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陇南特产 小吃 陇南特产小吃大全集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陇南特产 小吃 陇南特产小吃大全集更新时间:2024-05-11 12:36:46

一.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小吃

传统食品类:孟大茂香糕、越味茴香豆、长塘角笋、糟鸡、越鸡、腐乳;霉系列:如霉干菜、霉千张、霉毛豆、霉苋菜梗;酱系列:酱鸡、酱鸭、酱菜等产品;现代食品类:银丝米面、中华鳖、珍珠粉;醉系列:如醉虾、醉鸡、醉鱼干等产品。( 绍兴)

二. 甘肃省 陇南 徽县 金徽酒

金徽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翻开金徽酒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这几个词之于金徽是非常重要的:发展、辉煌、沉寂、变革、崛起。是的,金徽在甘肃酒业的发展史上是不可或缺的。

陇酒是有渊源的,陇酒文化是厚重的。金徽酒的文化不仅有根有据,而且历史文化积淀厚重。在历史的长河中,徽酒犹如一叶永不停息、凌浮波流的扁舟,树帜在陇酒文化的潮头,乘风破浪、扬帆前行。距今4000多年以前,徽县就开始了蒸馏酒酿制。1134年,创立了雄霸一方的历史名牌“金徽酒”。

有人说,酒的文化内涵就是酒的灵魂,没有文化内涵的品牌是经不起考验的。早在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在徽县东北部河谷地带的甘沟四坪山繁衍生息。上世纪50年代,人们从甘沟四坪山发掘出来大量的陶器,其中的酒器和谷物发酵器具足以证明,在距今4000多年前,这里的人们就已经开始认识用谷物酿造美味的规律和方法,这也为徽县蒸馏酒起源于西汉以前的说法提供了事实依据。有关徽酒的正式记录,来自于南宋抗金名将吴介。1134年,他与兄弟吴粼在徽县仙人关大破金兀术的十万铁骑,大捷庆功时由于酒具短缺,将士们便用金兵的头盔来盛酒痛饮,“金盔酒”美名由此而生。后来的人们叫顺了嘴,“金盔”便成了“金徽”。明清时期,徽酒经技术革新和工艺改进,齐聚伏家镇傍“神泉”争“海眼”,出现了很多的酿酒作坊,像“晋绅坊”、“永盛源”、“宽裕成”、“金隆魁”、“公信福”等驰名的酒坊数十家。尤其是陇南春的前身“永盛源”得其要津,清初康熙大帝出巡陇南后对其酿制的徽酒大加赞赏,并钦点为宫廷贡品,于是徽酒声名远播。

金徽酒产地范围为甘肃省徽县伏镇现辖行政区域。

三. 甘肃省 陇南 礼县 礼县大黄

礼县大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礼县大黄,中药材优良品种,甘肃省礼县,因主产于该县铨水乡又称.“铨水大黄”、“铨黄”。礼县大黄属掌叶大黄,生产历史始于汉代。礼县大黄块形大,质地坚实,气味清香,药理性能好,品质优良,有效成份含量居中国之首。2005年,礼县大黄获得国家原产地地域保护认证和原产地标记认证。.

礼县大黄种植历史悠久,最早的历史记载见于汉代《本草经》,当时礼县大.黄已盛名。中药文献诸如《中药材品种论述》(中册)中写道:“铨水大黄产于礼县铨水乡一带,产量最多,品质最好”。据考证,大黄在礼县铨水乡一带的栽植史已逾千年,《礼县乾隆县志》记载:“在252年前铨水与宕昌良恭(南阳旧称)接壤地带盛产大黄。”《本草纲目》记载大黄原产地为礼县铨水乡一带。在中世纪,欧洲人视大黄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当时的铨水大黄通过岷县、宕昌、哈达铺运往邻近各省,乃至天津口岸;并沟通了中亚商贸,仅1403年6月就有100—300峰骆驼驮运大黄抵中亚撒马尔罕。随着18世纪茶叶、大黄贸易的兴起,甘肃、青海山地的大黄被运往西亚、欧洲和西班牙。在20世纪20年代,陕西、四川、河南、河北、江苏、江西、湖北、浙江、山西等十几个省的药商在铨水乡设有几十家栈房专门从事大黄经营并向外贩运,形成以铨水为中心的大黄集市。悠久的大黄生产史,不仅为礼县大黄产业的发展扎下了深根,而且创造出了“铨水大黄”这个驰名中外的名牌。.

礼县境内山峦叠嶂、气候温和,是天然的中草药宝库,素有“陇南千年药乡”之称,共有中草药152科,629种,其中以铨水乡一带出产的大黄最为名盛。通称“铨水大黄”,简称“铨黄”,在国际上称“中国铨黄”。“铨黄”一词早已录入国家《中药词典》,公认其为中国大黄的地道产品,铨水一带已约定俗成为中国大黄的“原产地”。礼县适宜种植大黄的生长区达全县总面积的51%,分布在18个乡,其中主产区为8个乡:沙金、白关、白河、铨水、桥头、草坪、上坪、洮坪乡;次产区为5个乡:滩坪、雷坝、王坝、肖良、三峪乡;适宜区为4个乡:固城、崖城、湫山、罗坝乡。另外宕昌县的南阳、韩院、猪园、好梯乡也产大黄。2007年,礼县种植大黄面积在2.5万亩以上,年产量5000多吨左右,礼县大黄出口量占全省大黄出口总量的70%,占中国全国的56%。. 2008全县大黄种植面积达4.1万亩,年采挖面积2.1万亩,产量达525万公斤,产值4462.5万元。.2010年陇南大黄栽种面积达1.2万亩,年产量约150万公斤。.

