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粤重咸香鸡仔饼阳江特产 鸡仔饼阳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粤重咸香鸡仔饼阳江特产 鸡仔饼阳江更新时间:2024-02-02 03:36:27

一. 广东省 阳江 阳春 砂糖蕃芋

砂糖蕃芋

阳春出产的芋头与广西荔蒲芋头不相上下。加上糖再制的芋头是另一种食法也带出另外一种口感,芋头入口即化,还带独特的酥酥甜甜感觉。

二. 广东省 阳江 阳东县 益智果

益智是阳东县山区地方特有的野生品种,最早在该县大八镇的山林乔木下生长,距现在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后来被发现其可食性和药用价值,当地农民便进行采摘变卖,成为山区农民发展经济的收入渠道之一。

其制成“九制益智、甜酸益智、糖沙益智、蜜饯益智”等系列保健食品。一粒益智子从树上摘下到成为人们口中的佐食佳品,要经过保鲜腌制、漂洗、晒胚、蒸制、消毒等十多道工序,阳江本土种植的益智由于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结出的果实具有皮薄、肉厚、核小等特点,颇受市场青睐。

益智珍果素有“岭南第一果”之称。据相关古籍记载:益智本名不作益智,而唤摧芋子、燕串子。据明朝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记载:“益智仁,辛温,无毒。主治遗精虚漏、小便余沥、益气安神、补不足、安三焦……”

另据史料记载,三国时期曹操之三子曹植幼时孱弱,一次有北上之客商送上“摧芋子”,曹植食后,食欲大增,日渐聪明,五岁便能作诗,而后更有七步成诗的敏捷才思,于是乎曹操便将“摧芋子”叫作“聪明果”,后来又叫“益智子”。宋朝苏东坡被贬岭南之时,亦有相关记载。据考证,益智属姜科草本植物,有杀菌作用,别名益智仁、益智子,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既可药用,也可加工成食用凉果。

三. 广东省 阳江 阳春 凌霄白雪

凌霄白雪

凌霄白雪又名山水豆腐,是用特有的凌霄山泉水精心加工而成。它具有鲜甜、嫩滑、可口的特点。

四. 广东省 阳江 阳东县 平提蔗

平提蔗

五. 广东省 阳江 江城区 阳江黄鬃鹅

阳江黄鬃鹅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阳江黄鬃鹅是广东省四大优良地方鹅种之一,体型大小适中,行动敏捷,善于觅食,耐粗饲养,抗病力强,易肥、皮薄、肉质细嫩,味美。阳江黄鬃鹅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阳江养鹅的历史超过500年。阳江鹅又叫黄鬃鹅,因其头顶至颈背有一条棕黄色的羽毛带,形似马鬃而得名,《广东省家畜家禽品种志》将其列为广东省四个优良鹅种之一。著名水禽专家陈育新在《中国水禽》一书中描述其性能特点是:早熟、易肥、肉质细嫩、味美。

作为广东省四大优良鹅种之一,阳江黄鬃鹅肉质鲜嫩润滑,可以说是鹅类品种之冠。成熟肉鹅皮薄、肌纤维细,纤维之沉积脂肪适中,使肉质清香甜滑,口感好。2001年11月1日,由市政府主办,畜牧局、技监局等协办,邀请省专家举行的阳江黄鬃鹅标准发布会,对阳江黄鬃鹅地方良种鹅的种性、食品品质和优质生产性能综合标准作了鉴定,并顺利通过评审,使阳江黄鬃鹅的品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为有效地保护阳江黄鬃鹅的品种资源,在阳东县红丰镇设立了阳江黄鬃鹅繁育场。建立阳江黄鬃鹅良种繁育体系,研究推广应用现代化养鹅配套技术。通过产业化经营,推动阳江市养鹅业向标准化、无公害化养殖发展,打造阳江黄鬃鹅有机食品品牌。

阳江黄鬃鹅产地范围为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阳东县、阳春市、江城区、海陵试验区、阳江高新区现辖行政区域。

