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肇庆名品特产 广东肇庆特产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肇庆名品特产 广东肇庆特产大全更新时间:2024-04-17 07:22:07

一. 广东省 肇庆 四会 四会沙糖桔

四会沙糖桔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沙糖桔最初产自四会市黄田镇沙糖村,因而得名沙糖橘。

地域范围

四会市行政区域内的龙莆镇、地豆镇、威整镇、罗源镇、迳口镇、大沙镇、东城街道、石狗镇、黄田镇、贞山街道、江谷镇、下茆镇、城中街道,共十三个镇、街道

特定品质

沙糖桔果实扁圆形,顶部有瘤状突起,蒂脐端凹陷,色泽橙黄,裹壁薄,易剥离。果形指数0.78,单果重62—86克,可食率71%,可含溶性固形物11%,每100毫升含全糖10.55克,果酸0.35克。果肉爽脆、汁多、化渣、味清甜,吃后沁心润喉,耐人寻味。该产品驰名中外,60—70年代,曾批量畅销东南亚和港澳地区。

文化典故

四会沙糖桔,原名十月桔(以下简称:沙糖桔),原产四会,是四会沙糖桔主栽品种之一。因其味甜如沙糖故名。沙糖桔是四会传统土,又是柑桔类的名优品种,并被《羊城晚报》誉称“一枝独秀”。

四会沙糖桔知名度比较高,广东沙糖桔主要为四会沙糖桔正宗,尤以黄田镇出产的为正宗,唯其鲜美而极甜,无渣,口感细腻,实为极品!

四会市是广东省几个古老的柑桔产区之一,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栽培历史,四会柑由于种质优良,久负盛名,历代不衰。清人屈大均著《广东新语》一书称道:“柑桔……产四会者光滑,名鱼冻柑,……柑、橘、香椽,以四会为大家。“据清光绪二十二年《四会县志》载:“四会柑得名最久,李时珍本草纲目云,产四会者光滑,名鱼冻柑,……故老相传旧充贡至某,始乞免。”

广东省四会市于2001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评为“中国绿色食品柑桔之乡”,这是继前不久四会沙糖桔正式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列入“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之后的又一殊荣。

四会市地处广东省中部偏西,属珠江三角洲范围,是广东著名侨乡。全市总面积1257.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680平方公里。北回归线横贯该市,年平均气温21.2°C,年无霜期360天,年降雨量1700—18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3%,土壤多为山地黄壤与赤红壤。这些气候及土壤条件都最为适合种植柑桔。

四会柑桔具有显著的品牌优势,被誉为“一枝独秀”,其果肉爽脆,汁多,化渣,味清甜,吃后沁心润喉,耐人寻味。据测定,可溶性固形物达14.3%,每100毫升含全糖10.55克,果酸0.35克,还原糖3.87克,蔗糖6.68克,维生素C 40毫克,是老少咸宜的美味佳品。在2001年,四会市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柑桔之乡”称号,四会市沙糖桔被评为“中国名优果品”。2003年沙糖桔、贡柑两个品种获得国家质监总局认证的“原产地标记”。

四会沙糖桔,果实为扁圆形,色泽橙黄。分布于广东省等地区。原名十月桔,原产四会,是四会沙糖桔主栽品种之一。因其味甜如沙糖故名。沙糖桔是四会传统土,又是柑桔类的名优品种,并被《羊城晚报》誉称“一枝独秀”。沙糖桔果实扁圆形,顶部有瘤状突起,蒂脐端凹陷,色泽橙黄,裹壁薄,易剥离。果形指数0.78,单果重62—86克,可食率71%,可含溶性固形物11%,每100毫升含全糖10.55克,果酸0.35克。果肉爽脆、汁多、化渣、味清甜,吃后沁心润喉,耐人寻味。

四会沙糖桔栽培历史悠久,早在明朝已经盛产,并被列为朝廷贡品,一直延续到清乾隆年间,其果品以果型美观、果肉爽脆、汁多、化渣、味清甜而享誉海内外,成为桔子中的一大品牌。2001年,我市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柑桔之乡”称号。2006年,四会市华贡牌水糖桔获得国家级A级绿色食品认证;2006年,四会市华贡农科集团公司“华贡”商标获得广东省著名商标;2006年,四会市华贡牌沙糖桔又被认定为“广东省名牌产品”。

四会沙糖桔中的极品莫过过“正宗四会黄田沙糖桔”。其柑桔不仅品种优良,汁多化渣、清甜脆口、芳香浓郁,不同品种各具风味外,而且含有人体日常所需的糖、粗纤维和各种维生素的丰富营养成分,堪称四会柑桔之冠。四会柑桔全身都是宝:除其果肉可食用外,也可腌制成果脯,干果;其果皮经干燥后制成陈皮,可入药或用作烹调佐料。

