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赣州收特产直播 赣南农村特产直播间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赣州收特产直播 赣南农村特产直播间更新时间:2024-05-20 10:08:09

一. 江西省 赣州 全南县 罗田荸荠

南迳罗田土壤环境独特,有悠久的荸荠栽培历史,罗田荸荠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誉。有清热泻火的良好功效,既可清热生津,又可补充营养,还有美容养颜的效果,最宜用于发烧病人.它具有凉血解毒、利尿通便、化湿祛痰、消食除胀等功效。

二. 江西省 赣州 南康 南康腐竹

南康的之一,是南康人家餐桌上常见的一道菜。其特点是:色泽蛋黄、油光细嫩、透明松脆、熟后爽口。它是选用优质黄豆磨浆熬制而成。可烧、炒、煮、炖、素食,其味清淡可口。配以肉类制作,则为筵席佳肴。

三. 江西省 赣州 全南县 瑶家笋干

纯天然绿色食品,以瑶山野生竹笋为原料,通过去壳、蒸煮、压片、烘干、整形等工艺制取。色泽金黄,呈半透明状,片宽节短,肉厚脆嫩,香气郁郁,瑶寨笋干不仅可辅佐名菜,而且有相当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具有减肥、防癌、抗癌作用。

四. 江西省 赣州 安远县 安远粉丝

本品系安远名品,已有多年的生产历史。我厂生产的安远粉丝其原料为优质淀粉与水,以传统工艺精制而成。本品质量可靠,丝条匀细,富有韧性,久煮不湖,是家庭及钦食热烹,冷拌、馈赠佳品

五. 江西省 赣州 南康 南康烤羊肋

产地:中国江西南康

工艺:配料:羊肋条肉(最好是羊羔肉)1.5千克,鸡蛋2个,精盐、孜然粉、胡椒粉,干面粉等适量。制法是首先将羊肉洗净,用刀从内脏顺肉纹划直道,刀距2厘米左右,深度为肉厚度的2/3,将排骨剁成寸段(不能透),再将盐、孜然粉调成水汁,遍擦于划过的肉上,使之入味。其次将盐、鸡蛋、胡椒粉、干面粉调成蛋糊,涂抹在羊肋条肉的两面,里朝下,平摆置烤盘中。再次,远红外线烤炉烧热,当炉温升至250℃时,将盛羊肋条肉的烤盘推入。烘烤5分钟后,关闭电门,继续焖烤30分钟左右即成。最后上菜时,随带孜然粉、精盐各1小碟,以备调味。

特点:色泽黄亮,外脆肉嫩,咸香可口,有烤全羊的风味,是佐酒的佳肴。

六. 江西省 赣州 赣县 阳埠腐竹

腐竹为阳埠乡传统,因此阳埠乡也被誉为“江南腐竹之乡”。从明朝至今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清代曾被选为朝廷贡品。在阳埠,家家户户加工腐竹,全乡年加工腐竹产量达到1000吨以上,所生产的“阳埠牌”腐竹,选用优质大豆为原料,以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具有色泽润黄,营养丰富,鲜嫩可口,味道纯正,包装精美的特点,是家庭、宾馆的美味菜肴,馈赠亲友之佳品。

“阳埠牌”腐竹蛋白质含量达50%以上,脂肪含量低,不含胆固醇,不含任何色素、添加剂和防腐剂,经常食用可降低胆固醇,软化血管,健美养颜。该产品在江西省’98食品展销会上被评为“全省优质产品”。

七. 江西省 赣州 定南县 灰水板

凡到过定南尝过定南小吃的朋友,都知道定南有一小吃叫灰水板,灰水板是纯绿色食品,绝对的环保。在老家,每逢亲戚家办喜事,作为亲戚都要做好灰水板配同其他礼物一起去恭贺。

看似简单的灰水板,做好却并不容易。首先是灰水的浓度要适中,太淡了无碱香味,太浓了口感不好难以下咽,其次是米浆浓度,太浓了做出来太硬弹性不好,太稀了做出来太软而不能成型。

