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昭通特产海叔面 云南昭通特产五香辣椒面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昭通特产海叔面 云南昭通特产五香辣椒面更新时间:2024-05-13 15:57:58

一. 云南省 昭通 昭阳区 昭通酱

    昭通酱是昭通市的乡土产品,是城乡人民喜食的调味佳品。这种酱具有麻辣鲜香的滇、川风味特色。呈棕褐色,鲜润油亮,作为调味品,荤淡皆宜。与荤菜调味,可减基油腻之感;给淡菜作蘸,又具有荤香的感受。因此,不仅是入菜烹调的佐料,且可以小碟上桌,调和口味,增进食欲。    昭通酱是选用上等大豆、辣椒作为主要原料,以花椒、八角、茴香、草果、芝麻、食盐等为辅料,经过多道工序,历时百日方能制作而成。制作时间,一般选在科季的“数九”寒冬,采用昭通市北郊大龙洞的矿泉水精心兑制反复发酵,几露几晒,使之发生生物化学分解,充分地保存氨基酸、还原糖、乳酸等多种营养成分。经过这种加工过程的昭通酱,不但味美可口,老少咸宜,而且有益于人体健康。( 昭通)

昭通人走亲访友,一份馈赠乡党的土仪是必不可少的。带的是什么?当然是昭通酱。不明就里的人会担心这份土仪过于菲薄,但真正能让昭通籍的乡友真诚接受、欣喜莫名的还就是这物什。割舍不掉的乡情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昭通酱也确实是一件妙不可言的"尤物"。

昭通酱色棕褐,鲜润油亮,味浓酽,麻辣鲜香又略有回甜味。作为调味品使用,入于荤菜,可淡化其油腻;施之于淡莱,又可获得荤香的感受;单独佐餐,调和口味,增进食欲,余韵悠长。昭通酱的历史渊源已很难追溯。有人认为,昭通居民多为各省迁徒而来的移民,这些移民带来了各自家乡制作酱菜的技术,相互取长补短,不断改进配方、工艺;更得昭通独特原材料、气候、水质等条件,才形成了昭通酱这一特有的地方产品。

昭通酱的制作方法并不复杂,但用料考究,发酵时间长。

第一道工序是制作豆面。选择上等大豆,用文火焙炒至酥脆,磨成细面,过筛,备用。第二道工序是制作"酱面"。在豆面中加泉水,搅拌均匀,干湿以能将豆面捏成坨为宜。民间制作"酱面",在捏坨时有"紧三把,松三把,不紧不松又三把"的讲究,主要是让捏成坨的酱面均匀、致密。成蛇的"酱面"装入垫有稻草的竹筐内,再以稻草覆盖,存放发酵印天。期间,要定时将竹筐中的面坨作上下左右调整,使面蛇发酵充分、均匀。当面坨中可见黄白色霉衣时,从竹筐中取出,掰成小块,于阳光下晒干,再磨成细面。第三道制作工序俗称"下酱"。

在磨细的"酱面"中加入适量的食盐、辣椒、花椒、八角、茵香、草果、芝麻等调料,混合均匀,装入瓦盆内,再加入泉水,充分搅拌,露天放置。瓦盆只能用尖顶的竹蔑盖苫罩,要防雨,又透气,隔日或3日搅拌一次,置放100天才能成为成品。每年冬季,家家户户晒"酱面"、"下酱",已成为昭通民俗的一部分,成为昭通城乡一种触目照眼的景观。

民间制作昭通酱选料极为考究。大豆、辣椒碱地必须是本地产 的,食盐要用自贡产的井盐,花椒要用"金河椒",水更是非昭通大龙洞的泉水不用。说起来有些玄奥,风味地道、纯正的昭通酱确实只能在昭通生产,这显然与气候、水质等有特殊关系。民国时期,曾有外地商贾聘请昭通师傅去制作昭通酱,基本材料相同,工序工艺也一样,但成品的色、香、味却与昭通当地制作的相去甚远。也有在外地生活的昭通人试验过,将在昭通制成的"酱面"带到外地去完成"下酱"这最后一道工序,所得结果也难以尽如人意。"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社会在发展,昭通酱的制作也很难再坚守传统生产工艺的防线。为了满足消费者需要,适应国内市场变化,"老字号"的昭通市万和酱园厂,在传统工艺基础上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大批量生产的昭通酱完全符合部颁标准,多次荣获优质产品、名品称号。并发展了多种衍生酱品,较著名的鲜肉酱、油酱、花椒酱、香椿酱、木樨酱、火腿酱等,久贮不变;携带方便,美味可口,盛销不衰。

