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阿克苏市天山特产 阿克苏市特产介绍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阿克苏市天山特产 阿克苏市特产介绍大全更新时间:2024-04-04 20:39:58

一. 新疆 阿克苏 沙雅县 一杆旗抓饭

一杆旗抓饭

在沙雅县和周边县市大家都可以听到这样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沙雅一杆旗,抓饭亚克西"。凡是吃过沙雅一杆旗抓饭的人,没有不翘起大拇指的,大家都说沙雅宾馆的抓饭很好吃,“一杆旗”牌沙雅抓饭是沙雅宾馆于1998年正式从事全面研究和探索,1999年申请注册的品牌餐饮,通过打造企业文化推出一杆旗抓饭系列产品,实行加盟连锁经营模式,一杆旗抓饭连锁店每到一处都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不仅提升了当地民族快餐的消费档次,改变了传统消费的观念,更重要的是加快了中式民族美食快餐文化的健康发展。一杆旗抓饭独特的风味、加盟连锁模式及对社会的承诺,使一杆旗抓饭在短短几年,成功迅速地发展到全疆各大中小城市,并站稳脚根,其连锁规模、连锁影响、连锁布局等方面,在新疆抓饭行业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沙雅一杆旗,抓饭亚克西"作为一杆旗抓饭中心宣传标语,这不仅让更多的人知晓一杆旗抓饭,同时在全疆范围内极大地提升了沙雅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至今,一杆旗抓饭加盟连锁店共28家,从业人数已达200余人,从沙雅县派出的抓饭制作师傅和徒弟40多人,专门从事抓饭保障职能人员就达20余人。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疆电视台、新疆经济报、新疆日报等知名媒体,多次对一杆旗抓饭做了详细的宣传报道。沙雅宾馆新推出的一杆旗抓饭系列产品加快了阿克苏地区中式民族美食快餐文化的健康发展。

二. 甘肃省 酒泉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硬皮网纹甜瓜

特征特性:本品种为目前世界最优秀杂交一代甜瓜种,植株强壮,高抗瓜类病害。蔓和叶片中等大小,子,孙蔓均可结瓜,座果力强,单株座果3个以上,结瓜整齐,产量丰稳,果皮多网纹,果肉厚,汁多,含糖15度以上,脆松爽口,味甘美,品质绝伦,单果重1.5公斤,耐贮运

栽培要点:适宜温室大棚及露地春季栽培,密度1800-2400株/亩,双蔓整枝,一般亩产4000公斤以上

种子质量:纯度:98%、净度98%、发芽率:95%、水份:8%注意事项:(1)本品种为杂交种,不可再留作种用;(2)因地制宜栽培,以获最佳收益;(3)因气候、土壤和栽培管理不当等因素造成减产,恕不负经济责任

( 酒泉)

三. 新疆 阿克苏 库车 库车小白杏

库车小白杏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库车小白杏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库车有杏乡之称、品种有23种之多其中以小白杏为杏中之冠,全县种植小白杏五万多亩,年产一万五千多吨。    新鲜小白杏可晒制成杏干、杏脯,品种分为黑、黄、包仁三大类。《龟兹风》提供( 库车)

库车县被誉为“中国白杏之乡”,地产杏子的品种不下几十种,有银杏、大扁杏、黄油杏、辣椒杏……而最有名当数小白杏。关于库车杏最早的栽培历史已经无从考证,但在《大唐西域记》里有过这样的记载:“屈支(龟兹,今库车一带)国东西千余里,南北六百余里有葡萄、石榴、梨、李、桃、杏……”

每年的六月,随着第一颗熟透的杏子“吧嗒”一声掉落在地上,库车的杏熟季节就到了。不管是黄澄澄、甜滋滋的杏熟季节,还是绿莹莹、酸溜溜的青杏时节,那怕是坐在火红的石榴树下,库车人都叫它“杏园子”,这与库车久负盛名的“白杏之乡”有关。

