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洋县有啥能给客户带的特产 洋县土特产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洋县有啥能给客户带的特产 洋县土特产大全更新时间:2022-03-30 00:46:39

一. 陕西省 汉中 洋县 洋县红薯

洋县红薯是陕西省汉中市洋县的。洋县红薯具有品种优良、上市早、薯块大、表面光滑、色泽明亮、口感好、产量高、淀粉含量高、无污染之特点。已获得有机转换食品认证。

洋县年种植面积达50000余亩,产鲜红薯10万吨,目前该地所产红薯,除农户自用以外,其余全部被外来客户抢收一空,销往大中城市。为提高附加值,实现农业工业化,现拟用红薯加工食用柠檬酸、淀粉、薯片、粉丝、果脯、饴糖、薯糖、食醋等系列产品。

洋县槐树关镇针对近年来红薯及其衍生品因绿色环保且具有保健功能,价格逐年攀升,效益猛增的现状,充分发挥该镇长达几十年种植红薯的传统优势,该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把红薯种植作为全镇“促进农民增收、助推升级晋档”的特色支柱产业来抓,按照“协会+农户+企业”的模式大力发展红薯产业,走上了政府引导,典型带动,协会技术培训、产品销售的发展道路,形成以槐树关村、万岭村、张山村、石槽寺村为龙头,向周边辐射,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红薯产业化链条,吸引西安、甘肃、浙江等省内外客商驻镇收购。

2012年,该镇发展红薯16000多亩,其中引进新品种“紫红薯”6000多亩,红薯产量达到26000吨,实现产值4400万元。该镇万岭村红薯加工大户周文义,年加工红薯淀粉、手工粉条2万余斤,年净收入达10万余元。全镇仅红薯一项每年为农民人均增收135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8%,有力地推进了该镇村党组织“升级晋档”。

二.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洪森香米

洪森香米由洪森实业有限生产,公司位于沙洋县官当镇高桥集镇,占地10万平方米,总投资1089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800万元,是一家以粮油生产为主、饲料生产为辅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年加工粮食30万吨,油料30万吨。公司下设三月花油脂公司、高桥米业公司、九洲运输公司和特优香稻种植开发中心。公司推出的富锌营养米、洪森精品米系列、三月花一级压榨油等粮油系列产品,是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湖北名牌产品、2005年湖北省名特优新农产品著名品牌,被中国粮食协会评为“放心米”。产品销往全国26个省市区,年产值2.9亿元。

地址:沙洋县官当镇高桥村

总经理:-林

电话:13329791588

三.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沙洋小籽花生

【沙洋小籽花生】产于沙洋县沙洋、马良、李市镇和汉水东岸罗汉寺一带。该花生与众不同,壳薄、荚小、米大,颗粒均匀饱满,曾在全国首届农展会上获得好评,被冠以“沙洋花生”之名。“沙洋花生”营养、保健价值很高,生食有化痰生津、降血压之功效,熟食,炒、炸、煮皆适,同时还是油料作物和各色点心糖果的配料。新中国成立前,沙洋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花生交易的重要集散地,年成交量达500万斤。销往宜昌、武汉、上海等城市,以武汉的销量最大,在武汉家喻户晓。

四.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火烧粑

火烧粑是沙洋农家传统的民间小吃。在沙洋流传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它是小麦面或苞谷面用冷水和好后,做成圆圆的粑粑放在火塘里,用燃烧过的柴火灰埋好,再堆上正在燃烧的柴火,烧上一段时间,从灰里刨出来,这就是火烧粑。拍去上面的灰尘,火烧粑焦黄锃亮,香味扑鼻,甜滋滋、香喷喷、脆生生,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做烧粑,除了小麦面粉苞谷面粉,还有荞麦面粉(荞麦有苦荞和蛮荞),苦荞味道甘苦,蛮荞就没有苦味。一般用荞麦面做时加点蜂蜜调和。还可以用南麦面粉,但最佳的面粉是燕麦面粉。各种面粉做出来的火烧粑都各有各的风味。有的做火烧粑时还包上馅子,有素的,也有荤的;素的常用韭菜或酸盐菜,荤的一般是猪肉和牛肉。但绝大多数是不包馅的。

