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潮州步行街卖的特产 潮州特产店推荐排行榜第一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潮州步行街卖的特产 潮州特产店推荐排行榜第一名更新时间:2024-04-01 23:02:22

一.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肉脯

  潮州生产肉脯以潮安县庵埠镇为先,已60多年的历史。产品有牛肉脯和猪肉脯,取牛、猪的精瘦肉,经绞肉、调味、制片、凉晒、烘烤而成,为潮安肉脯厂专门产品。

二.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凤凰单丛

凤凰单丛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凤凰单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产于潮州市潮安县凤凰镇乌岽山。其成品条索紧结重实,茶汤金黄明澈,具有独特的天然花香,口感香醇,喉底回味甘鲜,且颇耐冲泡;饮毕闻杯,余香留底,大有“绕鼻三日不绝”之势,堪称“天、地、人”具备之佳茗。( 潮州)

属乌龙茶类。成品外形条索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油润、有光,并有朱砂红点,冲泡后香气清高持久,有独特的天然兰花香,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汤色清澈黄亮,叶底边缘朱红,叶腹黄亮,素有绿叶红镶边之称。具有独特山韵品格,冲泡时茶香四溢,且耐冲泡,饮后回甘。该茶产销历史约900余年。

地域范围

凤凰单枞,属乌龙茶类。产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镇乌岽(dóng)山茶区。该区濒临东海,气候温暖,雨水充足,茶树均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区,终年云雾弥漫,空气湿润,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在22℃以上,年降水量1800毫米左右,土壤肥沃深厚,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有利于茶树的发育与形成茶多酚和芳香物质。

特定品质

植株高大,树姿开张,分枝密度中等,叶片稍上斜,叶片窄长、呈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叶色深绿,叶面微隆,叶缘波状,叶身平展,叶尖渐尖,叶质厚而稍脆;芽叶淡绿,茸毛少;一芽三叶百芽重113克;盛花期10月下旬,花而不实。 特性:芽叶生育力中等,一芽三叶期为4月中旬;产量中等,一般亩产干茶100公斤以上。特别适制高香型乌龙名茶。成茶天然姜花香气馥郁持久,滋味浓醇爽口,有明显的姜花“特韵”,回味甘滑,极耐冲泡,饮之齿颊生香,成茶到年底“返春”回香,香味更佳。多次被评为广东省名茶。抗寒、抗旱力强,扦插繁殖力中等。

文化典故

凤凰单枞,其名甚大,属条形乌龙茶。产于广东潮安凤凰山区,历史久远,种植水仙茶树种、制茶均已有900余年,宋《潮州府志》载:"凤山名茶待韶茶,亦名贡茶"。现尚存300-400年老树龄茶树3000余株,性状奇特。其中几株单枞老树,尤为年久。最大者名“大叶香”,树高5.4米,树冠直径7.3米,5个分枝,平均枝粗34厘米,据测定树龄在600年余远。凤凰山区濒临东海,茶区在海拔1400多米的乌岽山麓,最高达达1498米。属海洋性气候,年均气温17℃,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2℃,霜期较短,年降雨量1900毫米。土壤多为乌沙壤或黄壤,土层浑厚,富含有机质,pH值4.5-6。茶区云雾缭绕,昼夜温差大,自然环境有利于茶树的发育及形成茶多酚和芳香物质。凤凰山地茶农,巨富选种、种植经验。用于制作凤凰单枞茶,是从凤凰水仙群体中选出的优异单株,古时一株取一名,分株单采单制,皆品质优良,但名目杂繁。1950年就统一命名为"凤凰单枞"(史亦有此名)。

凤凰单丛(枞)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凤凰镇、铁铺镇、文祠镇、磷溪镇、官塘镇、登塘镇、赤凤镇、归湖镇、古巷镇、凤塘镇、万峰林场;饶平县浮滨镇、钱东镇、樟溪镇、浮山镇、汤溪镇、三饶镇、联饶镇、新圩镇、新丰镇、饶洋镇、上饶镇、建饶镇、高堂镇、新塘镇、东山镇;湘桥区的意溪镇、桥东街道茶区;枫溪区的云步草岚武、槐山岗茶等30个镇、茶区现辖行政区域。