阳江黄鬃鹅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阳江鹅。

二、产地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时间长,雨量充沛,气候温和的漠阳江流域,草类植被茂密,有丰富的水草等青饲料资源。

三、饲养管理

1.雏鹅来源:产地范围内的良种繁育场。

2.育雏期(0至30日龄):

(1)环境:1至3日龄 30℃至32℃,以后每天降低1℃,养至15至20日龄脱温;相对湿度60%至70%。

(2)光照:1至2日龄每天24小时光照;3至10日龄每天23小时光照, 11日龄以后自然光照。

(3)密度:1至7日龄20至25只/㎡;8至14日龄15至20只/㎡;15至30日龄5至10只/㎡。

(4)放牧与放水:天热5日龄,天冷15日龄开始放牧、放水,时间约1小时,随着日龄增加,逐渐延长放牧放水时间。

3.育成期(30至56日龄):以放牧饲养、饲喂青绿饲料为主,中午和晚上各补饲1次配合饲料或谷物类饲料。

4.育肥期(57日龄至上市):舍饲, 4至6只/㎡,谷物饲料自由采食。

5.出栏:90至120日龄,公鹅体重≥4.00 kg,母鹅体重≥3.00kg。

6.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屠宰要求

1.鹅源标准:来自产地范围内,符合种源、日龄、体重要求的健康鹅。

2.屠宰:屠宰前禁食6至8小时,保障自由饮水,减少应激。

3.冷藏:从活体鹅屠宰至入冷库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活体鹅:头顶至颈背部有一条棕黄色的羽毛带,形似马鬃。背、翼和尾羽灰色,胸羽灰黄色,腹羽白色,喙、肉瘤黑色,虹彩棕黄色,蹠、蹼为黄色、黄褐色或黑灰色。

(2)白条鹅:骨细、皮薄肉厚、肉质细嫩,肉味香浓,风味独特。

六. 广东省 阳江 江城区 阳江白切鸡

阳江白切鸡其肉质韧而实,鸡味十足,香而鲜甜的感觉。凡到阳江的游客,吃过阳江白切鸡的都赞叹不已,不论是行家或非业内人事都认为阳江白切鸡,再没有其他地区的白切鸡胜过它,风味上也再找不到第二个版本。阳江白切鸡也好,其他地区白切鸡也好,其实如今的货源大家都是一样的,都是鸡场供应的货,风味好的关键是烹制手法问题做文章,传统的浸鸡法是:浸鸡不敌勤吊水,已经是一句史话了,如今的浸鸡法,要高温落鸡离火定水浸熟,汤水要重味重盐,熟后要急用冷水冲洗,所以浸出的鸡才达到理想的效果。

下面推荐下白切鸡出名的餐馆:

1、河堤一带,具体地址:市区南恩路(近漠阳桥)。有成记正宗白切鸡、文记白切鸡,钱记白切鸡,焕叔白切鸡和肥佬白切鸡。

2、漠江路的河西白切鸡。

七. 广东省 阳江 阳春 姜葱炒蟹

阳江物产丰富,盛产海鲜。“到阳江,吃海鲜”。这已成为众多游客的习惯。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每年的金秋9月正是螃蟹黄多油满之时,是吃蟹的最佳季节。随着各类螃蟹品种的接踵上市,而阳江最出名的尖山蟹,自然也成了四方食客追棒的对象。

蟹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及较多的维生素A,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对皮肤的角化有帮助。螃蟹还有抗结核作用,吃蟹对结核病的康复大有补益。

