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衡水可以送人的特产 河北必买的10件礼物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衡水可以送人的特产 河北必买的10件礼物更新时间:2022-03-30 00:46:32

一. 河北省 衡水 桃城区 衡水毛笔

衡水毛笔

衡水自古盛产毛笔,素有"毛笔圣地"之称。其主要产地侯店大队,则被世人称为北国"毛笔之乡"。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衡水毛笔产地的艺人们象过年一样欢聚一堂,纪念毛笔的创始人蒙恬。据有关文献记载,"秦蒙恬始以兔毫竹管为笔。"这天正是三月初三。清光绪年间,衡水毛笔艺人李文魁曾在北京开设笔店,一名爱好书法的太监同他结为兄弟。经常把他制作的毛笔买进皇宫,受到皇帝的赏识。衡水毛笔作工精巧,品质优良,它的笔头是用精选的黄狼尾、香狸尾、南山羊毛等各种弹、韧性较强的动物毫毛为原料,经过细致加工而成。

故笔锋具有坚韧适度,刚柔相济,含墨量大,经久耐用等特点。笔管多采用我国南方的罗汉竹、凤眼竹、湘妃竹、白面竹、紫竹、斑竹和珍贵的红木精工制做而成。装口和封顶多以牙、骨、角、竹、木雕为质料,采用工艺嵌、镶装配,十分精巧别致。衡水毛笔品种丰富,装璜考究。仅侯店大队毛笔厂就创出风云、水月、古玉等170多个新品种。其中有的浮雕着"单龙盘柱"、"二龙戏珠"和"龙戏凤",有的雕着"穆桂英挂帅"、"牛郎织女"和"福禄寿喜"等人物、有的还雕有名人诗句,给"文房四宝"之首的毛笔增添了瑰丽的风采。

二. 河北省 衡水 桃城区 丸子串

丸子串

在衡水市民生胡同有家鸡汤豆腐串店,店主以前是在人民路小学摆路边摊的,现在生意做的好有自己的小店和固定的客源。吃豆腐又不长肉,又营养价值丰富,关键是还有鸡汤喝,可以养颜补身。

把鸡骨架清洗一下,然后切成大块,冷水下锅,等水烧开后把水换掉。加入热水大火烧3-5分钟后小火加盖慢炖大概15分钟。把串好的豆腐串放进鸡汤里大火烧开后小火炖20分钟以上(时间越长越好,时间越长豆腐越入味。)期间添水一定要添热水。

吃的时候把牙签拿出来,把豆腐串刷上一点辣椒酱放进碗里,放一点香菜末(一定要加,不吃香菜的可以少放点然后放那里不管他那里。)和蒜汁(蒜捣碎后加一点水放置10分钟就行)、醋(少放一点就可以)、辣椒末最后在浇上鸡汤就可以吃了。

三. 河北省 衡水 深州 深州红富士苹果

   红富士苹果为大型果,平均单果重180~300克,最大单果重可达400克以上。果实多为扁圆形,果形指数0.8左右,近圆形。红富士苹果果皮光滑有光泽,中厚而韧,光滑,蜡质中多。套袋红富士苹果成熟果实果面底色黄白,着鲜红色。果点圆形,较明显,中大,较密,阳面果点黄白色,阴面果点黄青色。红富士苹果果肉致密,细脆、果汁多。酸甜适口,芳香味浓,品质极上。极耐贮运,可储存到翌年四、五月份。贮后肉质不发绵,风味变化小,失重少,病害轻。在河北地区成熟期在10月初。

红富士苹果产地介绍:
     河北深州自古就是农业大市,现在已经成为了河北省果品的主产地,河北深州其中以红富士苹果、皇冠梨、鸭梨三大品牌为主。其中红富士苹果以其独特的品质和低廉的价格深受商家的青睐。河北深州红富士苹果种植基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和优势,其中水利是几百米深的甘泉,土质是质地松软的红土地,给红富士苹果提供了所需的全部营养。

红富士苹果最新管理技术:
果农对红富士苹果采用了套袋技术和合理利用生物杀菌和除虫,避免了农药的残留。减少了对人体的危害。采用套纸袋和苹果贴字技术提高红富士的品质。

四. 河北省 衡水 阜城县 漫河西瓜

漫河西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阜城县物产丰富。农业资源丰富,良好的自然环境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平原绿化达标县。被被国家林业总局命名为“中国杏梅之乡”,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西瓜之乡”。“漫河牌”西瓜、“阜兴牌”杏梅被评为河北省名优产品。

