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南省株洲市攸县黄丰桥镇特产 湖南株洲攸县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南省株洲市攸县黄丰桥镇特产 湖南株洲攸县土特产更新时间:2024-01-20 13:00:48

一. 湖南省 株洲市 醴陵 醴陵酱板鸭

醴陵酱板鸭是将整只麻仔鸭经腌渍、卤制、烘烤而成的,特点是咸、辣、香、鲜,成品色泽深红,酱香浓郁,滋味悠长,肉干而不韧,用白话说就是有嚼劲而不费牙,是一道佐酒的佳肴。

醴陵酱板鸭,选用的是野生放养的未生蛋和未换毛的一年生仔鸭。将鸭子宰杀褪毛,去除内脏后,从背部剖开洗净,再吊起滴干水分,进行首道工序腌渍。“鸡剖肚皮鸭剖背”,为的是不容易将苦涩的胆汁弄破,也便于保持鸭子腹部的完整。腌渍采用热盐揉搓,盐和鸭子的比例说来奇怪,居然和黄金分割的比例巧合。腌渍时间一般夏季为1天,冬季为3天,春秋季为2天。盐渍到六成的样子,倒缸擦干盐水,加上辣椒粉、五香粉、硝酸钠和秘方中药材等调成的酱卤汁,再腌小半天。鸭子出缸后用两根篾架成十字形撑于鸭子腹中,上石板榨压成板状,晾干水分,这就完成了第二道工序压板。第三道工序就是烘烤。将鸭子反复熏烘至金黄色即可,在烘烤过程中挥发的除了水分还有绝大部分的鸭油,一边烘烤一边淋上剩下的卤汁和辣椒油,这风味便渗入骨髓中去了。临吃时再裁成小块装盘。

鸭子的营养价值很高,属凉性,具有滋润养胃,平肝去火,益气养血,深受人们青睐。酱板鸭可作为休闲小吃,又可作为洒席上的特色菜肴。酱板鸭的美妙在于他们能够根据食客的嗜好,制作出偏甜不辣、微辣、中辣和特辣四种不同的口味;还能够根据原料的细微差别,将酱板鸭制成风味各异的鸭脖子、鸭爪子和鸭架子,还有最为美妙的鸭舌子。

二. 湖南省 株洲市 攸县 大蒜,生姜、白芷

茶陵县有三宝,大蒜,生姜白芷脑。其白芷为全国三大名芷。( 株洲)

三. 湖南省 株洲市 芦淞区 豆腐虾仁

豆腐虾仁是道美味可口的佳肴,味道细腻、鲜嫩。其原料为豆腐500克、猪肉末250克、大虾仁12只、水发香菇20克、青豆5克、绍酒、精盐、酱油、白糖、番茄酱、味精、葱末、水淀粉。

制作方法:

1、将肉末放入碗内,加绍酒、精盐拌和成肉馅。

2、将豆腐切成12块小方块,排放在漏勺中,沥去水。豆油烧至八成热时,将漏勺内豆腐滑入,炸至豆腐外表起软壳、呈金黄色时捞出。

3、每块豆腐中间挖去一部分嫩豆腐(底不能挖穿),然后填满肉馅,再在肉馅上面横嵌一只大虾仁。

4、坐锅点火,放入葱末炸香后,再放入香菇、青豆,锅端离火口,将豆腐排入锅中,再移至旺火上,加绍酒、酱油、白糖、番茄酱、猪肉汤、精盐、味精适量。

烧沸后,盖上锅盖,移小火上烧约6分钟至肉馅熟后,揭去锅盖,再置旺火上,晃动炒锅,收稠汤汁,用水淀粉勾芡,倒入盘中即成。

四. 湖南省 株洲市 醴陵 醴陵花炮

醴陵花炮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醴陵还是花炮祖师李畋的故乡,花炮生产,历史悠久,遍布城乡。醴陵花炮走出了一条由没落到辉煌的创业之路,实现了产品由单一向多元转变,由千百年的传统生产技术向传统技术与现代科技成果相结合转变,由内销为主向出口内销并举转变,花炮产值位居全国主要产区县(市)前茅,并销往80多个国家、地区和全国各地。在′99昆明世博会、′99中国普洱茶叶节、首都国庆50周年及澳门回归等重大焰火晚会上,醴陵烟花大放异彩,以迷人的魅力赢得了世人的由衷赞叹。在两大传统产业发展的同时,服装、建筑、防水建材、印刷包装、化工等产业不断壮大,成为新兴产业群,服装、建材行业年产值分别超过4亿元和10亿元。