食材

主料:肉蟹4个

辅料:油适量,盐适量,姜适量,葱适量,蚝油适量,生抽适量,白酒适量

步骤

1.用干净牙刷把蟹刷干净,把内脏去掉。

2.把蟹斩件。

3.姜切片,葱切段。

4.把葱头姜爆一爆。

5.倒入蟹爆炒。

6.稍微变色,倒入少许白酒去腥。

7.撒少水,盖上盖子焖一下。

8.蟹熟了,倒入生抽。

9.加入耗油,少许白糖翻炒。

10.最后加入葱段翻炒几下就可以了。

小贴士

1.蟹壳要用干净牙刷刷洗干净。

2.耗油,生抽呀在蟹熟后再放进去,防止肉变霉。

3.炒蟹时撒少许清水,这样煮出来有汁不会干巴巴,汁拌饭好好吃。

八. 广东省 阳江 江城区 阳江豆豉

阳江豆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豆豉,是阳江,是我国传统发酵豆制品。古代称豆豉为“幽菽”,也叫“嗜”。最早的记载见于汉代刘熙《释名·释饮食》一书中,誉豆豉为“五味调和,需之而成”。公元2至5世纪的《食经》一书中还有“作豉法”的记载。古人不但把豆豉用于调味,而且用于入药,对它极为看重。《汉书》、《史记》、《齐民要术》、《本草纲目》等,都有此记载。 阳江豆豉,与阳江的漆器、小刀一道被誉为“阳江三宝”。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她带着浓郁的香味,走进全国大小城市:上个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她飘洋过海远销港澳、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许多海内外客人,正是通过香醇味美的阳江豆豉,进而对阳江产生浓厚兴趣。

很长时间,阳江豆豉是阳江人厨房里少不得的调味佳品。不管做什么菜,添一小把豆豉,便能化腐朽为神奇,变无味为有味。一颗半粒豆豉下肚,口舌生津,齿颊留香,回味悠长。在调料品种更加丰富的今天,豆豉依然为市民所喜爱。

其中罐装豆豉有以下几种味道:蒜辣型、麻辣型、蒜蓉型、甜酸型、葱香型、姜香型。

现在所知的豆豉共有两种。一种是黑豆制成的豆豉,而令一种是用白豆或者黄豆制成的豆豉。

都是阳江市民喜爱的调味料.

阳江豆豉起源

关于阳江豆豉的起源,民间流传着一段凄美的故事。很久以前,平冈人王三德的老祖先娶窦氏为妻,生下一个儿子后就得病死了。剩下窦氏带着儿子,住在漠阳下游一间又矮又破的土地庙里,靠乞讨度日。一天,娘儿俩讨来许多煮熟的黑豆,窦氏娘舍不得吃完,就把剩下的黑豆收藏在瓦罐里。一晃过了一个多月。一天遇上刮风下雨,没法出门讨吃。窦氏记起黑豆,打开瓦罐一看,黑豆已经发了一层厚厚的霉。日子太苦,发霉的豆子也不能浪费啊。窦氏把霉洗干净,吃了一点点稍稍填下肚子,剩下的重新放进瓦罐。为免得熟豆子再发霉,她特意在上面撒了一把盐。

又过了十几天。娘儿俩出远门乞讨归来,刚到家门口就闻到一股奇异的香味。屋里屋外到处找,发现是瓦罐中的熟黑豆散发出来的。拿出一尝,香浓可口。这意外的发现令窦氏兴奋不已。从此以后,窦氏都用这种办法处理讨来的豆子。她去世以后,她的儿子把泡制熟豆的方法教给父老乡亲。为了纪念窦氏,乡亲们把这样制出的熟豆称为“窦氏豆”,后来简称“窦氏”。因为是豆制品,改名“豆豉”。

岁月流传,窦氏的事迹早已不可稽考。传说不管是真是假,都给豆豉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阳江豆豉能够挺立数百年而不倒,主要是原料和产品的风味有独到之处。先说原料,生产阳江豆豉选用的都是阳江本地区所产的黑豆。因为其皮薄肉多,颗粒适中,皮色乌黑油润,豉肉松化,豉味浓香醇厚,味道鲜美可口,余味绵长。此外,在高温浓缩下,其它种类的豆豉会成为糊状,而阳江豆豉依然颗粒玲珑,豉味更加浓香。如曾获国家金质奖的广东“豆豉鲮鱼”罐头,就是以阳江豆豉为主要辅助原料制成的。不少地方生产的豆豉中含有水分,阳江豆豉却是干的,这样更卫生,运输更方便。由于在国内同类产品中独具一格,品质优良,阳江豆豉被港澳客商誉为“一枝独秀”。