二. 云南省 昭通 昭阳区 洋芋全席

滇东北一直是被历史所卷积的一块沃土。神奇的大自然在此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以致于每个人都喜欢的美食,在此也是一种被大自然所眷顾的馈赠。

昭通的洋芋全席,的的确确就是一种奇妙的存在。带来的是一代代人的福祉和感动。本来洋芋在云南很多地方出产,而以昭通的最为有名。

据清代吴其濬著《植物名实图考》可推断公元1848年以前云南就已引进马铃薯栽培。 在云南,“吃洋芋长子弟”(子弟意指英俊、漂亮)是云南人的一句口头禅。作为洋芋最为有名昭通,吃法甚多、做法易学,常见做法有吹灰点心、炸洋芋片、煎洋芋饼、干焙洋芋丝、炒洋芋丝、红烧洋芋、老奶洋芋、凉拌洋芋、酸菜洋芋汤、洋芋焖饭、洋芋圆子……

在昭通,可谓“无洋芋不能成菜”。洋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有人赞誉它是“地下苹果”。洋芋在北方又叫“山药蛋”,但有些地方的洋芋又麻又嫩,不知是否芋种和土壤的问题,为此,那些山药蛋都被打成了淀粉或干脆卖掉,换几个零钱。昭通人却对它情有独钟,甚至把它当成主食。乡下走走,热情的主人总会把洋芋作为第一道迎客的佳肴端上桌来,看着那热气腾腾白白胖胖的熟洋芋和喷香可口的蘸水,就由不得你不动筷子了。城里的餐桌上,洋芋丝也是铁定要上的菜。昭通人常会说这样一句口头禅:“吃洋芋长子弟。”(意指英俊、漂亮)可见其美味和知名度。

昭通人偏爱洋芋,也许和从前的艰难岁月有关吧,在举国上下都经受饿饭的日子里,洋芋对昭通人恩施,救活了无数饥饿的人。洋芋对贫穷而质朴的昭通人来说,是另外一种骄傲。每年夏天,在热浪滚滚的田间,总会出现翠绿一片。面对这样的情景,你仿佛觉得自己走入了另一个世界。“这就是洋芋苗苗,你们城市怕是见不到这样的盛景吧!” “今年雨水不济,全靠这洋芋填肚子。别看开春以来滴雨未下,可每亩挖上个1000多斤没问题。这可是咱老百姓的救命蛋啊!”在一旁的老农总是抑制不住内心的自豪,说话间,他们脸上的“沟壑”也顿时平坦了许多,仿佛已经看到了土层下茁壮成长的洋芋蛋蛋。

如今的洋芋,早已成为餐桌上五花八门的美食特色之一。

三. 云南省 昭通 巧家县 昭通早熟苹果

昭通是中国南方最大的优质苹果基地。


昭通苹果具有个大、味甜、颜色鲜艳等特点,其中神沙、美国8号等早熟品种形成昭通苹果的新亮点,具有成熟早、品质优、口感好等优点。


苹果是蔷薇科(Rosaceous)苹果属(pomaceous)植物的果实,该属约25种,苹果树是栽培最广泛的果树。苹果是梨果的一种,由子房和子房外围的组织发育而成。苹果树多为异花授粉,有2∼4%的花座果较为理想。虽然成熟苹果的大小、形状、颜色和酸度因品种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差异很大,但通常圆形,直径50∼100毫米(2∼4吋),带红色或黄色。


苹果品种数以千计,分为酒用品种、烹调品种、尾食品种3大类。3类品种的颜色、大小、香味、光滑度(可能还有脆性、风味)等特点均有差别。不少品种含糖较高,中等酸度,丹宁含量很低。苹果除生食外,烹食方法也很多,常用作点心馅,苹果馅烤饼可能是最早的美国式甜尾食。炸苹果常与香肠、猪排等菜肴同食,尤其在欧洲是如此。


苹果属原产于两半球温带。最早期的欧洲人已食用苹果,并对之进行了改良和选育,一些品种早见于2,000多年前,在向美洲殖民前,欧洲已知品种达数百个。以后随著移民浪潮涌遍北美,实生苗苹果品种也到处传播,变成当地传奇人物的巡回使者,在苹果的传播中起了主要作用,其中最突出的是查浦曼(John Chapman,绰号「苹果佬」〔Johnny Appleseed〕),他在俄亥俄及印第安纳广泛种植苹果。印第安人和设陷阱捕兽者可能也传播了苹果。