灰水板的制作过程繁琐,首先要从山上砍回一种叫做“黄板柴”的灌木,晒干后烧成灰,用开水把灰化了,过滤出水来,过滤杂质后剩下的清水叫灰水。然后把大米洗干净,再把大米倒入到灰水中浸泡,泡好的米是成碱黄色的。再把大米拌入新鲜韭菜后,用石磨或电磨磨成米浆。然后把米浆倒入锅中加热并搅拌成团,(这是力气活,得有很大的手劲,我到现在也做不了这一程序。)再把成团状的米糊团手工做成条状、饺子状或手指形状,饺子状的里面要放有馅料,我们一般是放入酸菜或其他伴有猪肉、香菇、新鲜蔬菜的馅料。要把米团做成无裂痕的模样也不容易,得有耐心和技巧。呵呵!这个我挺拿手的。把做好成形的灰水板放到锅中蒸熟,切成块状,或烩或炒,那就跟据个人喜好或身体状况而定了。

灰水板一般颜色有二种,黄色或绿色。黄色是在磨成浆的时候伴入一种叫槐花的配料,绿色伴入新鲜韭菜磨浆即可。

时过境迁,灰水板已成为定南一种有名的小吃。灰水板属碱性食品,据营养专家称,人的三餐饮食中,不能缺少碱性。而吃含碱性的灰水板,当然有利于健康了。灰水板吃起来有碱香味,软滑而韧,趁热可沾辣酱或酸酒伴着吃,也可拌上做好的汤水配料吃。凉了可以作为点心送给亲戚朋友。

在老家农村,家庭妇女算不算上是个巧妇,看她做的灰水板就知道。村里新娶的小媳妇,学做灰水板也是必要的一课。呵!我也是嫁入夫家后才学会做灰水板的。姑娘家时只会吃不动手的,要不我们当地怎会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养子进学堂,养女过家娘”。意思是男孩只有进了学校,在老师的教育下才能懂事理,成气候。女孩只有嫁到夫家才没娇可撒,才能学会吃苦劳作、怎样为人处世和操持家庭。

八. 江西省 赣州 上犹县 野生花菇

野生花茹--是极其希有的山珍极品,主产于江西赣南上犹五指峰深山之中,需要特殊的大自然气候、风霜、阳光等巧妙吻合,方得自然成长;可称得野生食用菌中的“山珍之王”非人工植,其价值更是非凡,肉质特别细嫩香脆,含有较高的营养成份。野生花菇现为江西赣南之名优,深受全国各地消费的喜爱,是久负盛名质味美的馈赠佳品,畅销海内外。

野生花菇食用方法

先将花菇泡发洗净后,配以肉等辅料用于慢火清炖和煲汤效果最佳。亦可配以瘦肉爆炒;同样鲜美味绝。

营养美食建议

在慢火清炖和煲汤时,建议不宜添加其它调味香料(如味精、十三香、鸡精、海鲜粉等);方能保住野生花菇其特有的清鲜、香甜和源汁野味。有科学研究发表明,野生食用菌类在保留其源味的基础下,营养成份流失最小;因此更具营养价值。

九. 江西省 赣州 龙南县 魔叶

魔叶米粉王由广州市粮食科学研究所研制,广东大顶米面制品有限公司与香港合成米面制品有限公司联合生产。主要的魔叶配方属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有丰富的葡萄糖甘露聚糖、17种氨基酸、铁、钙、钾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是一种高效的保健营养天然食品,同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独有的润肠健胃、排毒养颜功能是现代人追求的时尚,抗癌防癌的作用已得到医学界的充分认可。 魔叶米粉的主要原料是优质大米配以魔叶配方,用现代化工艺与传统制作相结合制成,产品既保持传统特色,在滑度、韧度及爽脆度均超过传统产品,是米粉行业中独树一帜的绿色食品。产品产地在产粮区江西龙南,有8条生产线,具有一定的低成本和规模优势。有低成本优势、生产规模优势和科技优势生产的产品,一定是消费者最信赖的产品。( 河源)

十. 江西省 赣州 兴国县 兴国油茶

兴国该县油茶品种较多,油茶山面积占山地面积的67%,人平油茶3.9亩,人平油茶产业收入280元。在油茶主产区的均村、茶园等乡镇,油茶已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按成熟季节分有秋分子、寒露子、二水桃、霜降子4个品种,其中“二水桃”被列入全省推广的优良品种。据有关史料记载,兴国栽培油茶已有2300多年历史。全县每个乡村均有油茶分布,其中油茶面积上万亩的乡镇有18个,最多的均村乡16.5万亩,茶园乡12.9万亩。全县常年油茶产品产值5225万元,占农业产值的7%。兴国油茶还具有单产高、品质好的优势。据调查,该县已涌现一大批油茶高产典型。如县经济林场80亩油茶林,一般年份亩产茶油20多公斤,高产年份可达到30多公斤。均村乡长竹村农民陈瑞生承包乡林场500亩油茶山,亩平产油11公斤。高兴镇老营盘村村民叶爱华经营的15亩油茶山,亩产茶油近12公斤。如今,兴国县茶油以其色青味香的优点,深受消费者青睐,远销南昌、上海、北京和港澳地区,产品供不应求。

