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汉中勉县什么特产好吃 陕西汉中市勉县小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汉中勉县什么特产好吃 陕西汉中市勉县小吃更新时间:2024-01-12 09:09:19

一. 陕西省 汉中 宁强县 宁强柿饼

宁强柿饼是以秦巴山区优质牛心柿为原料加工而成,有清热、润肺、止渴之功效。红亮始饴,口感绵软甜糯,营养丰富,老少皆宜。(转自宁强政府网)

二. 陕西省 汉中 略阳县 略阳鸡

略阳鸡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属肉用型品种。主产于陕西省略阳、勉县等地。在陕西省秦岭以南的宁强、城固、洋县、西乡等地的山区和丘陵区均有分布。该鸡种以体大、肉多、肉好和乌皮而著称,当地群众还惯用乌皮鸡与中草药炖食滋补身体。在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出土的东汉至南宋时期的陪葬品中,有大量陶鸡器皿。其中有雏鸡、成年鸡和带雏母鸡,形态多样,彩陶公鸡羽毛绚丽,体格魁梧。此外,《重刻汉中府志》(1814年)中也有记载,说明略阳鸡已有1900多年历史。

外貌特征:体躯略偏长,胸部较宽,羽毛较松。冠型单冠,少数玫瑰冠,冠黑色、紫红色和红色,肉髯颜色与冠色一致。虹彩栗色、黑色。喙黑色,稍弯曲。公鸡羽色呈黑色、红色、白色;颈羽、鞍羽富有光泽,瑶羽发达,除白羽鸡外,均为黑色。母鸡羽毛颜色复杂,以黑色、麻花、白色为主。尾羽较短。皮肤白色或乌色。胫、趾乌色,少数鸡有胫毛。雏鸡绒羽有黑、麻、白、灰等色,麻花鸡背部绒毛有2-3条黑褐色线条。

品种性能:

①生长速度和产肉性能 平均体重:初生39克;30日龄189克;60日龄公鸡617克,母鸡546克;90日龄公鸡1225克,母鸡1009克;120日龄公鸡1788克,母鸡1375克;150日龄公鸡2402克,母鸡1679克;成年公鸡2800克,母鸡2500克。120日龄公鸡平均半净膛屠宰率85.6%,母鸡82.3%;120日龄公鸡平均全净膛屠宰率80.4%,母鸡77.0%。

②产蛋性能与繁殖性能 母鸡平均开产日龄240天。500日龄平均产蛋73枚,平均蛋重60克。平均蛋壳厚度0.36毫米,平均蛋形指数1.34。蛋壳褐色,少数白色或青色。公鸡平均性成熟期120天。公母鸡配种比例1:(10-12) 。平均种蛋受精率79.3%,平均受精蛋孵化率77.7%。母鸡就巢性很强,每次平均就巢持续期23天。

三. 陕西省 汉中 汉台区 汉中板鸭

鲜活麻鸭为原料烤制而成,色泽黄亮,美味可口。

四. 陕西省 汉中 城固 汉中御贡香米

汉中御贡香米--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五. 陕西省 汉中 汉台区 汉中鸡蛋醪糟

汉中人非常喜爱醪糟。汉中市知名书法家徐永基先生说,不仅过年过节必定要自己做着吃,平时也有做着吃的。特别是在汉中以水稻为主的地区,老百姓都要用一块地专门种糯米,以备做醪糟之用。公社化那时,不能自己种,也要设法兑换一点,至少春节时是非做醪糟不可的,万不得已,用大包谷糁子也要做。妇女临产时,家里必定做醪糟,因为吃鸡蛋醪糟对产妇极富营养。红白喜事,盖房上梁,都要用醪糟招待客人。制作时一样先将酒米蒸至八成熟,一样拌以酒曲,一样晾到温凉时入罐,一样用被子盖起来,冬季须放在火炉旁。不同的酒曲与用量的多少,以及制作过程中的温度,决定了醪糟的酸甜度。总以甜中略带点酸为好。吃时除可打鸡蛋花或荷包蛋外,还有许多独特的方法:一是泡了麻花吃;二是把柿饼撕开,投入醪糟汤,一同煮好了吃;三是将核桃仁切碎。拌猪油,与醪糟一起煮着吃;夏天吃凉水醪糟,一勺子醪糟,加些冷水,喝起来打心里感到凉快,一天的暑气都消除掉了。

醪糟也是一种酒,不过味较淡,一般不会醉人。但若吃得太多,而又是吃那不经加水煮制的醪糟醅子,醉了时会更深沉,更难醒。明人李实在《蜀语》中说:“不去滓酒日醪糟,以熟糯米为之,故不去糟,即古之醪醴、投醪。”《庄子·盗跖》和《后汉书》中都有关于醪糟的记载,可见确实历史久远,秦汉已经有之。

