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日照特产大全排名前十名 山东日照特产必买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日照特产大全排名前十名 山东日照特产必买清单更新时间:2022-04-01 04:47:23

一. 山东省 日照 五莲县 五莲苹果

五莲苹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五莲县苹果栽培历史悠久,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小国光苹果一直是五莲县主栽的当家品种。由于果实着色好、硬度大、耐储运、口感酸甜适度、风味清香爽口,在上海、南京、武汉、哈尔滨等大城市市场上非常畅销,甚至还远销俄罗斯。“烟台苹果莱阳梨,五莲国光不用提”的民谚让五莲小国光的招牌享誉齐鲁。

主要品种有“红富士”“国光”“白粉皮”“祝光”等十几个优质品种,产量高,质量上乘。

二. 山东省 日照 东港区 日照平菇

日照平菇

--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三. 山东省 日照 东港区 日照绿茶

日照绿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日照绿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日照绿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日照茶树越冬期比南方长1-2个月,昼夜温差大,利于内含物的积累,经专家鉴定,儿茶素、氨基酸的含量分别高于南方茶同类产品13.7%和5.3%。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使日照生产的绿茶汤色黄绿明亮,栗香浓郁,回味甘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享有“江北第一茶”之美誉。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所专家对日照绿茶的评价是:叶片厚、香气高、滋味浓、耐冲泡。常饮日照绿茶能达到预防脑、心血管疾病,提神健胃,降压利尿、消食醒酒、防癌抗癌、减肥美容、延年益寿等功效。日照绿茶著名品牌有:山东省著名商标“雪青”牌、“河山青”牌、“浮来青”牌、“逢春”牌等。其中,日照绿茶公司生产的“河山青”牌碧绿茶在第29届布鲁塞尔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在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获银奖,被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认定为国家级名牌产品,与历史名茶碧螺春齐名!    日照市近几年来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冬季采用茶叶反季节栽培方法,建起冬暖式塑料大棚生产茶叶,所产大棚绿茶每年在春节前上市,大大提升了日照茶的知名度。日照市在茶树栽培、管理、科研、试验、示范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尤其在茶树无公害栽培方面,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病虫害等措施,杜绝使用农药,重施有机肥,全区5万亩茶园己发展成为生态茶园,所产绿茶获绿色食品认证。( 日照)

地域范围

日照绿茶基地现有茶园面积13333公顷,东至山海天凤凰街道的任家台村;西至莒县安庄镇村;南至岚山镇碑郭镇朱仓村村;北至东莞镇刘家官庄;辖***个县(区),42个乡镇1020个行政村,地理坐标北纬35°04′~36°02′、东经118°35′~119°39′之间,总生产面积20000公顷,年生产总量为1.1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日照绿茶茶具有外形条索卷曲紧结,色泽绿润,内质香高味醇,具有小米汤色、板栗香、叶肉厚、耐冲泡的品质特征。 2、内在品质指标:长清茶香气高,滋味浓郁经检测,日照绿茶水浸出物≥38.0%、茶多酚≥14.0%、咖啡碱≥4.0%,氨基酸总和≥23%,蛋白质≥30%,对人体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解毒消炎、清热降火、提神醒脑等各种保健功能。 3、安全要求:日照绿茶种植生产无公害基地严格执行《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NY5018-2001);有机茶叶基地严格严格执行(DB3701/T115—2010《日照市有机茶地方标准》)及(GB/T19630.1-.4 )的要求。无公害茶园采摘的鲜叶加工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茶叶加工技术规程》;有机茶园采摘的鲜叶加工严格按照《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NY/T5198-2002),产品安全质量应符合Q/LTS0002S-2010《日照绿茶企业标准》。

