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上海哪里买特产经济实惠 上海十大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上海哪里买特产经济实惠 上海十大特产排名更新时间:2022-03-31 13:00:01

一. 上海市 崇明 崇明白山羊

崇明白山羊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崇明白山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崇明白山羊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羊种之一,是在崇明特定水土条件下孕育而成的地方特有良种,是崇明的传统之一。

崇明白山羊为肉、皮、毛兼用型品种。羊肉及内脏,不但味道鲜美,而 且具有暖脾胃、补身虚,强身壮骨,食疗盈瘦 之功效。我县生产的小包装红焖羊肉曾被评为"农业博览会金奖",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未经阉割的幼龄公羊,全身羊毛是制笔的好材料,尤其是颈背部的领鬃毛,被称为"细光锋",是制造高级毛笔、油画笔及精密仪器刷子的特种原料。羊皮质地纤细,柔软光滑,属优质皮革。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为进一步推进白山羊 产业的发展,在北八效兴建了占地1000亩的千头种羊场,年可供种羊800头。目前,全县白山羊饲养总量在60万头左右,年可供商品羊30万头。

崇明白山羊

地域范围

崇明岛是中国第三大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屿,位于长江入海口,三面环江,一面临海。它东濒浩瀚东海,南与上海市宝山区、浦东新区及江苏省太仓市隔水相望,西接滚滚长江,北与江苏省海门市、启东市一衣带水。公元1222年 (南宋嘉定十五年)在崇明岛设天赐盐场,隶通州;1958年12月1日改隶上海市,设立崇明县。崇明白山羊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东经121°09′30"至121°54′00"、北纬31°27′00"至31°51′15"的崇明县,包括崇明岛、长兴岛和横沙岛。三岛陆域总面积为1411平方公里,其中崇明岛1267平方公里,长兴岛88平方公里,横沙岛56平方公里。崇明县是上海地区养羊大县,每年白山羊的饲养存栏量均超过30万头,全年出栏肉羊25万头左右,2002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就明确把崇明县作为21世纪上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2005年,随着建设崇明为世界级现代化生态岛区总目标的确定,崇明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性: 崇明白山羊闻名于大江南北,是在崇明岛特定水土条件下孕育而成的。崇明白山羊属皮毛肉兼用型品种,体型中等偏小,体格健壮,具有适应性强、繁殖率高、肉质特别鲜美等特点,其体型不大,但肌肉丰满,浑身雪白,毛质柔软而富有弹性,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外貌特征: 体型中等偏小,头较长直,颌下有长须,部分有肉垂,被毛纯白,公羊角粗长、向后外倾斜、呈八字形,母羊角细短,耳直立灵活,鼻梁平直。 体型特征: 崇明白山羊初生重为0.96kg-1.30㎏,12月龄公羊体重15kg-17㎏,12月龄母羊体重16kg-18㎏;成年公羊体重30kg-33㎏,成年母羊体重21kg-26㎏;成年公羊体长为73-83㎝,成年母羊65-75㎝;成年公羊体高为45-65㎝,成年母羊35-55㎝;公羊胸围为78-82㎝,成年母羊65-75㎝。 性状特征: 崇明白山羊性成熟早,公羊初配月龄为10-12月,母羊8-10月。可常年发情和配种,二年产三胎,母羊产羔率180%-320%。 (2) 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a)分级: 鲜、冻胴体羊肉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e)安全要求 崇明白山羊生产严格按照无公害畜产品生产规范和标准生产。 NY5147 无公害食品 羊肉 NY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5030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5032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5149 无公害食品 肉羊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Y/T5151 无公害食品 肉羊饲养管理准则 NY/T5339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GB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GB16549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二. 上海市 静安区 上海牙雕

上海象牙雕刻主要品种有镂雕细花、皮雕、圆雕人物三类,其中以镂雕细花景物最具特色,与北京的圆雕、浮雕人物、广州的多层牙球、通雕花舫齐名。上海牙雕的镂雕细花特色,形成于二十世纪初,所表现的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构图丰满,形象生动,富有画意。作品的刀功干净利索,工艺精巧细腻。特别是镂空雕,把内景与外景融为一体,充满江南地方特色。代表作品有《白螺姑娘》、《蚌景》、《十八罗汉斗大鹏》、《琵琶行》、《大河下》、《春景》、《龙船》、《江南风光》等珍品。

三. 上海市 浦东新区 上海清蒸大闸蟹

著名上海菜。大闸蟹为长江下游湖泽,是蟹中上品。清蒸大闸蟹主要突出螃蟹原形原味,色泽橙黄,蟹肉鲜美,营养丰富,素有“蟹肉上席百味淡”之誉。原料:·淡水蟹2500克,·绵白糖150克,·葱花、姜末各50克,·香醋、酱油各100克,·香油20克。

