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山西晋城皇城相府特产 山西省晋城市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山西晋城皇城相府特产 山西省晋城市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4-04-08 17:27:36

一. 山西省 晋城 阳城 阳城小米

日前,在第三届中国绿色生态农业发展论坛上,阳城县获《中国绿色生态小米之乡》殊荣。

阳城小米是山西省阳城县历史上四大名优之一,早在明清时期,就因其色黄、粒大、富含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蛋白质和多种矿物质,并具有诸多保健作用,而1为皇室贡品,享誉太行。

阳城小米生长环境特殊,产区海拔在800—1200米之间,全年日照2400小时以上,年积温3500—4000℃,昼夜温差大于10℃,无霜期180天以上,生产周期长,土壤为褐色粘性土壤。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得阳城小米品质优良、颗粒圆润、色泽金黄、天然风味、口感香醇。阳城不米营养价值很高,氨基酸种类齐全,人体所需要的色氨酸、蛋氨酸含量很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叶酸,特别是微量元素硒、钛含量高,可暖胃养人,润肠通便,止烦解渴,益气补中,尤其是含有独具特色的营养成分“米糠油”,可以清除血液中的胆固醇、降低血脂、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是强身健体、滋补养生的天然良品,民间素有“代参汤”之美誉,抗日战争时期,造就了“小米加步枪、赶走小鬼子”的光辉业绩。常年食用可延年益寿,当地妇女生小孩后全靠小米粥加鸡蛋来下奶和补养身子。历来被当地人所喜食,一日三餐,早晚必有小米稀粥。

由于阳城小米生产于大山深处,相对交通、信息封闭,只有名牌声誉,没有名牌效益。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助推下,阳城小米走上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道路,并向功能性、保健性产品迈进,深加工也拉开了帷幕。推广种植的红苗谷、晋谷21、晋谷40、晋谷41和晋谷42等优良品种,外观漂亮,粒大均匀,米质更优,功能更强,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先后被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被评为“山西省名牌”产品。2011在“第三届中国农业特色农产品博览会”展销时,阳城小米被抢购一空,受到广大城市消费者亲睐。目前全县小米生产合作社30多个,加工企业4家(析城山、绿秀源、三利珍、征宏食品),全县种植面积6万亩,产量1500万公斤,产值9000万元。阳城小米正由民间产品转变为名牌商品,由大山走向城市,带动了一方群众增收致富。

二. 山西省 晋城 高平 高平丝绸

中国是丝绸圣地,丝绸的源渊产地就在山西高平。泫水是缫丝的首创地,它便在高平市西北山区的泫谷,具体是发源于西珏山簏的泫水河。新中国早期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高平最早叫泫氏县,那里有条河叫泫水,泫水河畔是我国丝绸的发祥地。”高平丝绸以晋东南优质蚕丝为原料,历史悠久,工艺精湛,以软、亮、柔、轻四大特色著称,品种繁多,尤以美丽绸为最佳。

三. 山西省 晋城 城区 晋城炒凉粉

炒凉粉是晋城民间传统风味小吃,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先将凉粉切成长宽各3-4厘米、厚约1厘米的方块,放置待用。锅内放少量食油,烧热后将切好的凉粉块入锅翻炒。再将醋汁蒜沫浇入,加盖,待蒜、醋味入里后出锅。口感软嫩,香辣可口。

在晋城,以前一到庙会,城里人乡下人除了逛逛看看之外,就为了在街边吃上一碗炒凉粉。作为晋城路边小摊的始祖,炒凉粉也深深埋在晋城人的记忆中。现如今,炒凉粉已经成为晋城一道特色的名菜,不仅只存在于街头小巷边,也堂而皇之地走进了酒楼饭店。现在想吃炒凉粉也很简单,菜场超市到处都能买到现成的凉粉,买回来切成片,长宽各3到4厘米,一厘米厚,太薄了会影响口感,炒的时候也容易弄散,炒凉粉的配料也很简单主要就是大蒜这一样。把蒜切碎成沫,锅内放少量食油,烧热后将切好的凉粉块入锅翻炒。再将醋汁蒜沫浇入,加盖闷一会儿,待蒜、醋完全入味后即可出锅。刚出锅的炒凉粉看起来晶莹剔透,吃起来口感软嫩,味道清爽,这也是炒凉粉在晋城流传百年的原因。