五. 湖南省 株洲市 荷塘区 排骨烧马蹄

材料:排骨(半斤)、马蹄(半斤)、蒜头(3瓣)、葱(1棵)、生姜(2片)、香菜(1棵)

调料:油(3汤匙)、盐(1/5汤匙)、酱油(1/2汤匙)、糖(1/6汤匙)、辣椒粉(1/5汤匙)、料酒(1汤匙)

第一步

烧开半锅水,倒入1汤匙料酒,再放入洗净的排骨,焯30秒后捞出沥干水。

第二步

盛1/3锅的清水烧开,倒入飞过水的排骨大火煮20分钟,捞起后沥干水,锅内的汤留着待用。

第三步

拍扁蒜去衣剁蓉,葱洗净切成葱花,生姜切成片。锅中加3汤匙油,爆香葱姜蒜,倒进排骨大火炒1分钟,此时排骨呈微黄色。

第四步

倒入洗好的马蹄,再倒2碗排骨汤进锅,水量以没过排骨为宜,盖上锅盖大火煮5分钟,小火焖20分钟。

第五步

加1/5汤匙盐、1/2汤匙酱油、1/6汤匙糖和1/5汤匙辣椒粉,翻炒排骨马蹄让其入味,装盘后撒上葱花和香菜叶装饰即可。

厨神贴士

1、购买带皮的马蹄时,建议选用外型较大,尖顶较短的马蹄,口感较为爽脆,尖顶较长的马蹄质地会比较粉。

2、马蹄生食过多会使人生虫,食用前要洗干净,最好用开水烫过才吃。

3、在超市可买去过皮的马蹄,建议别切半,整粒放下锅烹调后,马蹄甜美爽脆的口感会更佳。

4、马蹄性寒,因此虚寒者体弱者应避免食用,而有实热、暑湿者适合食用。

六. 湖南省 株洲市 醴陵 年糕

年糕

年糕源于糯米糍粑,又称“糯粢”。糍粑是将糯米磨成细粉,加入白糖,用水揉成米团,再捏成长条或方块、圆块,压入各种辅料,制成年糕应市。民国时期,春节期间制作年糕的作坊有近40家,有八宝、莲蓉、猪油、桂花、玫瑰、枣泥等10多个花色品种。现在增加了火腿、香肠、果脯、海味等新品种。糕色泽玉白,柔软光滑、细腻油润,糯软清香,甜糍醇爽,油炸、火烤、汤煮均可,老少咸宜。春节食之,已成风俗。

七. 湖南省 长沙市 浏阳 湖南腊鱼

鱼体剖割后,用清水漂洗干净,每100公斤鲜鱼用盐8~11公斤进行腌渍,腌6~8天出缸(盆),晒至体表没有水分时,再用微火熏烟6~8小时,熏烟时要控制烟量和温度,并每隔2小时翻动一次,使鱼体充分均匀受到烟熏,以提高鱼品质量。

小吃制作:

熏制腊鱼一般选用鲤鱼、青鱼、草鱼等鲜鱼作为原料、依鲜鱼的大小和剖割方法不同,可分为腊块、腊皮、腊刀鱼三种。一般1.5公斤以上的鲜鱼,砍头去尾除内脏,将鱼肉砍成3.3厘米见方的鱼块,制作成腊块鱼,1.5公斤以下的鲜鱼,从背面剖开成片、肉厚处再打一花刀,便于腌透,然后加工制成腊皮鱼,200克以下个体较小的鲜鱼、通常剖割腹部除去内脏,制成腊刀鱼。

小吃介绍:

湖南腊鱼色泽金黄,具有肉质坚实、咸淡相宜、清香特殊、易于保藏,为湖南人们所喜食的一种传统水产加工品,每到冬季,许多家庭都有熏制腊鱼的习惯。

八. 湖南省 株洲市 醴陵 醴陵烟花

醴陵烟花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醴陵花炮起源最早可上溯至唐代,距离现在已经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以产地醴陵而被概括命名。当地是烟花的发祥地,也是花炮祖师李畋的故乡,被誉为名副其实的“花炮之乡”。