为了促进油茶系列原辅材料的加工升值,该县在发展民间小加工厂的同时,建设了两家较大规模的茶油加工企业,不仅大大提高了出油率和茶油品质,还开始了皂素提炼等精炼加工,兴办了活性炭厂。两家大加工企业年可加工茶籽1.3万吨,茶枯饼2.7万吨,不仅解决了该县油茶产业的后顾之忧,还带动了周边县市的相关产业。其中一家加工企业还被市政府确定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龙头企业”。

“科技兴油”提升了兴国油茶林的品质。该县在油茶普查的基础上,挑选了一批优质“二水桃”品种,培育出优质砧木,从浙江亚林所引进42个优良无性系品种的枝条为接穗,通过嫁接,建成了80余亩良种采穗两用种苗基地。在国家和省、市林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县以茶园、均村、良村、南坑、枫边等5个乡镇为示范乡镇,实施大规模油茶低改。经过3年项目建设,共改造低产油茶1.6万亩,增产茶油2.2万公斤。茶园乡义渡村上官进全承包的9亩油茶山,实施低改技术以后,由亩产茶油2.6公斤提高到11.3公斤。近几年,该县每年计划安排1万亩油茶低改任务,逐步提高油茶单产。为抓好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该县还结合农民知识化工程,由县油茶办实施,定期举办技术培训班,印发资料,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规范低改技术标准。通过这些措施,该县涌现了一批年产茶油500公斤以上的产油大户。

兴国油茶加工业现状尤其被人们关注。据了解,目前,该县较大的加工企业只有2家,其余都是家庭小作坊,深度加工不够,产品转化为商品的比例还不高。由于龙头企业的品牌尚未完全形成,产品知名度不高,直接影响了兴国茶油进入更广阔的市场。有关人士指出,树立品牌创新意识,走出传统小作坊,主动融入大市场,是兴国油茶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为此,该县还需要继续努力,采取措施,把油茶产业从散户小作坊式的经营模式中解放出来,形成企业联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包括建立油茶丰产林基地);同时,尽快提高加工技术,充分运用市场手段,把兴国茶油真正打造成走到哪里都“吃香”的品牌。

据兴国县林业局负责人介绍,该县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干部责任制,签订责任状,明确任务,严格奖罚;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实行送科技下乡,免费为林农服务,分期分批办好“农民知识化培训班”;抓好良种推广应用,以本地选育的“二水桃”良种和引进省、市林科所选育的良种造林,逐年淘汰劣种;抓实低改,重点抓好40万亩低产林的常规改造,提高单产;抓好加工,对茶枯进行深加工,扶持龙头茶油加工企业,解决林农卖“油”、“饼”难的问题,增加油茶产品的附加值。

2004年12月,国家林业局公布了第三批“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名单,兴国县榜上有名,被命名为“中国油茶之乡”,被誉为“江南绿色油库”的兴国,油茶资源丰富,全县有油茶林面积52.3万亩,常年产油量达230万公斤,最高年产达到近330万公斤,在赣南稳居第一,在省内位列前三,是江西最大的“绿色油库”之一。油茶产业是一项朝阳产业,市场前景广阔。获得“中国油茶之乡”称号之后,兴国县做大做强油茶产业的信心更足了。兴国茶油由此“香”名正盛,越飘越远。

兴国油茶产业日益壮大,是该县多年来重视油茶生产的结果。长期以来,兴国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发展油茶生产当作一项富民产业来抓。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全县油茶生产规划和油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成立了县油茶生产领导小组,在县林业局设立了油茶办。县里还为此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山林权落实到位,并长期保持稳定,不随人口的增减而调整;鼓励油茶林承包、租赁、股份制等多种方式经营,对油茶大户在资金上给予扶持,提供贴息贷款;县财政每年全额返还油茶籽税用于发展油茶生产,并从中安排10万元给林业部门专门培育壮苗,县林业局还从育林基金中每年拿出5万元用于油茶低产林改造和科技投入。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