漫河西瓜种植历史悠久,据雍正年间《阜城县志》载,“西瓜,味甲于他县,石井所产尤佳于他乡。”石井就是指现在的漫河乡一带。到人民公社时期西瓜得到进一步发展,涌现出西瓜生产的典型村与生产队,每年西瓜产品上市后都有附近各县和衡水地区行政公署的汽车慕名来买。农村改革后西瓜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到九十年代开始大棚种植同时推广了育苗种植,为稳定西瓜面积壮大西瓜产业提供了保障。阜城漫河西瓜以其优良的品质,连续十年评为“河北省名优农产品”,2002年3月阜城县河北省农业厅命名为“河北西瓜之乡”。1999年3月国务院总理-来到漫河乡许家铺视察大棚西瓜生产情况,鼓励大家抓住改革开放的良好机遇,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大力发展西瓜产业。漫河西瓜已经成为了带动阜城经济发展的一大农业支柱产业。

地域范围

漫河西瓜生产区域在阜城县漫河乡、古城镇沿古屯氏河道。保护区域为环千顷洼附近的漫河乡和古城镇的23个自然村,地理坐标位置位于东径116°07′26″~116°47′55″,北纬37°48′11″~37°50′23″之间。保护面积3.8万亩,种植面积1.5万亩,年产量6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漫河西瓜果实球形,单瓜重6~7kg,大者可达15kg以上。果实皮色浅绿,上有16~17条明显的深绿色条纹,果皮薄,一般果皮厚度在0.5~1.0cm之间,果皮韧性较强,具有很好的抗裂性。瓤色鲜红,肉质脆沙无空洞、纤维少、不倒瓤,口感清脆爽口。 2、内在品质指标:该产品于2011年7月25日经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谱尼测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品质检测,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1.20g/100g,比普通西瓜高0.2 g/10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5 g/100g,比普通西瓜高0.5g/100g钾含量237g/100g,比普通西瓜高19g/100g。 3、安全要求:产品质量安全按照《NY5109—2005无公害食品西甜瓜类》要求;生产过程按照《阜城无公害漫河西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和管理。

五. 河北省 衡水 冀州 北漳淮姬菇

衡水冀州市北漳淮乡从1986年开始栽培姬菇,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以北漳淮为中心,辐射带动全市11个乡镇及南宫、新河、威县等周边市县的全国最大的姬菇生产基地。1999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食用菌之乡”,2000年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评为“全国食用菌商品基地县”,“玉姬”牌姬菇被评为全国“十佳名牌”产品。

到2007年全乡食用菌种植户达到3000户,食用菌大棚发展到3200个,年产量达到1.6万吨。在品种上先后开发了鸡腿菇、双孢菇、杏鲍菇、白平菇、灵芝等十几个食用菌新品种。中日合资冀州华鑫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进行食用菌精细加工,生产速冻食用菌系列产品,直销日本、韩国、新加坡及欧美国家。

六. 河北省 衡水 冀州 冀州焖饼

据史料记载,明朝时期,焖饼始于冀州。旧时,冀州有一个传统,叫做“幼而读书,长而经商”。一些聪明的冀州餐饮人跟随着经商的热潮,先后在北京、天津等地设立了冀州馆,使“冀州焖饼”落户并逐渐成名。

后来,冀州傅官村人刘立平秉承冀州焖饼的传统工艺,把这一传统食品提升到一个新档次。他做的焖饼色泽黄亮、劲道松软、不粘不连、滋味醇厚、香气扑鼻,并且还有素焖饼、肉焖饼、黄菜(即鸡蛋)焖饼、鸳鸯焖饼(一盘两样)等多个品种。解放后,刘立平的传人杨站长在码头李供销社饭店做厨师,1966年还为视察地震灾区的周总理做过焖饼。杨站长的徒弟马丙树长期主灶冀州湖宾楼饭庄,用冀州焖饼先后招待过来自俄罗斯、美国、日本、以色列等21个国家的客商,被河北省劳动厅授予“业务技术能手”称号。

冀州焖饼,有着它悠久的历史渊源,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鲜为人知的故事,至今流传于世。

《冀县志》载:每年二月二,冀州人有吃焖饼的习俗,象征着“烙干大田不生虫”。短短十几个字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反映了冀州人在农耕社会时期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企盼。

据考证焖饼在明朝时源于冀州。到清末,在京津等地经商的冀州人形成了“银行帮”、“五金帮”、“杂货帮”等几大商业群体。在这种背景下,一些由冀州人在京津等地开办的“冀州馆”都有“冀州焖饼”这种地方特色主食,以招揽家乡客人。这样,“冀州焖饼”渐渐地有了名气。

制做传统的冀州焖饼需有一个特制的铁锅,厚5到8cm,头盔状,重20余斤。这种铁锅传热稳定而均匀,汤易吃进去而不粘锅,而一般的炒勺则达不到这种功效。所用饼条也需特殊烙制,俗称“包袱饼”,不超过3层,要擀薄烙熟,手工切条,精细均匀。制作工艺讲究“老汤香油,先炒后焖,盖锅回味,翻勺出锅”。老汤是指在后锅灶上用排骨和鸡骨混合熬制的高汤。汤和饼条的比例也有严格要求。一般是一斤饼,3两汤。火候也挺关键,要大火炒,文火焖。时间过长,则饼条发干;过短,则显得粘软,均影响口味。按照传统工艺制作的冀州焖饼色泽黄亮,筋道松软,不粘不连,滋味香醇。焖饼的种类很多,有素焖、肉焖(肥肉为大炒焖、瘦肉为小炒焖)、黄菜焖饼(即鸡蛋焖饼)、鸳鸯焖饼(一盘中有两个花样)等几种。