六. 陕西省 汉中 汉台区 汉中棕箱

汉中棕箱是陕西传统名优品,产于陕西南部的汉中地区。系以杉木、松木、樟木等优质木材作里衬,外用精选棕片包裹,最外层用头发丝或染色的棕丝细绳编织而成。

棕片是棕榈科常绿乔木的箨皮,即棕树叶簇的叶柄基部包围树干的红褐色纤维网鞘,也称包干纤维。它是棕树的主产品,纤维丰富,质地坚韧,拉力强,耐磨擦,耐水湿,抗腐性强。汉中地区地处北亚热带,盛产棕片、杉木、樟木。棕箱则用当地棕片,剪去棕板、棕毛,纯用网状棕布片和细棕丝编织于木箱外层的工艺实用晶。其生产工艺经选料、制木箱、捻棕丝绳或头发绳、包裹棕片,再以棕丝绳与发丝编织成各种图案等15道工序制成。其图文可随着顾客选择,以陕南秀丽的山水风光、花鸟虫鱼、英雄人物、书法名句等图案为主,并配以精美的电镀金属包角、包口、箱锁、箱扣、提环等。使产品更坚实耐用、古朴大方、古香古色,富于天然之美。具有防潮、防鼠咬、.防虫蛀等特点。适于贮存衣物、皮毛、丝绸麻布、及书籍文献,不长霉、不生虫、不掉毛、不回潮、不变质、不褪色。汉中棕箱始于清代,盛于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汉中地区传统的民间工艺品,以手工编织生产,是汉中地区诸县农家重要副业。其规格较多,四大规格为一套。大者长达3尺,小者仅及尺余,亦有制成尺寸依次缩小装入一箱内的套箱,风格各异,携带轻便。

新中国成立后,汉中地区各县都建有棕制品厂。汉中棕箱发展为半机械化生产,产品质量大为提高。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扩大生产,使汉中棕箱这一传统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各省市,还出口美国、日本、中东、西欧、港澳等国家与地区。在世界各国“回归大自然”和“反朴归真”的热潮中,汉中棕箱这一天然工艺品,深受外国朋友的欢迎。

七. 陕西省 汉中 城固 城固面皮

相传始于秦汉,它是以大米为原料,经过浸泡,磨成米浆,加水稀调相宜,上特制的笼蒸熟,待冷却后切成细条,具有白、薄、光、嫩、细、柔、韧、香等特点,再辅以豆芽、菠菜、胡箩卜丝,调配入芝麻酱、辣椒酱、大蒜汁、生姜汁、芥末、五香粉、精盐等佐料,拌后红绿相映,黄白互衬,色泽鲜亮,食之爽口,气味芳香,风味独特。面皮吃法很多,除凉食外,还可晾干油炸,雪白透亮,香酥迷人,还有炒、烩等吃法。它早以是人们喜爱的,风味独特的地方名小吃。多被外地人称为“汉中面皮”。是城固人挚爱的美食,当地人称之为“城固料理”。



八. 陕西省 汉中 南郑区 南郑腊肉

南郑腊肉

腊肉,又叫熏肉,是陕南秦巴山区一带的地方,是陕南人请客送礼的传统佳品,相传,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张鲁称汉王,兵败南下走陕南,途经南郑红庙塘时,南郑人用上等腊肉招待过他;又传,清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避难西安,陕南地方官吏曾进贡腊肉御用,慈禧食后,赞不绝口。

陕南秦巴山区人,加工制作腊肉的传统习惯不仅久远,而且普遍。每逢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乘鲜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7~15天后,用棕叶绳索串挂起来,滴干水,进行加工制作。选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或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而成。或挂于烧柴火的灶头顶上,或吊于烧柴火的烤火炉上空,利用烟火慢慢薰干。秦巴山区林茂草丰,几乎家家都烧柴草做饭或取暖,是薰制腊肉的有利条件。即使城里人,虽不杀猪宰羊,但每到冬腊月,也要在那市场上挑那上好的白条肉,或肥或瘦,买上一些,回家如法腌制,薰上几块腊肉,品品腊味。如自家不烧柴火,便托乡下亲友熏上几块。

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功能。陕南腊肉保持了色、香、味、形俱佳的特点,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赞语。

腊肉从鲜肉加工、制作到存放,肉质不变,长期保持香味,还有久放不坏的特点。此肉因系柏枝熏制,故夏季蚊蝇不爬,经三伏而不变质,成为别具一格的地方风味食品,传说西安有名的“樊记腊肉”,就是陕南人传给的技艺。