四. 山东省 日照 莒县 多味芦笋

多味芦笋就是将芦笋取其嫩茎,放沸水中氽透,入冷开水泡凉,整齐摆入盘中,调入三和油或蒜汁、甜酱等,具有清淡鲜嫩,有防癌抗癌作用。



莒县文心中路8号

电话:0633-6222706 6222774

传真:0633-6880200

五. 山东省 日照 五莲县 九仙神仙宴

传说九仙山有一套“九仙神仙宴”,是九仙山神招待八仙时所创,有四类主原料,既东海水产、东北珍禽、南方稀蘑、九仙山珍。12道主菜,48道配菜,流水上席,八仙大快朵颐,致使参加王母蟠桃会竟品不出天上美味。现经整理挖掘,已推出铁拐李脱胎换骨、吕洞宾两戏牡丹、汉钟离咸阳问道、张果老瞒天过海、何仙姑罗孚献桃、蓝采和踏雪寻梅、韩湘子秦岭弄笛、曹国舅济阳笏版8道主菜,48道配菜,1道八仙过海汤品,备受青睐。

六. 山东省 日照 岚山区 西施舌

古越西施女,容美非凡。西施舌壳大薄脆,外形似扇,形态俊秀,斧足形扁似舌,清白如玉,被誉为西施舌。此蛤壳内软体丰满,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蛤肉含多种氨基酸,营养甚为丰富,有润肺、补阴之功效。

海产贝类,其壳呈三角形,薄而光滑,壳表生长纹细密而明显,呈黄褐色,壳顶部为淡紫色。一般体重250克左右。

西施舌肉形似小舌头,一触便缓缓竖起,片刻又复原状。西施舌之名,一说是因其肉宛若人舌,洁白柔嫩,味道鲜美,故以“西施”冠其名;也有传说是唐玄宗有次吃此贝做的汤,观之若乳汁,食之若甘醴,对其香鲜美味赞不绝口,当即赐名为“汆西施舌”。

西施舌为稀有海珍品,古籍多有记载。《本草纲目拾遗》称“介属之美,无过西施舌”。郝懿行《记海错》亦赞西施舌“味美在肉,……啖之柔脆,以是为珍”。西施舌肉不仅色白质细、鲜嫩可口,而且有开胃、养心、息风、凉肝、明目、益精、润脏等功能,属“补阴要药”,对“消渴症”(糖尿病)有治疗作用。

西施舌的采捕方法较为独特,据载:西施舌仲冬始有,过正月半即无,故采捕季节主要在冬季大干潮。取者先以石碌碡碾沙岸,使沙土平实,少俟视沙际,见有0出泡沫,即知有此物,然后掘取之。至今胶州湾及日照沿海群众仍沿用此法。

西施舌在日照、胶南、即墨、崂山、文登、莱州沿海滩涂均有分布,尤以胶南、日照两县市为多。全省资源量约20吨,年采捕约5~10吨,属珍稀产品。

1977年日照市水产研究所开始进行西施舌人工育苗研究,1978年研究成功;现已开始生产性人工养殖。

七. 山东省 日照 岚山区 岚山梭子蟹

梭子蟹,因头胸甲呈梭子形,故名。宽几乎为长的2倍,头胸甲表面覆盖有细小的颗粒,具2条颗粒横向隆甲壳的中央有三个疣状突起,所以又称“三疣梭子蟹”;额具2只锐齿;前侧缘具9只锐齿,末齿长刺状,向外突出。螯脚粗壮,长度较头胸甲宽长;长节棱柱形,雄性长节较修长,前缘具4锐棘。雄性脐尖而光滑,螯长大,壳面带青色;雌性脐圆有绒毛,壳面呈赭色,或有斑点。头胸甲多为茶绿色;螯脚背部和步脚呈鲜蓝色并布有白色斑点;步脚和螯脚的指节则为红色。重量一般在250-300克之间,重者达500克以上,岚山海域盛产的梭子蟹肉肥黄嫩,味道鲜美,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蛋白含量极高,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是理想的滋补品。

