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渭南七县特产大全 渭南特产可带走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渭南七县特产大全 渭南特产可带走的更新时间:2022-03-31 00:16:06

一. 陕西省 渭南 潼关县 面花

俗称“花花馍”,属面塑艺术。种类有婚礼、丧礼、寿礼、节日花馍。他以普通面粉为蕊,特等面粉为皮,借用针、梳、刀、剪等工具,靠捏、剪、修、缀而成。相传它是古代图腾金石礼器演化的产物,也是劳动妇女智慧的结晶。我市民间普遍盛行,尤以合阳、华县面花为佳。两县“面花”都曾先后到北京、西安等地展出,引起极大轰动。1990年3月和阳县独店乡面花艺人赵秀琴表演制作的中秋礼馍“蛤蟆吐娃”荣获陕西省面花大赛一等奖,“狮子糕”等5见面花作品参加全国首届工艺美术佳品展销和赴日本“中国艺术周”展出( 渭南)

二. 陕西省 渭南 大荔 羌白甜瓜

陕西大荔县羌白镇是有名的大棚甜瓜种植大镇,几乎家家户户都种小甜瓜。镇党委、政府和村组干部把这一产业作为给群众增产增收的“摇钱树”来抓,着力在新品种引进、技术管理上给予大力支持,帮助群众种好瓜、管好瓜和负责协调在销售环节的纠纷和矛盾,帮助解决价格和拉运中的各种纠纷,每年吸引了大量外地“回头”客商。全镇种植面积在三万多亩,小甜瓜的声誉香飘全国。

据了解,当地的群众采取温室育苗、中小拱棚栽植、科学管理,小甜瓜亩产已达到5千斤以上,亩收入在万把元左右,由于种植的新品种甜瓜具有糖度高、香、脆和瓜形好等优良特征,加之耐储运,在山西、河南、浙江、湖南、湖北和南方市场颇为畅销。

三. 陕西省 渭南 澄城县 油桃

油桃在我国是跨世纪的新兴果品,是普通桃的变种,又名"李光桃",华光、曙光、艳光的育成,它对土壤、气候的适应性和栽培技术跟普通桃基本一样。使我国的油桃品种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油桃生产的发展,也为当前正在进行的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项理想选择。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三个油桃品种已推广至全国除台湾、西藏、海南、广东以外的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发展面积约31.8万亩,经济效益显著。

四. 陕西省 渭南 华州区 华州山药

华州山药是陕西省渭南市华县华州镇的。华县华州山药其茎身粗、条长、质细、味道浓郁,营养丰富。由于其毛稀皮薄,易于清理做菜,食用价值高,可烧、炸、炒、蒸、煮味道鲜美,老少皆宜。

华县华州山药是陕西华县农品种,2006年9月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定,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具有茎身粗,条长、皮薄、质细、味道浓郁等特点,内含糖和蛋白质,营养丰富,具有大众化的珍贵蔬菜。同时由于其内含有皂苷粘液质,尿囊素、胆碱、淀粉酶等,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华州山药为块根茎植物,结实于土中。华州地处渭河下游,河滩沙土细疏,为山药生长提供了佳境。早春华州、柳枝、下庙、赤水一带农民,将菜地开挖出一道道3尺深沟,撒上农家肥,或油渣豆饼,摆栽有胚芽的山药龙头,填土夯实,大水漫灌,等待发芽扯蔓;夏季搭架,浇水除草;秋后即可采挖。而今,华县菜农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打沟机开带打沟,推行无公害栽培,科学施肥,精细管理,产量品质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华县优质山药种植已发展到5000亩。

华州山药茎壮条顺,一般茎粗达5公分,长约七八十公分,色褐里白,味道甘甜,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碘、磷、钙、铁等,为上好的滋补品。据古华州志载:“士大夫多作馈赠品”,深受世人喜爱。华州山药质细汁黏,据科学测试,所含蛋白质、淀粉酶、胆碱、多糖量极高,能治疗多种疾病。本草纲目上讲:华州山药与怀山药同入中药,可“止腰痛,治虚劳”;“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除寒去热,生精固本。其中含黏蛋白多糖,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有特殊疗效。久服山药,耳目聪明,肌肤光细,延年益寿。

华州山药毛稀皮薄,易于清理做菜,人见人爱,为上等滋补品,久负盛名。家常菜醋熘山药片,鲜脆可口;用山药藤蔓上的籽实,切成片炒味道更妙。山药做成甜菜有蜜汁山药、拔丝山药、油炸芝麻薯条,吃了可养气安神,润肺补肾;做成咸味菜的如红烧山药、蹄花山药、山药烧牛肉,食用能滋阴祛邪,健骨强筋;熬成山药粥、羹,可理气和中,养容颜抗衰老,且绵软爽滑,老少皆宜。

五. 陕西省 渭南 华州区 白封肉

猪肉、猪蹄加入各种调料,炖熟凝成冻状。肉色洁白,汤冻明亮,肥肉不腻,瘦肉不柴,味醇芳香。

六. 陕西省 渭南 华阴 大刀面

华阴大刀面是华山的特色面食,名字和华山一样有气魄。顾名思义,大刀切的面叫大刀面。浇上事先调好油炸面酱、豆腐、粉条臊子,调入醋、盐、辣子油,即可食用。特点:面条泛黄,汤红里透黑,酸辣可口,长久食用,可治胃寒。( 华阴)

七. 陕西省 渭南 韩城 馈赠蒸食

馈赠蒸食

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娘家母亲给刚出嫁的女儿定期“送馍”,另一种是家庭内部的节日馈赠。