二. 广东省 肇庆 广宁县 广绿玉

广绿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绿玉

蕴藏于广东省广宁县的“广东绿”,俗称“广绿石”,又称“广绿玉”。蕴藏于广宁深山之中它是中国五大名石之一,明末清初,已经是有名的贡品。

广东绿品种繁多,颜色鲜艳、晶莹剔透,有灰白色、牛角色、淡绿色、墨绿色、翠绿色(称碧绿),白中带绿(称丛林积雪)、黄中带绿(称黄玫瑰)、黄中带红(称秋景)、绿中带金黄色金点(称海金星)、白中夹有绿色茶纹(称碧海云天)等等,牛色色,有微透明,形象似“冻”,称“广宁冻”,其中以翠绿、绿海金星、白中带绿、黄中带绿十分罕见,最为名贵。为石中瑰宝。

据清道光版《广宁县志》记载:"云朝山(今木格云台山)其山石色备五彩,温润而栗,商人贩卖雕作篆首。"广东绿石质细腻,温润如玉,杂质少,硬度适中,易于加工,既是罕见的宝石。又是制作工艺美术品和印章之珍材。

广东绿在我国的台湾省和日本的史料中都有记载,日本文房书道破天机权威-宇野雪村先生所著的《文房古玩事典》说:“广东绿产自广宁,有纯绿与茶黄色交错,有不透明……。”“广东绿、广宁绿在日本有很高的评价”。日本少林德太郎著的《增补图说石印材》中写到:“田黄、鸡血石、广东绿为稀品珍品石中的同一品位”。这说明了广东绿可与田黄、鸡血石媲美。

用广绿石刻制而成的各种工艺品和图章已成为馈赠亲友的精品和鉴赏品。收藏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远销欧美、东南亚、香港、台湾等分多个国家和地区。

广绿石玉雕产品主要有葡萄花瓶、双龙戏珠、奔腾骏马、飞鱼、仿古编钟、日本仕女、《西游记》组画以及最小的玉雕马头图章。广东绿玉雕最近又有新创,如lOOX60x20厘米的龙凤珠(珠为圆形电子钟)壁、仿世界第一座雕塑人头狮身像、重约5吨的天坛、重1.5吨的玉石塔、重2吨的九龙屏风……造工:精湛,美不胜收。

广绿玉产地范围为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木格镇、洲仔镇共2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三. 广东省 肇庆 广宁县 竹虫

竹虫

竹虫的季节是夏末秋初。当地人称竹虫为“笋蛆”,其实是象鼻虫在竹笋上蛀洞产的幼虫。约一星期工夫,啃吃竹笋的竹虫从米粒大小长到手指头般粗大,发育成熟后便把藏身的笋尾咬断,并随笋尾落地。竹虫营养丰富,香酥可口,蛋白质含量很高,有抗衰老和养颜作用。可以油炸竹虫、焖竹虫、椒盐竹虫等,口感甘香脆化。因为竹虫的肚子里都是脂肪,因此焙炒时可以不另放油。当地人吃竹虫,既熟吃也生吃。有的在山上捉到肥嘟嘟的笋蛆,拧掉它的头就放进嘴里,说是越嚼越香。

四. 广东省 肇庆 广宁县 白芋梗

广宁特有的一种白芋苗的叶梗,具有丰富的纤维素,《本草纲目》中写道:“芋梗、辛、冷、滑、无毒、除烦止泻。”分干品、鲜品两种,以鸡肉咸、排骨拌之蒸食,味极爽口、回味无穷。长食有清肠胃,美容养颜之功效。

五. 广东省 肇庆 高要区 龙虎凤

龙虎凤

“龙虎凤”是粤菜中的一道大菜,历来被民间视为招待贵宾的极品菜。“龙虎凤”采用蛇、猫、鸡合烹而成。据医书介绍,蛇能驱风湿强筋骨,猫能温补明目,鸡能滋阴补阳,三者合烹,药理作用尤其明显。龙者,蛇也;虎者,猫也;凤者,鸡也。在莲塘,过去曾盛产野生蛇,也有野生猫和野生鸡(学名叫山鸡)。传统正宗的“龙虎凤”,就是野生蛇、野生猫和野生鸡合烹而成--如此三者合一,岂有不美味之理?今天,野生的蛇、猫、鸡已经十分稀有了,加上社会的文明进步,群众不再吃野生动物。所以,“龙虎凤”这道有着悠久历史的莲塘镇传统美食,只能让广大食客在心中永久品尝了。