陕南宰杀的年猪年羊,均供自食,每年旺为淡贮,终年享用。佐餐、下酒、宴客、馈友、逢年过节,都离不开腊肉。因此,一般农家,均以此为家常必备之乡食,遂成乡土美味。特别是深山人家,以家藏腊肉的多寡,来衡量贫富的标志。《汉阴县志》记有:“虽篷室柴门,食必兼肉。”这里说的肉,即指腊肉。

九. 陕西省 汉中 城固 城固生姜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前后也是种姜的时候。

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栽培,须根不发达,食用部分为肥大的根茎块,呈不规则块状,黄褐色或灰白色,有辛辣味。地上茎高60——70 厘米,叶片披针形,排列成两行;穗状花序,花下有绿色的苞,花被橙色,唇瓣紫色散布白点;喜温暖潮湿的环境,需肥量大。清明前后播种,深秋收获。生姜切片 为“干姜”,供药用。

姜原产印度尼西亚,后传人我国,我国周代就有姜的种植,我国的劳动人民早已认识到姜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蔬菜了。汉中盛产生姜,以城固最多。该县种姜历史悠久,自古出名,宋代亦有种姜的记载,明代已闻名全国,其周边的洋县、西乡、南郑、汉台区均有种植。

城固地处汉中盆地中部,由于受北亚热带湿润季风的影响,形成了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温暖湿润气候,灌溉条件好,多为沙质土壤,酸碱度适中,土壤 湿润,土层深厚。城固人利用这些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传统的种姜经验精耕细作,每年生姜种植面积达1.5万亩左右,年产生姜9000万公斤,最高亩产可达 5000公斤,成为全国十大生姜种植县之一。城固生姜以外形美观、皮肉金黄、肉质细嫩、粗壮无筋、纤维细少、辛香浓郁、营养丰富而誉满全国,产品远销京、 津、沪、东北诸省,并出口日本与东南亚等地区。

姜的营养丰富,含有人体需要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糖分。抗坏血酸、胡萝卜素和多种矿物质与挥发性的姜油。姜油中含有姜油酮、姜油酚、姜 醇、姜烯、水芹烯、姜辣素等10多种特殊成份。此外还有天门冬素、甘氨酸、多种氨基酸等。这些成分具有祛寒祛风、抗菌消炎、促进血液循环,还有美容、抗衰 老和益寿延年之功效。

作为膳食调味品的姜,在辣中能大显其能。它不仅风味独特,涤腥增香,而且能收到五脏畅透、暖透全身的效果。日常生活中,无论熬、炖、炒禽兽肉蛋,,或凉拌海鲜、蔬菜,只要撒入少许姜末,味道更加鲜美、可口,还可祛除腥膻杂味。

姜除了调味外,还可加工成盐渍姜、糖渍姜、蜜饯等。姜中提取的姜色素也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干姜、姜叶亦可提取芳香油。芳香油具有特殊香辣味,广泛用于饮料、食品的加工中。

姜能治病,从古至今,我国诸多名医善用姜治病,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治病用姜成“癖”,在他的《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两部著作中都非常推崇姜,极尽治疗之功用。仅《伤寒论》的113个伤寒处方里,就有59个用到姜,最多一方的用姜量达到50克之多。

姜能解毒。《本草纲目》中有记载。是药三分毒,姜是诸多中药中所含毒性成分的克星,我们常见一些中药处方后面有生姜作“引子”,旨在解除某种药物中的有毒成分。

姜治病的功效引起了国外诸多科学家的重视:美国科学家发现姜是防治晕船、晕车、晕飞机等运动疾病的良药,姜亦能治皮肤癌;日本科学家发现,姜粉 中的某些成分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英国科学家发现,姜能极大地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丹麦科学家发现,用生姜制成的血液稀释剂,可以有效防止血液凝 固;荷兰科学家发现姜有抗菌的作用,尤其是抗击消化道沙门菌效果明显。

十. 陕西省 汉中 南郑区 南郑茶叶

南郑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已有梁洲出名茶的记载。改革开放以来,茶叶生产迅速发展,截止1999年底,全县茶 园面积已达到2.96万亩,产量115万公斤,产值1800多万元。先后研制开发出“汉水银梭、“汉水银针”、“黄云翠竹”、南湖炒清”、“蒸青绿茶”、“汉中珠茶”等系列产品。名茶“汉水银梭”先后被评为省优部优产品、中国文化名茶,荣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和’97中国国际茶叶展览会等8项大奖。产品远销日本、美国、加拿大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南湖炒青”荣获1997年第四届中国杨凌农博会“后稷”金像奖。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