烹饪方法:1、将蟹逐只洗净,放入水中养半天,使它排净腹中污物,然后用细绳将蟹钳、蟹脚扎牢;2、用葱花、姜末、醋、糖调和作蘸料,分装十只小碟;3、将蟹上蒸笼蒸熟后取出,解去细绳,整齐地放入盘内,连同小碟蘸料,专用餐具上席,由食者自己边掰边食用。九雌十雄:大闸蟹每只以250克左右为好,煮蟹时,应用细绳将蟹钳、蟹脚扎牢,以免在受热时蟹挣扎,蟹脚脱落,蟹黄、蟹油流出,影响口味和美观。

蟹的吃法有时令性,“九雌十雄”九月要食雌蟹,这时雌蟹黄满肉厚,十月要食雄蟹,这时雄蟹膏足肉坚。唐代诗人李白曾诗赞蟹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四. 上海市 普陀区 上海雕刻

分玉雕、牙雕、木雕、漆雕和石雕五大类。上海玉雕分炉瓶、人物、飞禽、走兽四类,尤以炉瓶最具传统特色。选料精细,造型稳重典雅、纹饰朴素清新,工艺精巧玲珑。牙雕品种有镂花细刻,皮雕及人物之类,造型别致、工细腻,其中尤以细花镂雕为擅长
( 上海)

五. 上海市 黄浦区 上海春卷

上海春卷

古代江南食俗,每逢农历元旦和立春日,合家团聚,饮春茶,吃春饼,贺新年。春饼是和以葱、韭等辛味蔬菜做成的,“辛”与“新”谐音,过年吃五辛(葱、蒜、韭、芥、蓼蒿)春饼,取除旧迎新的寓意。沪滨食俗,人们过年要吃韭黄肉丝春卷,是吃五辛菜,吃春饼古俗的传承。沪郊还有早春季节吃荠菜春卷的习俗。这种油炸食品具有外皮酥脆、馅心软嫩、颜色金黄、鲜香美味等特点。上海开埠后,春卷在一些小吃点心店里已常年供应,馅心花色亦有增加,以城隍庙绿波廊制作的韭芽肉丝春卷,最为食客称道。

六. 上海市 上海白猪

产于上海郊区各县,主要是由约克夏猪、苏白猪和太湖猪培育而成。现有生产母猪2万头。

(1)品种特征:全身被毛为白色,体型中等偏大,体质结实,头面平直或微凹,耳中等大小略向前倾。背宽,腹稍大、腿臀较丰满。成年公猪体重250千克以上,体长167厘米左右,母猪相应地为177千克左右和150厘米左右。

(2)肥育性能:8-9月龄体重100干克以上,日增重615克左右,料肉比为3. 62:1, 90千克体重时屠宰,平均屠宰率70%,胭体瘦肉率平均52. 5%,眼肌面积26平方厘米,腿臀比例27%。

(3)繁殖性能:上海白猪公猪多在8-9月龄体重100千克以上开始配种。母猪初情期为6-7月龄,发情周期1923天,发情持续期2^-3天。母猪多在8-9月龄配种。初产母猪产仔数9头左右,3胎以上经产母猪产仔数11-13头。06-7对,60日龄断奶体重15千克。

(4)主要特点:生长较快,产仔较多,适应性强和胭体瘦肉率较高。

七. 上海市 崇明 虾子大乌参

虾子大乌参

烹调类别:蒸

菜系:上海菜

食材类别:虾蟹

味道:清淡

适宜季节:春

色香味:

乌光发亮,质软酥烂,鲜香汁浓;

主料:

水发大乌参,干虾子

制作:

1)将原只大乌参用水反复洗净,放入漏勺中沥去水份,将炒锅放在旺火上烧热舀入猪油,待油烧到八成热时,将乌参皮朝上放进油锅中炸,约十秒钟后将乌参连油倒出沥去油份;

2)用原锅放入葱油,将大乌参皮朝上放入锅中加进料酒,酱油,白糖,酱色,高汤,把虾子均匀地撒在大乌参上面,用旺火烧开后;

3)盛入瓷碗内,上笼蒸半小时左右,待大乌参酥软时取出,推入热炒锅中,加盖后用微火煨

4分钟后,即将大乌参盛起皮朝上平放于盆中;

4)锅内原汁用水菱粉勾芡,放入葱段,淋入葱油,浇在乌参的面上即成。

八. 上海市 黄浦区 烧白桃

烧白桃

青鱼头一斩两片,围绕眼部及下巴修圆,白桃加调料烧至汤汁浓稠发亮。色泽酱红,鲜滑嫩糯,腴而不肥,有骨无刺,骨不鲠喉,咸中微甜,骨亦有味。

【原料】:

青鱼眼膛12只、葱段6.5克、姜米6.5克、白糖20克、糖色少许、黄酒45克、酱油50克、醋少许、味精少许、菱粉25克。

【做法】:

1.用猪油75克、葱、姜开锅,将青鱼眼膛放入(眼珠必须朝上,否则便会落出),不要翻转,加上酒烹一烹,盖好锅盖焖一下。

2.加酱油、糖、糖色和250克水,烧约七八分钟,待汤汁收到六成干,翻转,随即加上菱粉和猪油,再翻转,浇上醋起锅。

九. 上海市 虹口区 炝虾

稍有年纪的生活在过江南水乡或苏北里下河地区的人,大都知道“炝虾”。这是一只风味独特而又十分有趣的菜。

此菜又名“醉虾”,须用活大虾剪须,洗净,然后盛在容器中(最好用广口的玻璃瓶),再放入适量的烧酒、胡椒粉、姜末、白糖、盐、酱油、醋,盖上盖子,将容器晃荡一番,于是这道佳肴就制作成功了。由于放入多种调料,这“炝虾”的味道很是奇妙:麻辣酸成甜俱全。又由于虾肉几乎是生的,所以又格外的鲜嫩,吃到嘴里,还有甜腻腻的感觉。不过,更逗人兴趣的,就是那“炝”过的虾似“醉”还“醒”,稍不留神,它就会从碗盘中蹦起,或从筷子头上“飞”走,引得人们开怀大笑。

笔者三十年前曾吃过“炝虾”,但那时不知品味,只觉得“好玩”,甚至还幼稚地认为:这“炝虾”是咱们江苏人的发明。

现在看来,不对了。我国岂止江苏有“炝虾”呢?又岂止近代才能“炝虾”呢?

据唐代刘恂著的《岭表录异》记载:“南人多买虾之细者,生切绰菜兰香蓼等,用浓酱醋先泼活虾,盖以生菜,然以热饮复其上,就口跑之,亦有跳出醋碟者。谓之‘虾生’。鄙俚重之,以为异馔也。”可见,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广州一带,我国就有“炝虾”了,并且被普通老百性(鄙俚)当成“异馔”。到了宋代,临安(杭州)的市场上也有“炝虾”出售。及至清代,朱彝尊的《食宪鸿秘》及顾仲的《养小录》中仍收有“醉虾”。制法如下:“鲜虾拣净,入瓶,椒、姜末拌匀,用好酒炖滚泼过。食时加盐、酱”(《食宪鸿秘》)。从中又可以看到,我国食“炝虾”之风是千年而不断的。

如今,由于河、湖之水污染的关系,吃“炝虾”的人不多了。不过,如果在水质较好的湖中取活虾,加之制作得法(主要有灭菌措施),这“炝虾”还是能为今人及旅游事业服务的。据报道,江南有些城市的宾馆中恢复制作了“炝虾”,博得了一些酷嗜生鱼、生虾的日本友人的热烈欢迎。

十. 上海市 闵行区 上海蜜汁火方

蜜汁火方,是上海、江苏和浙江地区的传统名菜。最早闻名于江浙两地。上海从清末开始,首见于苏州风味和扬州风味菜馆经营此菜,颇受吃客青睐。如今,以沪上老半斋酒楼和扬州饭店烹制的为佳,驰名中外。凡品尝过此菜的中外食者,无不赞赏。50年代末,毛泽东主席来上海视察工作时,上海大厦曾邀请莫有庚和莫有财等三兄弟烹制“蜜汁火方”,毛主席品尝后,非常满意,跟随毛主席的工作人员,还特地找莫氏兄弟询问具体的制作方法。近几年来外国来宾在该店品尝了“蜜汁火方”,也称赞其:“菜式新颖,花样逼真,调味佳美,不愧为古国精美艺术。”

蜜汁火方用火腿上方煮、煨而成。成菜色泽火红,卤汁透明,火腿酥烂,滋味鲜甜,深有回味。其具体做法是将火腿上方的净精肉一整块洗净。入汤锅煮,至八成酥取出,除去筒骨,有盆子压平。冷却后,入冰箱冰一下,取出,切成厚片(精肉仍然连在皮上)。砂锅内下火腿肉厚片、鸡汤煨煮,拔去咸味,如味仍过咸,滗去原汤,另加清鸡汤再拔咸味,至火腿肉厚片咸味拔净,取出,放入另一锅内,加清水50克、白糖200,用小火煨烤1小时,至卤汁稠浓,色泽光亮即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