市场销售

2007年前,礼县“铨黄”年产量为5000多吨,仅礼县药医公司年收购为2000多吨,多年无积压。“铨黄”名列中国大黄之冠,受国内外客商青睐,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自1965年就出口大黄,由上海医药进出口公司和甘肃医药进出口公司销售,远销意大利、荷兰、加拿大、日本和东南亚地区。国内主要销往北京、天津、河南、陕西、湖北、安徽、上海、广州等8个省、市的多家制药厂。.

礼县大黄原产地域范围以甘肃省陇南地区行政公署《关于界定礼县大黄原产地域保护范围的函》(陇署函[2004]47号)提出的地域范围为准,为礼县的上坪、洮坪、沙金、白关、白河、铨水、桥头、草坪、滩坪、雷坝、王坝、肖良、三峪、中坝、固城、崖城、湫山、罗坝、永坪、马河、红河、盐官、祁山、永兴、宽川、民族、乔川、草坝、燕河、城关、石桥、阳坡、江口、龙林、太塘、雷王等36个乡镇;宕昌县的兴化、好梯、南阳、竹院、韩院、化马、官亭、秦峪、狮子、新寨、甘江头、临江、车拉等13个乡镇;武都县的-、池坝、金厂等3个乡镇。共计52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四. 台湾省 宜兰县 罗东小吃

以罗东公园为核心的罗东小吃,集传统与现代各家小吃于一体,日夜皆营,知名度颇高,是多数人走访罗东必到之处。作为木材集散地的罗东发展成为工商重镇后,镇上逐渐聚集商家、小吃摊,林场肉焿、崔记早点便是著名的食摊;近年来,随着观光事业的推进,罗东公园周边的公园路、中山路一带,更进而规划为观光夜市,店面整齐划一,著实吸引不少人潮。每至傍晚,夜市内成排的商家开始点亮灯火,而人潮也陆续涌入,夜市内几乎都是小吃摊,蚵仔煎、担仔面、虱目鱼……都有着浓浓的乡土味。虽名为夜市,但其实许多店家在中午,甚至早上就开始营业,如知名的张秀雄咸米苔目即是,因此,不论何时到来,都有多种美味可供选择。( 宜兰县)

五. 甘肃省 陇南 礼县 八盘梨

八盘梨

八盘梨是礼县优良梨种之一,因其形状扁圆如盘,农历八月成熟且可收藏到冬食用,故名“冬八盘”。生产历史悠久,在明嘉靖年间就开始大量栽培,因其成熟后色泽鲜艳,底色淡黄,果面有红晕,肉质细脆嫩白,汁液多,含糖量高,酸甜可口,耐贮藏,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现已于冬果梨、软儿梨、苹果梨、酥木梨、猪头梨、齐梨、长把梨同列“陇上八梨”。

六. 甘肃省 陇南 徽县 徽县银杏

徽县银杏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银杏又名白果,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其全身是宝,集食用、药用、材用、绿化和观赏等用途于一体,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

地处陇南山区的徽县,由于气候、土壤等方面的原因,栽培银杏的历史十分悠久。在嘉陵镇田河村,至今就生长着153棵千年以上的银杏树,形成了一个全国都十分罕见的银杏树群落。然而,由于信息闭塞,加上一直不知道银杏树开发的巨大商业价值,田河村人守着这些祖先留下来的“宝树”却受了一辈子的穷。直到1994年,为了振兴当地的经济,县上组织有关人员到安徽、山东、湖北等地参观,发现这些地方的0都把银杏作为振兴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受到启发。后来,田河村人根据外地的经验,利用银杏这一资源优势,开发了“银杏人家”旅游项目,形成“吃银杏果、品银杏茶、赏银杏景”的一条龙旅游开发格局,效益不错。由此带动了全县银杏产业的发展。徽县县委、县0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决定将银杏产业作为一项富县富民的产业来抓。经过8年多的不懈努力,尤其是在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政策的推动下,徽县广泛发动群众,采用林粮间作、地埂栽植、早果丰产密植、荒山造林等多种栽植模式,大力栽植银杏树。截至2002年,该县银杏树已发展到13.6万亩,达700万株。

甘肃省徽县柳林镇、城关镇、嘉陵镇、伏家镇、江洛镇、泥阳镇、永宁乡、水阳乡、虞关乡、银杏乡、栗川乡11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七. 云南省 楚雄 武定县 楚雄风味小吃

楚雄风味小吃

八. 江苏省 扬州市 邗江区 扬州小吃

扬州小吃

九. 云南省 保山 龙陵县 保山风味小吃

保山风味小吃

十. 甘肃省 陇南 徽县 棒棒面

棒棒面

棒棒面,源于扯面,用挂面制作手法,兼容扯面工艺,配小葱,蒜苗,辣子、豆腐丁等佐料,吃来口感独特,夸人百吃不厌一番忙碌之后,饥渴难耐,棒棒面好吃,且声名远播,主要在于工艺独到,配料独特而独领-。制面条的特殊过程,选好上等精粉,配以石碱、食盐,溶于温水中,摇均自后和面,用力抒搓待面软硬适中时,特面打成小体,再搓成一尺左右的母指粗的条子,用油布盖上软化一十时后再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