三. 广东省 潮州 湘桥区 潮州工夫茶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又是饮茶大国。在饮茶艺术日渐淡化了的现代社会,潮州工夫茶却一直在散发着传统茶文化的清香。作家李国文在《粤海饮茶》中道:“尤其潮汕一带的工夫茶,更是深入人心。若论茶道,我们这茶的祖国,稍可与一衣带水的邻邦媲美的,也就是得靠潮汕人争回一点面子。”那末,能与日本茶道媲美的潮州工夫茶是什么样子?工夫茶的历史源流又在何处呢?这是一个曾经困扰过日本朋友的问题:“关于工夫茶的历史,我曾请教过中国学者,但也没有得到明确的解答。”(布目潮《中国茶文化的复兴》)

古代的工夫茶具最少须有“四宝”:小烘炉(白泥火炉)、玉书(赭褐色扁形烧水壶)、孟臣罐(宜兴紫砂茶罐)、若深杯(杯底镌有“若深珍藏”的茶杯)。清初与梁佩兰、屈大均合称“岭南三大家”的诗人陈恭尹写有一首《茶灶》诗:“白灶青铛子,潮州来者精。洁宜居近坐,小亦利随行。就隙邀风势,添泉战火声。寻常饥渴外,多事养浮生。”诗中所写的茶具,都是容易携带的小件,其中已有潮州出产的精致白色泥炉和青色的煮水铛。底镌“若深珍藏”的白地蓝花小瓷杯是康熙年间烧制的,现已贵若拱璧。到了乾隆时期,据俞蛟《梦厂杂著》记载:“炉形如截筒,高约一尺二三寸,以细白泥为主。壶出宜兴窑者最佳,圆体扁腹,努嘴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许。杯盘则花瓷居多……炉及壶盘各一,惟杯之数,视客之多寡,杯小而盘如满月。”当时还备有棕垫、纸扇、贮水瓶、茶洗等。这一茶具形式除炉子后来改用烽市红泥小炉外,大抵固定沿用到现代。工夫茶的泡饮有一套十分讲究的方式。首先是选水和用火工夫,水要用山泉,小炉木炭最好用榄炭。砂铫煮水至初沸,先将紫砂罐和茶杯淋热,才把福建产乌龙茶叶纳入罐中,粗叶垫罐口,细末垫中层,再以次粗叶装罐面。铫水大沸,即高提砂铫沿茶罐周边注水,切忌直冲壶心,以防冲破“茶胆”,待壶口浮现一层白沫,便用壶盖轻刮,使其随罐而下。再用开水淋罐,既去沫又使茶罐持续升温,凝聚罐中茶叶香味。斟茶入杯时壶嘴要低,目的是使茶汤雅观不起泡,这一程序俗称“高冲低筛”。斟茶时要在几个杯来回斟注,点滴不剩,让茶色、香味均匀,俗谓“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于是,在一片“请请请”声中,主客各端一杯,举到唇边先闻茶香,然后一啜而尽。初入口时略带苦涩,片刻便香溢齿颊,回味无穷。如果客人多,则主人第一巡(俗称“头过”)不饮。每次以沸水冲茶,都同时淋杯、洗杯,俗谓“烧钟热罐”。连续数次,茶色不浓谓“茶薄”,便须另换茶叶了。近人翁辉东先生较早记录总结工夫茶道,所著《潮州茶经???工夫茶》对工夫茶的品饮有颇为详细的描述。清人俞蚊说:“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梦厂杂著》)后来有些论者便认为工夫茶始于唐代,这一论点并不正确。潮州工夫茶尽管在烹治原理上深得陆羽《茶经》的精髓,但是工夫茶的形成离不开茶史上饮茶的三大革新:条形散茶制作、瀹饮法提倡和紫砂壶出现。条形散茶是明开国之初通过行政命令制作的,《明会典》:(洪武二十四年)诏有司听茶户采进建宁茶,仍禁碾揉为大小龙团。”在此之前,人们都用烹治前须碾末的茶饼。有了条形散茶,才可以改用沸水直接冲泡茶叶(瀹饮)。条形茶更带自然清香,瀹饮法可谓“开千古饮茶之宗”,(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此两者,是形成工夫茶的基础。而明代中后期紫砂壶出现后,潮州工夫茶登上闽南粤东生活舞台的条件遂告成熟。紫砂壶的创始人是16世纪初期江南吴颐山书僮供春,其后高手辈出,时大彬改提梁大壶为小壶,专工制作小壶的是明天启、崇祯年间的惠孟臣,他的名字见于清初吴骞《阳羡名陶录》。因为“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砥,汤力茗香,俾得团结氤氲”(周高起《阳羡名壶录》),故潮州工夫茶具少不了它。工夫茶罐在很长一段时期都使用孟臣罐(部分是当地枫溪仿制),1975年广东陆丰县明黄廷霖墓中曾出土一件惠孟臣手制紫砂壶,证实明朝末年紫砂壶已在岭南传播。明末清初,潮州与苏州间频繁的商业贸易,使潮商得以将宜兴紫砂壶大量带回潮州作茶具并称之为“苏罐”(蔡鸿生《清代苏州的潮州商人》)。结合前面所引陈恭尹《茶灶》诗,我们可以说,潮州工夫茶肇始于明末清初时期。工夫茶一词原来是形容武夷岩茶的制作工夫,陆延灿《续茶经》引王草堂《茶说》:“独武夷炒而兼焙,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既炒既焙,复捡去其中老叶枝蒂,使之一色。释超全诗云:‘如梅斯馥兰斯馨’,‘心闲手敏工夫细’,形容殆尽矣。”又引《随见录》:“武夷茶在山上者为岩茶……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因此,把潮州人整套冲泡品饮武夷工夫茶叶的精致程式命名为“工夫茶”,也就再合适不过的了。