库车的“杏园子”不同于内地的“农家乐”,不是以撮麻喝酒吃农家菜为主,而是唱歌跳舞吃手抓肉的好去处,可谓民俗风情大会餐。记者一行穿过县城边上的乌恰巴扎,掠过道路两旁的新疆杨,直朝“杏园子”走去。“园里杏花红灿灿,可别当成花儿看;人家情人对你笑,千万不能把她恋……”歌声随风飘了过来,催着脚下的步子不断加快。进了“杏园子”,是一条拱形的葡萄长廊。阳光穿过绿叶照在枝头上橙黄透亮的杏子,空气中散发出一股让人直流口水的甜美清香。只有透过串串葡萄和藤蔓的缝隙,才能看到大片的果园里不仅有绿叶闪银光的杏树,还有毛茸茸的木瓜……

白杏赛蜜糖

园子的主人正在将树上颗颗熟透了的杏子摘下,放进篮子里。见有人来,跳了下来,热情地招呼我们品尝这芳香。“吃吧!这是阿克其米西,甜得很!一下子能从牙齿甜到腰子上去呢!”主人精选了一捧上好的小白杏递过来。他说的“阿克其米西”就是著名的库车小白杏。果然,色泽浅黄透亮、外表光滑无毛的小白杏吃到嘴里细腻无渣,绵甜清爽,馥郁芬芳,让你不由得吃了一颗还想再吃下一颗,真不愧“库车白杏赛蜜糖”的美誉。

小白杏,是库车六十多个杏子品种中最出名的。它的维吾尔名称是“阿克其米西”,意为“白色蜂蜜”。这个季节去,正是瓜果成熟的时候,可以一饱口福。

地域范围

库车,古称龟兹,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东方艺术瑰宝——龟兹文化的发祥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西部,阿克苏地区东部,天山中段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东与轮台县交界,南与沙雅县相连,西与拜城县接壤,北部与和静县毗邻。库车小白杏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乌恰镇、依西哈拉镇、玉其吾斯塘乡、阿拉哈格镇、齐满镇、哈尼喀塔木乡、墩阔塘镇、牙哈镇、吾尊镇、阿克斯塘乡、塔里木乡、阿格乡管辖范围内的215个村。地理坐标位于:北纬40°46′~42°35′、东经82°35′~84°17′之间,保护范围面积160000亩,年产量1568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果面光洁,呈黄白色或浅橙色,果肉厚、肉细、汁液多、纤维少,含糖量高,清香蜜甜。果仁丰满、微甜、脆香。浅咬一小口小白杏,用舌尖轻轻一品,小白杏的香甜随着舌的味觉满口生香,浓汁滑入肺腑,润泽五脏,美妙情状令人难以释怀。 (2)内在品质指标:库车小白杏可溶性固形物可达21.5-25.4%,且富含矿物质,其中钾含量高达445-483(mg/100g)。同时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如还原性维生素C的含量在5.5-7.3(mg/100g)之间,维生素B1含量在0.007-0.015 mg/100g)之间,维生素B2的含量在0.035-0.051 mg/100g)之间。 (3)安全要求:库车小白杏生产种植符合《无公害食品 杏》(NY 5240-2004)标准。

四. 新疆 乌鲁木齐 天山区 新疆热瓦甫

是维吾尔、塔吉克和乌孜别克族人喜爱的弹拨弦乐,有四种类型,比较普及。木制琴身,音箱呈半球状,用羊皮、马皮或蟒皮蒙面,琴颈细长,顶部弯曲,颈与音箱相接处两侧各有一个羊角形饰物,音箱造型像一个公羊头,保留着游牧生活的痕迹,早期的热瓦甫有三根弦,以后发展到四五根弦。其右侧的主奏弦是双弦,一根是肠弦,其余都是钢弦。琴身四周用黑白对比之色绘有巴旦木及几何图案,油漆成古铜色,古色古香,光亮照人。其它还有艾杰克、萨塔尔等。

五. 新疆 阿克苏 沙雅县 沙雅小刀

沙雅小刀

沙雅小刀有着千年历史。自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塔石罕老人对沙雅小刀进行改革至今,也已历时数十年了。