冀州焖饼不但有独特的风味,而且在数百年的传承过程中,还演绎出许多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刘立平(1889——1963)是冀州傅官村人,能做拿手的冀州焖饼和满汉全席。民国初年,他在商业重镇码头李的万兴楼掌灶。每年庙会时,京剧名角“四大须生之一”的奚啸伯都要到码头李来唱戏。他喜欢吃刘立平做的焖饼和炒菜。一次因天下大雨,伙计没到万兴楼去订饭,就近从一个饭馆订了些端上来。奚啸伯一尝,放下筷子,脸色一变道:“怎么不是那味了?这一定不是万兴楼刘立平做的!”说着就要把饭菜撤下,后来在众人的劝说下才勉强吃了些。由此可见,奚啸伯对传统冀州焖饼的欣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冀州的发展,来自俄罗斯、美国、日本、以色列等21个国家的客商都吃过冀州焖饼,对这一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食品均赞不绝口。一百多年来,冀州焖饼融入祖国饮食文化大家庭并不断演变,逐渐由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饮食演变为一种流行范围广泛的大众化食品。

七. 河北省 衡水 冀州 北漳淮食用菌

 衡水冀州市北漳淮乡从1986年开始栽培姬菇,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以北漳淮为中心,辐射带动全市11个乡镇及南宫、新河、威县等周边市县的全国最大的姬菇生产基地。1999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食用菌之乡”,2000年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评为“全国食用菌商品基地县”,“玉姬”牌姬菇被评为全国“十佳名牌”产品。
    到2007年全乡食用菌种植户达到3000户,食用菌大棚发展到3200个,年产量达到1.6万吨。在品种上先后开发了鸡腿菇、双孢菇、杏鲍菇、白平菇、灵芝等十几个食用菌新品种。中日合资冀州华鑫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进行食用菌精细加工,生产速冻食用菌系列产品,直销日本、韩国、新加坡及欧美国家。

八. 河北省 衡水 桃城区 “养元牌”核桃乳

河北衡水元源饮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养元牌”核桃乳,是以太行山深处的优质核桃为原料,以科学的工艺、严格的质量保障体系生产天然植物蛋白营养保健饮品。目前年产量为1万吨。“养元牌”核桃乳一经问世,就以它营养全、档次高、口感好和“真”、“纯”、“补”的特点,深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 衡水)

九. 河北省 衡水 景县 景县粉玍大

景县粉玍大是河北省衡水市景县的美食。景县粉玍大做工精细、口感好、份量足,深受当地人喜爱。

玍大(音ga da),这个怪怪的名字对一些人来说也许感到陌生,然而对衡水景县人来说,这却是他们很普通的一种传统食品。它是把绿豆面和成糊状,在平底锅上摊成饼,烙一面,待熟后折叠成三角状或四角状,然后采用凉拌、炒、炖等方式食用。

景县人吃粉缶大的习俗已流传了五六百年的时间。永乐初年,一群以李姓居多的山西移民迁到离连镇不远的一个地方定居。这里土地贫瘠,李姓居民便以摊缶大(当地人将粉皮也归入其类)、做粉皮等买卖为生。他们摊了粉缶大去连镇、孙镇等集市上去卖,因做工精细、口感好、份量足,不久便远近闻名,人送村名缶大李。后来,缶大李逐渐演变成缶大庄。

数百年来,做粉缶大的技术由缶大庄逐渐传至邻近的焦庄、赵庄等村。吃粉缶大的习俗也逐渐遍及景县全境及毗邻的阜城县几个乡镇。相传,旧时京津地区售的粉缶大也是景县人制作的。粉缶大在历史上相当一段时期,是以景县的面貌出现的。

1981年景县地名普查时,缶大庄因系生僻字村名,又因该村已发展为苏、王两姓居多,遂改名为苏王庄。如今,苏王庄的村民早已不靠摊粉缶大为生。虽然时代变迁了,“缶大庄”人的谋生方式改变了,但他们吃粉缶大的习俗一直没变。每当逢年过节或来客人时,村民们都要做些特好的粉缶大,变着花样做成各种菜肴来招待客人。

像苏王庄一样,景县的大多数乡村也持续地传承着吃粉缶大的习俗。在景县乡间,经常会看到骑着自行车或摩托车卖粉缶大 的生意人。城里的蔬菜门市部也兼卖这种小吃。在景县的一些酒店,针对当地消费群体的饮食特点,采用现代烹饪方式,把传统的粉缶大做成许多颇具现代气息的地方特色菜,如糖醋粉缶大、醋溜粉缶大、缶大汤等,很受人们欢迎。一些景县人在衡水开的酒店也有这种地方特色菜,非常受顾客青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