潮州饮茶的历史记载可追溯到宋代。元丰年间,潮州名士吴复古曾向远在黄州的苏轼寄送茶叶,苏轼在《答吴子野》书中写道:“寄惠建茗数种,皆佳绝。”吴复古如果不尝到茶好,怎敢将茶叶远寄给苏轼,茶一开始便成连结友谊的信物。明朝嘉靖年间潮州知府郭子章在《潮中杂记》说:“潮俗不甚用茶,故茶之佳者不至潮,惟潮阳间有之,亦闽茶之佳者耳。”喜欢饮用福建名茶是事实,但由此说“潮俗不甚用茶”就不恰切。今传的明代潮州戏文五种中就有许多饮茶的记述,如嘉靖四十五年(1566)刻《荔镜记》第19出:“(贴)人客,茶请你。”万历九年(1581)刊刻《荔枝记》第8出:“公曰:原来正是媒姨,老汉失接。小七,端椅坐,讨茶食。”万历年间刊《金花女》附刻《苏六娘》中唱词:“你油盐酱醋须看理,人来客往槟榔茶,”均可说明民间饮茶风气盛行,并已成为一种友好的待客之道,虽然当时工夫茶还只在滥觞时期。当代工夫茶继承了这种在饮茶中叙友情、致和气的文化传统,四人用三杯,三人用二杯,每轮总有一人缺饮,使品茶过程“请饮”连声不断,始终洋溢着祥和谦让气氛。潮州城乡人家院庭多以龙缸种莲花,或搭架栽金银花,花朝月夕,良朋知友相聚,烹水冲茶,面对雅洁茶具和精巧工夫,确有无限情趣。近代爱国诗人丘逢甲在客居潮州时有诗赞美工夫茶曰:“曲院春风啜茗天,竹炉榄炭手亲煎。小砂壶瀹新鹤咀,来试湖山处女泉。”(《潮州春思》)在充满诗情画意的环境中,提壶擎杯,低斟慢酌,既是艺术品饮,又能消散尘寰的烦恼,实在是人生一大享受。

四.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绣花台布

  潮汕抽纱历史悠久,九十多年前,汕头海口对外开放,商业一度繁荣促进了手工业的迅速发展,潮汕人在潮绣的基础上,吸收一些外地花边的优点,逐渐创造出垫绣、幼绣、刁绣、挽窗、对丝等八十多种绣艺针法,形成了别具艺术风格的潮汕抽纱。

    潮安“双凤朝牡丹”绣花台布集中了潮汕抽纱工艺品的精华。它采用中国民间传统的“丹凤朝牡丹”图案,整个画面由604只凤凰,352朵牡丹,以及大量葡萄、花草纹样,由八个层次组成。在做工上,运用传统的垫绣、花窗等38个针法,使用春意盎然的深浅四季绿色绣线绣制,把凤凰的鸣、栖、舞、翔等14种姿态描绘得栩栩如生,把牡丹花刻画得千姿百态,各具娇容。