八. 山东省 日照 东港区 日照黑陶

日照黑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日照黑陶是龙山文化最著名、最典型的陶器,被史学家称之为“原始文化中的瑰宝”。

日照历史悠久,陶文化源远流长。在距今约4500年前的龙山文化遗址,其出土的文物主要是陶类。陶器多以表面透黑的砂质陶和乌黑光亮的细泥质陶为主,有部分磨光黑陶,器表以素面为主,有的饰弦纹、划纹和缕孔,各类黑陶制品均制作精细、美观,特别是蛋壳黑陶高柄镂孔杯,无釉而乌黑发亮,胎薄而质地坚硬,其壁最厚不过1毫米,最薄处仅0.2毫米,重仅22克,制作工艺之精,堪称盖世一绝,系珍贵文物,现保存在国家博物馆。

日照的黑陶是中国的传统陶艺,这种陶器通体漆黑,闪闪发亮,有独特的审美情趣,带有原始气息古拙的美,正是这种朴素的美,恰恰符合今天人们追求返璞归真的时尚,而成为人们欣赏和收藏的精美艺术品.

两城镇是龙山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黑陶器物千姿百态。两城黑陶制作具有4000多年的历史,历代从未间断黑陶制作,陶文化源远流长。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北京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曾聘请两城镇前卞庄村厉彦相就沉碳法黑陶制作进行讲学,并作蛋壳陶的研究工作。1990年,两城黑陶厂刘加东同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一起对两城龙山黑陶、白陶、红陶进行研究,进行产品的开发研制,所研制的黑陶产品获首届国际工艺品博览会金奖。2005年,两城镇被命名为“黑陶之乡”。

九. 山东省 日照 岚山区 日照金乌贼

日照金乌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日照金乌贼是日照又一大地方,栖息地集中在我市近海水域,以胴体肥厚,肉味鲜美而闻名,更因为以其缠卵腺而加工的“乌鱼蛋”为传统贡品并享誉国宴而成为日照水产品的一张名片。日照金乌贼,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是日照四大地方之一,栖息地集中在日照市近海水域,以胴体肥厚,肉味鲜美而闻名,更因为以其缠卵腺而加工的“乌鱼蛋”为传统贡品并享誉国宴而成为日照水产品的一张名片。2011年列为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日照金乌贼

地域范围

日照金乌贼是一种海洋头足类软体动物。日照近海是其核心产卵场和索饵场。主要分布在岚山区岚山头街道、安东卫街道、虎山镇,日照经济开发区奎山街道、北京路街道,东港区涛雒镇、石臼街道、秦楼街道和两城镇等沿海负20米以内浅海海域。海域范围:34°55'~35°35'N,119°17'~120°10'E,面积60万公顷(其中包括金乌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798公顷)。该海域有生产渔船1300余艘,年捕捞金乌贼1000余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日照金乌贼属海洋头足类软体动物,是日照特有的珍贵品种。胴部盾型,长度约为宽度的1.5倍。背腹略扁平,侧缘绕以狭鳍,不愈合。头部前端、口的周围生有5对腕。4对较短,各腕粗大,长短相近,吸盘四行。雄性左侧第四腕茎化。1对触腕较长,稍超过胴长;穗半月型,约为全腕长度的1/5,吸盘仅在顶端,小而密,约10行。石灰质内骨骼发达,长椭圆型,长度约为宽度的2.5倍,背面有坚硬的石灰质粒状突起,自后端略呈同心环状排列,后端骨针粗壮。体色金黄,雄性胴背具较粗的横纹条斑,间有细点斑;雌性仅具致密细点斑。体型较大,性成熟产卵群体胴长14~28cm,体重一般500g以上,最大的可达1200g以上。 2、内在品质指标:日照金乌贼肉质肥厚,厚度可达1.2cm左右,肉色洁白、脆嫩,风味鲜美独特。鲜肉中:蛋白质含量≥12g/100g;钙≥118mg/kg;铁≥38mg/kg;总磷≥119mg/100g。属低脂肪、高营养食品,具有很高的美食价值。 3、质量安全规定:日照金乌贼的销售和生产操作应遵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GB18460.4—2001)、《船上渔获物加冰保鲜操作技术规程》(SC/T3002—1988)和《渔获物装卸操作技术规程》(SC/T3003—1988)等。