六. 广东省 肇庆 四会 茶油鸡

茶油鸡,到了四会不可不试的东西是茶油鸡 ,吃的地点必须在贞山。而贞山六祖祠是供奉六祖惠能真身的千年古刹,附近多有乡间食肆, 茶油鸡 是鸡中上品, 野山茶油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食用油,具有特殊的油香。它产量极少,是茶油中的珍品。此种山茶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不含胆固醇,其营养价值甚至超过橄榄油,更具有生津通络、活血解毒的功效。在古时它是金创药的主料,瑶族人素来就用作产妇的补养品,颇受珍视,历来被作为贡品。茶油沸点高,用茶油烹饪的茶油鸡具有鲜香、嫩滑、无腥味的特点是四会的一大名吃,从现代营养学与药理学的角度来说更是滋补、美容、解毒的绿色健康产品。

七. 广东省 肇庆 封开县 平凤香蕉

封开香蕉早期种植品种主要是原始蕉,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改种巴西香蕉品种为主,其品种优势非常明显,具有茎粗大、蕉指长直、梳形果形好、香甜等特性,而且封开是亚热带地区,地理气候也适宜香蕉的生长,天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得天独厚,有利于香蕉在封开的生产发展。巴西香蕉经过二十多年的种植,有茎粗大、蕉指长直、梳形果形好、香甜等特性。

早在明清年间,广信地区的民众就利用山坡、田间和屋檐边种植野生蕉的习惯,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分田到户,封开人民为了发家致富而进行扩大面积来种植香蕉。按当时种来讲,植香蕉确实是发展经济和发家致富的一条好途径,全县人民纷纷效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到目前为止,全县种植香蕉面积达7100亩,产量达5000多吨,产值1500多万元。

八. 广东省 肇庆 封开县 封开辣木

封开辣木干叶

封开辣木干叶,经过风干工艺,可大程度保存营养成分;可用于制茶、提取、保健等。辣木是一种典型的热带多功能植物,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营养丰富而全面,每100g叶粉中的多种矿物质、维生素和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比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每日摄入标准高。世界教会理事会(ChurchWorldService)在很多国家建立了相关组织,倡导种植辣木,旨在通过辣木来帮助西非人民对抗营养不良及提升爱滋病患者自体免疫力。同时,辣木对于防治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肥胖症、皮肤病、眼疾、免疫力低下、坏血病、贫血、佝偻、抑郁、关节炎、风湿、结石、便秘、消化器官肿瘤等疾病的医疗和保健功能愈来愈受到重视。

封开辣木叶粉

封开辣木叶粉精选幼嫩辣木叶,经超微粉碎而成,具有全面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排毒养颜,通肠利便,减肥等功效。辣木叶粉营养丰富而全面,钙和蛋白质含量分别是牛奶的4倍和2倍,维生素A是胡萝卜的4倍,维生素E分别是螺旋藻和黄豆粉的70倍和40倍。辣木有“奇迹树”、“母亲最好的朋友”和“医药百宝箱”之称。在非洲,它被称为穷人的牛奶;在印度,辣木已经有上千年的食用历史,已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食物之一;在我国台湾称作“21世纪人体保镖”。辣木粉可作为调料加入汤内或直接口服,最好是开饭前,用菜汤调服,忌空腹。辣木叶粉有降血糖、降脂、降压、抗肿瘤、抗氧化、通便、利尿、驱虫、改善睡眠等功效,长期食用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预防疾病。印度草医学认为辣木可预防300种疾病。特别是近几年辣木受到欧美等发达国家很多研究机构和消费者的关注和热捧。

九. 广东省 肇庆 高要区 小湘黑皮冬瓜

黑皮冬瓜:质优、个大、肉质厚而无空心,内含蛋白质和大量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煮汤、绞汁或熟食,皮可入药或煲汤,肉质可以加工做成冬瓜糖。在小湘惠农冬瓜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区域产地,生产的冬瓜。进行产地环境条件生产过程及农业投入品使用和农产品质量管理等环境的现场调查、考察。本区域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热量丰富。土地肥沃,地势平理,无论是自然灾害。灌溉水为山泉水,水源充足;周边是农田,没有厂矿企业不存在工业污染和城镇生活污染问题。

历史文化:高要区小湘黑皮冬瓜,空地环境优良,水湘镇街高要区西北部,邻接端州区睦岗镇,是高要西部与端州区交汇地,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农业基础牢固,种植冬瓜省二十多年的历史,农民生产技术成熟,产品以及质量都享有盛名。