    潮安“双凤朝牡丹”绣花台布采用进口玻璃纱为原料,透明挺括,清淡雅洁,但是,由于受料幅的限制,必须拼接。生产厂家在拼缝上又独具匠心,采取特种工艺,使拼缝成为衬托立体的装饰花纹,更显得协调、美观 、一致。这种绣花台布由于图案精细,工针复杂,所以绣制此产品必须精选掌握了这门特殊技艺的女工,精心施工,细心保管,每套台布耗用工日多达1540个。销售价近万元港币。

    1980年在西德慕尼黑举行的三十二届国际手工艺品博览会上,潮安《双凤朝牡丹》玻璃丝高档绣花台布荣获金质奖章。

五. 广东省 潮州 湘桥区 潮州手拉朱泥壶

潮州手拉朱泥壶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演化有绪。潮州市枫溪区境内有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池湖贝坵遗址及周边地区陶器的发现,唐宋遗迹。宋代笔架山窑(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便有大量陶器的制作。宋以后,潮州成为陶器生产中心,潮州手拉朱泥壶是潮州陶瓷一奇葩,从清代中期,潮州朱泥壶便独具一格,广泛生产和应用,并代代相传一直延续至今。

潮州手拉朱泥壶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同时也吸收潮州民间艺术之精华,形成富于艺术特色的自家风格。潮州朱泥壶手拉工艺采用手工拉胚成型,是最原始辘轳制陶技法,手拉的朱泥壶用料选用本地陶矿红泥加工而成。其制作过程要经过拉、修、批、上水、上桨、烧等近六十道工序,烧制的成品具有造型精美,线条简练,色泽丰润,光滑度高等特点,技艺单绝。潮州朱泥壶题材广泛,品种多,主题突出,格调高雅,具有精湛的传统工艺特点和实用功能,文化价值。

潮州手拉朱泥壶现有创作队伍星散,随着时代变迁,不少人为生活改弦易辙,造成从艺人才青黄不接,技艺难以为继,从艺人员和作品大量萎缩,一些技艺已处濒危状态。将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将对保护突出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手拉朱泥壶,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具有较大现实意义。

六. 广东省 潮州 饶平县 饶平对虾

饶平对虾,现有长毛、东风、墨吉三种。特点是虾体大,虾壳薄,肉质丰腴,味甜带香,新鲜可口,营养丰富,为海味之珍品。现海山、柘林、大埕、所城、黄冈、汫洲、钱东等地均有养殖。

特点:潮汕菜使用的虾类中,草虾可以说是最常用的一种。草虾是渔民在咸淡水交界处养殖的一种虾类,产地主要在饶平的汫洲及南澳一带沿海,生长期在每年农历4-10月之间,过了10月天气太冷,草虾便不能生长。

草虾呈绿色,和九节虾、沙虾相比,草虾口感差、较粗糙、甜味也较差,但其体型适中,价钱也相对较低。潮菜中经常用它作虾生、打虾胶、盐焗或加蒜茸清蒸等之用。

七.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赤凤红梅

品种来源:1994年从潮安县赤凤镇峙溪村竹梅实生群体中选出的优株

特征特性:树姿较开张,树势中等偏旺,成枝力较强,枝条较密,短果枝占41%,中果枝37%,叶片较大,花量大,完全花比率高。果实卵圆形,大小较整齐,单果重20.8克,果实可食率91.3%,果皮黄绿色,阳面有红晕,果肉细脆,风味酸,无苦涩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7%,总酸5.64%,总糖1.18%,维生素C 18.7毫克/100克,不溶性膳食纤维1.26%。