四. 云南省 昭通 水富县 乌金猪肉

【乌金猪肉】乌金猪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种猪之一,肉质细嫩、色鲜味美、肉糯味重,并且富含人体所需的十九种氨基酸,锌、硒等九种微量元素和五种维生素。长期食用,益于身心健康。

水富县乌金猪是水富县滇东猎人养殖有限公司在太平镇太平村黑虎山九角湾林区纯生态绿色放牧养殖,只喂青草与粮食,不添加饲料。

该乌金猪肉采用独特配方秘制,无食品添加剂、防腐剂。

食用方法:温水清洗,水沸后蒸25至30分钟,切块即可食用,也可根据喜好配以辣椒、蒜叶等烹制食用。

保质期:冷藏10个月,夏季常温30天。

温馨提示:如有漏气,即时食用。

五. 云南省 昭通 大关县 昭通剪刀

昭通剪刀,又称凹板剪刀。其特点是里口凹槽,剪尖茅草形,剪刃单线口。它向以嵌钢均匀、钢铁分明磨工精细、刃口锋利、锁轴牢固、开合和顺、式样美观、经久耐用、价格便宜见长而闻名于滇川黔地区。1970年以来20年中,边疆多次参加云南省同类产品评比,全部指标均达到SG-185-80部颁标准,得分最多,受到与会者的赞誉。昭通剪刀生产已有多年的历史,自50年代以来,由于制剪技术在吸取全国同待业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不仅量有新的提高,品种也有很大的发展。目前,已发展了小花剪、裁剪、家用剪、羊毛剪、修枝剪和铁皮剪等系列产品,可以适应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使用剪刀的多种要求。年平均产量在15万把左右。现昭通市剪刀社正积极研究第一3代产品,开拓新的市场。( 昭通)

六. 云南省 昭通 镇雄县 镇雄核桃

核桃,原产于近东地区,又称胡桃、羌桃,与扁桃、腰果、榛子并称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既可以生食、炒食,也可以榨油、配制糕点、糖果等,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万岁子”、“长寿果”。

七. 云南省 昭通 盐津县 盐津茶叶

盐津茶叶是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的。盐津茶叶素来以汤色好、味色正而闻名遐迩。

盐津县早在60年代初就被列为全国107个重点产茶县之一。茉莉花、毛尖、毛峰、十里香及苦丁茶已载入《中国名特优新产品精选》一书。目前,全县有茶园7.1万亩,大小精、粗制茶厂60多个,茶叶产量1600吨。

八. 云南省 昭通 大关县 花粑粑

花粑粑

大关民间传统手工食品,夏氏祖传工艺配料,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是男女老幼皆爱的地方小吃。

昭通位于云、贵、川三省交界之处,是古代入川入黔的必经之路,素有“锁钥南滇,咽喉西蜀”之称。地理位置如此重要,昭通自然成了三省人民往来频繁之地,昭通小吃历史悠久。

九. 云南省 昭通 大关县 昭通土纸

昭通土纸,又称“草纸”,自明代以来应有生产,迨及民国年间,其生产水平已有新的发展。据《地志资料》载,在1920年前后的一段时期,昭通市各地均有很多生产规模不等的土纸厂,尤以威信县土纸生产量大,远销滇东北和黔西北等地。1953年开始招待第一个五年经济计划时,昭通行署就把土纸生产人微言轻发展本地区工业重点产品来抓。在1958~1962年“遍地开花”、“大办工业”中,农村社队采取就地取材、就地生产的方法,办起了五、六百家土纸厂,当时年平均产量均在5000吨以上,对保证全省城市居民的卫生用纸,曾起过重要的作用。80年代以来,昭通市土纸年平均产量,仍然稳定在2000吨的水平。昭通土纸质地细腻柔软,吸水性能强,价格便宜,质量在云南省同类产品中,居于领先的地位,深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昭通)

十. 云南省 昭通 镇雄县 镇雄蚕茧

镇雄是云南省栽桑养蚕起步最早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时云南省栽桑养蚕最佳适宜区之一,全县有80余万亩土地适宜栽桑,且气候适宜,水电煤丰富,镇雄蚕业起步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叶,在1984年、1994年先后被省政府列为全省优质蚕桑基地县和重点县,发展至今,全县有桑园面积6.2万亩,年养蚕3万张以上,产鲜茧1100余吨,年产值1800余万元,其所生产的蚕茧茧层率、茧丝长、解舒率等指标优良,多年来均属市场抢手货。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