五.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雄峰米

沙洋县官当雄峰米厂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民营独资企业,位于湖北省沙洋县的汉宜公路线上,交通便利,原料资源丰富,是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本厂日产大米100吨,年经营量30000吨,拥有原料仓、成品仓、器材仓,仓容量800万公斤,经营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公司现有总资产580.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32万元,年销售收入1054万元,年利润25万元,现有员工48人,其中技术人员4人。网络种植农户3000户,基地面积30000亩。本厂建立了严格质量管理体系,拳头产品“超雄”被评为湖北省“放心大米”,2006年被中国绿色食品认证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销售网络遍及全国,南达广东,西销云南、贵州,北至石家庄、西安、郑州等各大粮食批发市场,并连续多年出口伊拉克、南非、朝鲜等国,深受消费者好评。

地址:沙洋县官当镇双冢村

经理:王立雄

电话:13385253990

六.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猪油饼子

【猪油饼子】

用发酵的面揉成团,以猪肠油和葱花拌匀揉入面团,制成圆饼,用鏊锅或烤箱烤黄烤熟。味香软,传统鏊锅鏊制味道更佳。

七. 陕西省 汉中 洋县 洋县西瓜

洋县西瓜是陕西省汉中市洋县的。洋县具有种植西瓜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地理市场优势,种植西瓜历史悠久,洋县西瓜以个大、瓤红、汁多、肉脆、味甜而闻名遐迩,素有陕南瓜乡之称。

洋县是陕南最大的西瓜生产大县。2004年全县生产面积4万亩,年产量8万吨,建成了戚氏镇、洋州镇、贯溪镇、黄安镇等5000亩以上专业乡镇5个,2000亩以上基地村15个。

八. 陕西省 汉中 洋县 谢村黄酒

谢村黄酒产于陕西汉中市洋县谢村镇。据旧县志说:“洋民好饮食,平坝民多用糯米酿制黄酒,小村店必开酒馆或挑至村中卖之,男女沽之”。这表明,洋县人自古以来便喜爱喝黄酒。早在3000年前,这里已经能够生产和饮用类似黄酒的东西。

谢村黄酒与绍兴酒齐名。人称“南有绍兴加饭,北有谢村黄酒”。这是因为在上海举办的中国首届黄酒节评比会上,谢村黄酒与绍兴酒双双登上金榜而获得的美誉。不同节日有不同黄酒。新年迎春酒驱寒,端午苦艾酒避暑,中秋桂花酒暖身,重阳菊花酒醇厚,还有冬青黄酒因须用经霜冬青子为药合曲,色紫蓝,味郁香,曾为贡品。不少人家有祖传酿酒秘方,所酿黄酒各领1。“无酒不为节”,是谢村镇人对自己的黄酒的夸耀;“不喝谢村酒,空往洋州走”,是外地人对谢村黄酒的赞美。

黄酒是世界三大古酒之一,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文化沉积的国粹。据史料记载和出土文物考证,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远在公元前14世纪的商王朝时就已开始酿造了,唐朝时驰名京都长安,列为“贡酒”。历代文人墨客常以诗赞誉谢村黄酒:“此酒只应皇家有,瑶池天宫量也无。”(唐德宗李适);“闻道池亭胜两川,应须烂醉答云烟,劝君多拣长腰米,消破亭中万斛泉。”(宋代苏轼)。据传,唐建中年间,德宗皇帝李适逃难时,途经洋州谢村,浅酌此酒,化凶为吉。清“庚子之变”,慈禧太后携子逃到西安,洋县地方官和谢村富豪刘氏曾贡“谢村黄酒”,备受慈禧青睐。此外,还有宋代大画家文可与大词人苏轼、苏辙兄弟,也曾客宿酒乡洋州,醉中弄笔,留下千古文章。纵观历史,实可谓:“谢村黄酒,千古风流。”

文同出任洋州知府那天,衙门前挤满了人。父老乡亲们想看看文大人坐堂的气派,文人雅士们想看看他画们‘的技艺。这时,前任州官趁机讨好,大摆筵席为文同接风,还特地从南郑请来一家汉剧班子。可是文同无心做官,有戏不看,逢宴不吃,常常漫步在汉江河畔,欣赏茂林修竹,清波激浪,寄情于山水之间。

文同的墨竹画早有盛名,他到洋州任职后,常有富户豪绅持绢索画,但他总是拒之门外。这天,他出外查访,途经谢村镇一家黄酒作坊门前,一位鬓发皆白的老人朝他点头微笑,热情的请他到屋里饮酒。闲聊中才知老人靠酿酒谋生,只因他的作坊地处偏僻小巷,销路一直不好,生活非常艰难。

文同饮罢一杯黄酒之后,顿觉心清神爽,于是,命随从取出文房四宝,一阵淡泼浓抹,便画成了一幅墨竹图。

说来巧得很,正在文同往画上落款之际,他表兄苏东坡也赶到谢村黄酒作坊来了。苏东坡一边喝酒,一边赞叹:佳作,佳作!说罢,操笔在墨竹图的右下方画了一头黄牛,并写了七绝一首:

汉水修竹贱如蓬,

斤斧何曾赦箨龙;

料得清贫谗太守,

渭滨千亩在胸中。

这事一传十,十传百,没多久,洋州三县远近都知道文同和苏东坡为谢村黄酒题诗赐画了。人民纷纷前往观赏。真是门庭若市,生意兴隆,谢村黄酒很快就在东川

(汉中地区古称)名声大震了。从此,作坊主把这幅文人画高悬中堂,供人观赏,招徕顾客。但是,不知到了什么时候,这幅画却不见了。

说来奇怪,1960年文物普查时,竞在谢村镇北十里的大爷山的第48座庙宇前墙壁上,发现了这幅墨竹黄牛图。洋县文化馆把这幅珍贵的画裱糊后,夹在画框里供人观赏。

九.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长湖鱼糕

长湖鱼糕,以长湖白鲢为主料,掺合少量猪肥肉、淀粉、蛋清、生姜、葱白等佐料等,摊成扁圆条状,放进蒸笼,旺火蒸制而成,是民间传统佳肴之一。鱼糕地方风味浓厚,里白表黄,色泽明亮,细腻柔软,富有弹性,鲜嫩可口,回味无穷。

相传舜帝有两个极为宠爱的妃子,分别名为娥皇和女英,他们是两姊妹,姐姐就是湘妃。舜帝携两妃南巡时,身体孱弱的湘妃,经历舟车劳顿,更是疲弱不堪,茶饭不思,体质每况愈下,妹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就命御厨司马弼把鱼头和鱼尾剁掉,剐去鱼皮,鱼刺全部剔除,然后剁碎,再辅之以猪的肥肉细丁。由于湘妃身染沉疴,胃口不好,她便叮嘱厨师把味放重一点,厨师心想只有生姜才是最开味的,他又放入一定量的生姜,用少量面粉拌和主料。最后用鸡蛋清与些许面粉在锅中摊成薄皮,将剁好的主料与辅料裹成扁圆条状。为了使其好看,刺激食欲,又在上面涂上红、黄等色,使其颜色更见鲜亮,放入锅中用大火蒸熟。湘妃初用筷子尝过感觉味道不错,顿时食量大增,慢慢地身体康复了。从此食鱼不见鱼,逢餐不离糕,鱼糕也就由此而生,所以人们叫它湘妃糕。

后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更喜食后港鱼糕,还曾为他制作鱼糕的人奖赏黄金一千两。因此鱼糕也叫“楚糕”。据说乾隆皇帝食过鱼糕后脱口而吟:“食鱼不见鱼,可人百合糕。”鱼糕又叫“百合糕”。后来后港有了长湖,长湖又盛产各种可做糕的鱼类,鱼糕形似米糕,故名。北宋徽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鱼糕已成为上献天子或天子赐宴群臣的“头鱼宴”。南宋末年,荆门范围内权贵大宴宾客,鱼糕必为主菜。清初,郑经据台湾不归,士卒久食鱼怨声载道,施琅部下一士卒是后港人,献出鱼糕配方,轰动全岛,百姓争相购买。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鱼糕传入日本;1950年鱼糕供应驻日美军,至今不断;1966年鱼糕荣获“联合国健康食品基金会人文进步奖”,同年进入法国超市;1990年鱼糕进入白金汉宫;2002年鱼糕亮相广州食品节;2003-2004年鱼糕渐次在上海、南京等大城市亮相。民间喜庆宴会,缺鱼糕不行,向来有“无糕不成席,无席不见糕”的说法。

长湖鱼糕有文字记载的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十.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蛟龙蛋

荆门蛟龙蛋制品有限公司是一九九三年五月成立的一家合资企业.地处“千湖之省”的湖北省荆门市后港镇,是湖北省定点再制蛋品出口专业厂家。年加工蛋品300万枚。公司生产技术条件符合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其生产主要原料(鲜鸭蛋)采用食用长湖鱼虾、田螺、湖草等天然饲料和优质水稻的水鸭新鲜蛋品,以祖传秘方、经现代工艺精制而成。其产品无铅松花鸭皮蛋符合NY/T754-2003(绿色食品标准)皮蛋松花清晰,色泽暗绿光亮,味微甘、微咸、食用后使人感觉清凉、回味无穷。本产品规格齐全,在国内外多次获奖,并已远销日本,马来西亚、泰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是馈赠亲朋好友的最佳礼品。

经理:李良华

电话:13807266916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