一直以来,沙雅小刀都保持着纯手工制作的风格,一把沙雅小刀的成型需要上百道工序,一名娴熟的手工艺人一天最多打制两把。从品质上说,沙雅的小刀一点不比英吉沙小刀差,但是在2002年以前,它却几乎不为外地人所知。

沙雅小刀在包装和宣传下,开始抛头露面。沙雅小刀是维吾尔族的手工艺制品,具有浓厚的维吾尔族数百年的风情。其柄以红黄白等多色铜,银为基料,镶嵌鹿角、牛骨、贝壳、宝石及五彩石料,拼制成绚丽多彩的精美图案。经细心打磨、光滑细润,灼灼生辉,霞光如射。由于全都制造程序皆用手工,新产小刀似各异,皆不雷同。一把好的小刀剃须修胡,剔肉刮骨,游刃自如,为日常生活之必备工具,又是美化生活的工艺珍品,常传承数代,成为传世家宝。沙雅小刀又称“塔石罕宝石刀”有小如榆叶者,小巧玲珑,光彩剔透、精美别致,趣味无穷。大者如羊角,庄严肃穆,冷气逼人、威严杀气,睹者照寒。但最多的就是如桃叶、似柳絮,长约4—6公分的,它集民间实用与庭室摆设及收藏为一体,流行最广,畅销不衰。目前已注册商标的沙雅小刀有“一杆旗牌”沙雅小刀。

六. 新疆 阿克苏 温宿县 温宿大米

温宿大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温宿盛产大米,其香稻历史源远流长,素有南疆“稻乡”之美誉。在历史上,温宿种植的香稻“纯系贡品”,且“庶民不得尝”,其香气纯正、浓郁,有“一地开花香满坡,一家做饭四邻香”的赞誉。

中国作为水稻生产的故乡,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稻”字的痕迹,而在汉代已将其种植传入西域。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60年西汉宣帝神爵二年,统治西域诸国的匈奴日逐王先贤掸附汉朝,役属于匈奴的姑墨国亦随之归附汉朝。又记载公元前39年西汉元帝永光五年右部后曲候屯田姑墨,说明西汉时姑墨等国归附汉朝后,已有屯工在温宿(原地名阿克苏)从事种植业。

以后的“晋书”、“北史”、“隋书”等西域传中均有“姑墨有稻、粟、菽麦”的记载。唐初,玄奘赴印度求学,路经姑墨(时称跋逯迦国),也看到有水稻种植,他在《大唐西域记》中说:“姑墨国宜糜、麦、有粳稻”,到了清朝,水稻种植更为普遍,林则徐遣戌新疆,赴南疆阿克苏(今温宿)勘田,记述当地维吾尔群众生活习俗说:“稻粱蔬果成抓饭”。

《新唐书•西域传》记述姑墨、温宿“风俗文字与龟兹同”、“地宜麻、麦、梗、稻”。温宿稻屯始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屯兵15名,由游击、把总管理,种植水稻150亩,以其米质优良而声名远扬。

清代有关阿克苏稻屯记载甚详,“始建于清代乾隆27年(1762年)屯兵皆来自关内陕西甘肃名绿营提标”,说明清代已有专一种稻之“军垦农场”雏形,亦是清朝南疆片唯一的稻屯。至于阿克苏大米品质,流传民谣“阿克苏的大米好,天天吃抓饭”是很好的说明。“米产阿克苏者良,粒长色白,味甘而糯,精凿于东南杭米之上”,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编修的《温宿县乡土志》载:温宿大米“较各城所产米质量最佳”。“阿克苏泉甘气和,果谷丰登,牲畜繁昌,春夏之季稻穗吐香,杨柳垂荫风景如画,为新疆省省米最良之地,物产有米、麦、黍等,其中的白米最为有名。”《新疆史地大纲》载“阿克苏及玛纳斯两处兼有水田,利于种稻白米之佳比于江南,尤为全省特色”,“颗粒白净肥硕如同皖省,糯米亦有但产量不高,价均较内地廉”。

