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杭州螃蟹特产 杭州螃蟹是哪里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杭州螃蟹特产 杭州螃蟹是哪里的更新时间:2024-01-31 06:46:19

一. 安徽省 宿州 泗县 丁湖螃蟹

泗县丁湖螃蟹。地处淮河北岸的沱河,水质清澈,水草丰美,无污染。这里生产的绿色产品“丁湖蟹”远近闻名。

二. 安徽省 马鞍山 含山县 三汊河螃蟹

三汊河螃蟹是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的。早在清代,含山县三汊河的螃蟹就以个大体健、肉肥黄满、风味独特名扬天下。

据经验者谈:将三汊河螃蟹仰置于玻璃板上,它能自动翻身,他地之蟹则不能。螃蟹个体重一般150克左右,肉质细嫩,卵厚膏稠,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据测定,每100克鲜蟹肉,含蛋白质14克,为猪、鱼肉5倍多,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为青虾4倍、70倍,维生素A和核黄素含量都较高,还含有钙、磷、钾、钠、铁等多种微量元素,有促进人体生长、增强抗病能力等药用价值。

三. 浙江省 杭州 临安 於术

於术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产于我市於潜地区天目山一带为白术,因其品质优异。故特称“於术”。

天目山脉自安徽黄山逶迤入浙,在原於潜县境内再度抬升,形成海拔1506米的西天目山主峰仙人顶,与东天目山海拔1479米的大仙峰遥遥相对,构成“天之双目”。双峰之间谓之中天目,自北至南为太湖水系与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原於潜县与临安县即以此为界。传说某年有一徽州朝奉,鉴别一株白术,说道此一半是於术,另一半不是於术,经验证此术果长于分界岭上,一半在於潜界内,一半在界外。这个传说未免过分神奇,但足以可见於术确有其不同凡品的特色。公元一0四年,杰出的中医学家赵学敏在其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这部书中记载:“白术产於潜者则根斑而力大,此皆近所变产,此而不书,过时罔视”。赵氏治学严谨,向以“宁踏铁略之讥,不为轻信所误”而自勉,在植物进化及物种变异方面有独特之创见。他指出於术为“近所变产”故书之留给后代,以免将来为人所忽视,用心良苦,为於术留下了最早的文字记载。后人在《清异录》中又再次记载:“潜山出善术,以其盘结丑怪,有兽之形”。此也非谬。西天目山确有野术,其籽随风而播称风播,由鸟啄之而播称鸟籽,鼠雀食后由粪便排出而生,称鼠籽、雀术,其形干奇万状,后人随其形而称之谓“汕鹤术”、“狮子术”、“鹤顶术”、鸡腿术”,但多数形如鸡腿,故於术又名“鸡腿术”。《据於潜县志》记载,凡有术处,冬不积雪,可见药力之强大。珍贵的於术,切开之断面呈淡黄色菊花形,如伴有珠砂点,更为佳品,清香无比,可与人参相提并讨,药界常称 “南参北术”就是指因水土之异,北人食术进补功效尤如南人食参。清同治,光绪年间,於潜县城药铺昌隆,高挂“道地药材”“经销於术”,挑选形如鸡腿、鹤形之术,精工巧制,留柄五市分并系上红线,装于精致之盒中,作珍品出售,售价几近人参,声名为之远播,江、浙、川、湘、鄂、沪药商也来贩运,并出口至海外。    由于野术数量有限,遂有人工裁培,也是得天时地利之宠,於潜所种之白术,果与他地之白术不同,种植得法,竟也见菊花形,个体虽小,但香气回异有特色,得药界之公认,本世纪六十年代初,浙江省卫生厅组织专题调查后肯定於术之品名。    

於术性温,味甘苦,有健脾补中、燥湿、利水止汗之功效,尤以除湿,利尿为佳。除中医处方外,也可单味切片泡饮,治湿困脾胃,手软脚酸之疾。近年,於潜酒厂还用于生产於术酒。    

於术生长期长,宜植于排水良好之砂质土,忌连作,栽培过於术后,须间隔五至六年才能再种,并不能与白菜、花生、甘薯、烟草等作物轮作,以禾本科作物轮作为好。通常于三、四月间育籽,第一年培育术栽;第二年二月将术裁移至大田栽植,术栽植后一般在“霜降”前后起土,最迟不过 “立冬”,鲜术起土后晒成干术,通常每270市斤晒干术100斤左右。     

於术曾长期作为白术一样,当作二类统购物资,价格偏低,每市担200余元,近几年退出后,价格暴涨暴落,1984年至1985年初,竟高达每市担4000元,后复降至1700元左右。我市解放前之产量失考,估计战前最高产量为4000~5000但。解放后,於术生产有较快恢复和发展,出现过二次生产高峰,第一次1957年至1959年,其中1957年产量达3900余担;第二次是1967年至1973年,其中高峰年为1969年产量4600担,从1974年至今由于受药材市场价格波动,萸肉收入起落较大,但产量时增时减,变幅较小,且呈缓幅上升之势。( 临安)

四. 江西省 九江 湖口县 湖口螃蟹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眼下正是螃蟹上市季节,在湖口县造湖水产养殖基地,捕蟹船在水面上往来穿梭,捕蟹网里一只只个大肉鲜的巨蟹翻滚磕碰,一派丰收景象。