由来

相传唐朝初年,吴楚间瘟疫流行,李畋在其家乡麻石村用竹筒装填火药燃放,利用0时产生的气浪和硝烟驱散瘴气,控制病疫传播,并曾为唐太宗李世民“驱鬼祛邪”。李畋因开火药用于“爆竹”之先河,故被花炮行业尊为祖师爷,称为李畋先师。这个李畋就是湖南醴陵人。后人将炮竹加以改进,以纸筒代替竹筒,变单发为连响,并研制出了五彩斑斓、绚丽多彩的烟花。尔后花炮逐步形成规模宏大的产业,为许多花炮产地带来了滚滚财源,醴陵也因此成为江南富庶之地。

历史

醴陵自古便是中国花炮生产的中心之一,是烟花鞭炮的发源地,。据史料记载,“湖南生产鞭炮始于唐代,发达于宋末及清乾隆年间……湘东之平江、浏阳、醴陵……均为爆竹制造中心地”(民国24年《中国实业志》),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花炮祖师李畋就是醴陵富里镇麻石村人氏。醴陵最早的花炮产区是麻石及邻近的富里、潼塘一带。至清咸丰、同治年间,产区扩展到南桥、白兔潭、仙石、浦口、王坊一带,与浏阳金刚、大瑶、萍乡上栗等地区连成一片,形成集中产区。清光绪年间醴陵花炮开始出口海外。解放后,花炮发展成为醴陵两大支柱产业之一,醴陵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花炮之乡”,醴陵花炮的鼎盛时期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全市有花炮厂家400多家,从业人员达12万余人,产值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广东东莞。

九. 湖南省 株洲市 茶陵 茶陵黄牛

茶陵黄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茶陵黄牛是该县养殖范围较广的特色农产品,由农民天然放牧。茶陵黄牛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氨基酸和矿物元素等特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2011年1月,茶陵黄牛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茶陵县属半山、丘陵地区,草场资源丰富,饲养黄牛历史悠久,1999年被省政府确定为草食动物发展基地县,2011年“茶陵黄牛”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地理标志,为了推广先进的科学饲养技术,加快我县黄牛产业的发展,县政府研究决定,聘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养牛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良种黄牛育种委员会副理事长许尚忠同志为茶陵县黄牛养殖首席技术顾问,主要为养牛大户提供科技指导,并于7月9日由县人民政府给他颁发了聘任书,聘用时间10年。

据悉,茶陵县是农业大县,各地农民均有养黄牛的习惯。茶陵黄牛由农民天然放牧,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氨基酸和矿物元素等特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新世纪以来,茶陵县肉牛养殖发展迅速,全县现有6个肉牛养殖带,遍及全县14个乡镇,规模养牛村23个,常年存栏黄牛700头以上,养殖黄牛100头以上大户有13户,50头以上有36户。2011年,全县发展黄牛4.2万头,出栏黄牛1.8万头。

茶陵黄牛在市场上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2011年3月,茶陵黄牛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地理标志认证,注册了“茶陵黄牛”商标,这也是黄牛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品牌优势。

十. 湖南省 株洲市 茶陵 组庵鱼翅

又叫红煨鱼翅,是湖南传统名菜。组庵鱼翅用料讲究,制作独特。需选脊翅,去粗取精;另用母鸡一只,猪前肘一个,虾仁、干贝、香菇等佐料适量备用。母鸡、猪肘同时用中火开,小火煨好取汤。鱼翅胀发后用畜汤蒸制后,再入虾仁、干贝、香菇等佐料煨烂而成,此菜味道醇厚,鱼翅糯软,营养丰富,实为菜中珍品。解放前,曲园酒家操作此菜,颇得食客赞赏。

一位是谭延闰(1880--1930),湖南茶陵人,字组庵,晚清翰林院编修,民国时期曾任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等职。他一生食不厌精,因而谭厨名扬海内,其中厨师曹四做的鱼翅菜更是名不虚传。“组庵鱼翅”就是根据湖南名菜“红煨鱼翅”加工改进的。

组庵鱼翅的制法是,先将水发鱼翅、鸡肉、五花猪肉分别经开水锅中焯水洗净,切成块状和片状待用。再取火瓦钵一只,垫上竹算,分别将原料和调料放上,并压上瓷盘,先旺火烧开,再用小火煨至软烂,取出后装盘。将原汤加入八成热的熟猪油,并放味精等调料,用湿淀粉勾英,淋上麻油浇入,撒上胡椒粉上桌。此菜的特点是色泽红润透亮,鱼翅质软味鲜,汤质醇厚肥美。所以此菜以“组庚”命名,流传至今。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