历史上温宿种植的香稻,则是水稻中的精品,亦是进奉朝廷的贡品。据史料记载,盛唐时期温宿便开始种植水稻,清朝时温宿的香稻即进贡朝廷,但在民国期间失传。196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专家丁颖曾来阿寻觅香稻踪迹未果,至于阿克苏香稻是否真有其品种还是因特定环境所造成,即目前流行的两种说法,一说是基因型,现已分离为现存农家品种群体,另一说是环境型,此说认为香稻即现存黑白芒稻种,只是种植在温宿县托乎拉乡托乎拉村附近才有更浓郁的香味,据当地老农说过去的贡米就出在这里。在米质鉴定会上,该地之米的确比别地种植黑白芒更显清香。据多方了解,该地以前种稻全仰泉水灌溉,而泉水温度甚高。据当地老人回忆,他们小时候(三十年代)常到水渠洗澡,那时水温很烫,像洗脸水,现在没有什么温度了,可以认为香稻就出在这特定的水土条件,后因条件变迁香稻不复存在。

香稻之所以有香气,主要在于它的种子和叶片中含有一种挥发性的有机物质“古马林”,这种有机物的形成与湿热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在水稻0现这种变异,是经过人们长期选育才发展而成的。据此理论在百年前托乎拉乡托乎拉村有较高温度的泉水灌溉而出产香稻是合乎情理的,后来泉水温度降低改变了湿热的气候条件,香稻失传也不足为怪了。

1984年,温宿县水稻原种场为恢复失传已久的香稻生产,从湖南引进“涟香1号”获得成功,1986年又培育出糯香稻,自此, 温宿香稻带着醇正的香味,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为千家万户餐桌上的美食,“一地开花香满坡,一家做饭四邻香”的赞誉百年之后又回到了温宿。

90年代以来,温宿县对水稻品种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更新,将原来的水稻品种全都更换为产量高、品质好、口感鲜、市场价格高、销售畅的“秋田小町”、“越光”、“香米”等优质品种,每年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总产量达8万吨,1998年被命名为“中国大米之乡”。

近 些年,温宿优质大米更是声誉鹊起,“昆托”牌系列优质米产品,成为新疆农产品中的名牌绿色食品,并且是新疆唯一获得国家权威部门颁发的《有机转换产品认证证书》的大米。温宿县凭借“昆托”系列大米米色洁白透明、米粒整齐无杂,米饭清香柔软,无污染等优势挤进北京、上海、深圳等30多个大中城市和700多家商场、超市,产品供不应求,年销售量已经突破6万吨。

七. 新疆 阿克苏 沙雅县 沙雅县挂面

沙雅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阿克苏地区东偏南。属暖温带沙漠边缘气候区,北受拜城、库车等邻县荒漠沙地的影响及南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影响极大,县内长年日照充足,热量充沛,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常年主风向为北风或东北风。常年平均日照3031.2小时,7月份最长达308.3小时,日平均9.9小时。2013年种植小麦22.45万亩,单产461.3公斤,总产量10.97万吨。

产品特性:挂面以绿色食品小麦基地生产的高筋小麦为主要原料,种植过程中的农药、化肥严格按照国家绿色产品标准实施,无公害,无污染。面粉以当年生产小麦加工而成,具有色香浓郁,筋性高,无任何添加剂等特点。

八. 新疆 阿克苏 温宿县 温宿红

农业产业化的浪潮如今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广袤的乡村大地,它在给农民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有可能造成一些事实上的遗憾。比如,一些传统的优良作物品种,在被排斥在规模化推广范围之外以后,有可能在不为人知的山野静静消逝——如同很多口耳相传的故事与诗歌,如今,我们只能回忆那些曾经存在的吉光片羽。

距离温宿城区6公里,阿温公路的中段,这样的故事正在发生。

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院落,就座落在阿温公路旁边,与公路距离20米。院子里,像大多数的南疆维吾尔族农家大院一样,有果园、葡萄架、小毛驴、拖拉机。男主人憨厚淳朴,言语间透出风趣;女主人勤劳能干,腼腆里不乏热情。