技术创新:种植黑皮冬瓜、果肉厚而纯白色、多汁、无空心、单瓜一般10-15公斤,长60厘米以上,嫩瓜青绿色,成熟瓜为黑色,质厚,个大,生产技术成熟,历史悠久,气候、温度、环境以及生产种植的跟踪、监控管理。技术人员经验丰富。生产过程的技术合理规范,可确保每一批产品质量合格才上市销售。

十. 广东省 肇庆 高要区 麦溪鲩

麦溪鲩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麦溪鲩,产于高要大湾的麦溪和麦塘两口塘,麦溪鲩有“鱼中之王”的称号,当然,这是说它的美味程度。据史载,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麦溪鲩已负盛名,在清代曾被列为朝廷贡品,相传慈禧太后也对其赞不绝口。广州的一些食肆,现在就将麦溪鲩作为招牌菜。 更奇者,麦溪鲩无特殊种苗,普通鲩鱼种放到麦溪、麦塘,养足岁月就可以转变成麦溪鲩;如把麦溪鲩放到别的鱼塘,经一年半载,它们便会转变成普通鲩鱼。

麦溪鲩烹调独特,清蒸尤佳,如欲保持原汁原味,切忌放姜葱和酱油,只需放入少许食盐、生油和陈皮丝即可,有肉质嫩滑、清甜、甘香而无腥味之感。市面价约30多元至60多元一斤。

麦溪鲩,因产于广东省高要市大湾镇古西村麦塘和白溪塱塘(合称为麦溪塘)而得名。麦溪塘的生态非常独特:麦溪塘原本是耕地,早稻收割完后,农民留下稻禾禾头,再把山泉水引入塘中养鱼。塘里自然生长着野生小荸荠、麻慈籽、茆草等丰富的天然饲料,食料天然外,鱼塘的泥土含有多种矿物质、塘底有温泉泉眼、塘内深处有原始森林沉木堆积等,都为麦溪鲩鱼的生长提供了优厚、无污染的天然环境,而这种不可复制的地理特性让麦溪塘不能轻易扩建塘面积,造就了麦溪鲩鱼的珍贵之处。2012年3月,麦溪塘获得了由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称号。

麦溪鲩烹调独特,清蒸尤佳,如欲保持原汁原味,切忌放姜葱和酱油,只需放入少许食盐、生油和陈皮丝即可,有肉质嫩滑、清甜、甘香而无腥味之感。市面价约30多元至60多元一斤。

麦溪鲩的“肤色”很独特,刚出水时银鳞闪闪,全身粉白。只有麦溪塘的水才会造就如此美丽之像。清焖麦溪鲩与清蒸麦溪鲤同样都是一道好菜。秋冬季,还可将麦溪鲩晒干成为“麦溪鲩干”。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同样,也养育了一方鱼儿。广东是多水之地,池塘遍布,在众多的鱼儿品种中,麦溪鲤与麦溪鲩就逐渐冒出头来,远近驰名。作为鱼中贵族,麦溪鲤与麦溪鲩对于环境自然十分挑剔,非得要生长在高要市大湾镇古西村的麦溪塘里。因为这里的鱼塘富含硫磺,池水也具有碱性,而生长在池塘中的野生小荸荠、麻慈籽、茆草等水生物,为鱼儿提供了独特食物来源。因此,麦溪鲤、麦溪鲩无需人工喂养就能长得膘肥体壮。烹制时,麦溪鲤不会像其它鱼的肉那样越煮越老,而是始终保持鲜嫩可口。

麦溪鲩产地范围为广东省高要市大湾镇现辖行政区域。

麦溪鲩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

二、环境条件

1.水源:来源于产地范围内的山泉水或西江水。

2.水质要求:pH值为5.5至6.5,水溶氧量≥5mg/L,塘底土质为高岭土,水深1.6 m至1.8 m。

三、养殖技术

1.放养要求:放养规格为0.5kg/尾至1.0kg/尾,放养密度300尾/公顷至450尾/公顷。

2.生产方式:采取种养相间的生产方式,3月份先在塘内种植小荸荠和撒播稻种,5月待稻禾开花后放鱼养殖。

3.投饲与管理:5月份鱼种下塘后主要以稻禾花及水底的小荸荠为食;8月份增投稻谷、小麦、玉米。

4.捕捞:捕捞季节为每年的秋冬季节,捕捞规格≥3kg/尾。

5.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全身呈粉白色,口感甘香、肉质嫩滑,无腥味。

2.理化指标: 粗脂肪含量3.5%至6.5%,粗蛋白≥15%。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