面。不像其他地区吃面条时讲究的面条筋斗,汤头鲜浓,重庆人对小面优劣的评价的标准是佐料,小面的佐料是其灵魂所在。

重庆人对重庆小面的热爱不亚于火锅,清早起来,街边的面摊格外红火,尽管堂子装修的不好,甚至没有堂子——美女在这个时候也从不顾及自己的淑女形象,吃着那是个香哦;西装革履的绅士,放下公文包,呼-呼-呼,三下五除二的就把一碗重庆小面吃尽。面摊前,男女老少——有白领,有棒棒,有小学生,等等,形形色色的人聚在一起,不论身世,不论地位,为的就是一碗重庆小面。

制作方法

做法一

经常看到很多朋友在讨论重庆小面,其实按以下步骤你也可以做出好吃重庆华飞小面 重庆华飞小面

的小面:

A、面一定要新鲜的水面(南方那种碱面不行,有点碱就可以,超市有卖的)。

B、准备好调料,按步骤放到面碗里。

C、不知不觉放了这么多调料到碗里了,加点沸水进去把它们调匀一下(有骨头汤当然最好)。闻一下,是不是香气已经飘出来了?喜欢干拌面的少放点水。

D、先往烧开的水里煮点蔬菜(冬天推荐莴笋),等2分钟把面放下去,搅拌一下,煮到断生(用手掐开一截面,没有白点即可)就可以装碗了 。

做法二

主料:面条(生)

辅料:莴笋叶、葱、花椒粉、姜、蒜

调料:酱油、辣椒油、鸡精重庆小面 重庆小面

做法

1、把姜蒜剁成末,把香葱摘洗净切成葱花。

2、莴笋叶冲洗净用手揪成段。

3、锅中加清水烧开。

4、水开后抽入一小把挂面,然后快速用筷子搅散。

5、趁着煮面条的时间调汁,两勺酱油、两勺花椒面、一勺姜蒜末、两勺红油辣椒、半勺鸡精、一勺葱花、一勺猪油。

6、在调料碗中加入两锅勺面汤,家里如果有骨头汤是最好了。

7、看着面条没硬心,放入莴笋叶即可关火。

8、把莴笋叶先挑入碗中,再挑入面条,最后撒上葱花。[2]

4制作技巧编辑酱油,不需要多贵的生抽老抽,黄豆酱油即可。(为什么要先放呢?因为碗里没有东西才可以掌握放酱油的量,可以先少放,万一淡了加盐,切记不要在煮好的面里加酱油)味精和鸡精(你要是看见过那些知名小面放调料,你就知道味精对他们来说有多重要了,建议多放点)

油辣椒,小面的灵魂。就用在超市买袋装的辣椒面(有种叫“美名洋”的牌子不错)放在小罐里,熟菜油加热到7成热淋进去就成为辣香扑鼻的油辣椒。花椒面,能吃辣的城市很多,最能吃麻的大概就四川和重庆吧。所以花椒也不能马虎,最好用茂汶的,超市也有的卖。也可以用新花椒做的花椒油,更香。以上2种调料一定要非常新鲜才可以达到最美味的效果。这也是为什么家里的面总没有外面好吃的原因,因为面馆是天天换这2种调料

混合油(猪油、菜油、香油),油一定要多放点,这也是关键。不喜欢吃猪油的朋友可以用菜油、色拉油和香油混合代替

葱花,多放。以上调料是必备,以下有条件和喜欢吃的朋友的可以准备

炒香的花生碎粒

少量姜蒜末,也可以用超市有卖的姜油蒜油代替

醋,对于喜欢吃酸辣小面的朋友来说很重要,但不要放太多

十. 重庆市 石柱 腊蹄子

腊蹄子是土家特色菜之一。最正宗的腊蹄子是每年冬季,土家人把自家的年猪“肢解”后趁着余热,洒上佐料淹上3~4天,让其味完全渗入猪肉中。然后,将猪肉悬挂于火坑上,用松柏枝、桔树枝、橘皮等点火慢熏成一块块微黑或者腊黄色的腊肉。

熏好的腊肉挂在屋外,一个冬季都不会坏掉。想吃的时候,就割一块下来,洗净,剁块,用开水焯过备用。放少许油在锅中加热,然后把花椒、辣椒、大蒜、姜放入锅中爆出香味后放入焯好的腊蹄子,大火翻炒。待油被收得差不多的时候,往锅中倒入开水,沸腾后转入砂锅中文火慢慢炖两个小时就差不多好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