但是,与所有农家大院不同的是,这个院落里有一种独一无二的东西——正房前,那看似普普通通的葡萄,正是一种面临消逝命运的稀世品种。这种葡萄,温宿县园艺站把它命名为“温宿红”。现有的资料表明,这种葡萄原先仅仅分布在温宿。目前,除了温宿县园艺站存有部分之外,只有这座普通的农家大院里尚有孑遗。

男主人名叫吐尔逊·买木提孜。他说,“温宿红”只有1.4亩。

野史·正史

吐尔逊·买木提孜今年59岁,他所在的村子是托乎拉乡库如力村六组。在他的口中,除了觉得自家的葡萄特别脆甜之外,并不觉得“温宿红”有什么特异之处。唯一让他感到有点惊讶的是,最近五六年,在他走过的所有葡萄园里,他都很少发现跟自家院子里一样的葡萄品种。

他种这些葡萄有18年了。他说,园子里的这些葡萄原先是他爷爷种的,他小的时候,有些人家的院子里种得有这种葡萄,不过不太多,一般就是四五棵。后来,种这种葡萄的人就越来越少了,周围村子里他也没见过,这个村子里就他这里有。

这些描述从一个侧面说明,“温宿红”应该是具有百年、数百年或者上千年历史的一种土生葡萄品种。或许,穿越汉唐时代的烽烟,以“温宿红”为原料酿造的葡萄美酒,曾经出现在西域各国君王的玉杯中,或者是汉唐戍边将士庆功时的金爵里。“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葡萄美酒可能正是出自“温宿红”。

温宿县委宣传部的同志说,根据他们手头掌握的资料,“温宿红”除了这里,在全县基本绝迹。为了保护这一品种,温宿县园艺站存有标本,并且已经开始向外推广这一品种。

而在一本残旧的温宿民间故事集里,我们发现了一则关于“红玉葡萄”的传说,是这样的:

西汉年间,姑墨(注:即今温宿)国王身边有位善于打猎的仆人伯克里,十四岁那年就被征召跟随君王年少的九个王子、一个公主练习马术、射箭和打猎。天长日久,伯克里赢得了君王唯一的宝贝女儿那孜古丽公主的爱恋。不久,国王得知两人的恋情,大为震怒,强行将伯克里抓捕入狱,并且准备将那孜古丽公主尽快嫁人。

但是,坚贞不屈的那孜古丽公主伤心欲绝,宁死不另嫁。为了让公主断绝与伯克里之间的爱恋,国王下了命令,在王宫的白玉葡萄园里,伯克里被秘密处死,血染葡萄架。公主得知后,在葡萄架下安放了自己的床,每天用眼泪浇灌犹如白玉石一样的葡萄,十年过后,白玉葡萄园所产的葡萄,皮渐渐变成了鲜红色,果肉白中透着淡淡的黄色,内有两枚小小的果核,恰似两人跪地而坐葡萄中,葡萄香气扑鼻,吃在口中甜脆无比。

那孜古丽公主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俩的坚贞爱情,偷偷地从王宫葡萄园里移栽出了那株被公主的眼泪浇灌的葡萄藤。一时间,姑墨“红玉葡萄”名扬西域三十六国……。

这则传说,疑似“温宿红”之起源,或称野史。

而在温宿县园艺站有关资料里,对“温宿红”是这样描述的:温宿红,欧亚种,是当地农户庭院葡萄中选育出的一个晚熟葡萄品种,其亲本组合不详……,果粒圆形,平均粒重9克,果粒大小整齐一致,果皮粉红色或深红色,果肉硬脆味甜,在新疆温宿地区4月5日萌芽,5月29日开花,8月中旬果实上色,10月中旬果实完全成熟,从萌芽到果实成熟约需160天左右,晚熟品种。丰产性好。耐贮藏运输,在-1℃条件下可贮存到第二年4月份……