和所有的豆豉一样,阳江豆豉能和百味,它既能给菜肴增香添色,又能刺激食欲,只要放进少许,就能使食品别有一番风味。阳江豆豉豉肉松化、味道鲜甜、鲜香可口、富于营养,乃是蒸鱼、肉、排骨和炒菜之调味佳品,所以,长期以来,阳江豆豉成了家喻户晓的调味佳品和食品加工的理想原料。

阳江豆豉生产制作历史已有近千年,是“阳江三宝”之一,历史悠久、中外驰名。选用本地产的黑豆为原料,以其独特的传统工艺,历时二个月的时间发酵酿制而成;色泽乌黑油润、豉肉松化、豉味浓香、味道鲜美、风味独特。是调味佐膳佳品,也是食品加工行业的主要原料,使用豆豉来生产各种鱼罐头、酱料等食品。产品远销港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38个国家和地区,以其优良的品质被客商誉为“一枝独秀”。

阳江豆豉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

1.黑豆:主要采用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范围的黑豆,颗粒饱满均匀,经过风净晒干。

2.食盐:符合国家食用盐标准规定。

3.水:水源取自漠阳江,水质应符合国家关于饮用水的标准规定。

二、生产工艺流程及要求

1. 筛选:将黑豆在筛选机上筛选至无杂质、无砂石。

2. 浸泡:用清水浸泡,水温10℃至35℃,一般冬天浸约6小时,夏天浸2至4小时之间,浸泡后豆的含水份应在40%至45%之间为适宜。

3. 蒸煮:将豆蒸煮到松化率≥85%。

4. 冷却:使用风扇或自然冷却将蒸煮熟的豆吹凉至35至45℃。

5. 制曲:自然接种,控制好曲房温度,时间3至4天,使品温达到38至40℃,曲料长满白菌丝,进行第1次翻曲和倒簸箕。翻曲后为常温,5小时后开始升温。曲料品温再次上升到37℃,控制温度,曲料品温下降到34至35℃,保持1天后进行第2次翻曲。翻曲后为常温,第二天出曲,曲料水份为21%左右。

6. 洗曲:将成熟的豆豉曲经洗豆机用水洗净,直至露出豆曲乌亮光泽且只留下豆瓣内的菌丝体。

7. 配料:加入食盐,搅匀后氯化钠含量≤15%,装入豆豉埕里,并层层压实,最后用塑料薄膜封口、加盖。

8. 发酵:豆曲在室外自然条件下发酵,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发酵时间一般掌握在30至38天左右。

9. 晾晒:将发酵成熟的豆豉从埕中倒出,自然晾干,水分含量控制在35%左右。

10. 回油:将已晒干的豆豉(表皮粗糙)用竹围囤积堆放,堆放时间5至10天,使其回油后表皮乌黑油润,具有豆豉特有香味。

11. 挑选:筛除杂质。

12. 包装:称重和包装。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色泽乌黑油润有光泽,豉肉松化,豉味浓香醇厚,味道鲜美可口,余味绵长。

2.理化指标:水分≤35g/100g,氨基酸态氮(以氮计)≥1.0g/100g,总酸(以乳酸计)≤4.0g/100g,食盐(以氯化钠计)≤14.5g/100g,蛋白质≥20g/100g。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九. 广东省 阳江 阳春 永宁山羊炆腐竹

永宁山羊生在大山,吃百草和山泉水,在大山中奔跑和呼吸清新空气长大,肉质成为佳品中的佳品。选用春湾生产的腐竹炆永宁山羊被人称为绝配。做法:山羊肉买回后洗净飞水,斩件。腐竹浸软切件。将羊肉在锅中加本地花生油爆香,加适量小茴香、八角、盐、料酒、生抽,然后加腐竹吸汁,再加适量滚水加盖烹煮。这样使得该菜既有山羊味,又有腐竹味,可称为“极味”。

十. 广东省 阳江 阳春 十八子

十八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