“我们这里的湖水水质特别好,养殖的螃蟹黄多油满,特别受欢迎,现在我们打捞的这些螃蟹是浙江老板一个月前订好的,晚了还真不一定有呢!”看着打捞起来的螃蟹装满了船舱,养殖场承包人张春林非常开心。

近年来,湖口县借助滨江临湖、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养殖,推行螃蟹生态养殖技术,并逐年增加放养数量。今年全县养殖面积4万余亩,放养优质蟹苗100余万只,由于品种优良,今年捕捞产量预计可达40万公斤,总产值二千余万,产品畅销浙江、上海等地。

信息来源:中国湖口网

五. 江苏省 连云港市 灌南县 山螃蟹

山螃蟹,因形如螃蟹,生于山间而得名。港城各山涧沟中多有生长,又以云台山较多
山螃蟹,体形较小,体色多与栖息地颜色相近。其肉细嫩,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及维生素A、核黄素等含量较高,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食用
山螃蟹更有清热散血功能,治疗跌打损伤有奇效,在民间被视为接骨良药。( 连云港)

六. 浙江省 杭州 萧山 媒鸭

媒鸭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主产于杭州市萧山区。目前饲养量较少,品种已濒临灭绝。媒鸭外貌极像野鸭,产蛋量介于野鸭与绍兴鸭之间,从目前提高产蛋率的育种进展非常缓慢等推测,媒鸭可能是野鸭与绍兴鸭杂交后育成的。从外貌羽色遗传之稳定性(年平均以全同胞或半同胞近交繁育不见退化和变异分离)来看,又像是野鸭驯养而成。江苏洪泽湖地区常见有家鸭与野鸭杂交的后代(当地群众也称媒鸭),这与萧山媒鸭的形成可能相似。青年公母鸭均具有一定的飞翔能力,母鸭在产蛋前能飞7-8米高、100米左右远。

外貌特征:媒鸭可分“黄安”和“乌潮”两种。雏鸭自头顶至背、腰、尾均呈褐黑色,头侧黄色,从喙基部起有一条黑褐色的条纹延伸至近枕部。背和腰的两侧各有块明显的黄斑,翅外侧和迪端黄色,喙上片铁黑色,下片基部带橘黄色,跗跖铁黑色。出壳不久的雏鸭胎羽及外形均一致,难以区别是“黄安”或“乌潮”,到体羽长出时才有明显区别。“黄安”羽为橙色带斑,俗称“麻斑”。“乌潮”羽均呈黑色。

品种性能:

①生长速度与产肉性能 平均体重:初生40克;25日龄408克;成年体重“乌潮”比“黄安”重100-300克。成年媒鸭平均半净膛屠宰率82.61%,平均全净膛屠宰率60.87%。

②产蛋性能与繁殖性能 母鸭平均开产日龄130天。平均年产蛋225枚,平均蛋重61克。平均蛋壳厚度0.4毫米,平均蛋形指数1.22。蛋壳灰绿色,极少数灰白色。公鸭100天就有明显的性行为。

七. 浙江省 杭州 临安 马兰

为菊科马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嫩茎叶供食。荤素皆美,亦可加工脱水或制罐头。经设施栽培可在冬春秋三季上市。( 临安)

八. 江苏省 常州 金坛 洮湖螃蟹

金坛南部有一颗璀灿明珠---洮湖(长荡湖), 12多万亩的良好水面,养育着丰富的水生资源。历史上有日出斗金、夜产斗银的盛誉,著名的洮湖螃蟹以她清香鲜美的口味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 金坛)

九. 浙江省 杭州 杭州丝绸

杭州丝绸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品特性:图景新颖,富丽华贵,花卉层次分明,人物栩栩如生。

产品简介:杭州有“丝绸之府”之称。距今四千七百年的良渚出土丝织物就已揭示了杭州丝绸的历史之久,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丝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的诗句又道出了当时杭州丝绸的水准之高,旧时清河坊鳞次栉比的绸庄更见证了丝绸经济的繁荣。如今杭州常年生产绸、缎、绵、纺、绉、绫、罗等十四个大类,二百多个品种,二千余个花色,图景新颖,富丽华贵,花卉层次分明,人物栩栩如生,许多产品荣获国家部优或省级优质产品奖,远销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杭州丝绸首推都锦生,都锦生丝绸厂创立于1922年,曾是我国最大的丝绸工艺品生产的出口企业,主要生产风景画、台毯、靠垫、窗帘及织锦衣料,产品富丽堂皇,雍容华贵,被国际友人誉为“东方艺术之花”。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质量上乘,久负盛名。都锦生织锦色彩瑰丽,织工精细,多次获得国际金奖。

十. 江苏省 连云港市 连云区 连云港山螃蟹

山螃蟹,因形如螃蟹,生于山间而得名。港城各山涧沟中多有生长,又以云台山较多。

山螃蟹,体形较小,体色多与栖息地颜色相近。其肉细嫩,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及维生素A、核黄素等含量较高,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食用。

山螃蟹更有清热散血功能,治疗跌打损伤有奇效,在民间被视为接骨良药。

推荐特产