这段描述,虽不如野史传说那样动人,但是却有着科学的理性,可称正史。

红提·温宿红

就果肉品质而言,“温宿红”与当今风靡世界的“红提”完全有一拼。甚至就多数品尝者的的观点来看,“温宿红”的口感应远胜于“红提”。但是,如今的现实是“红提”的名气远大于“温宿红”,两者之距犹如天壤。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前者产量更高、适应性更强、规模化种植技术与模式更加成熟,从而能够保证种植者能在相同的投入情况下获得更大的产出。这些因素,注定了“红提”与“温宿红”有着不同的命运。

实际上,这正是一些作物品种得到推广、而另外一些作物品种只能消失的原因之一。假设植物有知,那么那些正在面临消逝的品种,也许正在诅咒人类社会的偏见和功利——正如王小波在小说《白银时代》中所揭示的主题那样,植物们也会认为,世界的同质化正在抹杀个性,这对它们的生活而言也是一场灾难……

抛开这些复杂的话题不谈,现在让我们看看“温宿红”与“红提”的不同。

我们来到这里,正当金秋十月,如上所言:“10月中旬果实完全成熟”。热情的吐尔逊·买木提孜搬来高凳,剪下了最红的一串递给我们。

一掬清水里,清洗过的“温宿红”颗颗如珠玉,在正午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夺目。取出细看,每颗葡萄大小均匀,颗粒饱满,果皮从粉红到深红过渡自然,在阳光的直射下呈现出半透明的色泽,令人垂涎。

放入口中,轻轻一咬,薄薄的皮质便即绽开,散发出一股扑鼻的果香;慢慢咀嚼,脆甜的果肉在齿间经久徘徊,能够让人充分领略到新鲜水果里那种阳光的味道,正所谓齿颊留芳。奇妙的是,果肉的硬脆与糯软似乎在这里形成了完美的统一,在尖牙利齿的轻易切割下,细心的人能够感觉到,果肉没有像别的葡萄那样成为迅速成为鲜甜的葡萄汁,依旧是彼此独立的一片片的个体。这种硬脆与糯软相统一的个性,正是“温宿红”独立于葡萄之林的品质之一。

当然,当一片片果肉与果皮最终消逝在齿间,它也会如同别的葡萄那样成为鲜甜的葡萄汁。但是请注意,除了两枚小小的果核,你的口中不会留下一点果渣。包括果皮在内,都已经融化成了鲜甜的葡萄汁——有经验的美食家都知道,食后是否留渣,正是区分新鲜果品肉质是否纯粹、品质是否优良的极为重要的特征。

由以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至少在我们目力可及的范围内,“温宿红”的品质不低于任何一种葡萄,包括“红提”在内。

但是,“温宿红”葡萄的衰亡依旧是事实。这种并非自身原因而导致的衰亡,令人深感惋惜。

90后的生活

在爷爷过世后,吐尔逊·买木提孜开始独立管理家中的葡萄园。他说,这种葡萄,原先在村子里种的就不多。1988年以前还经常能看到,1989年搞起家庭联产承包制后,村子里的人都改种水稻,院子里的葡萄品种也换成了产量更高,更能抗病虫害的品种。

吐尔逊·买木提孜现在已经知道这个品种很稀少,需要好好保护。这个村子传统是种水稻的,对吐尔逊·买木提孜来说,他现在最发愁的是水太多了,土地太湿。原先这里水稻种得少,基本上是沙土地,很适合种葡萄。但是经过多年的改造,土壤状况现在变化很大。由于土地太湿,吐尔逊·买木提孜这1.4亩葡萄园一年只能产3吨左右。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随着株数的不断缩减,如今的“温宿红”只能偏处一隅,深藏民间人未识,成为吐尔逊·买木提孜家中一道不为人知的风景。吐尔逊·买木提孜说,种这个葡萄很麻烦,它比较娇气,雨水多了不座果,地太湿了容易烂根,两三天就需要开开沟翻晒土地,并且添加干土;要结出好葡萄,还有很多技术活,村里的人都不会,所以慢慢地就没人种了。

每公斤售价两到三元,这1.4亩葡萄园每年给吐尔逊·买木提孜带来4000多元的净收入。他说,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葡萄,只是觉得很好吃。他在巴扎上卖葡萄的时候,也是别人先尝着好吃了才买。