十. 山东省 日照 岚山区 日照东方对虾

日照东方对虾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日照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具有个体大、体型侧扁、甲壳薄光滑透明、肉质厚、肉味鲜美、风味独特、质量上乘等地方特色,为虾类之冠,名列海产“八珍”之首,是我市渔业经济的特色和优势产业。

日照是中国北方沿海富水区,境内淡水资源近丰富,浅海、沿海滩涂面积大,近海有鱼类近百种,是中国四大水产品苗种繁育中心之一。

东方对虾又名中国对虾,是日照市的优势水产品。日照市是全国对虾育苗、养殖的发祥地,拥有全国惟一的东方对虾原种场、山东省仅有的2个农业部国家虾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之一,2011年日照东方对虾被农业部认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0多年来日照市在东方对虾的苗种供应、养殖技术等方面支持了全国的对虾养殖产业,其中日照国际海洋城涛雒镇的对虾养殖、育苗走在全市的前列,每年向全国沿海地区提供200亿尾对虾无节幼体、20亿尾对虾苗种,年产养殖对虾500吨,为增加渔民收入、促进渔区繁荣、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作出了突出贡献。

东方对虾肉质鲜嫩味美,营养丰富,还利于补肾壮阳,滋阴、健胃。对阳痿、筋骨疼痛、手足搐搦、全身骚痒、皮肤溃疡等症有一定疗效。虾壳对神经衰弱、头疮、疥癣等症有食疗效果。而日照养殖的东方对虾,具有个体大、体型侧扁、甲壳薄光滑透明、肉质厚、肉味鲜美、风味独特、质量上乘等地方特色,为虾类之冠,是日照市渔业经济的特色和优势产业。

日照国际海洋城开航水产有限公司是全市最大的东方对虾生产基地,也是全市最大的无公害对虾生产基地,拥有养殖水面3000亩,年产优质东方对虾150吨,养殖规模、技术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日照东方对虾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日照东方对虾产地范围为日照近海海域及陆上养殖池塘,养殖区分布于山东省日照市内两城镇、秦楼街道、石臼街道、北京路街道、奎山街道、涛雒镇、虎山镇、岚山头街道、安东卫街道等。地理坐标为东经119°17′15″~120°15′00″,北纬34°55′00″~35°35′53″。

地域范围

日照东方对虾产品地理标志地域范围为日照近海海域及陆上养殖池塘,面积60.15万公顷。地域范围为北纬34°55′~35°35′53″,东经119°17′15″~120°15′。该区域内作业船约1160艘,年捕捞量150吨。养殖区分布于市内两城镇、秦楼街道、石臼街道、北京路街道、奎山街道、涛雒镇、虎山镇、岚山头街道、安东卫街道等。该区域内养殖户100家,养殖面积1500公顷,年养殖生产量1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日照东方对虾个体较大,雌体长18~24cm,雄体长 13~17cm。体形侧扁,甲壳薄,肉质厚,光滑透明,体色鲜亮,个大体肥,肉色晶莹的外观特点。煮熟后通体橙红,色艳悦目。 2、内在品质指标:日照东方对虾具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为虾类之冠,营养价值很高,名列海产“八珍”之一。虾肉中含蛋白质18~21g/100g,钙310~330mg/kg,总磷125~140mg/100g,铁21~35mg/kg。 3、安全要求:本产品的生产技术操作和产品销售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GB18460.4-2001)、《船渔获加冰保鲜操作技术规程》(SC/T3002-1988)、《渔获物装卸操作技术规程》(SC/T3003-1988)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