产量表现:种植后第3年开始结果,平均株产2.0公斤,第4年平均株产4.7公斤,第5年平均株产7.6公斤,折亩产250.8公斤。盛产期平均株产36.6公斤,折亩产1207.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⑴选砧。选择本砧或本地种实生梅作嫁接砧木;⑵建园。选择坡度25o以下的丘陵地、山地建园;⑶定植。株行距4米×5米,种植沟、穴的面宽1米,底宽0.8米,深0.6米~0.8米。并配植适当比例桃梅、白梅、竹梅作授粉树;⑷基肥。每穴施绿肥20公斤~30公斤,腐熟鸡粪或猪牛粪10公斤~15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石灰粉1公斤作基肥;⑸整形、修剪。幼年树在主干上选留3条主枝,主枝留45厘米短截,再选留2~3条副主枝,培养自然开心形树冠。成年结果树分夏季和冬季修剪。夏剪及时剪除树冠上部直立或徒长枝,对荫蔽果园中的成年结果树进行“开天窗”,回缩交叉枝,疏除过密枝。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赤凤红梅为无性系果梅品种。在粤东地区种植4月中旬成熟。早结、丰产稳产。果实卵圆形、中等大,可食率高,果肉细脆,品质优良,适合加工。适宜在粤东沿海山区种植。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八.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枫溪彩瓷

枫溪是继承宋代潮州笔架山折窑村瓷器发展起来的重要产瓷区,产瓷种类繁多,其日用陶瓷造型优美、素洁清新;艺术瓷塑工艺精巧,善于发挥当地瓷土洁白纯净、质细轻莹的特点,塑造的古代仕女形象千姿百态,俊秀窕窈;捏塑而成的瓷花瓣薄如纸,芯细如丝;动物瓷塑大胆夸张变形,线条优美,妙趣如生;驰名中外的通花瓷器,在未干燥的瓷坯上镂刻二至三层通花网孔,再经上釉烧制而玲珑剔透,珍奇精美,可谓岭南一绝。

九.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甘筒粿

传统潮汕小吃甘筒粿即是马铃薯粿,因为马铃薯在潮州话中称为甘筒。这一传统潮汕小吃最早出自潮州彩塘一带地区,因为那里盛产马铃薯甘筒粿色泽美观、口味鲜美,是一款潮汕人喜爱的传统小吃,蒸熟之后,将略煎至酥硬,口感更佳。

潮汕小吃甘筒粿的粿皮是用雪粉制成,因而甘筒粿具有晶莹剔透的特点,在透明的粿皮下可看到小块的马铃薯、炸熟的去皮花生仁还有鲜艳的红萝卜粒,吃进嘴里还有诱人的五香粉的香味,既好看双好吃,既养胃又养眼。甘筒粿馅的制法是先将马铃薯去皮切小块,上蒸笼蒸熟,然后炒锅洗净下油,倒入蒸熟的马铃薯小块,炸熟的去皮花生仁,少量焯熟的红萝卜粒,调入适量的五香粉、味精、精盐,勾芡,炒匀盛起待用。甘筒粿皮的制法是先取少量优质雪粉,冲入开水,搅拌成粉浆,再倒入其余小雪粉中,搓揉均匀成粉团(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粉团生硬粒),用粉团做皮包上馅料,再用木粿印印出一个个的粿,甘筒粿蒸熟后,要吃之前还要略煎,主要原因是因为它的皮是用生粉作原料,蒸熟后吃起来比较软韧,放凉之后粿皮会变硬,口感不好,故将其略煎至酥硬,呈金黄,便可避免这一不足之处。

十. 广东省 潮州 饶平县 炸油角

炸油角是潮州一种算是家常的小食,属于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登场的一种,潮州人包油角的过程其实有点像包饺子,都是把馅放在一小块圆的油角皮上,再把皮两边一合,像包饺子一样捏出好看的花边,有人说因为它的形状像"荷包",亦即钱包,取其钱包饱胀的好兆头。

炸油角是最大的工程,包油角起码得花两天时间,还要发动自己的好朋友过来帮忙,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去你家,几个大人围坐一圈,手中不停地把面皮“捏折折”,偶尔有个小孩包了一个奇形怪状的或象猪或象孙悟空的,举起来:“你们看我包的这个”,大人小孩都笑作一团。

记忆中炸油角的时候是最神圣的时候,我们家掌勺的是外婆,外婆会说,“小孩都出去,厨房门关起来”。听说小孩在场若讲错话,油角就会漏馅,每个油角都粘上一点烧焦的馅,那就真的“砸锅”了。小孩子都坐在门外等,等着大人把一两个卖相不好的油角拿出来,城里人都知道要吃新鲜出炉的,可是那些金黄酥脆的油角却一个都不准动,高高地搁起来,等到春节吃的时候已经硬梆梆的了。在已经很少见到炸油角了,感觉也不是很喜欢吃,只是那种珍贵的回忆却是一直藏在心中。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