①送馍旧时的婚礼,多在秋收冬藏后进行。因为此时,已无重大农事活动,乡民便有充裕的时间去料理儿女的婚姻大事。

女儿出嫁后,从来年正月开始,娘家便约定重要亲戚,借节日,带上一些精致而又有寓意的蒸食去看望女儿,农村人称之为“送节”或“送馍”。

正月节送的蒸食名曰“佑花子”,形如仰面而睡的孕妇,半斤水面做一个,各家依关系远近送12~16个不等。清明节送“糕子”,圆形,一层面、一层红枣相叠制成;另给女儿、女婿又各送一“子福馍”,给女婿的,馍上除枣之外,再镶嵌个鸡蛋,给女儿的,则将鸡蛋包入馍中。端午节送“花馄饨”(与普通馄饨形状略异),除此而外还要送粽子和“串串子”。“串串子”是一种布制工艺品,以细竹篾编成六角形架子,以红绸条裹扎,下是十二条五色丝线,每条线上缀以精工制作的香包、鸡心、棉疙瘩及各种小动物造型,正中丝线上悬个胖小子,这才是核心内容,所以,乡民通常把送端午节也叫“送串串子”。送完端午节,除了有的地方还要在六月六给女儿送“鱼儿馍”之外,大的送节活动就算结束。

以后的送馍,便是在女儿临产之时,在临产前十天或半月,当娘的还要再去看望一次,名曰“送爵子”。“爵子”实为包子,因形状似“爵”的上部而得名,韩城方言将“爵”读“脚”,可见此种蒸食起源也很久远。这时的“爵子”与平时的“爵子”不同,不能捏严,中间要留个口。另外,给女儿还专门特制了两个“爵子”,一包桃核,一包红枣,裹于手帕之中,当娘的进门后,先将这两个“爵子”由窗掷于女儿的炕上,女儿先掰开的那个如包核桃,则预兆生男孩,如为红枣,则生女孩。

女儿生孩子后要去娘家“熬满月”,回家时,外婆要给小外孙蒸“串串馍”,即把馍做成手指状,用线绳串起来,让外孙带回家吃。

②其他馈赠

每年春节,各家都要给前来拜年的小孩子赠送一个半月形的名叫“顾jua”的蒸食(“jua”是韩城方言对“口”的称谓,“顾jua”者,就是只顾吃的意思。)观其形而解其义,这种蒸食的名字起得极为贴切。因为过年对小孩子来说,就是吃、穿、玩,所以每到一家,主人便赠其一个特制的蒸食,以示关爱。

每年农历七月七,人称“乞巧节”,除了蒸娘娘馍敬献娘娘神外,各家还给年轻媳妇、女儿蒸“壳儿馍”,“壳儿”是当地人对“笸箩”的方言称谓。壳儿馍是用面制成笸箩形,内置用面制做的尺、剪刀、针、钱、顶针等物,传说七月七这天女人吃了壳儿馍就能心灵手巧,精于女红。给年轻男人和男孩,则蒸“砚台馍”,即用面做成砚台状,上置用面制做的笔架、毛笔、墨水瓶、墨锭、纸、镇尺等,据说男人这天吃了砚台馍,可增长灵性,读书有成。

八. 陕西省 渭南 大荔 羌白浆水面

在陕西关中大荔县农村,每到“烈日炎炎似火烧”的盛夏,几乎家家户户都制浆水、吃浆水面,而最为拿手的是大荔县羌白镇这家浆水面,做的浆水是女店主从娘家带来已有流传百年的浆水橛子【即根子或称“酵子”】做的浆水,离远都能闻到鲜美的味道,酸而不烈,气味芬芳堪称一绝。做浆水面时,先将沤制好的浆水舀一部分入锅,并根据其酸味的浓度和食者的要求,酌情加入清水兑合,烧之使沸,再加入葱花、香菜、食盐、辣椒等调味品,待凉即成。煮熟的面条,调人清凉的浆水,看上去嫩黄柳绿,红油浮面,酸辣可口,色味俱佳吃一碗顿觉清凉透心,别有风味。做浆水面,面条的种类不拘,擀压拉均立(即)可,其关键在于浆冰(水)沤制的好坏。据店主介绍,一般农村人做浆水不少都用的是上辈人存留的浆水“根子”,冬季密封、夏季打开,年年晾嗮“续浆水”,俗称"投浆水"倒入新鲜面汤入缸内,在太阳下暴晒发酵,日晒六七天,汤呈乳白色,即有浓酸味,并带有清淡的特殊香气,这时便可取用,即可成为上好的浆水了。天气热时,对浆水菜要精心侍弄,在食用的过程中,不断地倒缸清底,去除沉淀物,并不断地加以凉面汤。总之要常吃常新,不宜久储不用。盛浆水的器皿不能用铁的,(必须)最好以陶器为好,这样做的浆水味道才能正宗,清淡味醇,余味悠长。

九. 陕西省 渭南 华阴 华阴豆腐脑

华阴豆腐脑是华阴人的骄傲,据说北京卖豆腐脑的基本上是华阴人,味道正宗。豆腐脑很光滑,入口消,调料汁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配上当地的柿子醋,就是香!

十. 陕西省 渭南 韩城 红把条帚

韩城红把扫帚,久负盛史,是当地新婚嫁娶必备之物,亦是馈赠外地亲朋宾客的珍贵礼品。此物是当地能工巧匠用“牛尾巴”高梁篾子和红杆高梁外皮精细加工的制作而成。篾长30余厘米,把长15厘米左右,篾子粗细均匀,软硬适度,经久耐用;把儿铜(铁)丝缠扎,颜色深红,永不褪色。头部用独头、双头、三头之分,并系两颗银铃。颈部用彩绳分股,红、黄、绿、白多种颜色协调搭配。一把小扫帚,置于床头,既可添扫炕(床),又雅致美观,为床上的饰品锦上添花。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