四. 山西省 晋城 陵川县 马铃薯水晶粉丝

马铃薯水晶粉丝

马铃薯水晶粉丝以马铃薯淀粉和水为原料,经过蒸箱糊化、低温冷却老化、切丝、室内连续干燥等封闭流水线作业制作而成,无任何添加剂。成品晶莹透亮似海蛰如水晶、耐煮耐泡、不糊汤、不断条、不粘连。具有干净卫生、外观平整、晶莹透亮、口感细腻、食用方便易贮运等优点。

五. 山西省 晋城 阳城 发家煎饼

杂格和煎饼是一种美妙的搭配,制作煎饼的主料是小米,小米营养价值很高。制做煎饼第一步:先将小米用热水浸泡1小时,再磨成米粥,用这种传统石磨加工而成的煎饼粥,浓郁的米香弥漫在小院里。而现在这种加工的方式已经不多见了。磨好的米粥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发”六到八个小时。第二步就是煎,当地人俗称为“摊”。摊煎饼前,要先将鏊加热。煎饼鏊是制作煎饼时一种独有的煎制工具,圆形,中间凸起,配备两个盖子,一个盖在鏊上,一个座在半火上。加热的“鏊”淋上米粥,立即盖上盖子,鏊内的煎饼均匀受热。煎饼熟了,颜色金黄,可以闻到一股清香。各人的口味不同,摊煎饼时打入鸡蛋、或撒上葱花、或放些红糖,于是就衍生出三种煎饼:鸡蛋煎饼、葱花煎饼、红糖煎饼。

煎饼又称“发家煎饼”。在阳城有个古老的风俗,住新房时,要摊3天煎饼。亲戚朋友、邻里街坊都要来吃上几个,相传来吃“发家煎饼”的人越多,主人家就会越兴旺发达。

六. 山西省 晋城 沁水县 太行山灵芝

太行山中生长着白、紫、黄三种灵芝。其中最珍贵的白灵芝,形同人体,五官俱全,帽缨皆备,极为难得

七. 山西省 晋城 陵川县 陵川小米

陵川小米

山西晋城陵川小米,产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陵川是一个气候宜人,土地肥沃,周边无任何大型污染企业,为小米提供了一个绿色的生长环境,小米无公害,常吃可增强体魄,可做粥、做稀饭、做小米面等,是绝对的绿色食品。

八. 山西省 晋城 阳城 阳城香果

香果药用及香料树种。为落叶乔木,高20米左右。叶呈棕褐色,枝条茂密嫩软, 可弯曲如弓或盘旋如蛇。3月开花,9月香果成熟。果实呈绿黄色,直径小的3~5厘米,大的8~10厘米。味酸微涩,清香盈室,数月不腐。主要分布于阳城县城关及东冶、 河北、驾岭等乡镇, 有170余株,年产果约5000斤。( 晋城)

九. 山西省 晋城 城区 “五花芯”党参

“五花芯”党参受特定地理、气候、土壤、矿物质含量等局限,只产于陵川县,年产30万公斤。参的横断面呈五花形,油性大,无渣滓,含糖量和药用价值比一般党参高出1~1.5倍,有“一棵五花芯,强如十斤参”之说。

十. 山西省 晋城 城区 黑椋子

黑椋子木本油料植物。学名毛棣,古称松杨。春秋时已有栽培。有伏椋子、秋椋子两类。含油率为33.5~36.7%,油可食用。最大株年产200公斤左右。全市年产近600吨。占食油来源的40%左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