十八年就这样过去了。所幸的是,由于吐尔逊·买木提孜的辛勤劳动,这1.4亩的“温宿红”终于在这里存活和繁衍,而且成为受到园艺部门特殊保护的品种。近两年,村子周边包括县城的人们渐渐知道了这里的“温宿红”。每年十月初,吐尔逊·买木提孜的“温宿红”就开始上士。我们到这里的那一天是10月12日,正是肉孜节前一天,吐尔逊·买木提孜说,肉孜节一过,他这里的葡萄就全部卖光了。

……,正当初秋时节,明亮温暖的阳光一如千百年来一样照耀着大地。关于“温宿红”的前世今生,我们已经没有太多的信息。但是那些与它有关的人们的生活,依旧应该在我们的视线之内。如果我们用心灵去体察,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那些故事都将带给我们一次感动和思索。

九. 新疆 阿克苏 温宿县 冰糖心苹果

温宿在维吾尔语里意为“多水”,素有“塞外江南”之美称,这里降雨稀少,气候干燥,但密布水系,水流量丰富,滋养着肥美的绿洲;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130~141千卡/C㎡,日照2855~2967小时,无霜期长达205~219天,年均气温7℃—8℃,冬季寒冷、果品生长期病虫害发生极少,而且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以及采用无污染的冰川雪融河流——柯柯牙河浇灌、沙性土壤栽培等特性,使苹果的果核部糖分堆积成透明状,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冰糖心”苹果,而控制冰糖心好坏的最后一道工序则是阿克苏地区10月上旬的霜冻期,所以阿克苏“冰糖心”苹果生产的地域性极强,品味纯正的果品年产量只有5000吨。

果品特点:

果皮光滑、无公害

阿克苏属暖温带乾旱型气候.年均气温7℃—8℃,降雨量较小,但水流量丰富,因阿克苏地区冬季寒冷、气温较低,果品生长期 病虫害发生极少,再加上

干旱少雨,霉菌不易生成,减少了病虫害、霉菌和农药对果面的侵蚀机会。因此,阿克苏红富士苹果果 面光滑细腻、色泽光亮自然。

独一无二的“糖心”

因阿克苏高海拔区域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土壤肥沃,使苹果 含糖量高,糖度在18度左右口味特别甜; 阿克苏苹果都采用冰川雪水浇灌、沙性土壤栽培等特性,使苹果的果核部分糖分堆积成透明状,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糖心”红富士苹果。

水分足,果肉脆

阿克苏苹果除了由于独特地理环境导致水份足,口感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阿克苏苹果采摘时间严格控制在每年的10月25日之后,而内地苹果由于气温过高而采摘时间都在8-9月,阿克苏苹果的生长期得到充分延长,并在低温状态下采摘,从而水分特别足。

十. 新疆 阿克苏 阿克苏市 阿克苏红枣

阿克苏红枣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阿克苏红枣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阿克苏市七个乡镇、农场;温宿县十四个乡镇、农林场;农一师七个团处;乌什县的阿热力乡;阿瓦提县十个乡镇、农场;柯坪县五个乡镇;库车县十三个乡镇、农场;沙雅县九个乡镇、农场;新和县八个乡镇、农场

特定品质

阿克苏红枣位于新疆西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的西北部。因为生长周围环境为“白金水果“生长优生区。所有阿克苏红枣又称为“白金玉枣”阿克苏的红枣----”白金玉枣“个大、皮薄、肉厚、质地较密、味甜汁多、色泽鲜亮、含糖量高、格外甘甜。阿克苏地区日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气候干燥,不适于病虫害生长,又是天山纯净雪水灌溉,红枣无农药残留、无污染,造就了阿克苏红枣绿色、有机、健康、营养的品质。

阿克苏红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行政公署《关于对阿克苏红枣地理标志产品地域保护范围划定的请示》(阿行署发〔2007〕175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的阿克苏市、阿拉尔市、库车县、新和县、沙雅县、温宿县、阿瓦提县、坷平县等8个县市现辖行政区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